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非银张琦】行业点评丨分类评价迎来新修订,引导券业高质量发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中国证监会最新发布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新规》)修订,提出通过调整评价指标引导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小券商差异化经营,优化风险管理和业务功能发挥,强调以风险管控和合规状况为基础,结合业务发展水平评价券商类别,指导行业向集约型、高质效转型。同时,新增违规扣分细则,强化监管合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page::0][page::1]

速读内容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新修订核心内容 [page::0]

  • 该《新规》为证券公司分类监管的第四次修订,核心在于将“风险管理能力和持续合规状况”与“功能发挥状况”结合进行评价,推动券商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及国家战略。

- 新规取消营业收入加分项,强化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引导行业从规模导向向质效导向转变。
  • 扩大代理买卖、保荐承销、资产管理等加分覆盖,增加中小券商加分机会,鼓励差异化发展。

- 设立自营投资权益类及资管产品权益类专项加分指标,优化自营投资结构,提升投研与财富管理能力。
  • 违规扣分项目增加且更细化,突出“过罚相当”原则,对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可直接下调评价结果,强化“打大打恶”监管导向。

- PB估值现处于2010年以来的34.5%分位,行业具备一定安全边际,建议关注头部及特色精品券商经营机会。

证券行业配置建议及风险提示 [page::1]

  • 建议重点关注具综合竞争优势的头部券商,以及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自营投资领域具有差异化优势的精品券商。

- 风险方面,需关注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改革进展不足及资本市场波动风险。

评级体系介绍与行业关注点 [page::1]


| 评级类型 | 推荐 | 中性 | 回避 |
| -------- |----- | -----|----- |
| 行业评级 | 相对基准指数涨幅 >10% | -5% 到 10% | 下跌 >5% |
| 公司评级 | 相对基准指数涨幅 >20% | 5% 到 20% | 下跌 >5% |
  • 评级标准以各市场主要指数为基准,对机构及行业表现进行多维度评价。

- 该体系有助于投资者精准把握行业及个股风险收益特征。

深度阅读

详细分析报告 — 《【银河非银张琦】行业点评丨分类评价迎来新修订,引导券业高质量发展》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分类评价迎来新修订,引导券业高质量发展》

- 作者:张琦,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非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8日08:01(北京)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 主题:行业点评,聚焦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的最新修订及其对券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报告核心论点与立场



本报告围绕2025年8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简称“新规”)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此次新规通过调整分类评价指标,强化行业功能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并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推动券业高质量发展。报告进一步指出,目前证券行业估值具备安全边际,建议重点关注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头部券商和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自营投资等细分领域具备差异化优势的精品券商。[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报告开篇介绍了《新规》的出台背景及影响,即这是该制度自2009年以来第四次重大修订,体现了从单纯规模评价向注重质效和功能回归的转变。
  • 多次修改背景:早期分类监管规定侧重规模和风险管理,本次着重增加“功能发挥状况”评价,并允许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专项功能评估,以更好引导券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作用。
  • 评价逻辑调整:强调“风险管理能力”和“持续合规状况”的基础,再结合业务发展和功能落实,综合判断分类等级。相比过去,功能发挥成了考核的新亮点。
  • 引导高质量发展

- 取消“营业收入”加分,增加“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引导行业转型至集约型、质效并重的发展模式。
- 扩大对中小券商的加分覆盖,尤其在代理买卖、保荐承销、资产管理领域,鼓励差异化经营,打造竞争优势。
- 新增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和资管产品等专项加分,引导券商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财富管理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
  • 违法违规处罚

- 增加扣分项目,特别针对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可直接下调评价等级,体现“打大打恶”监管导向。
- 扣分力度优化调整,体现“过罚相当”原则,部分扣分从10分下调至8分,保持总体平衡及公平性。

总结:该章节通过介绍修订的《新规》内容,强调了制度与激励机制“双管齐下”以促进券业更健康、更专业地发展。[page::0]

2.2 投资建议


  • 行业定位:将分类评价制度视为券业监管的核心基础,指出新规完善了分类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尤其在支持中小券商的特色化发展上,展现明显政策导向。
  • 估值观点

- 截至2025年8月26日,证券板块市净率(PB)为1.57倍,处在2010年以来的34.5%分位,表明整体估值仍具安全边际。
- 报告隐含积极配置建议,强调当前属于“板块配置正当时”。
  • 关注重点

- 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的头部券商;
- 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自营投资等细分领域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精品券商。

该部分结合估值和政策背景,形成明确的投资方向提示,侧重于优质与特色兼备的券商。[page::0,1]

2.3 风险提示



报告列示了三个主要风险:
  •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宏观环境对资本市场和券商业务的影响依旧显著。

- 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包括政策推进节奏和深度的不可控性。
  • 资本市场波动风险:市场本身的波动性对券商业绩及估值构成压力。


该部分虽简要,但明确提示投资者需关注宏观及市场层面的潜在不确定性。[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片1:(page=0)



图片1
  • 描述:该图以蓝白渐变配色展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相关元素,视觉上突出“高质量发展”和“功能发挥”等核心主题。

- 解读
- 图像风格专业,象征现代资本市场的透明与规范性,辅助文本中“推动证券公司回归本源,提升专业能力”的主旨。
- 视觉设计与报告关注“评价制度更新”形成呼应,强调中央引导券商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
  • 联系文本:该图呈现于报告开头部分,主要用于强化“分类评价迎来新修订”的背景,引导读者注意制度变革的重要性。[page::0]


图片2:(page=0)



图片2
  • 描述:该图为主题结构图,列示“核心观点”的关键内容模块,包括新规发布背景、制度调整重点、行业支持导向等。

- 解读及联系文本
- 具体列举了指标调整(加分与扣分)、评估范围扩大等,清晰划分三级要点。
- 通过结构化呈现,帮助理解政策修改的多层面逻辑;体现报告逻辑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 图表辅助读解对比上版规章与本次新规的区别,重点突出“质量”、“功能”和“合规”三大维度。
  • 细节评论:采用蓝色和灰色设计,象征权威且稳重的政策解读基调。[page::0]


图片3:(page=1)



图片3
  • 描述:简洁的风险提示图标,提醒关注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改革及波动风险。

- 解读
- 使用标准安全警示图标,传递风险严肃性。
- 突出风险部分为整体报告中的平衡视角章节,防止投资者过度乐观。
  • 联系文本:图像视觉辅助了风险章节的关注度,明确投资决策需全面考虑潜在不确定因素。[page::1]


图片4:(page=1)



图片4
  • 描述: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官方标识,展示研究的权威性与品牌实力。

- 解读:形象提升报告的专业度及公信力促进客户信任。[page::1]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中指出:
  • 证券板块的市净率(PB)为1.57倍,处于历史34.5%的分位水平,这说明当前市场对证券行业整体估值仍保存一定安全边际。

- 估值对比基准包括2010年以来的历年数据,作者用这一纵向比较显示板块不算过度高估,当前具有一定配置价值。
  • 虽未详细展开估值模型(如DCF或EV/EBITDA),但通过PB指标结合行业政策方向和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构建了合理的投资判断基础。


此估值分析结合了宏观大环境和行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强调了“安全边际”和“结构性机会”,并给出明确的头部与精品券商投资建议。[page::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宏观经济风险:经济周期波动会拖累资本市场表现,进而影响券商收入和资产质量。

- 资本市场改革风险:改革进展较慢或无法达到预期,可能限制券商业务扩展和创新。
  • 市场波动风险:证券市场波动直接冲击交易佣金、投资收益等核心业务。


报告虽无具体缓解措施,但结合新规中“持续合规”和“风险管理能力”的评分体系,可以理解为新规通过严格风险管理考核来降低系统风险影响,从而间接缓解部分风险暴露。[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节


  • 报告较为明确偏向积极的监管政策解读,强调新规对行业发展的正面推动作用,但对可能的制度执行难度(如功能发挥专项评价实施细节)未做深入分析,存在一定乐观假设。

- 新规调整扣分分值体现“过罚相当”,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处罚力度,可能被部分市场主体解读为监管“软化”,此细节值得观察后续监管执行是否严格。
  • 估值层面侧重PB指标,未涵盖利润增长率、资本回报率等更全面财务指标,限制了估值视角的深度。

- 对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的鼓励虽有政策支持,但报告未具体评估中小券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实际能否快速形成竞争优势,尚需进一步关注市场反馈。

整体而言,报告分析严谨度较高,然而对潜在执行风险及宏观环境不确定性评估略显保守。[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详尽解析了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8月发布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最新修订版的内容和内涵,重点阐述了该制度通过高质量评价机制,引导券业走向集约化、功能化与合规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 制度创新亮点

- 引入“功能发挥状况”作为评价维度,推动券商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任务。
- 调整加分机制,取消对营业收入的重视,聚焦净资产收益率及各细分业务能力,加强对中小券商差异化经营的支持。
- 加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明确风险导向,促进行业合规环保。
  • 投资建议凸显

- 证券板块当前估值合理(PB为1.57x,处于2010年以来分位的低中段),具备安全边际。
- 强调关注头部综合型券商及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自营投资等具备差异化优势的精品券商。
  • 潜在风险

- 宏观环境、资本市场改革及市场波动风险依然存在并需谨慎对待。
  • 图表解析结论

- 配合专业且具有引导性的图表视觉设计,加强了对政策更新重点、评价指标调整及风险提示的理解和重视,便于投资者快速抓住关键信息。

综上,该报告不仅为理解新规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解读,也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投资布局提出了明确而具操作性的指引,在券业监管制度深化、市场估值及风险提示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与应用价值。[page::0,1]

---

总结



本报告以细致的政策解读和行业数据为基础,强调新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作为行业监管和引导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对证券行业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报告结构清晰,每部分均有充分的数据与逻辑支撑,辅以精准的估值判断及风险提示,形成了完整且专业的分析视角。对于投资者及行业从业者而言,该研究报告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行业洞察和理性投资建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