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证券2025中期策略会:走楼梯后的债市 拥抱新资产 突破新思维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研报基于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中期策略会的系列议题,重点解析债券市场进入震荡期后的投资思路转变,强调在纯债及类固收多资产领域通过拥抱新资产和创新思维实现超额收益。报告涵盖宏观货币财政政策、债市结构变化及创新债务融资工具,多角度提出未来投资机会及风险应对策略,为固定收益投资提供系统指导。[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会议背景与主题概述 [page::0][page::1]
- 会议信息: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中期策略会,地点为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长春厅。
- 主题聚焦:债市震荡期如何实现纯债及类固收多资产增厚收益。
- 议题覆盖:宏观政策解读、债市超额收益路径、新资产开拓、科创债与低利率债市策略探讨。
议程安排与发言人介绍 [page::2]
- 赵建(西泽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内外失衡与中国货币财政政策范式变革。
- 唐元懋(国泰海通证券):债市超额收益的“回归旧”与“拥抱新”解读。
- 郑子勋(国泰海通证券):转债供需错配及市场展望。
- 两场圆桌论坛:科创债潜力与低利率环境下债市的创新突围。
固定收益市场投资策略方向总结 [page::1][page::2]
- 建议在当前震荡市中注重资产组合的多元化,结合纯债及高质量类固收产品以实现稳健收益。
- 创新债务融资工具如科创债等新质资产被重点推荐,适应政策及市场结构变化。
- 宏观视角强调财政货币政策变化对债市的影响,为策略调整提供方向指引。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2025中期策略会固定收益分论坛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总体概览
报告标题:国泰海通证券2025中期策略会——固定收益分论坛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团队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8日
主题与范围:该报告聚焦2025年下半年的固定收益市场,特别是债券投资趋势、策略创新及资产配置机会,涵盖宏观货币财政政策变动、债券市场超额收益机遇、可转换债券供需错配预期以及新质资产(如科创债)投资策略。
核心信息及目标:报告及论坛主题聚焦于当前债市在经历大幅牛市后进入震荡调整阶段,如何通过系统性回归传统债市“旧”收益机会,同时拥抱创新型资产与投资思维,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挑战。报告旨在引导固收投资者识别适配2025年下半年的资产配置路径,从货币财政政策切入,结合市场供需与行业特征,提供投资操作和风险防范指导[page::0,1,2]。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会议概述与主题介绍
报告一开始介绍了2025年6月4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举办的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中期策略会固定收益分论坛核心议题,明确了当下债市进入牛市后震荡期的形势。会议聚焦于两个主要问题:如何在传统纯债市场中提高收益,及如何在包含类固收资产的多元资产池中寻找收益增厚机会。会议还邀请货币财政政策专家与固收市场分析师进行政策解读,并设置两场重点圆桌论坛,围绕科创债和低利率债市的投资新思维展开深入讨论[page::1]。
2.2 专题安排及议程解析
详细议程安排体现了本次会议的知识架构:
- 开篇由赵建教授讲述“内外失衡与中国货币财政政策范式变迁”,聚焦宏观货币财政政策的调整方向及其对债市影响。赵教授兼具研究院院长和国家金融实验室研究员身份,此环节将为后续市场策略提供政策底层逻辑。
- 第二讲由国泰海通证券固定收益领域负责人唐元懋主持,核心议题是“走楼梯之后的债市超额收益”,展开债市超额收益的回归与创新投资主题。
- 第三讲聚焦可转债,分析其供需错配与牛市机遇,由联席首席分析师郑子勋解读。
- 之后两场圆桌论坛分别围绕科创债新质资产价值及低利率债市投资新思路进行跨界研讨,覆盖发行人、资管、投资管理及市场策略多个视角。
整体议程设计科学,涵盖宏观政策、传统债市与类固收资产不同维度,有助于对2025年固收市场配置形成多层次理解[page::2]。
---
3. 图表与资料详解
报告文本中暂无数值型数据表或图表直接呈现,仅通过文字描述及会议议程反映主要策略内容。因此,无法对具体表格或统计数据进行详尽解读。但会议议程和提纲本身就是结构化的信息图,可归纳如下:
| 时间 | 议题 | 主讲人及身份 |
|----------------|------------------------------------|------------------------------------------------|
| 13:30-14:20 | 内外失衡与中国货币财政政策范式之变 | 赵建(西泽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约研究员)|
| 14:20-14:50 | 走楼梯后的债市超额收益 | 唐元懋(国泰海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领域负责人) |
| 14:50-15:20 | 类似15年股市,可转债供需错配牛市 | 郑子勋(国泰海通证券固定收益联席首席分析师) |
| 15:20-16:00 | 圆桌论坛1:科创债价值与未来 | 张嫣岚等(发行人与投资端多机构代表) |
| 16:00-17:00 | 圆桌论坛2:低利率下债市突围 | 多资管与券商高管联席讨论 |
该议程图表有助理清各演讲及讨论的时间分配和主题聚焦,有利于参与者精选关注领域,进一步指引研究重点[page::2]。
---
4. 估值分析
本次会议文本及议程并未包含具体数值模型估值,诸如现金流折现DCF、或市盈率P/E估值方法的详细案例演绎。会议内容更偏向宏观政策解读、市场结构分析与策略布局,强调的是债券市场供需、政策驱动的趋势判断和资产类别组合。
会议中“走楼梯后的债市超额收益”主题暗示对传统债券收益率曲线及降息背景的超额收益挖掘,但具体估值方法和财务模型数据未明示。科创债及可转债部分更多集中在市场供需错配、投资策略创新,未见明确估值参数披露。
因此,无法展开估值模型详细解读和敏感性分析。但可预见,未来相关报告可能围绕债券久期、信用溢价、利率路径等变量设计量化估值方案[page::1,2]。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文本未明确列出具体风险控制章节,但通过会议议题设计可窥见若干隐含风险点:
- 宏观经济与政策风险:赵建教授演讲揭示内外失衡及中国货币财政政策范式变化,说明未来财政货币政策存在调整不确定性,潜在导致债券收益波动。
- 市场供需错配风险:可转债及科创债市场可能面临发行量、投资需求失衡,供需错配带来的价格压力和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
- 低利率环境持续风险:低利率将逼使投资者寻找非传统固收及类固收资产,可能增加资产配置复杂度和风险特征,伴随杠杆及信用风险提升。
- 政策监管风险:科创债作为创新融资工具,面临监管变动及政策支持波动风险。
报告中的圆桌论坛和分析师预判体现对上述风险的深刻认知,但具体缓解策略和风险概率评估未在文本中详尽呈现,尚需后续会议及报告进一步披露[page::1,2]。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会议和报告强调“走楼梯后的债市超额收益回归‘旧’与‘新’”,寓意当前市场需在传统固收策略基础上融合创新资产类别。然而,缺少明确阐述传统策略与“新”投资思维的边界及协调机制,未来投资者面临策略整合的实际复杂度挑战。
- 议题涉及科创债等新质资产,但文本未提供针对该类资产信用质量、定价机制的详细分析,存在投资风险评价前置不足之嫌。
- 报告着重行业圆桌讨论,但未体现大量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仍属于策略趋势讨论阶段,投研结论依赖行业经验和宏观判断,缺少量化支持,可能对投资者决策参考产生一定局限。
- 由于报告为会议议程预告性质,尚无具体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投资建议层面相对宽泛,后续需等待完整研究报告进一步补充细节。
综上,报告积极探寻固收新机遇,但在深度数据与具体操作指引方面有所欠缺,投资者需结合其他定量模型与实证数据审慎采取策略[page::0-2]。
---
7. 结论性综合
本次“国泰海通证券2025中期策略会”固定收益分论坛围绕债券市场的震荡调整背景,系统搭建了一套围绕货币财政政策框架、传统债市超额回归策略、可转债供需错配机会和科创债等新型类固收资产的多维度研讨体系。通过宏观政策解读和多场圆桌讨论,报告凸显以下核心结论:
- 当前债市经历大牛市后进入震荡期,投资者需要既回归传统债券资产的稳定超额收益挖掘,又要拥抱“新质”资产如科创债,开拓多元化收益来源。
- 宏观货币财政政策的变迁(内外失衡调整)将持续影响债券市场供需与利率走势,是固收资产配置的底层驱动。
- 可转债市场或因供需错配,迎来类似2015年的牛市行情,成为提升组合收益的新亮点。
- 低利率环境下,资产管理者、银行及投研机构需跳出传统固收框架,融合创新思维,在多资产池中寻找收益增厚路径。
- 风险因素主要来源于政策变数、市场供需错配的价格波动和科创债等创新债券的信用风险,需持续关注监管动态和资产质量评估。
整体而言,本次策略会为2025年下半年固收投资绘制了宏观与微观并重、稳健与创新兼顾的投资蓝图。虽然缺少具体估值模型和目标价支持,但对债市结构变化和投资机会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方向指导。[page::0-2,4]
---
本分析基于有限的会议预告及议程安排内容,后续若有更详尽的研报数据与完整讨论内容,将有助于提升分析的准确性和操作性指导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