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 固态电池· 合集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系统梳理了固态电池技术进展及产业化动态,聚焦硫化物路线和氧化物半固态电池发展优势,重点分析了材料端的创新弹性和设备端的技术确定性,展望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及低空、人形机器人等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预判2027年产业化元年,强调头部企业领先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
速读内容
海外固态电池产业进展与性能突破 [page::1]

- 主攻硫化物全固态路线,主要企业包括Solid Power、QuantumScape、Factorial Energy及三星SDI。
- 量产时间表锁定2026-2030年,技术授权与实车路测同步展开。
- 2024年高额研发投入推动能量密度及快充性能显著提升,部分电池续航可达1000公里,充电时间缩短至9分钟。
固态电池材料与设备端创新解析 [page::2][page::8]
- 材料端发展体现高弹性特点,采用高镍三元、富锂锰基正极,硅基及锂金属负极,正负极、复合膜、电解质材料均有显著升级潜力。
- 设备端生产工艺以“干、叠、压”为技术核心,辊压机、干法一体机、自动叠片机和高压化成设备逐步落地,量产驱动设备升级。
- 氧化物电解质混合态率先实现产业化,固液态混合电池有望短期放量。
固态电池产业迭代与政策驱动 [page::3][page::4][page::5]
- 产业化从“0到1”快速推进,头部企业如比亚迪、国轩高科已建成中试线并启动装车测试。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与地方出台多项推动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的规划,2027年预计迎来产业化元年。
- 应用场景涵盖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产业链材料进展及产业生态加速形成 [page::5][page::9]
- 中游高镍正极、硫化锂电解质、复合负极等关键材料供应逐步稳定,材料企业加快量产准备。
- 安全性提升、能量密度突破、循环寿命延长等性能指标支撑行业长期成长。
固态电池产业化设备与制造工艺进展 [page::8]

- 设备制造商推出干法混料涂布、辊压、叠片等全套适配固态电池生产流程解决方案。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中试线贯通,预计2025-2027年实现量产,小批量供应逐渐成型。
- 制造工艺针对固态电池的特殊物理化学特性不断优化,推动技术迭代和规模化进步。
风险提示 [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9]
- 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 研发投入回报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
- 关键材料瓶颈及成本控制存在不确定性。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 固态电池·合集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国泰海通 固态电池·合集」,涵盖多篇专注于固态电池技术、产业链及市场的研究报告汇编。
报告发布机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8日更新汇总,具体子报告发布时间从2024年至2025年7月不等。
主要分析师及报告作者:
徐强(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环保行业首席分析师)为核心报告作者,配合李依雯等助理,及机械首席分析师肖群稀、化工联席首席分析师沈唯等多领域专家协同撰写。
研究主题与核心内容:
围绕固态电池,深度剖析其技术路线、产业化进程、市场应用前景、上下游产业链动态以及关键材料与设备的技术变革。报告涵盖海外技术进展、国内政策环境、产业合作、头部企业布局、技术难点与风险,以及未来估值潜力。
核心观点与评级:
固态电池被认定为下一代高性能电池发展的重点方向,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短期内以氧化物半固态电池放量为主,长期前景聚焦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为产业化元年,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报告总体呈积极判断,建议关注技术研发领先、产业布局完整的相关企业,配套材料与设备企业也将显著受益。
---
二、逐章节详解分析
1. 海外固态电池进展积极,产品性能持续突破
(2025年7月8日,徐强)
- 关键论点:
海外固态电池研发进度稳健,海外固态电池主流聚焦硫化物技术路线,产品性能提升显著,量产时间锁定2026-2030年。主要企业Solid Power、QuantumScape、Factorial Energy及三星SDI均已进入样品交付阶段或路测验证,性能指标(如能量密度、快充能力)持续突破。
- 逻辑与依据:
该内容基于各公司公开的财报、技术发布、合作公告及路测反馈。特别重视高研发投入推动产品性能进步的实例,如Solid Power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4%,QuantumScape研发规模达到3.8亿美元,支撑能力提升。
- 重要数据点解析:
- 能量密度:301-560 Wh/kg,行业领先水平。
- 快充能力:Factorial能源的18分钟快充,三星SDI的9分钟快速充电显示技术进步。
- 2024年Solid Power营收2014万美元,研发投入显著反映技术密集型特点。
- 车企合作案例,如宝马、奔驰分别搭载实际路试验证等,表明商业化进度加快。
- 产业协同与商业化趋势:
从技术授权到共建产线,再到具体路测示范,产业链多维度融合,表明商业化步伐加快。
- 风险提示:技术进展与量产节奏可能不及预期为主要不确定性。[page::1][page::2]
---
2. 材料端高弹性,设备端高确定性
(2025年7月3日)
- 章节重点:
固态电池材料方面呈现高弹性,设备端具备高确定性。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分为氧化物半固态和硫化物全固态,前者短期落地,后者长期潜力较大。材料创新包括高镍三元、富锂锰基正极,硅基和锂金属负极,复合膜替代传统隔膜技术等。设备方面,中试线逐步落实,涉及干法混料、叠片、辊压等新设备,产业化可期。
- 推理依据:
基于材料体系与工艺的技术差异,固态电池材料需适配不同的隔膜、电解质和集流体等,极大丰富材料需求。设备端因工艺特性,需创新开发相应设备,已进入中试及小批量制造阶段,确定性增强。
- 关键数据点:
- 某些新材料如锆系氧化物、电解质材料提供明显增量空间。
- 辅材单壁碳管作为关键配套材料迎来新机遇。
- 风险提示: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page::2]
---
3. 产业加速与应用领域扩展
(多篇报告合成,2025年上半年至7月)
- 产业化进程与示范应用:
2025年以来,头部企业包括比亚迪、国轩高科宣布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并推进装车测试,预计2027年进入批量示范,2030年进入大规模应用周期。宝马、奔驰等国际车企率先开展路测。多家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布局脚步加快,竞争局势激烈。
- 政策环境积极:
包括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工信部的安全标准更新、地方政策支持等构建了中央-地方联动的多层次支持体系。2024-2025年累计投入逾60亿元,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
- 应用场景多元:
固态电池不仅面向新能源汽车,同时满足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特殊应用需求,因其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优势提供技术保障。根据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614.1GWh,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人民币。
- 技术路线聚焦:
短期氧化物半固态电池配合现有设备兼容性强,快速扩展;长期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提供更高的能量和安全性能,成为竞争焦点。多企业研发集中于提升电芯容量(多在60Ah以上)、能量密度及稳定性,迈向“固液同价”目标。
- 产业链环境:
材料端(正极、高镍三元、负极硅基和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设备端以及辅材端协同加速。
- 风险及不确定性:主要包含技术瓶颈突破难度、成本控制、产业化进度和专利壁垒。[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
4. 设备端深度解析
- 设备创新与企业布局:
产业化过程中,设备成为固态电池推广的重要瓶颈,涉及干法涂布、复合转印、辊压、叠片等多个关键工艺环节。
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海目星、杭可科技等设备厂商积极布局,提供中试线及产业线核心设备。细化设备环节实现国产化,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成本控制能力。
- 产业宏观视角:设备端技术突破与工艺匹配,是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的基础保障。产业进展带动设备需求快速增长。
- 风险提示:技术进展缓慢或竞争加剧将影响设备端的成长预期。[page::8]
---
5. 材料供应链考察
- 材料特点与挑战:
固态电池对正极、负极、固态电解质及辅材提出新的高标准。硫化锂、电解质膜、中游高镍三元、负极材料硅基和锂金属负极等均有创新发展。面临离子导电率、界面稳定性、量产工艺复杂等挑战。
- 产业链企业动态:
贝特瑞、厦钨新能、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等企业分别在不同关键材料领域抢占先机,百吨级和千吨级产线建设稳步推进,体现技术突破与产能释放同步。
- 风险提示:材料性能及成本未达预期、产能扩张遇阻、政策调整均为变数。[page::9][page::1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海外固态电池领先企业与技术路线示意(图1,page=1)
- 描述:
图示标明四家典型海外固态电池企业(Solid Power、QuantumScape、Factorial Energy、三星SDI)的技术路线及负极材料搭配,明确其能量密度覆盖范围(301-560 Wh/kg),细分硫化物与氧化物电解质技术。
- 数据趋势解读:
图表直观反映海外企业在能量密度和电解质体系的差异,同时体现产业化进度。Solid Power和Factorial Energy进入装车测试,QuantumScape 已实现样品交付,量产时间锁定2026-2030年。
- 关系文本支撑点:
图表支撑文本中关于海外企业技术路径和量产时间表的论述,突出研发进展和产业验证的重要节点。
- 潜在局限:
数据多为企业公开披露,市场实际量产表现及成本控制尚有变数,技术演进不确定。

---
图2:固态电池产业设备供应商布局(图2,page=8)
- 描述:
该图通过企业肖像与相关设备展示,介绍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主要供应商及其产品,例如干法混料涂布、辊压、叠片、真空镀锂等关键工序的设备技术。
- 数据趋势解读:
体现设备厂商积极响应固态电池产业化需求,在中试线及产业线设备开发上具备较强竞争力,为产业化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 文本关联:
直接支撑机械首席分析师肖群稀关于行业“设备有望先行”的论点,强调设备突破是固态电池量产的重要前提。
- 局限性及风险:
设备开发周期长,客户需求多样化,设备更新迭代速度需匹配电池产业进程,否则可能出现产能瓶颈。

---
图3:研究报告识别码与监管二维码(图3,page=10)
- 描述:
图示为报告识别码以及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官方认证二维码。
- 用途:
确保报告真实有效,支持进一步数据及报告来源透明化访问。

---
四、估值分析
合集报告多从产业趋势、技术进展及市场容量切入,未直接披露具体企业估值模型细节,但体现如下估值观察:
- 估值推动因素:
- 固态电池“核心技术+材料+设备”多维产业链协同,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 预计2027年产业化元年后,相关企业产能稼动大幅提升,将带来盈利弹性。
- 政策支持和下游车企明确的量产规划高度提升市场预期。
- 估值逻辑:
相关企业的估值主要基于未来收入成长预期、市场空间扩张速度、技术领先性及专利壁垒确立。头部企业具备较强研发能力和产线布局优势,因此估值溢价明显。
- 风险调整:技术、成本与产业化节奏不确定性带来估值波动,需关注研发进展及产业落地节奏。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系统列举风险因素,具有全方位覆盖:
- 技术风险:
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如固固界面稳定性、离子电导率、电池寿命等)突破低于预期,限制产品性能及量产。
- 产业化进度风险:
量产时间延误、产能释放低于预期,影响大规模商业化与市场提前布局。
- 成本与降本风险:
固态材料及设备成本高于预期,影响终端价格竞争力。
- 市场与专利风险:
专利壁垒限制技术扩散,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分散。
- 政策风险:
行业相关政策调整或支持力度减弱可能影响发展节奏。
- 供应链风险:
材料、设备供给短缺或质量问题影响产品交付及生产。
报告多数章节对风险均有反复提示,显示风险识别全面且审慎。[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观点强烈且偏多积极,存在预期管理风险:
多次强调2027年将为固态电池产业化元年,头部企业量产和商业化快速落地,但现实中技术与产业链配套风险较大,时间节点或存在提前预估的风险。
- 技术路线并行且尚未成熟:
报告中提及技术多条路径同时发展,关键材料体系未明,技术不确定性较高,可能导致商业模式分散,企业难形成持续竞争优势。
- 成本与规模问题挑战突出:
尽管强调“固液同价”为目标,但现实降本路径复杂,报告对降本难度侧重较少。
- 数据多基于企业披露及政策规划,尚缺独立第三方市场实测验证支持。
- 产业链视角突出,但细分对标及竞争格局描述尚不丰富,如二三线企业冲击等。
---
七、结论性综合
国泰海通证券关于固态电池的系列深度研究报告展示了这一领域技术、市场和政策的全景图:
- 技术突破与产业趋势:
固态电池凭借其显著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成为新能源电池领域必争的技术高地。硫化物技术路线逐渐确立,氧化物半固态电池短期可推广,长期则重点发展硫化物全固态技术。
- 产业化加速与市场扩容:
从2025年起,国内外头部企业如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纷纷推进中试线建设,2027年有望进入产业化元年,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0亿元人民币。宽广的应用领域涵盖汽车、低空飞行器及机器人。
- 材料与设备作为核心支撑产业链环节:
材料端创新带来高弹性增长机会,设备端技术突破具备较强确定性,中试及小批量产线陆续投运,为固态电池量产奠基。
- 风险充足披露,审慎应对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
结合图表和数据,报告系统展现了从核心技术创新到商业应用路径的科技融合与产业推动逻辑,建议关注具备技术领先、产业链协同和规模化能力的龙头企业,以及上下游材料和设备配套厂商。
整体而言,报告立场积极,预计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扩张,固态电池领域相关企业估值有望提升,但同时与此同时,技术和产业化节奏带来的风险依然重要,投资者应保持关注与审慎。
---
参考资料
- 报告摘录页码:[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 报告涉及图片如上文插入,进一步核查详见对应报告原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