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调研高峰期间,机构聚焦哪些新方向?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机构投资者调研信息,系统分析了2023年调研高峰期机构关注的行业方向及调研策略表现。2023年5月为全年调研高峰,机构重点关注机械、医药、计算机、基础化工和电子行业;无买入评级组合和优秀分析师调研组合表现出行业超配特征。中信建投金融工程机构调研策略在5月至7月表现优异,累计超额收益明显。建议后续重点关注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轻工制造和建筑等新兴调研方向,报告并对相关风险进行了提示 [page::0][page::2][page::9][page::10][page::8]

速读内容


机构调研活动月度分布分析 [page::2]


  • 2023年机构调研活动在全年分布不均,5、6、9、11月调研次数明显较高,5月为调研高峰。

- 机构调研信息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反映机构投资者业绩提升以及媒体报道的驱动。

2023年4月至6月机构调研行业分布及组合超配情况 [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 4月调研全样本行业集中在医药、计算机、机械、基础化工、电子等;无买入评级组合则重点超配机械、电子和建筑行业;优秀分析师调研组合主要超配计算机和食品饮料行业。

- 5月调研活跃行业仍为机械、基础化工、医药、计算机、电子,无买入评级组合在机械、电子、轻工制造行业持续超配;优秀分析师调研组合聚焦食品饮料、计算机、传媒、商贸零售等。
  • 6月新增汽车行业作为调研热点,无买入评级组合新增电力及公用事业超配,优秀分析师组合新增轻工制造和建筑行业超配。

- 各调研组合通过行业占比差异体现机构聚焦行业的轮动特征。

金融工程调研策略表现亮眼 [page::7][page::8]



  • 中信建投金融工程机构调研策略2和策略3构建了基于调研热度、无买入评级和分析师能力的股票组合,均采用月度换仓机制。

- 策略2在2023年1月至7月期间累计绝对收益3.4%,累计超额中证500指数2.3%;5月至7月超额收益高达7.28%。
  • 策略3同期累计绝对收益7.89%,累计超额中证500指数6.77%;5月至7月超额收益7.93%,策略表现更为出色。

- 策略提升了组合选股能力,体现机构调研数据的有效价值。

研究结论与建议关注的新调研方向 [page::0][page::9]

  • 调研高峰期机构调研多集中在机械、医药、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子行业,体现二季度的重点方向。

- 6月份机构调研新增了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轻工制造、建筑行业,显示机构布局趋于多元。
  • 无买入评级组合和优秀分析师组合的行业超配趋势为后续投资提供方向指引。

- 推荐持续关注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轻工制造、建筑等新兴调研方向,把握潜在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page::10]

  • 报告基于历史模型总结,需警惕模型失效及历史规律不再重复风险。

- 当前宏观环境复杂,中美经济、加息进程及疫情反复等因素可能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 具体投资决策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自主判断,合理配置。

深度阅读

2023年调研高峰期间,机构聚焦哪些新方向?——证券研究报告详尽解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本报告题为《2023年调研高峰期间,机构聚焦哪些新方向?》,由中信建投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丁鲁明主笔,发布时间为2023年8月7日。报告聚焦机构投资者的调研行为及其对行业关注度的变化,总结了2023年中机构调研的主要行业方向、策略表现和未来建议重点关注领域。报告核心观点强调机构调研在5、6、9、11月呈现高峰,特别是5月调研活动最为集中,主要关注机械、医药、计算机、基础化工和电子行业。同时,中信建投金融工程机构调研策略2和策略3均在5月至7月期间表现优异,策略3累计超额收益明显。报告建议下一阶段重点关注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轻工制造和建筑行业。

整体而言,作者试图借由统计分析机构调研频次、行业分布及其投资表现,为市场提供行业关注度的动态参考和投资机会发现的路径,强调机构调研信息的挖掘价值以及策略实证的确定性。[page::0]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1. 机构调研简介



报告将机构调研定义为机构投资者(如基金、保险、券商等)通过会议、业绩说会等形式对被调研公司经营和潜力的深入了解行为。作者指出,随着机构投资能力提升,机构持仓以及调研行为受到投资者和媒体高度关注,相关信息体现了机构投资偏好与策略逻辑,值得深入解析。

报告利用WIND数据对2023年机构调研样本按月统计,发现调研活动分布不均匀,尤以5、6、9、11月调研次数显著较高,5月达到全年峰值,反映出季节性调研节奏和机构关注的行业周期性特征。[page::2]

2. 调研高峰期间机构集中调研方向



本节报告基于两个调研组合划分标准:
  • 无买入评级组合:此前无买入评级且分析师新调研的股票组合,视为新的投资察觉点。

- 优秀分析师调研组合:选取拥有较强推票能力分析师调研标的,挖掘其信息价值。

通过对4-6月的数据分析:
  • 4月,全样本调研集中于医药、计算机、机械、基础化工和电子行业。无买入评级组合超配机械、电子、建筑,体现机构新关注方向更多偏向传统制造和建筑。优秀分析师组合超配计算机、食品饮料,透露出优质分析师偏好消费及科技领域个股。
  • 5月,全样本继续集中于机械、基础化工、医药、计算机和电子,且无买入评级组合在机械、电子和轻工制造中独占鳌头。优秀分析师组合则扩展至食品饮料、传媒、商贸零售等消费服务领域,显示机构分析师投资视野多元化。
  • 6月,全样本新增汽车行业,且无买入评级组合显著超配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优秀分析师组合新增轻工制造和建筑行业,突显机构调研关注点向传统动能与新兴服务两端扩展。


整体来看,报告强调二季度调研高峰机构共聚焦机械、医药、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子五大行业,表现出工业与科技板块的交织关注,而6月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和公用事业等新兴行业有所拓展,为下一阶段机构调研提供指引。[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9]

3. 调研策略具体表现



报告详细介绍了两套中信建投金融工程机构调研策略:
  • 策略2:选择调研参与热度高、且无买入评级与内部人增持的调研标的,进行月度换仓构建组合。该策略2023年1月1日至7月21日累计绝对收益达3.4%,累计超额中证500指数2.3%,尤其5月至7月期间收益1.86%、超额7.28%,体现了相对稳定的收益来源和较好的超额表现。
  • 策略3:聚焦选股能力优的分析师调研标的,结合换手率筛选,形成月度调整组合。2023年1月1日至7月21日累计绝对收益7.89%,累计超额中证500指数6.77%,5月至7月累计收益2.47%、超额7.93%。该策略表现更为亮眼,表明精选分析师视角及流动性筛选对收益提升有积极作用。


图11和图12分别展示两个策略2023年净值表现,红线(策略组合)整体优于蓝线(中证500),粉色线显示相对强弱走势,佐证策略对标基准指数的超额收益稳定性。图表视觉突出策略在5月至7月的优势体现。[page::7][page::8]

4. 2023年调研高峰总体概况及建议关注方向



综合上述调研和策略表现,报告强调2023年调研高峰期间机构主要聚焦机械、医药、计算机、基础化工和电子行业,6月新增汽车行业,而无买入评级组合在6月开始超配汽车和电力及公用事业,优秀分析师组合在轻工制造和建筑领域表现突出。

基于此,报告建议关注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轻工制造及建筑等调研新方向,为投资布局提供战略指引。这体现机构调研对行业动态变化的敏锐反映,预示未来机构资本可能倾斜的重点领域。[page::9]

5. 风险分析



报告明确指出模型依赖历史规律,存在规律失效风险。当前全球和中国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 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可能扰动资本流向和估值水平。

- 国内疫情波动风险仍然存在。
  • 国内经济增长可能面临压力。


以上风险均可能影响调研策略的有效性和投资回报,需谨慎应对。[page::1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机构调研次数月度占比(图1)



图表显示,各月调研事件占比较为分散,但5月约占16%,明显领先其他月份,6月、9月、11月次之,明显体现机构调研活动的季节性集中。此高峰期或对应上市公司及行业季报公开及年度策略调整窗口,成为市场信息释放密集期。[page::2]

2. 2023年4-6月不同调研组合的行业占比图(图2~10)


  • 全样本行业占比图(图2、5、8)整体反映机构总调研偏好。机械、医药、计算机、基础化工和电子行业持续占据前列,6月汽车加入,显示调研重点行业轮动特征。
  • 无买入评级组合行业占比(图3、6、9)反映机构对新发现标的的兴趣。机械、电子持续超配,尤其机械行业占比高达30%以上,显示机构对被低估或未被广泛研究标的有较强关注。6月汽车和电力公用兴起,体现新兴行业关注度上升。
  • 优秀分析师组合行业占比图(图4、7、10)则突出计算机和食品饮料行业,体现优质分析师偏好高成长、高弹性板块。同时轻工制造、建筑行业逐步加码。


这些行业分布图以柱状比例清晰展示不同行业在不同调研组合中的权重及变化,支持报告行业集中度及轮动观点。[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3. 调研策略净值表现图(图11、12)



策略2和策略3净值曲线整体优于中证500指数,显示以机构调研为基础筛选的组合具备超额收益能力。特别是策略3依托优秀分析师视角,在多轮行情震荡中表现出更强韧性和持续获利能力,充分体现了机构调研信息在投资决策中的实用价值。[page::8]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具体公司层面的估值模型及参数输入,重点放在调研策略的净值表现与行业配置。策略超额收益的形成,暗含机构调研信息的先行优势和选股质量提升,而未展开传统DCF或倍数估值模型说明。策略表现的超额收益率即为最终“估值”效果的体现,反映了机构信息挖掘与组合构建方法的有效性。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列示了影响策略及市场的几方面风险:
  • 模型失效风险:数据和逻辑基于历史规律,可能不再适用。

- 宏观经济风险:美联储加息可能影响资金流向。
  • 疫情反弹风险:中国境内疫情对市场的冲击。

- 经济增长风险:国内经济表现或不及预期。

对这些风险,报告未具体提供缓解策略,体现了一种中立谨慎态度,提醒投资者需动态关注宏观与市场环境的变化。[page::1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本报告在数据采集、行业划分及调研组合定义上均较为清晰,但部分细节上存在如下思考点:
  • 换手率作为筛选参数的具体阈值和方法未详,缺乏透明度,限制对策略复制性的判断。
  • 调研信息本身的噪声风险和延期反应未明显讨论,机构调研可能带有一定的信息滞后和选择偏差。
  • 模型依赖历史数据的假设:作者虽披露风险,但并未对可能的市场结构变化或监管环境调整导致规律失效做更深入剖析。
  • 无买入评级组合定义的合理性:用过去无买入评级且新调研的组合认定为投资潜力股较合理,但这一筛选标准是否均衡了信号与噪声,可进一步验证。
  • 未见具体买入或卖出评级及目标价,说明报告更偏研究跟踪性质,缺乏直接投资建议,投资者需结合自身判断。


报告整体内容逻辑连贯,数据支持充分,但如需用于决策仍需结合更细致的个股基本面和宏观研判。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深入剖析了2023年机构投资者调研行为的时间分布、行业关注和策略表现,揭示出调研热点与投资热点的密切对应关系。图表清晰展现了调研活动在5-6月的集中爆发,机械、医药、计算机、基础化工和电子行业形成调研主力阵营,6月起汽车、电力、公用事业及轻工制造、建筑行业成为新兴关注方向。基于这些调研数据,中信建投金融工程提出两套机构调研策略均表现出色,特别是融合优质分析师调研标的的策略3,表现出显著的超额收益能力。

通过详尽图表可见,机构对无买入评级股票的调研及优秀分析师的选择,成为挖掘投资潜力的重要维度。这表明机构的调研行为不仅是信息传递,更是专业投资判断的反映。报告风险提示恰当,强调当前全球及国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提醒策略适用性的局限。

综合来看,报告信号明确,建议关注新兴产业(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轻工制造、建筑)为后续投资重点提供了依据;同时,数据实证强化了机构调研信息作为“ Alpha”源泉的独特价值。尽管缺少个股评级与估值细节,报告对机构调研及其策略绩效提供了系统性、数据驱动的深刻洞察,对投资者理解机构视角和捕捉行业轮动机会具备重要参考价值。

---

本报告引用主要页码


  • [page::0],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page::9], [page::10]


---

附:核心图表



机构调研次数月度占比(图1)





2023年4月全样本行业占比(图2)





2023年6月优秀分析师组合行业占比(图10)





中信建投金融工程机构调研策略3净值表现(图1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