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开策略期权专栏】基差持续走强,行权价无偏度-0219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0年2月19日中国金融期权市场表现,深入分析上证50及沪深300相关ETF期权的价格、成交量与基差走势,指出基差持续走强且各期权行权价格成交量无偏度,呈现稳健市场格局,结合分项图表全面展示各类期权成交情况与价格分布,为投资者提供金融期权市场最新动态及风险提示 [page::0][page::1][page::4][page::5]。

速读内容


期权市场整体表现及基差走强 [page::0][page::4]


  • 2020年2月19日,上证50期权报收2.91,沪深300相关ETF微涨或微跌,成交量整体有所波动。

- 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0.02%、0.15%,对应期货指数上涨,基差持续走强至-2.76和1.29,沪深300出现反向市场特征,反映期货价格对现货溢价的调整趋势。

期权价格成交量及到期期限分布 [page::4][page::5]


| 期权产品 | 当日成交量(份) | 日环比变动(%) | 当月到期成交量(份) |
|--------------------|---------------|---------------|-------------------|
| 上证50ETF期权 | 175.84万 | -10.85% | 约1,295,334 |
| 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 | 192.56万 | -6.66% | 约1,365,454 |
| 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 | 36.58万 | -21.96% | 约257,058 |
| 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 | 3.70万手 | -7.07% | 约21,483 |
  • 当月期权成交量仍占比最大,市场活跃度高,部分期权下跌成交显示短期流动性的波动。


期权行权价无明显成交量偏度分析 [page::5]





  • 四只期权(上证50ETF、沪深300ETF(上交所/深交所)、沪深300股指期权)的平值行权价成交量最大,认购和认沽成交量均衡,无明显成交偏度。

- 行权价分布均匀且与标的收盘价贴近,显示投资者芯片理性,市场价格合理反映预期。

深度阅读

【粤开策略期权专栏】基差持续走强,行权价无偏度-0219 详细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粤开策略期权专栏——基差持续走强,行权价无偏度-0219》

- 发布日期:2020年2月19日
  • 发布机构: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分析师:谭韫珲(执业编号:S0300519090001)、殷越(执业编号:S0300517040001)
  • 研究主题:市场当前金融期权市场状况,重点分析期权标的价格表现、成交量及基差动态;具体覆盖上证50ETF期权、沪深300ETF期权(上交所与深交所两家)、以及沪深300股指期权的最新行情表现及市场特征

- 核心论点与目标:报告围绕2020年2月19日当天的期权及其标的表现展开,核心观点为基差指标持续走强,市场无明显行权价偏度,展示期权市场参与度及价格行为的稳定性。区别于个股期权的场外交易,中国场内金融期权种类有限,ETF期权和股指期权成为主流二级市场对冲工具。
  • 投资评级:本报告为策略市场专栏,未直接给出明确买卖评级或目标价,主要聚焦盘面及交易结构分析,供投资者了解市场动态和风险提示。


整体来看,作者意图向投资者介绍当前金融期权市场结构、成交与价格表现,强调基差持续走强的趋势对应市场结构压力与机会,对行权价分布无偏度的揭示表明市场定价较为合理和健康,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page::0,3,4,5]。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期权讲堂章节


  • 内容总结:介绍期权基本分类和具体可交易的金融期权品种。期权分为商品期权和金融期权,后者细分股指期权和股票期权。场内证券市场金融期权仅四种,分别是上证50ETF期权、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和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

- 逻辑与证据:通过结构化图表(图表1)体系呈现期权分类,解读了金融期权与商品期权的差别及品种流通概况,说明金融期权作为现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的重要性,特别是在ETF期权上市后规模的快速扩增,提升了市场对冲工具的丰富性与流动性。
  • 关键数据与假设:明确了标的产品和交易场所信息,表明场内可交易期权的有限规模及市场发展状态。强调场外个股期权尚未进入场内,故标的多为指数及ETF,突显当前中国期权市场的结构特点与发展动力[page::0,3]。


2.2 今日复盘(一)期权标的与基差表现


  • 核心观点:2020年2月19日当天,上证50ETF期权报收价2.91,成交份额3.57亿份,成交量同比略有下降。沪深300ETF期权中,华泰柏瑞基金小幅上涨,嘉实基金小幅下跌,成交量波动分化。沪深300股指下跌0.15%,成交量反而增加。

- 关键逻辑:标的指数和期货指数之间基差继续向“走强”方向变化,表现为上证50基差为-2.76,沪深300基差转正为1.29,沪深300近三日为反向市场(期货价格超过现货)。负基差表明现货持有存在折损成本,市场处于正常持有状态;基差正转为反向市场则带有溢价成分,说明期货价格高于现货,反映资金成本或做多意愿增加。
  • 数据解析:图表2和图表3中详细列出成交量、价格及指数数据。指数收盘价小幅震荡,期货价格略涨,成交量巨大(指数标的成交量达169亿笔),说明市场活跃。基差数值直接反映期货相对现货的定价变化,为期权价格传导及交易策略提供价格基础。

- 假设与变量:基差走强假设期货市场资金成本调整或行情预期变化,期现价差的变化是判断套利机会和期权定价的关键基础。报告明确基差计算方法(期货指数减现货指数),强调基差变化的市场含义[page::0,4]。

2.3 今日复盘(二)期权价格与成交量


  • 总结:整体期权成交量下降,尤其是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下降较为明显(近22%),中金所股指期权成交量亦有减少。距离ETF当月期权行权还有5个交易日,股指期权行权剩2个交易日,当月权利到期吸引较多成交,仍占据大部分比重。

- 推理与依据:成交量减少受短期行情波动及接近行权日影响,当月期权通常成交量较大,投资者活跃度高。成交量结构呈现出期权市场短期期权逐渐集中,说明临近行权导致市场资金和关注度集中,且波动率预期会随期限变化而调整。
  • 重要数据:四类期权当月成交量分别占总成交量约60%-74%不等,图表4、5、6、7、8显示分不同到期期限和行权价的成交分布,其中平值行权价附近成交量最大,且认购、认沽量分布均衡,显示市场定价合理、无显著偏度。

- 假设:成交量分布无偏度暗示期权价格未受到投机明显操控,反映市场预期较为稳定权衡买卖双方,平值合约的活跃交易促进市场流动性,减少无效波动[page::0,4,5,1]。

---

3. 重要图表深入解读



3.1 图表1—投资者可选择的场内金融期权


  • 描述:图以树状图形式列出商品期权和金融期权,下设股指期权和股票期权,进一步划分为个股期权及ETF期权,重点圈定四只场内交易期权。

- 解读:该图清晰展示中国场内金融期权产品的结构和品类划分,突出ETF类期权为重要标的,展现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潜在扩展空间。
  • 支持论点:与文本说明“目前仅有四只场内金融期权可选”直接对应,体现市场品种丰富度及投资者关注领域[page::3]。

-

3.2 图表2—期权标的价格及成交量


  • 描述:列出上证50ETF、沪深300ETF(两个版本)、沪深300指数的当日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涨跌幅、成交量、成交金额。

- 解读:标的指数部分价格涨跌微幅波动,成交量表现活跃,尤其是沪深300指数成交量达到169亿股,显示市场资金活跃。ETF期权均为小涨或小跌,日内波动较小,表明期权标的价格总体稳定。
  • 联系文本:图表数据支撑复盘部分基差走势及成交活跃度描述。价格平稳,成交活跃,与日内波动不大相符,满足活跃市场且无剧烈分歧的特点[page::4]。


3.3 图表3—上证50、沪深300指数期现表现及基差


  • 描述:列举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及其对应期货合约当日价格,计算期货减现货的基差。

- 解读:基差分别为-2.76(上证50)和1.29(沪深300),后者持续反向市场,显示期货价格高于现货。基差反映资金成本,正基差说明期货多头作为避险或投机需求较强。同时说明基差走强(数值绝对值变小或正数变大)趋势。
  • 联系文本:时刻强调基差走势是期权定价与市场结构的核心指标,基差持续走强对应期权市场预期波动,说明市场多头力量或套利机制活跃[page::4]。


3.4 图表4与5-8—期权成交量按到期期限与行权价分布


  • 描述:图表4展示不同到期期限的期权成交量及变动,图表5-8为四只期权不同执行价格上的认购和认沽成交量分布柱状图。

- 解读
- 图表4显示2020年2月当月期权成交量最大,但较昨日有所下降,表明临近行权日成交热度仍维持高位,其他月份期权成交相对分散且交易量较低。
- 行权价分布图显示认购和认沽成交量在平值合约(最接近当前标的价格)处集中,且两者量级基本对称,说明交易者对当前价格区间集中布局,没有明显多头或空头偏好。
  • 联系文本:图表与文本相互印证,平值行权价成交量为最大,且无明显“偏度”,强化市场价格合理性和交易的中立特征。

- 潜在局限:成交量数据反映市场活跃度和结构,未覆盖未平仓合约庞大度指标,或其他更动态的交易行为,仅作为当日流动性参考[page::4,5,1]。


-

-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为策略型的当日资金面与市场表现观察,并未具体展开定价模型或估值方法揭示,如DCF、PE估值法等传统公司分析框架,该部分不涉及定量估值计算。但通过基差判断、行权价分布和成交量结构间接反映期权市场对未来波动性的预期和隐含价格,属于隐含估值范畴。

基差作为期货与现货价格区别的指标,间接反映市场资金利率、预期收益等,对期权交易定价极为关键。无明显行权价偏度表现出市场对未来风险分布的平衡预判。

---

5. 风险因素评估


  • 风险提示位于报告末尾,强调投资存在风险,建议谨慎入市。

- 结合期权市场特点,主要风险包括:
- 流动性风险:成交量当日有所下降,市场活跃度波动可能影响交易执行。
- 市场风险:基差波动反映资金面及行情变化,主要与宏观环境和市场流动资金状况相关。
- 行权时间风险:当前为临近行权日时期权,持仓风险集中,价格波动敏感。
  • 报告未详细描述缓解措施,但通过保持对市场基差和成交量的密切监控及日内无偏度行权价状况暗示的规律性观察,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提示框架[page::1]。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见及立场:报告基调较为中性客观,主要为策略复盘,未见片面乐观或悲观表述,体现出对市场数据的忠实反映。

- 潜在假设及隐含逻辑
- 期权成交量和价格结构的“无偏度”解读,基于平值合约成交较大及认购/认沽均衡,但未充分考察隐含波动率的具体变化,未来风险可能因市场突发事件而加大。
- 基差“走强”被解读为市场某种“正常或合理”趋势,然而基差受到资金成本、套利行为影响,波动可能随政策及资金面环境迅速变化,短线操作风险仍存。
  • 内部一致性:报告结构完整,数据与论述吻合,无明显矛盾,且引用了权威数据来源(Wind),保证信息质量。


---

7. 结论性综合



本期《粤开策略期权专栏》通过系统介绍和数据解读,深入分析了2020年2月19日中国A股市场场内金融期权的交易状况。报告重点体现:
  • 期权品种架构清晰明了,场内交易主要集中于上证50ETF、沪深300ETF及沪深300股指期权四只金融期权,且均在近年相继上市,市场规模与活跃度持续提升[page::3]。

- 标的价格与市场表现稳定,当日指数及ETF价格维持轻微波动,成交量整体活跃,显示市场流动性较好[page::4]。
  • 基差持续走强,沪深300表现为反向市场,即期货价格高于现货,表明资金成本或做多意愿的提升,是期权定价的重要基础指标[page::4]。

- 期权成交量集中于当月临近行权日合约,且认购与认沽成交量整体对称,无显著偏度现象,意味着市场对于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期较为均衡,期权价格呈现合理的风险中性定价状态,降低了投机性价格波动风险[page::0,1,5]。
  • 风险提示明确,提醒投资者关注市场波动、流动性和即将到期合约的特定风险[page::1]。


图表2和3的数值数据,结合图表5-8的成交分布,整体呈现一个成熟度逐步提升、市场运转健康的金融期权交易场景;显示期权市场在当前宏观及资金环境中,正发挥其风险对冲及价格发现功能。

综上,报告通过详实数据和逻辑分析,展示了当前中国期权市场的运行态势与市场参与结构,为投资者和市场操作者提供了关键的当日市场解读和操作参考,体现粤开证券在期权市场动态追踪方面的专业能力。

---

备注


  • 本报告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开合规渠道Wind及粤开证券自身研究,真实性和准确性有保证;

- 本报告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投资者需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判断。

[page::0,1,3,4,5,6]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