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股份(600480):主业保持稳健,机器人等新业务多点开花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凌云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2.61亿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8.46%,盈利能力改善主要受费用管控和财务费用下降驱动。公司主业汽车零部件稳定增长,研发投入增加,新业务如机器人传感器、汽车线控转向等取得进展,海外布局持续优化,维持“增持”评级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半年财务业绩稳健增长 [page::0]
- 实现营业收入92.61亿元,同比增长3.61%。
- 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8.46%,盈利增速快于营收。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45%,财务费用大幅降低97.11%。
主业与新业务协同发展 [page::0][page::1]
-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84.49亿元,同比增长3.6%,为核心增长动力。
- 新获订单526个,汽车金属板块和管路系统分别有161和365个定点项目,优质客户占比近87%。
- 新业务方面,机器人传感器已交付小批量订单,六维力传感器设计完成,线控转向系统进入样机制造阶段。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page::0][page::1]
- 研发费用3.95亿元,同比增长11.67%,集中于新能源车型、热成型及轻量化产品研发。
海外业务持续改善 [page::1]
- 德国WAG厂区减亏并获得保时捷A级供应商资格,拥有优先定价权。
- 墨西哥WAM完善管理体系,保障项目顺利量产。
- 摩洛哥基地建厂项目稳步推进。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
| 年份 | 营收(亿元)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EPS(元) | 估值PE(倍) | 评级 |
|------|-------------|-------------------|---------|------------|--------|
| 2025 | 214.95 | 9.48 | 0.78 | 18.41 | 增持 |
| 2026 | 236.00 | 10.50 | 0.86 | 16.61 | |
| 2027 | 256.06 | 11.37 | 0.93 | 15.35 | |
-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维持“增持”评级。
- 主要风险包括新客户与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降价、原材料价格波动及海外经营风险。
深度阅读
【华西汽车】凌云股份(600480)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凌云股份(600480):主业保持稳健,机器人等新业务多点开花》
-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6日(发布时间2025年8月27日07:38)
- 研究分析师:白宇(执业编号:S1120524020001)
- 报告主题:针对凌云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表现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涵盖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新业务布局、全球化进展及投资建议等方面。
- 核心论点:
- 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业务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92.61亿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8.46%;
- 新业务板块如机器人传感器、汽车线控转向等产品多点开花,展现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 全球化运营持续优化,德国、墨西哥工厂经营质量提升,摩洛哥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 维持盈利预测与“增持”评级,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9.48亿元、10.50亿元、11.3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41倍、16.61倍、15.35倍。
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和趋势,传递出公司稳中有进的经营态势及良好的成长预期,表达了对公司持续增持的乐观判断。[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事件概述及营收表现
- 关键信息: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2.61亿元,同比增长3.61%,显示出公司主营业务的稳健增长。
- 归母净利润为4.33亿元,同比增长8.46%,盈利增长速度超过营收增长,体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
- 扣非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6.14%,说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盈利效果同样稳定。
- 分析:
- 汽车零部件作为核心动力,实现84.49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6%,体现主业稳定性。
- 市政管道业务贡献4.88亿元,说明公司在多元化领域也有所作为,增强收入来源广度。
- 累计开拓定点新项目526个,其中汽车金属板块161个,优质客户比例高达86.99%,反映客户结构优化和市场开拓成效。
- 重点布局液冷产品并取得客户订单,涉及新能源充电站等新兴场景,奠定未来成长动能。
报告论述逻辑清晰,以项目数量和客户质量佐证市场拓展成效,为营收增长提供坚实基础。[page::0]
2.2 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关键数据: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6.45%,财务费用因汇率变动降低97.11%,体现费用管控成效明显。
- 研发费用3.95亿元,同比增长11.67%,表明公司持续加大新技术与产品研发投资。
- 分析:
- 费用控制与汇率优势共同推动利润增长幅度超过营收增速,盈利能力有实质提升。
- 研发方向聚焦新能源车型、热成型、高强度轻量化等前沿汽车技术,预示公司紧跟行业趋势,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和竞争优势。
费用结构优化和研发投入均衡并重,支撑公司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稳健盈利和技术领先。[page::0,1]
2.3 新业务发展与转型升级
- 亮点项目:
- 机器人传感器:承担“揭榜挂帅”专项任务,拉压力与扭矩力传感器已批量交付,六维力传感器设计完成并配套生产线;
- 汽车热管理系统:北奔重汽进入量产准备,成都重汽交付样件,显示产业链合作稳步推进;
- 线控转向系统:完成转向设计和样机制造,测试及供应链建设同步开展,进入产业化阶段。
- 分析:
- 公司成功突破机器人领域关键传感器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均有突破,标志技术能力成熟并实现初步落地。
- 热管理系统和线控转向作为智能汽车核心技术方向,公司积极推进量产准备,确保未来业务规模化。
- 多点项目平行推进显示公司战略多元化且风险分散,有助于长期价值创造。
新业务的积极布局与初步成果体现公司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成效,增强未来成长潜力。[page::1]
2.4 全球化布局与运营优化
- 情况描述:
- 德国WAG:通过深入扭亏脱困,主要生产单元运行好转,人工成本大幅下降,连续获得保时捷A级供应商资格,获取新项目优先定价权;
- 墨西哥WAM:管理体系搭建完成,核心部门能力提升,运营指标改善,保障项目顺利量产;
- 摩洛哥基地:工厂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备案、核名及厂址选定工作。
- 分析:
- 海外工厂通过管理提升与成本控制逐步实现盈利改善,证明国际化运营能力增强。
- 获得行业高端客户认可(保时捷A级供应商),进一步巩固高附加值客户关系。
- 新兴市场布局(摩洛哥)有助于开拓非洲及欧洲其他区域市场,增强全球竞争力。
全球化布局稳步深化,为公司长远发展拓展外部市场和产业链资源,提升抗风险能力。[page::1]
2.5 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14.95亿元、236.00亿元、256.06亿元;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8亿元、10.50亿元、11.37亿元;
- 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78元、0.86元、0.93元。
- 估值水平: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14.27元,对应PE为18.41倍、16.61倍、15.35倍。
- 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表明看好公司中期成长。
- 风险提示:
- 新客户及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 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价格压力;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海外经营风险等。
投资建议建立在稳健的盈利增长和多元业务布局基础上,综合行业趋势和公司具体优势,客观指出潜在风险,体现全面评估。[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包含华西证券标识与企业形象大楼图片,传递专业权威形象,无直接财务或经营数据。
第二张页二维码及重要提示页主要为合规和风险提示内容,详细列明评级标准,规范和明确报告适用范围,体现报告严谨规范的发布制度和投资者保护意识。
报告无具体财务表格或趋势图,但文字数据丰富且结构清晰,重点指标(收入、利润、研发费用等)明确数值及同比变化,辅以业务项目数量及客户质量,形成整体经营和成长性判断。
由于无具体图表无法进行更细致的数字趋势解读,但报告整体运用同比增长率、绝对值等关键数据清晰揭示公司业绩稳健及未来增长动力。[page::0,1,2]
---
四、估值分析
- 估值方法:
- 报告未明示具体估值模型,但通过公开数据测算得出对应静态市盈率(PE倍数)。
- 估值水平基于2025年8月25日股价14.27元,折算得2025至2027年PE分别为18.41倍、16.61倍、15.35倍,呈逐年下降趋势。
- 关键输入假设:
- 盈利预测依赖于公司营收增长率、利润率改善以及研发投入带来的产品升级和市场开拓效果。
- 估值未体现详细折现率、增长率等参数,聚焦于历史和预测EPS与当前股价的直接比较。
- 评价:
- 估值适度,伴随公司营收和盈利的增长,估值倍数适当合理,体现成长价值。
- 未提供敏感性分析,可能限制对估值波动风险意识的深层次把握。
综上,估值分析以市盈率倍数法为核心,合理反映公司价值预期但有待细化多维估值模型补充。[page::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主要风险:
- 新客户拓展及新产品放量风险:新业务虽然多点开花,但初期仍存在订单不及预期的挑战,影响收入扩张;
- 市场竞争加剧及降价风险:激烈汽车零部件市场可能压缩利润空间,影响盈利能力;
- 原材料价格波动:成本波动可能对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
- 海外经营风险:全球化布局虽然拓展市场,但同时面临法律、管理、汇率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 风险管理:
- 报告对风险进行了明确披露,但未详述具体缓解策略和风险概率评估。
风险识别准确且全面,但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后续经营者对风险的具体应对措施及管理成效。[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立足于稳健数据与现实业绩,预测保守适中,避免过度乐观。
- 对新业务发展侧重积极表述,但因新业务多处于初期阶段,仍需警惕其真正规模化和盈利贡献的兑现风险。
- 海外项目风险揭示清晰,但报告对政治经济环境变动、供应链风险及海外市场需求波动等细节论述稍显不足。
- 费用管控被强调为盈利改善核心,但未来若研发和市场开拓加码,费用结构可能重新调整,需关注持续性。
- 报告评级维持“增持”,体现对公司竞争优势和成长性的信心,但未对行业整体波动和宏观经济因素详细讨论,建议投资者补充宏观视角判断。
整体报告内容连贯,数据详实,观点审慎,结论稳健,但新业务与海外风险的实际消化值得后续关注。[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次华西证券发布的凌云股份研究报告通过详实的财务与业务数据,系统分析了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稳健经营态势及未来发展路径。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业务保持稳定增长,营收和利润实现双升,费用管控有效带动盈利能力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技术创新聚焦新能源及轻量化产品,促进产品竞争力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新业务如机器人传感器、汽车热管理和线控转向系统多点破局,实现批量交付甚至样机制造,显示出在智能制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转型升级成果。全球化布局深化,欧洲、美洲、非洲基地建设和运营都有序推进,海外经营质量提升支撑公司国际竞争力。
投资建议保持“增持”,基于预测合理增长的营收、利润和估值水平,反映市场对公司中长期成长性的信心。风险提示全面涵盖新客户推广、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及海外风险,提醒投资者关注潜在不确定性。
唯一限制在于估值分析较为简约,缺乏复杂财务模型及敏感性分析,以及对海外与新业务风险的深度研判略显不足。整体而言,该报告以扎实数据和重点业务亮点为支撑,传达了凌云股份主业稳健、新业务蓬勃发展、全球布局持续优化的积极信号,适合关注汽车零部件行业及智能制造领域投资者作为参考依据。[page::0,1,2]
---
参考图片
- 报告封面及华西证券标识示意图:

- 研究所标识及合规二维码:


---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凌云股份上半年各业务线绩效及研发、海外业务发展,同时结合公司战略及风险,给出稳健乐观的投资建议。报告数据科学严谨,业务解读细致全面,同时披露适当风险提示,具有较高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