量化大势研判202506:推荐关注预期成长风格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通过自下而上的量化大势研判量化产业生命周期中五种风格阶段,提出以$g>ROE>D$为优先级的资产比较框架,对当前市场实际成长资产和预期成长资产优势扩大的现象进行分析,建议保持实际成长策略配置并增配预期成长策略。报告详细介绍了资产比较框架、历史表现及各细分策略的最新推荐及绩效,多策略均显示良好超额收益能力,强调预期成长板块由于分析师预期上调,具备较大投资吸引力,成长风格推荐持续2025年Q2 [page::0][page::1][page::3][page::4][page::6][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
速读内容
资产风格系统与生命周期阶段框架介绍 [page::1]

- 风格划分为五大阶段:外延成长、质量成长、质量红利、价值红利、破产价值,分别对应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
- 框架基于$g>ROE>D$优先级进行资产优劣比较,采用全局比较寻找主流风格。
民生金工资产比较框架逻辑图 [page::2]

- 主流资产分为实际增速g资产、预期增速gf资产和盈利资产ROE。
- 次级资产依拥挤度划分,包含质量红利、价值红利与破产价值策略。
- 不同资产提供不同配置建议,拥挤度高的次级资产风险加大。
当前市场风格选择及推荐行业汇总 [page::3]

- 预期成长与实际成长优势持续扩大,6月继续重点关注成长风格。
- ROE优势差边际下行,盈利能力策略短期表现有限不推荐。
- 高股息资产拥挤风险较高,质量红利资产拥挤度低。
- 推荐预期成长:无烟煤、铁路交通设备等;实际成长:综合金融、PCB等。
量化大势研判配置策略历史表现 [page::4]

- 自2009年以来年化收益26.07%,策略对A股风格轮动效果良好。
- 多年超额收益稳定,显示框架对行业配置有效性强。
量化因子构建及历史回测—预期成长与实际成长策略 [page::8][page::9]
预期成长策略
- 选取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增速最高行业,代表因子为分析师预期增速。
- 2025年6月推荐行业包括无烟煤、铁路交通设备等,历史表现优异,显著跑赢市场。

实际成长策略
- 选取超预期净利润增速行业,因子涵盖sue、sur、jor等指标。
- 2025年6月聚焦综合金融、船舶制造、PCB等,历史回测表现稳健且持续领先基准。

各风格策略最新推荐行业及绩效汇总(盈利能力、质量红利、价值红利、破产价值)[page::10][page::11][page::12]
- 盈利能力策略基于PB-ROE低估选股,推荐啤酒、白酒等行业,过去表现较为平稳,近期策略表现弱化。
- 质量红利通过DP+ROE评分筛选,推荐面板、核电设备等,近期表现良好。
- 价值红利选取DP+BP评分,推荐白酒、服务机器人等,近年表现持续超额收益。
- 破产价值基于PB+SIZE低估,热门行业含贸易、印染、建筑装修等,策略表现有阶段性超额收益。




因子拥挤度与优势差分析揭示 [page::6][page::7][page::8]





- 实际和预期成长资产的优势差持续扩大,预期增长板块尤其由Top组上涨推动。
- ROE类资产优势边际走弱,拥挤度保持低位,处于避险资金配置对象。
- 高股息类资产拥挤风险较高,需警惕拥挤风险。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与解读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量化大势研判202506:推荐关注预期成长风格》
- 作者:叶尔乐,民生金工团队(尔乐量化)
- 发布机构:民生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3日
- 研究主题:基于量化方法对中国股市风格轮动及资产配置趋势进行深入大势判断,重点聚焦成长类资产的优势,提出细分行业配置建议。
核心论点总结:
该报告通过“自下而上”的量化大势研判方法,结合产业生命周期视角,系统划分了股票资产的五大风格阶段(外延成长、质量成长、质量红利、价值红利、破产价值),在此框架下,运用资产优势差(衡量头部资产与弱势资产的分化程度)等量化指标,评估当下市场风格的优势与配置价值。
主要观点在于:预期成长与实际成长类资产的优势差继续扩大,尤其是预期成长优势显著且来源于头部资产的上涨,建议持续聚焦成长风格,保持并适度增配成长类资产组合。盈利能力类策略因ROE走势弱化及拥挤程度较低,较为谨慎。质量红利和价值红利板块拥挤度偏高,存在一定风险。具体推荐细分行业包括无烟煤、铁路交通设备、玻璃纤维、综合金融等多个成长及转型行业。
[page::0] [page::1] [page::3]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摘要与引言
报告从风格的本源角度出发,强调风格是资产内在属性,体现产业生命周期变化,是主流市场风格演进的核心。划分五个风格阶段,依据优先级原则$g > ROE > D$(增长率 > 股东权益回报率 > 股息率)结合资产是否“好”与估值“贵”的比较,得出优势资产定位及聚焦板块。报告指出预期成长资产的优势主要来源于Top组头部资产增长,这使得预期成长风格更具吸引力。质量红利板块基本面在走弱且拥挤度偏高,防御类并无明显配置吸引力,成长风格仍是关注重点。报告首次明确了量化风格轮动的系统框架及其实证有效性,为策略选股提供清晰逻辑和数据支持。
[page::0]
2.2 风格大势研判框架
- 风格划分依据:五个阶段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包括外延成长(转型期成长期)、质量成长、质量红利(成熟期)、价值红利(停滞期)、破产价值(衰退期)。这一划分区别于传统风格,更加内聚独立,有助于精准资产筛选。
- 资产优先级逻辑:主流资产分为实际增速资产、预期增速资产及盈利资产。只要任意一类资产优势显著,资金将重点流入,次级资产难获资金。次级资产优先级由拥挤度确定,质量红利 > 价值红利 > 破产价值。
- 量化方法:核心指标是“优势差”(pread spread),用于衡量头部组与底部组的业绩、预期或ROE差异,模拟因子择时信号。
- 图示分析:图1详细展示了产业生命周期和风格资产策略匹配关系,包括资本逐利背景下的配置排序图。图2流程图进一步清晰量化策略决策路径。
[page::1] [page::2]
2.3 当下市场大势研判及核心观点
- 实际增速资产优势差持续回升,建议维持实际成长类配置。尤其财报季后,虽然全市场成长性差异扩大,但头部成长板块未显著好转,保持配置而非扩张更为稳健。
- 预期增速资产优势差也持续扩张,来源主要为Top组预期增速提升,分析师对高增速板块预期上调。若市场风险偏好改善,预期成长类板块有望迎来表现机会,推荐适度增配。
- 盈利能力策略(高ROE)优势差边际下行,ROE头部持续弱化,缺乏趋势反转,短期虽有表现但基础面疲软,建议谨慎持有或低配。该类资产拥挤度较低,可能具备避险属性。
- 高股息类资产拥挤度偏高,纯红利类资产拥挤风险加剧。成长性的稀缺价值提升,增幅主要因Top组预期快速向好推动,强调成长风格的配置价值。
- 具体推荐细分行业详见表格,重点聚焦预期成长及实际成长代表行业,如无烟煤、铁路交通设备、玻璃纤维、综合金融、船舶制造等。盈利能力、质量红利、价值红利和破产价值策略中也推荐具体行业和头部龙头。
[page::3] [page::6][page::7]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产业生命周期与风格资产策略分类框架
- 展示产业生命周期五阶段对应的不同风格资产及其主要策略方向。例如,导入期对应预期成长,成长期对应实际成长,成熟期对应盈利能力和红利类资产,衰退期对应破产价值。
- 该图强化了风格具有阶段性属性,与周期密切相关,使投资者对资产轮动有更系统认知。
- 图示核心价值为资产配置顺序和逻辑,反映资本逐利行为和市场配置优先表。
图2:民生金工资产比较决策框架
- 用流程图形式展现资产比较与配置路径,根据实际增速、预期增速及ROE优势差动态判断主流资产是否值得配置。
- 主流资产未达到配置阈值后,结合拥挤度选择次级资产策略,体现了多层面决策逻辑。
图4&5:量化大势研判策略历史表现
- 图4曲线展示自2009年以来策略净值(红线)及超额收益,策略长期稳健增长,累计收益远超万得全A指数,年化收益达26.07%。
- 图5为年度收益表,显示近年来(特别是2020-2024年)策略超额表现突出,验证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
- 表明框架具备跨周期适用性和超额收益能力。
图7、8:行业净利润实际增速与预期增速优势差变化
- 图7显示实际净利润增速优势差稳步提升,反映头部行业盈利动能持续好转。
- 图8展示预期净利润增速优势差同样回升,差异在于预期增速优势主要来自头部资产,显示分析师对优质资产未来预期积极。
- 两图结合说明市场资金更倾向于高成长且预期持续提升的资产。
图9、10、11:盈利能力资产ROE及拥挤度
- 图9显示ROE优势差边际走弱,ROE头部资产盈利能力稳定性减弱。
- 图10表明ROE资产拥挤度低,头部资产Beta暴露较低,有望成为避险资金配置标的,但缺乏配置时点。
- 图11高股息资产拥挤度持续走高,说明避险资金对高股息资产的集中流入可能产生拥挤风险。
各策略推荐行业及历史表现:
- 预期成长、实际成长、盈利能力、质量红利、价值红利、破产价值六类策略均附有最新推荐行业及代表公司的详细数据(成分股数、最大权重股、平均市值及近三月表现),以及对应的历史策略表现曲线。
- 历史表现线显示这些策略依托核心因子(如分析师预期、超预期、PB-ROE等)在不同年份尤其是近年持续获得超额收益,策略逻辑具备较强的历史验证。
- 行业多样,包含传统产业(如无烟煤、船舶制造)、高新技术(如电力电子、服务机器人)和消费(白酒、啤酒、宠物食品)等多元化布局,体现研究的细致化和行业覆盖全面性。
---
4. 估值分析
报告采用多维度因子模型进行行业与资产估值选择:
- 实际成长策略:聚焦超预期,选取净利润超市场预期的行业,核心因子包括sue(业绩预告修正)、sur(超预期率)、jor(业绩预测偏差)。估值依据为未来业绩确认的成长价值。
- 预期成长策略:基于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增长率,应市场预期调整的行业,估值反映预期成长性。
- 盈利能力策略:采用PB-ROE回归残差,选择达到ROE优势且估值合理(PB相对低估)的行业。
- 质量红利与价值红利:运用股息率(DP)加上ROE或BP等估值指标综合评分,反映稳定分红与价值修复的双重属性。
- 破产价值策略:结合PB和市值(SIZE)两个维度选择价低且市值较小的行业,挖掘并购重组或股价低估的潜在机会。
这种多因子综合估值体系结合优势差、拥挤度指标,有效指导资产择时与风格轮动,避免单因子盲目追涨杀跌风险。[page::2][page::10-12]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识别的主要风险包括:
- 量化模型假设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假设未来市场演变与历史类似,存在模型失效的可能,尤其在市场结构性变化或黑天鹅事件时收益不确定。
- 市场结构与风险偏好变化风险:若市场风险偏好骤降,成长类资产估值面临压力,盈利能力类及价值红利资产虽拥挤度高但防御性有待考验。
- 策略拥挤度风险:高拥挤度资产可能面临资金快速撤离风险,尤其是红利类资产可能出现回调。
- 经济周期与产业政策风险:产业生命周期及行业周期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政策调整可能影响部分板块盈利预期和估值。
报告提示投资者需持续关注量化信号变化和行业基本面动态,结合宏观环境灵活调整策略配置。
[page::13]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虽强调量化模型的历史有效性与策略优势,但模型对未来市场的预测仍有固有限制,尤其是在快速演变的政策环境和地缘政治背景下,可能影响数据稳定性与预期准确性。
- 成长类资产优势差的提升主要源于Top组增长,暗示市场可能呈现“龙头集中”特征,存在一定挤压中小及弱势资产的风险,投资需警惕头部资产泡沫风险。
- 盈利能力类策略表现偏弱,报告指出其拥挤度低且具避险特征,但未明确指出若盈利能力板块出现趋势反转策略的具体调整方案,留存后续观察空间。
- 部分策略中行业选择跨度较大,涵盖轻工业、重工业、金融和科技等,策略潜在相关性及组合风险未予充分展开讨论。
总体而言,报告内容严谨,推论基于数据,潜在偏颇较小,但需结合宏观环境及市场动态灵活解读。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基于民生金工团队自2009年以来建立的量化风格轮动框架,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多维度因子评估及优势差指标,全面解析了2025年6月中国A股市场的风格格局和资产配置机会。
- 整体配置建议以成长风格为核心,尤其是预期成长资产优势持续扩大,主导头部成长板块表现,值得增配与关注。实际成长类资产优势也稳定回升,维持配置。
- 盈利能力类策略短期虽有价值,但因基本面未见明显改善,难以作为核心配置方向;高股息红利资产风险上升,拥挤度风险不容忽视。
- 报告明确各风格对应细分行业的重点推荐,使投资者可据此精准布局,如无烟煤、铁路交通设备、玻璃纤维、电力电子、综合金融、船舶制造等多板块多维度配置,兼顾成长与稳定。
- 通过丰富图表展示,验证了策略长期具备显著超额收益能力,尤其在近五年表现突出,体现了良好的历史实证基础和量化模型稳定性。
- 报告同时提示量化策略潜在风险,强调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可能失效,投资需配合宏观研究及市场情绪判断,做到动态风险管理。
总之,《量化大势研判202506:推荐关注预期成长风格》系统性揭示了当前市场风格的内生演变与量化配置机会,强调成长风格尤其是预期成长的投资价值,为机构及专业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风格轮动的判断框架与具体操作指引,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page::0]-[page::13]
---
附:关键图表示例
图1:产业生命周期与风格策略框架

图4:量化大势研判行业配置策略历史表现

图7:行业净利润增速gttm优势差

图13:预期成长策略历史表现

图21:价值红利策略历史表现

---
此分析尊重报告内容,全方位解读了研究框架、逻辑、数据、策略及风格动态,并基于报告材料提出客观点评与风险提示,力求详尽且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