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电子高峰】公司首次覆盖丨全志科技 (300458):半年报业绩向好,下游需求逐步回暖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全志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25.82%;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5.36%。公司毛利率为33.03%,净利率提升明显,费用控制效果显著。各产品线均稳步发展,RISC-V产品线技术取得突破,异构计算平台以12nm工艺实现量产,产品性价比领先国际竞品30%-50%。下游需求逐步回暖,智能终端及车载电子市场表现良好,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page::0].
速读内容
业绩亮点与财务指标 [page::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25.82%。
- 归母净利润达1.61亿元,同比增长35.36%。
- 毛利率33.03%,同比提升0.16个百分点;净利率提升7.58个百分点至12.05%。
- 费用控制显著,销售费率1.72%,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研发费率20.57%,同比下降4.27个百分点。
产品线进展与技术创新 [page::0]
- 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设计多领域发力,包括智能硬件、车载电子及消费电子。
- 新一代智能平板芯片A333完成验证与量产。
- 机器人和工业控制领域取得扫地机芯片大规模量产和新芯片发布。
- 智能解码显示领域完成第二代和超微型投影芯片的试产与量产。
- 智能汽车电子推动T527V前装定点项目,T736智能座舱方案逐步交付。
RISC-V与异构计算平台的突破 [page::0]
- 与阿里平头哥合作RISC-V芯片发展显著,基于玄铁C910及C906内核的智能视觉和车规芯片竞争力强化。
- 推出适配鸿蒙系统的无线MCU XR806,拓展物联网领域应用。
- 异构计算平台基于12nm工艺量产,产品性价比较国际竞品优势30%-50%。
风险提示与市场展望 [page::0]
- 主要风险集中于RISC-V产品线技术推进及市场拓展的不确定性。
- 下游市场需求逐渐回暖,智能终端及车载领域的持续扩展为公司业绩增长主线。
深度阅读
【银河电子高峰】全志科技首次覆盖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银河电子高峰】公司首次覆盖丨全志科技 (300458):半年报业绩向好,下游需求逐步回暖》
作者:高峰、王子路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年8月31日 12:01(北京)
研究对象: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458)
研究主题:基于2025年半年报的财务和业务表现分析,公司最新产品线发展及市场动态,重点关注芯片设计领域的行业地位及未来前景
报告核心论点与评级
- 半年报显示全志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均实现明显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5.82%和35.36%,表现符合预期。
- 毛利率小幅提升,净利率大幅上升,费用控制效果突出,显示经营效率提高。
- 公司的多个产品线表现稳健,特别是在智能终端、车载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
- RISC-V架构产品取得技术突破,搭建的异构计算平台实现12nm工艺量产,产品性价比优于国际竞争对手30%-50%。
- 本次为首次覆盖报告,强调未来业绩增长潜力和技术进步,未公开具体评级细节,但从推荐评级标准推断公司处于积极评级区间。
作者希望传达的信息是,全志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已实现业务的稳健增长和结构优化,具备良好的中长期成长潜力[page::0][page::1][page::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 关键论点总结:
- 毛利率的稳定提升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费用控制有效,尤其是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占比较去年均有所下降。
- 公司重点推进包括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车载电子、消费电子等多个产品线,产品性能和市场覆盖不断扩展。
- RISC-V产品线与阿里平头哥合作,有显著技术突破,异构计算平台实现量产,技术优势明显。
- 推理依据分析:
- 毛利率提升0.16个百分点属小幅增长,但净利率提升7.58个百分点反映成本费用增长低于收入增长速度,费用摊薄作用明显。
- 研发费用虽占比较大(20.57%),但同比下降4.27个百分点,体现公司研发投入效率提升或阶段性研发结构调整。
- 多领域产品线同时发力,既分散风险又有助于收入多元化,尤其聚焦智能硬件和车载电子两大市场。
- RISC-V技术突破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异构计算平台量产及高性价比则为差异化优势,助力抢占智能视觉及车规级等细分市场。
- 关键数据与意义:
- 营业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25.82%
- 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5.36%
- 毛利率33.03%,净利率12.05%
- 销售费用2300万元(销售费率1.72%),研发费用2.75亿元(研发费率20.57%)
- 25Q2营收7.17亿元,同比增长9.81%,说明二季度增长动能保持
- 预测与假设:
- 报告基于半年报数据,预期下游需求持续回暖和产品线多元化将推动业务持续成长。
- 推测公司未来将依托异构计算平台和RISC-V技术持续扩展市场份额,尤其在车载和智能家居领域。
- 金融术语说明:
- 毛利率:毛利润与销售收入比例,体现产品或业务的盈利基本面。
- 净利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比例,反映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综合费用和税收影响。
- 研发费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衡量研发投入强度。
- 异构计算平台:利用多种类型计算单元协同工作以提升性能和效率的计算架构。
- RISC-V: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因其灵活和低成本受中国及全球新兴芯片企业青睐。
---
2. 公司业务与技术发展分析
- 业务结构:
- 公司专注于智能终端芯片设计,核心产品线涵盖智能硬件、车载电子、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 智能平台领域新一代智能平板芯片A333完成验证并量产。
- 在机器人、工业控制领域,MR536芯片已大规模应用于扫地机,且新一代控制型机器人芯片MR153已发布。
- 智能解码显示芯片方面,第二代智能投影H723系列完成试产,H135系列微型投影芯片实现量产。
- 智能汽车电子市场方面,重点推进T527V前装定点项目与T736智能座舱方案,拓展新客户与项目。
- 技术突破:
- RISC-V产品进展显著,基于玄铁C910/C906核芯的智能视觉及车规级芯片增强市场竞争力。
- XR806无线MCU支持鸿蒙系统,拓展物联网应用场景。
- 异构计算平台基于12nm工艺实现量产,性能和成本优势明显,产品性价比高于国际竞品30%-50%。
- 推断依据:
- 新产品的陆续量产及客户定点项目落地,表明公司研发与市场推广策略同步推进。
- 与阿里平头哥合作强化核心技术,显示公司重视生态合作,借助外部资源提升竞争力。
- 异构计算平台稳定量产暗示技术成熟,可有效支撑未来产品性能提升需求。
- 关键影响:
- 多品类产品的稳定推出及升级提升了收入结构的稳定和成长性。
- 异构计算与RISC-V技术突破为公司打造差异化竞争壁垒,推动长期价值增长。
---
3. 风险提示
报告的风险提示部分强调技术突破与量产相关风险以及市场表现的不可确定性,主要包括:
- RISC-V产品技术实现及市场接受度的风险。
- 异构计算平台技术迭代或产能不达预期的风险。
- 下游需求回暖进度及规模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收入增长。
- 行业竞争加剧、政策环境变化等外部不确定因素。
报告未明确提供详细缓解方案或概率评估,但从研发效率和费用控制看,公司有一定风险管理能力[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文首页配图设计简洁,体现了银河证券品牌与中国电子行业图标,未见复杂数据图表。报告正文核心数据和技术路径均以文字形式呈现,体现出半年报业绩和技术里程碑的整体叙述性布局,便于投资者直观了解业务演进和财务趋势。此前所提及的关键财务数据均以报告段落文本形式详细展示,未见附加表格,说明作者侧重于定性与核心数字结合分析。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摘要和核心观点截面暂未透露详细估值模型和目标价,可能藏于后续完整版本中。已知信息包括:
- 公司净利润、毛利率及费用率稳定改善;
- 产品线广泛且技术突破显著;
- 研发费用投入但相对收入占比下降,表示效率提升。
结合行业评级体系介绍,可推断报告或对未来6-12个月的股价表现持“推荐”或“谨慎推荐”意见,预期股价有20%以上或5-20%的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基于上述业绩改善和技术优势。同时,整体估值逻辑可能基于未来收入和利润增长的现金流折现(DCF)及可比公司市盈率分析但因缺数据未详述[page::2]。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产品技术风险:RISC-V和异构计算平台虽取得突破,但技术迭代速度快,面临技术失败或竞争被超越风险。
- 市场需求风险:智能硬件和车载电子需求恢复速度若不及预期,营收成长将受影响。
- 费用控制风险:研发和销售费用虽有所下降,但仍处高位,管理不善可能侵蚀利润。
- 行业和政策风险:宏观环境、政策变化如贸易限制等,或技术标准调整,均可能影响业务发展。
这些风险需投资者密切关注,尤其技术研发的进度和市场接受度直接决定公司竞争力及盈利能力[page::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以正面视角评述公司业绩及技术进展,缺少对宏观经济、下游客户集中度及供应链风险等方面的深入揭示。
- 半年报业绩同比增长数据强劲,但毛利率仅略有提升,净利率大幅提升主要来自费用摊薄,需注意费率下降能否持续。
- 研发费率依然高达20%以上,若未来收入增长乏力,费用压力可能增加。
- 报告中多次强调“技术突破”“优于国际竞品30%-50%”,措辞较为肯定,可能存在一定主观乐观倾向。
- 缺少对竞争对手状态、市场份额具体数据的详细比较分析。
- 无详细定价及估值方法细节,影响投资决策的透明度。
总体而言,报告对全志科技持乐观态度,但仍需警惕经营成本和技术实现风险[page::0][page::2]。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次中国银河证券对全志科技的首次覆盖报告,基于2025年半年报数据,全面展现了公司业绩稳健增长、费用有效控制及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态势。主要结论如下:
- 业务增长与盈利能力: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13.37亿,归母净利润1.61亿,分别同比增长25.82%和35.36%;毛利率微升(33.03%),净利率显著提升至12.05%,费用率持续下降,有效支持利润率扩展。
- 产品线多元与技术实力:公司智能平台芯片、机器人控制芯片、智能解码芯片以及车载电子芯片均取得进展,且获得客户广泛接受;RISC-V技术突破及异构计算平台实现12nm量产,产品性价比领先国际同行30%-50%,技术优势明显。
- 市场拓展与前景展望:下游应用需求逐步回暖,客户项目持续推进,预计随着新一代芯片落地,公司收入与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
- 风险警示:技术迭代风险、费用控制压力和市场需求波动需关注。
尽管报告未提供明确估值及推荐等级细节,但从内容和银河证券评级体系解读,公司极可能获推荐或谨慎推荐评级,赋予较高投资关注度。
此次覆盖以详实的财务数据及技术发展介绍为基础,辅以深入的行业和产品逻辑梳理,为投资者理解全志科技的竞争优势和成长潜力提供了系统且专业的视角[page::0][page::1][page::2]。
---
总结图示:
报告首页包含银河证券品牌和行业背景的官方特色设计图,展现权威性与行业定位。核心数据及进展均以文本结构重点突出,图表制作较少,便于一目了然地聚焦财务和技术关键点。

---
结束语
本分析力求结构清晰、内容翔实,涵盖报告所有关键环节及数据点,综合展示全志科技业绩表现、技术进展和市场前景,助力投资者及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和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