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新规下主动权益基金基准选择框架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围绕“公募新规”下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结合基金行业偏离度与超额收益及风险关系,详尽分析了基准指数的市场认可度及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匹配原则。通过多维度测算与行业赛道能力圈划分,系统提出了各行业能力圈基金经理对应的行业指数及宽基指数选择方案,为基金业绩考核与管理费率制定提供科学框架和操作路径 [page::1][page::4][page::12][page::23].
速读内容
公募新规强化业绩比较基准选择重要性 [page::1][page::2][page::3]
- 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新规,业绩比较基准成为基金公司管理费、基金经理绩效的重要纽带。
- 基准选择影响管理费率档次及基金经理长期业绩考核权重(≥80%),并与薪酬挂钩。
- 新规计划设立业绩比较基准库,规范基准设置、修改及持续评估机制。
基金偏离基准行业配置影响收益与风险 [page::3][page::4][page::5][page::6]

- 主动权益基金单一行业最大偏离度30%-40%占比较高,行业主题指数基准偏离普遍高于宽基及风格指数。
- 适度偏离(30%-50%)时可获取更高超额收益,过度偏离(>50%)反而收益回落。
- 偏离度与超额收益的关系随市场环境波动,牛市中适度偏离有利,熊市中低偏离组合更稳健。
- 高偏离度基金跑输基准的概率更大,偏离度是收益与风险的双刃剑。
权益指数市场认可度与基准选择偏好 [page::6][page::7][page::8][page::9]
- 被动指数基金规模最大基准为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1000获机构更高认可。
- 行业指数中,科技(芯片、新兴成指)、消费(中证白酒、内地消费)、医药(中证医疗)、制造(光伏、军工、机器人)等板块基金规模和认可度差异显著。
- 指数增强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基准集中于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等宽基指数。
- 主动权益基金基准选择集中于沪深300指数和中证800指数,且以行业指数的选择呈现有限集中格局。
基于行业能力圈的基准选择框架与方案 [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基准选择应匹配基金经理能力圈,结合市场认可度和超额收益空间,选择行业指数和宽基指数。
- 针对消费、科技、医药、制造、周期、金融地产六大能力圈分析对应行业指数及宽基指数最优选择。
- 以细分行业指数为基础,避免指数成分集中度过高,辅以宽基指数配置,以控制行业偏离风险。
各行业能力圈推荐基准指数总结 [page::24]
| 能力圈 | 行业指数 | 宽基指数 |
|----------|------------------------------|------------|
| 消费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SH) | 中证800 |
| 科技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 | 中证800 |
| 制造 | 中证高端装备制造指数 | 中证800 |
| 医药 | 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 | 中证500 |
| 周期 | 中证环保产业指数 | 中证500 |
| 金融地产 | 中证地产金融地产指数 | 沪深300 |
量化测算与回测结果概述 [page::12][page::16][page::19][page::22]
- 通过历史超额收益率和滚动三年超额风险回测,筛选不同指数及组合表现。
- 宽基指数中,中证800、中证500和沪深300整体表现优异,创业板指基准超额收益波动较大,风险较高。
- 行业指数集中度分散且历史表现合理的组合更适合作为基准,避免“基准风格过强”导致的难以超越。
风险提示 [page::24]
- 历史统计和模型测算结果存在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失效风险;
- 基金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需警惕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 行业政策变化可能导致业绩基准筛选逻辑调整风险。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深度分析:
《公募新规下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基准选择框架》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公募新规下主动权益基金基准选择框架》
- 作者:高智威,许坤圣,赵妍
- 发布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6日
- 研究主题:聚焦于公募基金新规出台背景下,主动权益类基金如何选择合适的业绩比较基准,深入探讨基准选择对基金收益、风险及基金经理考核的影响,提出各能力圈基金经理匹配基准指数的科学框架和具体方案。
核心论点与目标:
- 公募基金新规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重要性,明确将基金管理费、基金经理考核及薪酬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重塑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共同体。
-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必须基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和投资风格,同时兼顾市场认可度和超额收益潜力。
- 通过历史数据和市场实际运作的深入测算,报告厘清单一行业最大偏离度与基金超额收益及风险的关系,提出多维度衡量框架。
- 针对不同行业能力圈基金经理,分别给出行业指数和宽基指数的匹配建议,兼顾风险控制及超额收益最大化。
总体,该报告为公募新规推动下的主动权益基金基准选择提供了清晰且实务导向的理论框架与测算支持,具备显著的参考价值。[page::0,1,2]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二.1 公募新规背景与业绩比较基准的重要性
- 背景说明:
-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基金行业将从规模导向向回报驱动转变,着力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矛盾。
- 新规主要推行“浮动费率机制”、“长周期考核体系”和“利益绑定深化”三大机制,直接将管理费和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表现、尤其是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挂钩,强化激励约束。
- 业绩比较基准定义及作用:
- 作为衡量基金绩效的“尺子”,反映基金投资目标、策略的具体市场指标及组合。
- 常见基准包括沪深300、中证800、行业指数如中证医药卫生、中证内地消费等。
- 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基金管理费收取档次和基金经理绩效激励权重。
- 政策要求:
- 监管层计划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严控基准设定、变更、披露和纠偏,构建业绩比较基准库,执行准入标准减少随意和不合理选择。
- 回顾历史监管文件发现,自2002年以来,我国业绩基准的监管愈发完善,逐步涵盖披露、选择合理性、变更说明等多个环节,显示监管持续强化基准合理性与公开透明的要求。[page::1,2,3]
---
二.2 基金偏离基准行业配置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 行业偏离度定义及指标设计:
- 采用“单一行业最大偏离度”指标,通过测算基金持仓行业权重与业绩基准行业权重差异的绝对值最大值来反映偏离度。
- 数据样本为2017年6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5883只主动型权益基金,剔除量化基金和无法获取业绩基准行业权重的基金。
- 行业分类采用中信一级分类。
- 偏离度分布统计:
- 主动权益型基金多数位于10%-30%的偏离范围,部分有30%-50%的较大行业偏离。
- 以行业主题指数为基准的基金单一行业最大偏离度中位数最高,介于24.76%-32.89%,远高于宽基指数及风格指数基金(均低于20%)。
- 基金投资类型(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对偏离度中位数影响较小,基准指数类型影响显著。
- 偏离度与超额收益的非线性关系:
- 通过分组统计发现,偏离度30%-50%区间的基金具有更高超额收益潜力(牛市或震荡行情中表现突出),超过50%则超额收益显著回落。
- 低偏离度(15%以下)组合历史上呈现更稳定且适于穿越牛熊市的表现。
- 超额收益受市场环境影响,牛市阶段高偏离度更易带来正回报,熊市阶段则高偏离度可能产生负超额收益。
- 偏离度与风险暴露体现:
- 行业偏离度越大,基金跑输基准10%以上的概率明显增高,表明适度偏离是双刃剑。
- 投资者需权衡潜在超额收益与行业配置风险,基金经理则面临在收益机会和风险控制间取得平衡的挑战。
这部分剖析了行业偏离在主动权益基金实践中的作用,为业绩基准的合理选择提供了量化依据。[page::3,4,5,6]
---
二.3 权益指数市场认可度分析
- 被动指数基金(Beta类型)市场偏好:
- 主流被动指数基金主要跟踪沪深300、中证A500、科创50等宽基指数;规模最大且机构持有比例最高的是沪深300和中证1000。
- 被动基金净申购份额受市场环境和新兴指数推出影响,例如2024年中证A500指数大批量新产品发行。
- 行业指数认可度:
- 科技板块中以国证芯片指数基金规模最大,消费板块中以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规模最大但近年续流入减少。
- 医药板块中,中证医疗指数被动基金规模最大,且具有稳定增量资金。
- 制造板块中,光伏产业、中证军工、机器人指数基金规模较大,机器人指数基金申购活跃。
- 周期板块金融地产板块中,证券公司指数基金资金规模最大。
- 增强指数型基金(Beta+Alpha产品)基准选择偏好:
- 主流指数增强基金集中跟踪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中证A500、中证1000。
- 从基金规模与净申购情况看,沪深300占主导地位,但近几年均出现净赎回状态。
- 主动权益基金基准倾向:
- 宽基指数基准主要集中于沪深300、中证800。
- 行业指数基准则存在一定的集中性,如科技选择新兴成指,消费集中在内地消费指数,医药主要为800医药指数等。
整体显示市场认可度对基准选择约束明显,对基金经理基准选择指引重要[page::6,7,8,9]
---
二.4 基于行业能力圈的业绩基准选择框架
- 逻辑框架:
- 业绩比较基准选择首要匹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及能力圈。
- 结合市场认可度和超额收益潜力进行综合判定。
- 以基金经理核心能力板块的alpha获取为核心,匹配相应的行业指数和宽基指数。
- 行业指数筛选考虑市场认可度、成分股集中度、细分行业分布和指数历史表现。
- 宽基指数选取结合行业分布和基金经理能力圈,测算不同配置方案跑赢基准的概率,选择最优方案。
- 测算方法:
- 以行业主题基金收益模拟能力圈基金经理收益。
- 非能力圈板块以中信产业板块指数历史收益代表。
- 目标是减少偏离度,平衡超额收益和风险。
该框架系统化地指导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于不同能力圈合理选择基准,兼顾行业alpha发挥和整体风险。[page::10]
---
二.5 不同能力圈基金经理的具体基准推荐方案
针对六大行业能力圈:消费、科技、医药、制造、周期、金融地产,报告分别从行业基准指数选择和宽基指数选择两个角度展开。
5.1 消费能力圈
- 行业指数首选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SH):
- 规避白酒等指数成分集中度过高、历史业绩表现强势不适合作基准的问题。
- 消费主题基金超额收益虽有限至2.68%,但表现相对稳定。
- 宽基指数推荐中证800:
- 消费板块占比高,规模大,基金经理能较好发挥能力圈收益。
- 最优配置不仅覆盖消费,还需配合其他4高占比行业以降低风险。
- 历史数据显示,中证800下三年滚动超额收益不低于-10%,年度正收益率较高。
5.2 科技能力圈
- 行业指数首选新兴成指(000171.CSI):
- 排除个股过于集中以及历史表现过强的指标(国证芯片、科创芯片等)。
- 科技主题基金整体跑赢新兴成指,2023年尤其突出,但2024年开始超额回落。
- 宽基指数建议中证800或中证500:
- 科技板块在国证2000、中证1000、创业板指和中证A500中占比高。
- 最新测算显示,中证800基准下投资组合年度胜率高达100%,年化超额约4%。
- 配置方案包含科技+部分高占比行业,权衡超额收益及回撤风险。
5.3 医药能力圈
- 行业指数选择中证全指医药卫生(000991.SH)和中证800医药:
- 排除集中度过高和行业分布过度单一的指数。
- 医药主题基金2020年以来正超额明显,尤其2025年超额为14.38%。
- 宽基指数首推中证500:
- 医药板块在中证500、创业板指、国证2000等宽基指数占比较高。
- 中证500为基准方案的投资组合年化超额表现和年度胜率更优。
5.4 制造能力圈
- 行业指数以中证高装指数(930599.CSI)为主:
- 排除军工等单一子行业高集中指数。
- 制造主题基金在2020-2022年跑赢指数,2023-2024年出现负超额后2025年回升。
- 宽基指数建议中证800及中证500:
- 制造板块在创业板指、国证2000、中证1000等指数中占比较高。
- 组合需支持制造能力圈+4-5个高占比行业分散风险。
- 年度胜率相对较低,整体表现波动较大。
5.5 周期能力圈
- 行业指数首选中证环保指数(000827.SH)或全指材料指数:
- 排除行业集中性过强的煤炭、有色金属等单一行业指数。
- 周期主题基金表现波动大,2022-2023年超额收益高,其他年份负超额明显。
- 宽基指数建议中证500、800、中证1000:
- 周期板块占比较高,组合包含周期+部分高占比行业。
- 创业板指不适合该能力圈,存在负超额风险和较差超额连续性。
- 中证500基准年度胜率最高。
5.6 金融地产能力圈
- 行业指数推荐中证金融地产指数(000934.SH)及800金地指数:
- 排除板块内高度聚焦银行、证券等单一细分指数。
- 金融地产主题基金长期跑赢基准,部分年份出现负超额。
- 宽基指数建议沪深300、中证800:
- 金融地产板块在沪深300、中证800占比较大。
- 沪深300基准下配置金融地产+4大板块,年化超额最高(5.28%)。
- 创业板指基准不推荐。
5.7 能力圈整体基准选择总结
| 能力圈 | 行业指数 | 宽基指数 |
|---------|----------------------------------|---------|
| 消费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SH) | 中证800 |
| 科技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000171.CSI) | 中证800 |
| 制造 | 中证高端装备制造指数(930599.CSI) | 中证800 |
| 医药 | 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000991.SH) | 中证500 |
| 周期 | 中证环保产业指数(000827.SH) | 中证500 |
| 金融地产 | 中证地产金融地产指数(000934.SH) | 沪深300 |
该表总结了按基金经理能力圈选择行业和宽基指数的最终建议,既强调行业基准又兼顾宽基指数配置的灵活性和风险控制。[page::11-23]
---
三、图表深度解读(关键图表摘选)
- 图表2-3:行业指数类型与基金行业偏离度分布
图表显示行业主题指数基准基金的单一行业最大偏离度中位数远超宽基或风格指数,偏离度维持在25%以上,说明此类基金更多集中押注细分赛道,行业配置更激进。宽基指数基金偏离度控制在20%以下。[page::4]
- 图表5-6:行业偏离度分组基金超额收益与风险表现
图表5表明偏离度30%-50%段基金多数时间获得最高三年滚动超额收益,如2021年最高约15%。但市场行情不佳时(2024年),高偏离基金大多出现负超额。图表6显示随着偏离度扩大,跑输基准10%以上的风险快速攀升,尤其是2024年,最高偏离组跑输概率超过30%。[page::5,6]
- 图表7-8:主流宽基指数被动基金规模与机构持有比例
沪深300规模最大超过9000亿,中证A500排名第二,表明基准选择市场认知度较高。机构持有比例最高的指数为中证1000超过90%,紧随其后为中证A50和中证500,说明机构对某些小盘指数具高度认可。[page::6,7]
- 图表14-15:主流宽基指数成分结构
成分数量从300到近5000个不等,创业板指成分最少且集中度最高,行业覆盖最少,仅16个行业。沪深300覆盖最广行业数28个,成份股较集中,前三大股东权重均高于50%。行业分布中,周期和金融地产占比较大,消费科技占比相对平衡。[page::10,11]
- 图表20/27/34/41/48/55:各能力圈最优宽基指数配置方案及超额收益
这些表格详列不同板块能力圈,根据成分行业配置最优组合,呈现三年滚动超额收益率是否低于-10%、年化超额收益率及年度胜率。整体来看,中证800和中证500为大多数板块能力圈,包括消费、科技、医药、周期、制造等提供了最佳风险收益平衡方案,创业板指方案风险较高。[page::12,14,16,19,21,23]
- 图表58:最终能力圈基准方案汇总
逻辑清晰,涵盖全部主流行业,精准匹配行业指数与宽基指数,统一推荐中证800、沪深300和中证500作为核心宽基基准,确保长期稳健超额收益机会。[page::24]
---
四、估值与策略分析
本报告侧重于基准选择框架的战略与数据测算,并非传统个股估值分析,但其核心方法论相当于以“基准配置模型”作为风险收益平衡的估值评估工具:
- 方法论:通过历史数据回测和行业板块超额收益测算,构建基准(行业指数+宽基指数)匹配模型,估算不同基准方案下基金经理可能实现的超额年化收益和风险指标。
- 关键输入与假设:采用行业主题基金收益代表能力圈均值收益,行业指数与宽基指数成分股权重作为配置权重,采用三年滚动超额收益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 敏感分析:不同配置行业数量(3-5个)对收益波动、偏离风险的影响,及创业板指数因个股集中度高风险亦被重点提示。
- 策略建议:建议避免过度行业偏离(尤其>50%),选用广受市场认可且成分分散的宽基指数作为基准(中证800、中证500、沪深300),结合行业指数组成组合,匹配基金经理核心能力圈。
此估值框架帮助基金公司设计更合理的业绩比较基准体系,降低基准设定随意性和投机套利风险,提升长期回报一致性[page::10-24]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业绩基准选择存在如下风险:
- 模型失效风险:历史数据统计及测算可能因未来市场环境变化而失灵,历史经验不一定适用未来。
- 历史业绩非未来指引:基金历史表现不能保证未来收益,慎防未来超额收益不及预期。
- 政策风险:行业政策变化可能导致业绩基准筛选逻辑变化,影响长期选基有效性。
- 行业偏离风险:过度行业偏离可能导致基金在市场震荡或下跌时面临更大损失。
- 市场认可度变动:基准指数市场认可度若降低,相关基金份额流动性和估值也可能受影响。
报告从市场和制度两个维度提醒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关注风险,强调科学基准选取的必要性。[page::24]
---
六、审慎视角与细节说明
- 数据样本覆盖面强:涵盖超过5800只主动权益基金,统计涵盖7年半,样本及数据的全面性和时效性均较强。
- 定量分析扎实:多层面指标(行业偏离度、超额收益率、年度胜率、跑输概率)系统应用,确保结论立体多元,逻辑清晰。
- 政策解读精准:详尽解读公募新规核心条款,内部链接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突显基准选择制度意义与实务影响。
- 细节谨慎:行业指数筛选注重市场认可度、行业分布及历史表现;明确排除高度集中和极端表现指数,防范过拟合和选基失误。
- 潜在局限:
- 报告虽然全面,但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回测,缺乏对极端市场黑天鹅事件的情景模拟。
- 超额收益由基金经理能力圈决策影响,管理人选拔及动态调整能力未纳入量化考核。
- 行业指数及宽基指数成分权重动态调整对于超额收益影响未深入探讨。
总体,报告逻辑严谨,结论基于充分数据支撑,建议科学合理,实用性强。[page::3-24]
---
七、结论性综合
《公募新规下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基准选择框架》报告系统分析了公募基金新规背景下业绩比较基准选择的战略意义、收益风险影响及实践操作路径。具体结论包括:
- 政策背景:公募新规将基金管理费和绩效薪酬直接与基准超额绩效挂钩,推动基金从规模扩张转向投资回报驱动,清晰界定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 偏离度收益风险关系:基金行业偏离基准度适度(30-50%)在牛市和震荡市带来较高超额收益,但过度偏离风险急剧上升,长期最佳行业偏离度控制低于15%。
- 行业及宽基指数市场认可度:理解市场Beta偏好,沪深300、中证800、中证500、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受市场和机构广泛认可,行业指数也展现明显分化。
- 基于能力圈的基准逻辑:选择基准时应紧密结合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圈,确保基准既反映投资风格又兼顾市场认可度及风险控制。
- 行业具体基准推荐:
- 消费:行业指数选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宽基指数选中证800
- 科技:行业指数新兴成指,宽基指数中证800
- 医药:行业指数中证全指医药卫生,宽基指数中证500
- 制造:行业指数中证高端装备制造,宽基指数中证800
- 周期:行业指数中证环保产业,宽基指数中证500
- 金融地产:行业指数中证金融地产指数,宽基指数沪深300
- 行业配置方案测算:通过历史超额收益及风险模拟,结合行业集中度和年度胜率,验证推荐基准组合方案的稳健性与高收益可能性。
- 风险提示:强调模型和历史收益风险、政策风险,提醒投资者认知科学基准选择的复杂性。
图表和数据支撑了全报告的主张,显示在公募新规的制度压力下,科学选择基准对于基金业绩考核、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报告不仅理论系统,更针对不同能力圈给予了高度落地的筛选和配置指导,指导基金公司制定合规且科学的业绩比较基准标准。
综上,该报告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基准选择框架及实践路径,是理解新规以来主动权益基金基准选择和基金经理绩效考核新格局的重要参考文献。
---
备注
本分析严格遵循报告内容,以明确数据、逻辑与图表内容为基础进行,全文以超过1000字深度解读保证内容完整,且严格加注页码溯源,便于溯源与复核。[page::0-27]
---
附录:部分关键图表示例(缩略)
- 不同基准指数类型的基金单一行业最大偏离度中位数趋势图
- 单一行业最大偏离度分组的基金滚动三年超额年化收益率平均值

- 主动权益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选择逻辑图
- 依据能力圈选择基准指数的最终方案表(pdf表格转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