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红对期指的影响 20200406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预测了2020年指数成分股的分红信息,重点分析分红对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价格的剩余影响,指出分红对5-7月份涵盖期指合约的定价影响显著。报告同时回顾了2006年以来指数分红的历史趋势,建立了基于净利润预估及分红率假设的分红预测流程,并结合理论定价模型解释分红对期货合约的影响机制,为投资者理解和评估分红因素在期货定价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page::0][page::2][page::3][page::5][page::8][page::10]

速读内容


2020年股指期货分红最新预测 [page::2]

  • 截至4月6日,上市公司分红公告情况具体:上证50披露35家,浦深300披露超过100家,中证500披露近百家。

- 预测2020年6月合约分红点数分别为:上证50为31.61,沪深300为33.82,中证500为42.59。
  • 分红对各期货合约价差的剩余影响具体数值,涵盖收盘价、分红点数和含分红调整后的价差。


分红对期货价格的动态影响趋势图 [page::3][page::4]




  • 分红对6月期指剩余影响分别达到1.17%、0.91%、0.83%,显示较为显著的影响。

- 剩余影响随时间递减,主要在5-7月期间释放。

历史分红情况及指数比较 [page::5][page::6]


| 年份 | 上证50分红点数 | 沪深300分红点数 | 中证500分红点数 | 上证50股息率 | 沪深300股息率 | 中证500股息率 |
|--------|---------------|----------------|----------------|-------------|--------------|--------------|
| 2006年 | 26.89 | 28.46 | 14.33 | 3.38% | 3.08% | 1.67% |
| 2019年 | 78.66 | 85.03 | 68.64 | 3.43% | 2.82% | 1.65% |
  • 上证50指数股息率最高,中证500最低,指数分红点数较股息率稳定。

- 近年来分红点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两年增幅明显。


分红时间分布及主要集中期 [page::7]


  • 分红集中在每年5-7月间,年报分红多在9月前完成。

- 中报分红主要分布在9-12月,比例极小可忽略。

量化预测流程与核心方法 [page::8][page::9][page::10]


  • 预测流程:先预估净利润,计算分红总额,估算分红对指数的影响,最后推算对期指合约的理论影响。

- 净利润估测优先级:年报 > 快报 > 预警 > 三季报TTM > 分析师预测。
  • 分红影响计算考虑股票权重调整,采用理论定价模型结合离散及连续红利分配情况进行期货价格估计。

深度阅读

分红对期指的影响 —— 东方证券研究所详尽报告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分红对期指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0年4月6日
发布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分析师:朱剑涛
联系人:刘静涵
研究主题: 本报告针对2020年中国主要股指成分股(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的分红情况,深入分析分红对相关股指期货合约价格的影响,提出预测分红对期货价格及价差的剩余影响,提供理论定价模型解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回顾分红趋势与结构,明确风险提示。

核心论点:
  • 根据已有的公告和年报数据,预计2020年上市公司分红对相关股指期货合约的定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5月至7月间分红集中释放,对存续期涵盖该期间的期指合约价格影响最为明显。

- 已公布分红预案的成分股比例和分红点数对各个重点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表现做出精确量化,指出尚有部分公告缺失,预测须基于合理假设。
  • 利用既定的预测流程,结合净利润预测、分红率保持假设和权重调整等方法,预计分红对于6月合约的影响分别为上证50的31.61点、沪深300为33.83点、中证500为42.59点。

- 报告结合理论价差模型,强调税前分红数据与持有者实际到手税后分红的差别。
  • 风险主要来源于分红率变动及公告信息不全,若市场环境突变,预测准确性会受影响。


此报告作为机构投资者、期货交易者应对分红事件对股指期货定价影响的重要参考资料,亦有利于预判未来期指价格走势和套利机会。[page::0,2,1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研究结论(第0页)



此部分概述了截至2020年4月6日,各大主流指数中的成分股分红信息发布情况,上证50中35家发布分红预案,沪深300则较多未公告部分,反映公告进度参差不齐。对比分红对期货合约多个交割月份的影响,统计了“收盘价”、“分红点数”、“实际价差”和“含分红价差”,显示分红对实际价差有显著调节作用,例如上证50的6月合约IH2006分红点数达31.61点,调整后的价差由-57.62点减少至-26.02点,体现分红因素对期货价格偏离的修正作用。[page::0]

2.2 目录与报告结构(第1页)



目录明确报告包含:2020分红最新预测、历史分红回顾、2019分红预测流程、风险提示及理论定价模型等章节,逻辑结构清晰,利于针对不同部分专项阅读。

2.3 2020分红最新预测结果(第2页)



此章节阐述分红影响的现实背景和重要性。强调市场的有效性使得早期准确的信息获取尤为重要,从而投资者开始关注分红这一因素。数据表明分红集中在5-7月,因而5月、6月和9月期指合约对分红反应尤为明显。
  • 分红点数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和Wind数据的预测,分别为31.61、33.82和42.59,分别对应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6月合约。

- 分红点数与收盘价、实际价差和含分红价差数据列示,强调考虑分红后的价差更加接近理论价差,反映出分红对期货价格的“修正”效果。
  • 这反映期货合约价格除权除息后的合理调整,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更精准的定价和套利决策。[page::2]


2.4 当前剩余分红影响(第3-4页)



分析期货合约价格中剩余的分红影响占比,分别为上证50期货6月合约1.17%、沪深300为0.91%、中证500为0.83%。
  • 三组图(图4-6)分时追踪未来分红对期货价格的剩余影响,均呈逐步递减趋势,反映分红的时间分布和兑现过程。

- 这些图通过分色代码明确不同合约(四月、五月、六月及九月)的剩余影响,显示五月份之后分红影响快速减退,和分红时间集中在5-7月吻合。
  • 提示实际分红为税前金额,持有者实际到手的现金分红受税务影响,存在差距,投资者需关注税后净收益对估值的影响。[page::3,4]


2.5 历史分红情况回顾(第5-7页)



回顾2006年至2019年分红点数与股息率变化,揭示以下重要观察:
  • 分红点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最近两年增幅较大(图7和图8)。

- 三大指数中,上证50股息率最高,中证500最低,反映成分股不同的盈利和分红政策差异。
  • 分红点数较股息率稳定,因股息率受股价波动影响较大,而分红点数直接反映现金红利对指数的实际贡献。

- 分红主要集中在每年5至7月(图10),年报分红在9月前完成,中报分红比例极小,可忽略。
  • 图9显示股息率波动较大,需结合现金分红点数综合判断投资价值。

以上信息为分红预测提供历史数据支持与时间分布基础。[page::5,6,7]

2.6 2019分红预测流程详解(第8-9页)



预测逻辑详述四步流程:
  1. 预估净利润:多来源评估,优先使用公告数据(年报>快报>预警>三季报>分析师预测)以保证净利润预测精度。

2. 计算税前分红总额:若公布了分红预案用数据,否则基于去年的分红率乘以预计净利润推算,未分红企业默认今年依然不分红,亏损企业分红率为0。考虑A股占比调整总分红额。
  1. 分红对指数的影响计算:分红对指数影响等于股票权重乘以税后分红总额除以市值,同时通过动态权重调整对数据精度加以优化。权重计算考虑了价格变动,公式详见报告,显示精准的权重估算。

4. 估计除权除息日和分红时间:优先采用公司公布日期,若缺失则参考去年的除息日,特殊新分红公司单独统计,分红影响点数累计至各期货合约交割日前。
该流程综合理论和实际操作,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体现了严谨的分析态度与量化计算方法。[page::8,9]

2.7 风险提示与理论定价模型(第10页)



风险提示强调基于合理假设的预测必然存在偏差,若分红率 大幅变动或市场环境突发,影响预测准确率。
附录内容介绍了股指期货理论定价:
  • 离散红利分配模型:期货价格等于(现货减去红利现值)乘以无风险利率调整因子,详细给出分红现值计算方法。

- 连续红利分配模型:在分红分布均匀密集时,期货价格服从现货以无风险利率减红利率的指数增长的公式。
两个模型帮助理解期货价格受分红、无风险利率及期限影响的定价逻辑与无套利原则,理论基础严谨。[page::10]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主要分红影响表格(见第0页与第2页)



多个表格清晰列示不同指数期货合约的收盘价、分红点数、实际价差与含分红价差。
以上证50 IH2006合约为例,实际价差为-57.62点,分红点数为31.61点,将分红点数扣除后的含分红价差缩小至-26.02点,说明分红点数对价格刻画的重要意义。
沪深300和中证500数据表现相似。此表强烈支持分红对期货的重大价格调整作用。此表列明数据来源均为东方证券研究所与Wind资讯,数据权威。[page::0,2]

3.2 剩余分红对期货价格影响趋势图(图4-6,见第3-4页)



图4(上证50):
  • IH2009(黄色线)初始分红影响约77点。分红影响随时间推移减弱,1个月内快速减半,5月后逐步释放至零,对应分红集中实现。

- IH2006(灰色线)初时影响约31点,逐渐递减至零,全年分红释放不会超过9月。
  • IH2004和IH2005影响较小,反映期货期限短以及分红覆盖期不同。


图5(沪深300):
  • IF2009分红点数高达近90点,呈逐步释放趋势,体现沪深300较大分红规模。

- 其余月份分红影响相对较小,九月后基本平稳归零。

图6(中证500):
  • IC2009开始约70点分红影响,呈平稳递减曲线。

- 分红规模大但持续时间较长,反映中证500分红集中度和时间跨度有别于大盘指数。

以上趋势图直观展示了不同指数期货合约分红对价格的动态递减过程,有助于理解分红信息披露对期指交易及风险管理的重要指引。[page::3,4]

3.3 历史分红点数与股息率表格及图形(第5-7页)



图7表终于较长时间区间内(2006-2019)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的分红点数及股息率对比指标。
  • 分红点数逐年增长显著,尤其近几年达到历史高点,如2019年沪深300为85.03点。

- 股息率虽然波动较大,但整体也呈增长趋势,上证50股息率最高,接近3.4%。
图8、图9柱状图与折线图直观呈现时间序列趋势,强调分红点数作为稳定指标的重要性。
图10显示2019年分红点数在月份上明显集中在5-7月,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均符合此规则,体现分红时间的季节规律,可指导期货合约的拆解和定价机制设计。[page::5,6,7]

3.4 分红预测流程图(图11,第8页)



流程图采用箭头形象显示净利润估计→分红总额→分红对指数影响→分红对期指合约影响的逻辑传导链。
简洁明了,映射报告文字描述,有助于快速了解具体推算步骤及信息来源优先级。
强调了基于可观测财务数据进行分红预测的系统性和严谨性。[page::8]

---

4. 估值分析(理论定价模型)



报告引用两个估值模型保证对期货价格的理论理解:
  • 离散红利模型(适用非频繁分红情形)以现货减去未来分红现值,乘以无风险利率调整因子,解释期货合约应扣减红利现值。

- 连续红利模型(适用分红频繁且均匀)对期货价格以现货价格乘以扣除红利率的指数函数表达,体现了贴现红利的连续收益调整。

关键输入参数包括无风险利率r、分红金额和支付时间,以及现货价格,建构期货合约的公允价格。

此估值基础确保分红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有坚实理论支持,且能用于判断市场期货价格的合理性及套利机会。[page::10]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风险主要来自:
  • 分红预测基于假设,若实际分红率或分红时间出现较大偏离,则预测的分红点数及其对期货价格的影响会产生较大误差。

- 由于仍有大量成分股未公布分红预案,信息不对称或公告延迟将影响实时估值模型的准确性。
  • 税收政策变化或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现金分红实际落袋金额,进而影响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

这体现分析师对模型限制及潜在变数的客观认知,提醒投资者理性对待预测结果,注意动态更新信息。[page::0,10]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大量依赖分红预案和过去年度的数据进行预测,假设分红率稳定、分红时间与过去相似,但实际可能存在企业政策调整或宏观经济影响,预测的稳健性存在潜在风险。

- 权重计算虽然考虑了股票涨跌幅调整,但月度权重数据可能导致估计中存在时间间隔误差,特别在市场波动剧烈时准确度下降。
  • 对税前分红点数的重视,以及提示税后现金分红差异的提及体现了对税务影响的敏感性,但未详细阐述不同税率与投资者结构对现金流的具体影响程度。

- 报告未给出具体的敏感性分析,尤其是对分红波动或者市场无风险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可以作为后续分析拓展。
  • 由于未直接覆盖分红率极度变化或疫情等特殊因素影响,本报告在2020年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存在一定局限。

整体而言,报告思路严谨,数据详实,假设合理,结论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投资者须结合市场最新情况加以判读。[page::0,8,10]

---

7. 结论性综合



东方证券研究所《分红对期指的影响》报告系统展示了2020年中国股指成分股的分红公告进展,结合历史分红数据和预测模型,精确计算分红对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期货合约的价差和剩余影响。

核心发现包括:
  • 分红集中在5-7月,对该时间段相关期货合约的定价影响明显,6月合约影响最大,分红点数分别预测为31.61(上证50)、33.83(沪深300)和42.59(中证500)。

- 历史数据显示分红点数呈稳步上升趋势,且上证50股息率最高,分红对指数的价格影响持续增强。
  • 期货价格含分红调整更贴近理论价差,体现分红因素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重要性。

- 展示未来几个月各合约分红剩余影响的动态趋势图,清晰揭示分红释放时间节奏。
  • 估值分析引入理论定价模型,强调无套利原则下分红现值的对期货价格的调整作用。

- 风险提示合理,强调基于合理假设的预测可能受市场环境突变影响而失准,多维度信息整合确保预测稳健。

综合来看,报告提供了详实透明的分红影响分析框架和结果,为市场投资者和交易者理解和预测股指期货价格动态提供了专业且实用的工具与视角。其数据严谨,模型科学,结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报告提醒关注分红公告时序、税务影响及市场风险,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图4:未来分红对上证 50 期货价格的剩余影响 (指数点)
图5:未来分红对沪深 300 期货价格的剩余影响 (指数点)
图6:未来分红对中证 500 期货价格的剩余影响 (指数点)
图8:06年以来的指数分红点数
图9:06年以来的指数股息率
图10:分红点数在各月份的分布(2019年)
图11:分红预测的流程

---

溯源标注



以上分析内容均来自东方证券研究所《分红对期指的影响》报告正文内容,参见各页标注:[page::0,1,2,3,4,5,6,7,8,9,10]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