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流入提振风险偏好,关注 TMT 机会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3年1月北上资金净流入超1400亿创历史单月新高,提振市场风险偏好,融资成交活跃度仍待提升。外资流入主导新能源、非银金融等板块,煤炭地产等行业净流出。外资流入释放风险偏好信号,带动融资余额回升和涨停股数量增加。基于外资加仓股构建的跟踪组合显著获得超额收益,短期推荐关注融资买入高的个股。此外,外资流入后短期市场强势,传媒及计算机行业等TMT板块获超额收益概率较高[page::0][page::2][page::7][page::9][page::10]

速读内容


1. 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创新高,内资交投活跃度仍低 [page::2][page::3]


  • 2023年1月外资净流入超1400亿,创历史新高,主要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经济刺激政策驱动。

- 内资日均成交额虽有小幅提升,但整体活跃度较低,融资成交占比处于过去3年24%分位的低位。
  • 外资买入大幅增加,卖出规模相对稳定,体现资金净流入趋势明显。


2. 外资加仓行业分化显著 [page::3][page::4]


| 行业 | 净买入(亿元) | 行业 | 净买入(亿元) |
|-----------------|------------|--------|------------|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 255 | 石油石化 | 21 |
| 非银行金融 | 195 | 轻工制造 | 12 |
| 食品饮料 | 184 | 国防军工 | 11 |
| 电子 | 123 | 商贸零售 | 9 |
| 银行 | 118 | 纺织服装 | 5 |
| 有色金属 | 109 | 通信 | 5 |
| 基础化工 | 62 | 建材 | 4 |
| 医药 | 54 | 农林牧渔 | 3 |
| 汽车 | 53 | 综合金融 | 3 |
| 计算机 | 52 | 电力及公用事业 | 1 |
| 机械 | 51 | 综合 | 1 |
| 消费者服务 | 35 | 建筑 | -2 |
| 传媒 | 31 | 煤炭 | -5 |
| 家电 | 29 | 房地产 | -5 |
| 钢铁 | 23 | 交通运输 | -7 |
  • 新能源、非银金融、食品饮料为外资重点加仓行业,建筑、地产、煤炭等行业资金净流出明显。


3. 外资流入难以精准预测,经济增长为根本驱动力 [page::4][page::5]


  • 外资流入与人民币汇率相关性极低(相关系数-0.08),二者更多呈现同步,非因果关系。

-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外资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底层驱动力。
  • 外汇市场规模巨大,北上资金月度千亿资金净流入对汇率直接影响有限。


4. 外资流入行为具有惯性和延续性,短期出逃风险较低 [page::5]


  • 外资月度买入持续时间较长,大幅流入后次月多数仍为净买入,卖出行为通常较快完成,不连续出现两个月净流出。


5. 外资成交占比虽低但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明显 [page::6]


  • 外资成交占A股总成交比仅5%-7%,资金量不大。

  • 但外资流入后市场风险偏好上升,融资成交活跃度和涨停股数量均增加。

- 历史数据显示外资流入领先融资余额提升约半月至一个月,当前融资余额提升仍有空间。
| 外资流入时间 | 融资变化时间 | 外资累计净流入 | 融资余额变化 |
|-----------------|----------------|------------|-----------|
| 2019/1/7-2019/3/5 | 2019/2/1-2019/4/29 | 1304亿 | +2713亿 |
| 2019/10/25-2020/1/17 | 2019/12/11-2020/2/28 | 2085亿 | +1430亿 |
| 2020/5/22-2020/7/13 | 2020/6/2-2020/7/23 | 1332亿 | +2919亿 |
| 2021/4/12-2021/6/10 | 2021/5/7-2021/8/4 | 1233亿 | +1562亿 |
| 2021/11/19-2022/1/4 | 2021/11/9-2021/12/14 | 1063亿 | +306亿 |
| 2022/5/30-2022/6/28 | 2022/6/13-2022/7/10 | 995亿 | +572亿 |
| 2023/1/3-2023/2/1 | 2023/1/20-2023/2/1 | 1482亿 | +390亿 |

6. 跟踪外资加仓股与融资买入股构建组合回测表现良好 [page::7][page::8]


  • 按周度外资加仓金额挑选前50只个股等权组合,在外资大幅流入期累计获得约5%超额收益。

  • 融资买入组合近年表现不足,但近春节后融资余额回升,该组合出现正向超额收益,建议关注。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累计融资买入额 (亿元) | 融资成交占比 |
|------------|-----------|-------------------|------------|
| 600111.SH | 北方稀土 | 21.28 | 13.95% |
| 600050.SH | 中国联通 | 16.13 | 16.51% |
| 000725.SZ | 京东方A | 13.90 | 15.38% |
| 002129.SZ | TCL中环 | 11.21 | 13.65% |
| 600010.SH | 包钢股份 | 11.05 | 20.44% |
| 601166.SH | 兴业银行 | 11.04 | 14.73% |
| 601288.SH | 农业银行 | 11.01 | 26.86% |
| 600900.SH | 长江电力 | 10.73 | 17.84% |
| 601668.SH | 中国建筑 | 8.50 | 15.11% |
| 601788.SH | 光大证券 | 8.33 | 15.21% |
| ... | ... | ... | ... |

7. 外资流入后市场表现:短期涨幅显著,季度表现承压 [page::9][page::10]


| 后N日平均涨跌幅 | 沪深300 | 中证500 | 中证1000 | 创业板指 |
|-----------------|---------|---------|----------|----------|
| 周度 | 1.91% | 3.24% | 3.44% | 3.47% |
| 半月 | 2.70% | 4.40% | 5.00% | 6.90% |
| 月度 | 0.34% | 4.70% | 6.43% | 4.55% |
| 季度 | -4.40% | 0.09% | 1.12% | -1.20% |
  • 外资流入后的1个月内市场多显现短期强势,但超越1季度表现趋弱,短期交易机会显著。


8. 行业风格及板块配置建议:成长与周期优势明显,TMT表现优异 [page::9][page::10]


| N=半月度 | 周期 | 成长 | 消费 | 稳定 | 金融 |
|----------|-------|-------|-------|-------|-------|
| 排序 | 周期 | 成长 | 稳定 | 消费 | 金融 |

| 外资流入后1-3个月主要表现行业排序(以多次历史流入窗口统计) |
|--------------------------------------|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计算机、传媒、农林牧渔等板块表现稳健且领先 |
  • 新能源行业受益业绩持续爆发,TMT板块(传媒、计算机)表现稳定且未显著受业绩大幅增长影响,更多依赖资金面与市场情绪,故外资流入阶段配置TMT板块具备优势。
  • 建议重点关注传媒、计算机行业机会,结合外资流入趋势持续把握投资机会。

深度阅读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外资流入提振风险偏好,关注 TMT 机会

- 作者与机构
- 陈奥林(分析师)、张晗(分析师)等,均隶属国泰君安证券金融工程团队
- 联系电话及邮箱详见页首
  • 发布日期:2023年2月中旬(具体时间未明确,但报告中统计时间包含1月数据,故大致可判断)

- 主题:分析北上资金(外资)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尤其在资金流入背景下的市场风险偏好变化与TMT(科技、传媒、电信)板块机会
  • 核心论点

- 2023年1月外资单月净流入创历史新高,超过1400亿人民币,带来明显的市场增量资金。
- 外资流入不仅直接注入资金,也显著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带动场内融资行为活跃,市场短期表现强势。
- 外资流入后,新增融资余额有较大提升空间,且资金主要流向新能源、非银金融、电子、食品饮料等板块。
- 外资成交占市场成交额比重虽不足7%,但通过“趋同交易资金”机制放大市场影响。
- 推荐重点关注融资买入额较高的个股,尤其是TMT板块,其中传媒和计算机行业在外资流入后展现出较强超额收益的机会。
  • 评级及目标价:报告为策略及市场风格分析,没有具体个股评级或目标价,仅给出量化模型驱动的投资建议。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北上资金大幅流入与A股成交量背离



1.1 北上资金单月流入创新高


  • 核心论点:2023年1月份北上资金净流入超1400亿元,创历史新高。外资流入的宏观推动因素包括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地产为代表的经济刺激政策频繁推出以及美联储加息节奏变化。

- 推理依据:外资的买入金额明显提升,而卖出金额相对稳定。从图1(资金流入与交易额走势)可见,外资买入流入与A股日均成交呈一定正相关,尤其1月后快速上升。
  • 数据解析:2021年5月至今外资买入金额显著波动,1月达到峰值,显示资金持续流入,但内资成交处于较低水平,形成明显背离。[page::2] [page::3]


1.2 内资交投活跃度仍待提升


  • 论断:尽管外资流入活跃,内资交投仍处于低迷状态,融资成交占比在过去三年仅处24%的低位分位。

- 逻辑:外资大幅流入构成了市场增量资金,但受制于内资整体观望氛围及资金面限制,内资的活跃度与风险偏好整体仍未显著回暖。
  • 图表解读

- 图2对比内资日均成交额与北上资金净买入,显示外资持续加仓,但内资成交额提升幅度有限。
- 图3显示融资成交额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场内融资杠杆尚未完全回暖。[page::2] [page::3]

1.3 外资加仓行业分化较大


  • 关键信息:外资流入的行业分布不均衡,新能源、电力设备、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电子、银行与有色金属分得较多净买入资金,均超100亿元。相较之下,煤炭、建筑、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为净流出状态。

- 数据细节
- 表1与表4展示了分行业净买入金额,新能源(255亿)、非银金融(195亿)、食品饮料(184亿)位居前三。
- 这一分布反映外资对成长与新兴产业的看好,同时对周期性较重的传统行业保持谨慎态度。
  • 逻辑关系:外资增仓行业与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和政策导向相符,偏好新能源和金融等成长性行业,规避高风险行业。[page::3][page::4]


2. 外资流入后周期投资机会挖掘



2.1 外资流入行为难以预测


  • 核心观点:外资流入数量难以通过经济指标、汇率进行准确预测。4年中人民币汇率和外资流入的相关性极低,相关系数仅为-0.08。

- 数据解读
- 图4表明外资净买入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波动不一致,不能作为直接关联指标。
  • 逻辑机制:经济增长预期是外资流入的核心驱动,汇率和资金流入同受宏观经济影响,但二者无因果关系。

- 补充信息
- 外汇市场巨大,总成交额月均接近20万亿元人民币,北上资金月度净流入规模难以对汇率造成显著冲击(表2)。
  • 外资流入具有惯性

- 图5反映外资买入行为持续,卖出较快,多数连续流入一个月以上,2月外资出现净流出风险较小。[page::4][page::5]

2.2 外资大幅流入利于提振风险偏好


  • 市场影响分析

- 虽然外资成交占比仅5%-7%,如图6所示,但他们具备“资金趋同”效应,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整体提升。
- 历史数据表明外资大幅流入后,场内融资余额会同步或滞后回升,且涨停板数量明显增加(图7)。
  • 融资余额数据分析

- 表3显示过去6次大规模外资净流入中,融资余额平均增幅1580亿,而此次仅增加390亿,提升空间仍大。
- 融资余额反映市场杠杆资金活跃度,是风险偏好的重要指标。
  • 推论:外资流入具备乘数效应,引导场内资金接力入场,带动市场整体活跃度及涨势。[page::6] [page::7]


2.3 关注场内杠杆交易回暖


  • 实证选股策略

- 构建基于周度外资净买入排序前50只股票的模拟组合,发现外资大幅流入阶段持仓股获得显著超额收益(图8)。
- 同样,基于融资买入额构建的组合在融资活跃阶段表现优异,2023年春节后融资买入活跃度提升,相关组合表现回暖(图9)。
  • 操作建议

- 关注外资持续买入和融资买入额较高的个股,短期可获得超额收益机会。
  • 具体个股推荐

- 表4列出春节后一周融资买入较多的股票名单,涵盖稀土、新能源、银行、通信等行业代表性龙头股,如“北方稀土”、“中国联通”、“中科曙光”等。
  • 逻辑关系

- 资金流入偏好行业(新能源、TMT板块等)对应着资金结构调整和政策方向,利于中长期趋势形成。[page::7][page::8]

3. 外资大幅流入后行业板块表现



3.1 市场短期延续强势


  • 统计结论

- 外资流入后1个月内沪深300、创业板指等主流指数表现强劲,如创业板指月内平均涨幅逾4.5%,但季度视角下部分指数出现回调(表5),体现“震荡向上”而非持续单边行情。
  • 验证理由

- 与融资余额反弹同步,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但中期或受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有所回落。[page::9]

3.2 成长和周期风格短期占优


  • 风格表现

- 周期股与成长股在半月、月度、季度窗口均表现最佳(表6),验证经济走强和市场情绪共同驱动两类风格。
  • 行业层面表现排名

- 根据统计历史7次外资大幅流入后的不同时段(1个月、2个月及季度),新能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及TMT板块(传媒、计算机)频频名列前茅(表7至表9)。
- 新能源行业盈利增长支撑明显,成长驱动强劲;TMT板块更多受资金面和情绪推动,未来潜力可期。
  • 投资启示

- 外资流入利好TMT及部分周期板块,结构性机会凸显,特别是传媒和计算机两个代表性TMT行业值得重点关注。[page::9][page::1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3:资金流入与成交背离


  • 图1揭示外资买入量与A股整体成交量走势近期持续攀升,但内资成交相对低迷,二者形成背离。

- 图2进一步体现内资成交与北上资金净流入的错位,强化了外资作为边际资本“主导者”的角色。
  • 图3反映融资成交比例处于过去低位,显示杠杆资金尚未大规模活跃。


表1、4:外资行业加仓分布


  • 两表数据呈现行业间资金流入明显分化,新能源、非银金融和电子等行业资金净流入显著,煤炭及地产等周期性传统行业资金流出或负向。

- 结构性分化提示趋势行业与传统行业资金偏好对市场配置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图4-5:外资流入与汇率关系及惯性


  • 图4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外资流入程度相关性极低,外资流入驱动力主要源自经济基本面预期。

- 图5显示外资流入具备持续性,减少了短期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

表2:外汇市场成交规模


  • 反映人民币外汇市场庞大规模,北上资金流入相对较小,限制其对汇率的直接影响。


图6-7,表3:外资成交占比及市场效应


  • 图6展示外资成交占比一直较低,约5%-7%。

- 图7及表3表现外资流入对融资余额和涨停板数量存在滞后正向影响,说明资金的市场效应通过杠杆资金和市场情绪被不断放大。

图8-9,表4:跟随外资和融资买入选股策略表现


  • 量化组合围绕外资和融资数据构建,表现优异,尤其在资金大幅流入阶段超额收益明显。

- 表4列出潜在标的名单,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表5-9:市场指数与风格板块表现


  • 表5验证外资流入后市场短期强劲但中期或调整的普遍规律。

- 表6显示周期和成长风格中长期表现突出。
  • 表7-9显示新能源、国防军工和TMT成长板块表现亮眼,尤其传媒与计算机行业持续受到资金青睐。


---

四、估值分析


  • 本报告不包含详细个股估值模型或目标价,更多基于资金流动逻辑和量化跟踪组合回测,强调资金结构与市场风险偏好的联动影响。

- 建议投资者结合其他国泰君安研究所的策略报告进行估值判断。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风险提示:

- 疫情形势超出预期变化可能冲击经济修复和市场情绪。
- 全球流动性环境出现极端变化,可能影响外资流动和整体资金面。
- 国内经济恢复低于预期,直接影响A股市场表现及外资判断。
  • 报告未提供详细缓解措施,但通过多次外资流入历史分析表明,即便存在不确定性,外资具有一定的流入惯性,短期净流出的概率较低。

- 由于报告观点基于量化模型,与研究所策略团队意见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投资者结合多方信息进行判断。[page::0][page::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见与局限性

- 外资流入影响主要依赖数量和资金跟踪,未充分考虑宏观政策与突发事件对市场情绪的复杂影响。
- 数据时间窗口相对有限,近五年统计数据对预测未来可能存在偏差。
- 部分结论基于量化模型,未充分解释经济因果机理,外资行为解释较为宏观。
  • 内部矛盾

- 报告一方面强调融资余额低位有望回升,另一方面融资活跃性受限,短期实际执行力度仍需观察证明。
  • 投资建议局限

- 强调外资流入带动的TMT板块机会,但未详细估值,投资者依然需警惕市场调整风险。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的量化分析和资金流向研究,系统揭示了2023年初中国北上资金(境外资金)大幅流入背后的宏观驱动因素及其对A股市场的深刻影响。外资所带来的不仅是直接资金的注入,更多在于显著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推动内资场内融资杠杆资金活跃,从而形成了短期市场风险情绪的持续提升与股指的阶段性上扬。

重点发现和洞察包括:
  • 1月外资净流入超1400亿,创单月历史新高,为市场注入大量增量资金。

- 外资流入行业呈高度分化,新能源、非银金融、电子及食品饮料等成长和战略性行业受青睐,建筑、煤炭等行业资金逆流出,体现资金结构调整趋势。
  • 外资净买入对汇率影响有限,经济增长预期是资金流入和汇率升值的共同驱动力。

- 外资成交比率相对市场低(5%-7%),但通过资金趋同效应,带动融资余额和融资买入活跃,提升市场活跃度和涨停板数量,表现为市场短期强势。
  • 投资策略上,跟踪外资和融资资金买入最多的50只股票组合在资金流入阶段能实现显著超额收益,短期重点关注TMT板块,尤其传媒和计算机行业。

- 历史数据验证外资流入后市场呈现“先强后弱”特征,短期涨势明显,1-2个月新能源与国防军工等周期与成长板块表现突出,但季度后表现回落。
  • 风险方面,疫情反复、全球资金环境变化及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依然是潜在威胁,外资流入行为存在不可预测因素。


总体而言,报告观点客观、数据全面,系统解构了外资对A股市场的多维度影响,强调外资流入显著提升风险偏好及资金杠杆活跃,是当前市场短期向好的主因之一。未来投资聚焦新能源、TMT等成长板块,结合融资买入数据调整个股权重,有望获取超额收益,但需谨慎关注宏观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市场情绪迭代的潜在压力。

---

参考数据图表示例



图1:2023年1月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外资买入显著提升和A股成交量趋势对比

图3:内资与北上资金月度买入对比,内资交投活跃度仍不足

图4:外资净买入与人民币汇率走势未显示强相关性

图5:外资流入行为具有持续性,卖出快速但流入惯性明显

图6:外资成交占比稳定在低位,资金虽少但影响市场情绪

图7:外资流入领先融资余额回升及涨停板数量增长

图8:外资流入期间重仓股组合持续展现超额收益

图9:融资成交活跃时段加仓股票获得超额回报

表8补充图表,新能源及国防军工板块体现出较好中期表现

---

(以上分析综合报告全文,确保对所有关键观点、数据及图表进行解析,保证内容详实且溯源准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