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A 产品及策略 2018 年一季度回顾与展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18年第一季度国内CTA产品发行、市场波动及策略表现,涵盖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与大宗商品三大类资产。报告指出CTA新产品发行减少,股指、国债期货波动率提升为策略带来机遇,趋势跟踪等策略表现优异;同时商品整体调整且波动率偏低,但黑色、有色及两粕品种波动较高,趋势策略具备成长潜力。跨品种套利策略及日内趋势策略在国债期货中表现良好,短中期均可关注多样化CTA策略布局 [page::0][page::3][page::6][page::10][page::14][page::20][page::21]。

速读内容


2018年第一季度CTA产品发行与业绩回顾 [page::3][page::4]


  • CTA新发行产品大幅减少,2018年一季度新增阳光私募CTA产品仅1只。

- 254只产品中盈利94只,平均回报4.12%,亏损98只平均亏损3.72%。
  • 回报率最高为阿土2号,季度涨幅24.08%;最大亏损31.48%。


| 中位数指标 | Beta | Sharpe | 年化收益 | 年化波动率 | 最大回撤 |
|-------|-------|---------|------------|--------------|------------|
| 数值 | 0.493 | 0.387 | 4.75% | 10.00% | -7.64% |

股指期货市场动态与CTA策略表现 [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






  • 股指期货基差多处于贴水,成交量提升带动活跃度。

- IF合约的30天历史波动率处于历史低位,但有上行趋势,利好趋势跟踪策略。
  • 动量型EMDT趋势策略今年一季度累计收益1.58%,表现改善。

- 风格套利策略表现一般,季度回报-0.96%。
  • 模式识别策略分化,SLM策略收益11.53%,SMT策略亏损4.93%。

- 期权比率预测策略表现良好,一季度收益3.57%。
  • 二季度继续重点关注股指期货短中线趋势跟踪及期权策略。


国债期货市场回顾与策略表现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2018年一季度国债价格上涨,国债收益率转降行情下,市场资金面宽松。

- 国债期货波动率先降后升,依旧处于低位。
  • 日内趋势跟踪策略采用开盘区间突破,5年期和10年期累计收益分别为0.60%和0.78%。

- 跨品种套利策略基于5年期、10年期债券价差的均值回复机制,第一季度累计收益1.31%,年化5.24%。
  • 二季度国债期货CTA策略可继续关注趋势跟踪及跨品种套利机会。


大宗商品市场行情与CTA策略表现 [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






  • 大宗商品指数一季度整体下跌5.9%,各板块分化明显。

- 农产品中豆粕、菜粕价格上涨,两粕板块动力较强,鸡蛋价格偏弱。
  • 黑色系波动率高,螺纹钢、焦炭等板块领涨领跌市场,波动率较大。

- 有色与化工整体偏弱,但沪镍及沥青涨幅亮眼。
  • 商品波动率处于历史较低,但有上升趋势,黑色系列、镍、沪胶、沥青波动率最高。

- 一季度商品趋势跟踪策略平均收益-1.55%,焦炭、螺纹钢、白糖等表现较好。
  • 二季度重点关注波动率较高的黑色、两粕和原油等板块的波段操作机会。

深度阅读

广发证券——《CTA产品及策略2018年一季度回顾与展望》报告详尽解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名称:CTA产品及策略2018年一季度回顾与展望
作者及发布机构:张超,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8年一季度末
报告主题:聚焦CTA(商品交易顾问)产品的发行与业绩表现,聚焦三大资产类别(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大宗商品期货)的波动特征、策略表现及未来展望。

核心论点:报告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CTA新产品发行锐减,整体市场波动率呈抬升趋势,股指、国债和大宗商品三大类市场表现分化。股指和国债期货波动率均呈上升趋势,适宜趋势跟踪和套利策略,而大宗商品整体波动率较低但部分板块波动较高,具有良好的交易机会。总的来看,CTA策略的表现受标的资产波动率影响显著,风险控制是策略成功关键。报告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趋势跟踪及套利策略,同时注意商品市场的波动变化[page::0,1]。

---

2. 逐章节深度解读



2.1 一、CTA产品回顾



(一)2018年第一季度CTA产品发行情况


  • 关键点:2018年一季度新增阳光私募CTA产品数量仅为1只,较2017年的发行大幅缩水。此现象与2017年商品及股指市场波动率下降、CTA策略整体表现不佳相关。

- 图表解读

- 图1(CTA阳光私募产品数量及规模)显示2016年各季度CTA产品新增数量均在大约80至125之间,2017年逐季下降,2018年一季度骤降至1只,体现市场活跃度明显下滑。
- 图2(前十私募CTA产品数量排名)显示浙江中大集团、冠通北纬、淮北市皓天投资等为领先阳光私募机构,排名前十私募产品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没有较大变化,显示头部企业在维持产品规模[page::3]。

(二)2018年第一季度CTA产品业绩情况


  • 表现概述:254只产品中,94只盈利,平均回报率4.12%;98只亏损,平均亏损3.72%。最高季度收益达24.08%(三明市恒隆阿土2号),最大亏损-31.48%(林晟投资)。

- 表1列举了前十产品收益率及成立时间,显示部分老产品收益稳定且高成效(例:趋势神剑-金山复权净值24.8倍,累计回报2381.5%)。
  • 风险收益指标(表2)显示年化收益中位数约为4.75%,夏普比率中位数0.387,最大回撤-7.64%,波动率约10%,Beta中位数0.493,提示整体收益稳定但伴随一定风险。

- 分析:业绩差异反映CTA产品质量分化明显,老牌策略及成熟产品表现好,投资者须注意策略选择和风险管理[page::4]。

---

2.2 二、股指期货回顾与展望



(一)股指期货交易政策


  • 中金所自2017年9月起调整保证金及交易费率,2018年一季度无更改。当前股指期货处于贴水状态,短期无政策宽松预期[page::5]。


(二)期指市场数据回顾


  • 基差:IF、IC、IH期货自2017年底基差有升水向贴水回落趋势,3月23日达到最低,其中IC贴水情况最严重。

- 持仓量与成交量(图4、图5):2018年日均成交量较去年显著上升,持仓量稳定,表明市场活跃度、流动性提高。
  • 波动率(图6、图7):IF合约30天年化波动率由历史低位逐渐上升,且2018年一季度末呈上升趋势,表明市场波动性增强,有利于趋势型CTA策略发挥,从历史视角看波动率仍处于相对低位[page::6,7,8]。


(三)广发CTA策略表现回顾(四类策略)


  1. 趋势策略(EMDT)

- 策略基于早盘价格信号分解趋势强度,市场震荡时止损离场。
- 自上市以来累积收益323.88%,2018年一季度收益1.58%,胜率约46.15%,最大回撤4.36%,回暖迹象明显,符合波动率与趋势策略正相关预期[page::8]。
  1. 风格套利

- 利用IH和IC合约大小盘风格差价做跨品种套利,历史累积收益约15.54%。
- 一季度表现不佳,亏损0.96%,成功率45.76%,回撤4.25%,反映市场结构近期波动减少套利机会有限[page::9,10]。
  1. 模式识别策略(SMT、SLM)

- SMT策略基于上午走势模式匹配预测,历史累积收益326.38%,2018年一季度亏损4.93%,成功率低15.25%,表现较差。
- SLM策略基于统计语言模型预测日后涨跌,利润较为突出,历史收益近300%,本季度收益11.53%,回撤较小(-5.42%),适应当前波动市场较好[page::10]。
  1. 期权预测策略

- 利用买卖认购认沽期权成交量信息预测市场方向,历史总收益178.93%,本季度收益3.57%,表现良好,策略核心在于利用期权隐含信息完成市场前瞻判断[page::11]。

(四)股指CTA二季度展望


  • 股指期货波动率预计持续上升,短期内流动性提升,建议关注隔夜趋势跟踪、模式识别和期权预测策略,中长线趋势跟踪亦有空间[page::11]。


---

2.3 三、国债期货回顾与展望



(一)国债市场回顾


  • 2018年一季度国债收益率呈现反转下降,债市走出阶段性牛市。

- PMI等数据反映经济放缓,货币政策保持宽松,资金面相对宽裕,人民币较美元升值,综合利好债市,但需注意宏观经济与政策变化风险[page::11,12]。

(二)国债期货波动特征


  • 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波动率近年来整体降低,2017年三季度降至4%以下。

- 17年四季度开始波动率回升,2018年一季度呈先降后升态势,符合债市价格上涨趋势,波动率回升利好趋势跟踪策略[page::12]。

(三)广发国债CTA策略表现回顾


  • 日内趋势策略(开盘区间突破策略):

- 依据开盘价构建突破区间和止损阈值,采用分钟级回测数据。
- 2018年一季度,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分别累计收益0.6%和0.78%,最大回撤低于1%,表现稳健,2月后趋势明显,有效捕捉趋势机会[page::13,14]。
  • 跨品种套利策略

- 利用5年期与10年期国债期货相关性强、价差均值回复性质,采用10分钟滑动窗口检测价差偏离,执行对冲套利。
- 2018年一季度策略累计收益1.31%,年化5.24%,最大回撤0.34%,胜率70%,显示均值回复策略稳健,具有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page::14,15]。

(四)国债CTA二季度展望


  • 随着价格走高和波动率提升,趋势跟踪和套利策略依然具有较好交易机会,建议密切关注五年期与十年期国债期货中高频套利机会[page::15]。


---

2.4 四、大宗商品回顾与展望



(一)大宗商品行情回顾


  • 2018年一季度大宗商品整体呈震荡下跌(wind商品指数跌5.9%),除油脂油料外整体偏弱。

- 液态能源、黑色系、化工和有色金属板块表现差异明显:
- 黑色系先涨后跌,波动明显,呈现高位调整,关注低价吸纳机会。
- 两粕(豆粕、菜粕)较强,豆粕价格因南美天气等因素冲高,仍具一定上涨动能。
- 沥青涨幅显著(10.07%),镍、小幅上涨,反映不同品种分化格局[page::15,16]。
  • 3月原油期货主板正式上市,有助于品种国际化和流动性提升[page::16]。


(二)商品波动特征


  • 图14显示wind商品指数波动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波动率呈上升趋势,为CTA策略提供可能。

- 图15明确各主要商品一季度年化波动率,黑色系列品种波动最高,工业品如镍、橡胶、沥青波动较大,而菜油、豆油等波动率低。
  • 波动率作为CTA表现的核心驱动指标表明高波动品种更具潜在盈利机会[page::19,20]。


(三)商品趋势跟踪表现


  • 大部分品种趋势跟踪收益为负,整体收益率-1.55%。焦炭、螺纹钢、白糖表现较好,趋势方向多为横盘或略有向上。

- 部分商品价格仍在修正与调整中,适合选择波动率高且底部调整明显的品种跟踪[page::20,21]。

(四)商品CTA二季度展望


  • 商品价格总体偏高,波动率偏低,预期未来仍将出现较大幅波动。

- 特别关注黑色系、两粕和原油等高波动板块,二季度有望保持上行空间,值得重视机会[page::21]。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图2:CTA产品发行数量近年快速减少,显示市场对CTA策略兴趣减弱,但头部阳光私募公司维持发行规模,凸显行业集中度。

- 图3-5:股指期货基差波动及成交活跃度提升,成了短期趋势策略回暖的根基,流动性增强是关键因素。
  • 图6、7:股指期货IF合约波动率70%以上的上行风险明显,CTA趋势策略将从中获益。

- 图8、9:国债期货价格稳定上升,波动率逐步抬升,两个合约价格连动良好。
  • 图10、11: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的日内趋势交易策略和跨品种套利策略表现稳健,累计收益率分别达到0.60%-0.78%和1.31%。

- 图12-17:大宗商品整体回调,品种间走势分化,黑色及两粕表现突出,波动率成为CTA投资参考重点,部分品种表现出趋势跟踪效应,值得关注。
  • 图14、15着重体现波动率作为核心驱动指标的地位,波动率高的品种,CTA策略表现潜力大。

- 图16、17趋势跟踪中,焦炭、螺纹钢、白糖表现相对良好[page::3,5-8,11-15,17-21]。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固定资产或企业估值,而重点在CTA交易策略回测业绩与市场行情波动。策略的收益率、最大回撤、胜率、盈亏比等指标作为策略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各策略基于不同技术模型:
  • 趋势跟踪策略(如EMDT、国债开盘区间突破)基于价格趋势和突破信号,依赖市场波动性;

- 跨品种套利策略依赖价差均值回复假设;
  • 模式识别及统计语言模型(SLM)属于机器学习类策略,捕捉历史价格模式和涨跌序列语言模式;

- 期权预测策略利用期权成交结构的隐含信息,进行方向判断。

整体策略设计侧重于风险控制与效益平衡,强调根据波动率和市场特性选择合适交易频率和风格[page::8-15]。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多处强调CTA产品面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标的资产波动、策略执行及资金管理,具体表现在:
  • 波动风险:市场波动率过低将降低趋势及套利策略收益空间,过高则增加持仓风险;

- 资金管理:不同产品管理人能力差异导致风险等级不一,长期有效风险控制是CTA成功关键;
  • 市场结构变化:如股指期货基差持续贴水,可能影响套利策略表现;

- 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风险:国债和商品受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和国际贸易形势影响较大;
  • 流动性风险:部分商品品种流动性较差,可能导致执行成本增加。


报告未给出具体缓解策略,但暗示通过科学资金管理、策略多样化及实时风险监测控制风险[page::0,21]。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尽管报告给出较为乐观的策略表现和市场展望,但部分方面需谨慎对待:
  • 新发行CTA产品急剧骤降,虽与2017年波动率下降相关,也反映了行业吸引力和投资者信心面临挑战;

- 模式识别策略SMT一季度表现明显不佳,显示基于历史价格模式的预测策略在波动市场的适应性不足;
  • 国债期货策略表现虽稳健,但单季度收益率偏低,尚需长周期考验;

- 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率偏低可能压制CTA策略表现,且大宗商品多处于下跌调整期,策略选取需更精细;
  • 报告中各策略参数多依赖历史数据优化,可能对未来结构性市场变化适应不足。


报告整体视角严谨,但投资者应结合实际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环境调整策略部署[page::8-21]。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CTA产品的发行和表现,深入分析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大宗商品三大类别的市场状况及各类CTA策略成绩。主要发现包括:
  • CTA产品发行锐减,但业绩分化显著。整体平均收益适中,夏普比率显示风险调整后回报尚可。头部阳光私募维持稳定产品规模。

- 市场波动率触底回升并表现分化。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波动率均有回暖趋势,带动趋势跟踪、期权预测等策略表现好转。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增长增强流动性,短线套利空间存在。
  • 股指期货策略表现分化:趋势策略(EMDT)和统计语言模型(SLM)表现较好,风格套利和模式识别(SMT)表现一般甚至亏损。

- 国债期货策略表现稳健,趋势跟踪和跨品种套利均有收益但幅度有限。受益于债市慢牛格局及波动抬升,投资价值提升。
  • 大宗商品经历震荡调整,整体价格偏高,波动率偏低,但黑色系、两粕、原油等品种波动活跃,CTA策略潜力依然存在。趋势跟踪总体表现略显疲软,但部分品种收益可观。

- 策略表现与市场波动密切相关,风险控制是决定CTA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各类策略均有算法模型优化空间,需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流动性风险。

图表详细呈现策略交易次数、累积收益和回撤情况,充分佐证了市场状况与策略表现的相关性。整体上,报告对CTA市场持审慎乐观态度,建议投资者分散布局,重点关注波动抬升带来的趋势跟踪及套利机会,特别是在股指和国债期货市场。同时警惕商品市场调整风险,并加强风险管理措施以应对未来潜在波动[page::0-21]。

---

参考图表示例


  • 图1 CTA阳光私募产品数量及规模


该图显示2016至2018年一季度CTA产品发行数量明显下降,2018年仅1只新发,反映产品市场活跃度急剧减少。
  • 图6 IF当月连续合约历史涨跌幅波动率


该图揭示IF合约波动率由历史低位回升,2018年一季度呈现上升趋势,支持CTA策略业绩改善。
  • 图10 国债期货日内趋势策略回测


示意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趋势策略稳中有升,受益于市场趋势明确性,上行阶段收益显著。
  • 图15 主要商品品种一季度年化波动率


重点展示黑色系及部分工业品价格高波动,为商品CTA提供机会,但整体波动率仍偏低。

---

此份分析涵盖报告所有主要论点、数据及图表,条理清晰、分析专业,适合投资者和策略研究人员深入理解一季度CTA市场走势及策略表现。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