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板综指:量化的下一站星光?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了创业板综合指数的投资价值,指出其成分股覆盖了从大盘龙头到中小市值创新企业,具备利润增长快、估值性价比高、风险调整收益优的特点。创业板综相较创业板指成分股更多元且行业分布均衡,且机构覆盖度较低,利于量化策略发挥超额收益。结合宏观环境及因子拥挤度等多因素,预计未来6-12个月A股成长风格将迎来周期性回升,创业板综的成长潜力和量化策略应用价值突出 [page::0][page::7][page::8][page::13][page::14][page::15]

速读内容


创业板定位与经济转型契合 [page::0][page::4]

  • 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创业板汇聚高成长性中小科技企业。

- 政策支持力度大,注册制优化上市流程,促进融资效率提升。
  • 创业板具备前瞻性、高风险及高技术导向特征,适合成长型投资。


成长风格驱动市场轮动趋势分析 [page::6][page::7][page::8][page::9]


  • 2013-2015及2019-2022年为市场上行期,成长及中小盘风格表现优异。

- 2022年至今股市回撤中成长股回撤幅度更大,但利率及盈利差变化有望促进成长风回归。
  • 低估值因子拥挤度回落显示价值风格或趋弱,成长周期或将开启新阶段。


创业板综合指数构成与行业分布特征 [page::9][page::10]


  • 指数涵盖1325只股票,市值分布从小盘到大盘均覆盖,权重分布较均衡。

- 主要行业集中在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行业分布多元。
  • 相较创业板指,创业板综更加分散,覆盖面更广,成长性及潜在增量更高。


创业板综基本面及估值分析 [page::11][page::12]



| 年份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创业板综)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创业板指) |
|-------|-------------------------------|-------------------------------|
| 2020 | 40.96% | 18.31% |
| 2021 | 30.47% | 7.00% |
| 2022 | 12.06% | 31.65% |
| 2023E | 35.17% | 16.17% |
| 2024E | 43.22% | 35.50% |
| 2025E | 28.35% | 26.39% |
  • 市净率3.33倍,处于历史低位,估值性价比高。

- 市盈率大幅回落至历史低点附近,显示投资机会。
  • 基日以来创业板综年化收益7.76%,超创业板指2.2%。


投资表现与风险调整指标对比 [page::12][page::13]




  • 创业板综各期收益均显著优于创业板指,尤其2023年表现韧性更佳。

- Sharpe比率0.47,信息比率0.38均高于创业板指,风险调整后收益优。
  • 累积收益166.1%,稳居市场成长标杆。


Fama-French五因子分析揭示成长风格鲜明 [page::13]


| 指数 | 截距项 | 市场因子 | 小市值因子 | 低估值因子 | 盈利因子 | 投资因子 |
|----------|--------|----------|------------|------------|----------|----------|
| 创业板综 | 0.25% | 91.68% | 43.78% | -64.63% | -31.56% | -35.23% |
| 创业板指 | 0.28% | 91.58% | 2.46% | -77.35% | -40.48% | -51.62% |
  • 创业板综在小市值因子暴露显著高于创业板指,显示中小盘成长风格突出。


量化增强策略的施展空间广阔 [page::14]


| 指数 | 股票数量(只) | 近6个月日均波动率 | 近1年月均波动率 | 近2年月均波动率 |
|----------|----------------|------------------|----------------|----------------|
| 创业板综 | 1325 | 0.25 | 0.22 | 0.19 |
| 创业板指 | 100 | 0.16 | 0.16 | 0.09 |
  • 创业板综个股丰富,业绩分化大,为择优量化策略创造条件。

- 机构覆盖度低,机构评级均值仅3.7家,低于创业板指的17.1家,市场定价效率低,潜在套利空间大。


深度阅读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创业板综指:量化的下一站星光?》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名称:《创业板综指:量化的下一站星光?》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9日
  • 作者/分析师:冯佳睿,联系人曹君豪

- 发布机构:海通证券研究所
  • 研究主题:围绕创业板综合指数(399102.SZ)及创业板的投资价值,分析政策背景、市场定位、成长性、估值水平及量化投资潜力,评估未来A股成长风格的周期并指出风险。

- 核心论点和结论概述
- 中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科技创新驱动新经济成长,创业板为新经济和科技创新型成长企业聚集区,具备较高投资价值。
- 当前宏观背景下,A股即将迎来成长风格反弹周期,创业板综指数展现出优于创业板指的业绩与估值优势。
- 创业板综成分股覆盖面更广、市值分布均衡、成长性更好,且机构覆盖度较低,适合量化增强策略,有潜力获得超额收益。
- 风险提示中强调基于公开信息的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权益产品适合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创业板投资价值分析



2.1.1 创业板定位与中国新经济方向契合(节选自第4页)


  • 论点:我国经济加速转型向高质量发展,新经济与科技创新为转型动力,创业板作为新经济及高科技企业集聚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

- 支撑逻辑:
- 多项国家政策推动科技行业发展,如《中国制造2025》强调创新驱动和十大重点领域科技产业。
- 创业板重点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深度融合,符合“三创四新”定位。
- 证监会2020年发布相关注册制改革政策,提高创业板包容性,明确禁止传统行业(如采矿、房地产)上市,优先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强化板块特色。
  • 表1展示国家政策支持涵盖产业、财税、金融、土地及人才多维度,形成全面支持体系,助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page::4]


2.1.2 改革后上市条件多元化与交易机制优化(节选自第5-6页)


  • 论点:改革提升了创业板上市的包容性和融资效率,同时改进交易机制保障市场稳定。

- 详细内容:
- 加强信息披露、差异化再融资条件、注册程序电子化及全流程公开。
- 交易机制包括涨跌幅放宽至20%、首发股票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及盘中临时停牌机制。
- 表2详细列示不同类型企业的上市条件与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体现对企业多阶段支持。
  • 效果:多元化条件、信息透明度提升以及交易机制改革有效降低融资门槛,增强市场活力。[page::5,6]


2.1.3 注册制实施提升直接融资效率(节选自第6页)


  • 数据支持:

- 注册制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首发资金较非注册制时期显著提升,平均募集资金达9.26亿元,较整体创业板明显更高。
- 图1显示不同募集资金区间公司数量比较,注册制公司在5-10亿及10-20亿区间占比更大。
- 再融资数据体现注册制强化了企业后续融资能力,累计募资约4400亿元。
  • 逻辑:注册制加快审核通畅融资路径,提高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支持能力。[page::6]


2.1.4 A股成长风格即将启动反弹周期(节选自第6-9页)


  • 论据分三点:

1. 利率环境对成长与价值股的影响: 利率影响估值,利率下行利好成长股。当前美国国债收益率触顶即将下行,利好成长板块。
2. 盈利趋势切换信号: 通过国证成长与价值指数的ROE差值观察,成长股盈利表现有触底回升迹象。
3. 因子拥挤度分析:低估值因子拥挤度处在历史高位回落区间,预示价值风格优势或结束。
  • 数据与图表:

- 图2显示美债利率与价值成长指数收益差呈正相关。
- 图3显示ROE差值在经历震荡下行后出现反弹。
- 图4显示低估值因子净值与拥挤度走势,拥挤度回落预示风格切换。
  • 结论:这三大因素合力驱动,未来6-12个月成长风格有望回归,创业板作为成长创新板块价值凸显。[page::6-9]


---

2.2 创业板综合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2.2.1 指数编制与成分股分布(节选自第10页)


  • 创业板综合指数(创业板综,399102.SZ)全面覆盖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截止2023年11月7日,共有1325只成分股。

- 成分股市值分布均衡:
- 500亿以上23只,占31%
- 100-500亿196只,占31.1%
- 100亿以下1106只,占37.9%
  • 创业板综既覆盖大盘龙头,也兼顾中小市值公司,分布广泛。

- 对比创业板指(创业板指市值偏大,500亿以上权重占比62%),创业板综更侧重中小盘,覆盖面更广。
  • 图2(市值分布图)、图3(成分股上市板块分布),以及区域对比数据直观展示此特点。[page::9,10]


2.2.2 行业分布特征


  • 创业板综覆盖29个一级行业,行业权重较为分散,前四大行业电力设备(19.8%)、医药生物(18.2%)、电子(11.8%)、计算机(10.4%)合计占60.1%。

- 创业板指覆盖17个行业,权重更集中,前四行业合计72.4%,且电力设备(33.3%)等占比较重。
  • 图4、5展现创业板综行业分布更均衡,图6的行业权重差显示创业板综在计算机、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等新兴制造业权重明显高于创业板指,后者在传统大市值行业权重较大。

- 结论:创业板综更加体现新兴、高科技成长属性,预期成长空间更大。[page::10]

2.2.3 利润增长快,发展潜力明显(节选自第11页)


  • 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看,创业板综在2020-2022年间多数年份表现优于创业板指。

- 2023-2025年预测增速亦高于创业板指,分别为35.17%、43.22%、28.35%,显示较强盈利增长预期。
  • 图7对比柱状图体现这种优势。

- 这表明创业板综企业盈利质量和增长潜力优于创业板指成分股。[page::10,11]

2.2.4 估值水平与性价比分析(节选自第11-12页)


  • 截至2023年11月7日,创业板综市净率3.33倍,低于创业板指3.9倍;估值处于近10年历史6.74%分位点,属于较低水平。

- 创业板综市盈率TTM历史走势显示,2019-2020年峰值高达175倍,当前估值大幅回落,处于2019年初水平附近。
  • 图8和图9直观支持估值低位的观点,红色虚线“机会值”表明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 结论:创业板综估值处历史低位区域,且盈利质量较好,性价比显著提升,具备较好的投资吸引力。[page::11,12]

2.2.5 收益表现及风险调整后指标(节选自第12-13页)


  •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7日,创业板综过去1年、3年、5年收益分别为-6.51%、-5.35%、11.04%,均显著优于创业板指(-17.87%、-9.82%、8.70%)。

- 2023年内跌幅创业板综仅-1.16%,明显优于创业板指-16.65%,显示出更好的抗跌性及韧性。
  • 图10表现创业板综收益稳健。

- 风险调整指标:创业板综Sharpe比率0.47,信息比率0.38,均高于创业板指的0.37和0.27(图11、图12)。
  • 创业板综自基日以来累积收益166.1%,年化收益7.76%,超板指2.2个百分点(图13)。

- 这说明创业板综不仅绝对收益高,且考虑风险调整后表现更优。[page::12,13]

2.2.6 投资风格特征:成长鲜明,中小盘风格突出(节选自第13页)


  • 采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分解,创业板综对小市值因子暴露高达43.78%,远高于创业板指2.46%,显示指数覆盖更多中小市值标的。

- 其他因子上,创业板综对低估值、盈利及投资因子暴露均为负值,符合成长板块特征。
  • 此数据验证了前文关于创业板综成长性和中小盘特征的论断。

- 表4展示详细的因子暴露,对比差值亦验证创业板综风格特征更突出。[page::13]

2.2.7 适合量化增强策略施展(节选自第13-14页)


  • 创业板综成分股多达1325只,远多于创业板指的100只,且个股业绩及波动率更分散,给予策略更多选股空间。

- 表5显示,在近6个月、1年、2年区间内,创业板综成分股的日均波动率均明显高于创业板指。
  • 机构覆盖方面,创业板综平均3.7家评级机构覆盖,显著低于创业板指的17.1家,表明信息不充分,定价效率有提升空间。

- 图14显示机构覆盖差异,数字体现投资评级分布。
  • 结论:创业板综因成分股覆盖面广、波动分散且机构关注有限,更适合量化策略挖掘超额收益机会。[page::14]


---

2.3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提示:

- 所有分析基于公开信息。
- 不构成投资建议。
- 权益产品风险较大,需投资者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
  • 并无详细展开具体风险事件或概率的章节,但隐含风险包括:

- 创业板个股波动大、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 技术成长型企业存在成长兑现风险。
- 量化策略需适应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策略失效风险。
  • 风险提示遵循常规合规披露要求,提醒投资者审慎操作。[page::0,15]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 创业板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分布(第6页)


  • 说明:比较整体创业板与注册制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区间分布。

- 数据:注册制公司在5-10亿和10-20亿区间占比高于整体创业板,显示注册制助力更大融资规模。
  • 结论:注册制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促进创新企业发展,资料来源权威、可靠。[page::6]


图2-4 成长与价值风格对比图(第7-9页)


  • 图2:美债利率与价值-成长指数累计收益差,表明利率涨跌周期与风格表现的显著关联。

- 图3:单季度ROE差值显示价值风格对成长风格盈利能力差异的周期变化,近期现触底反弹。
  • 图4:低估值因子净值与拥挤度表明价值因子拥挤达到高位回落,风格切换信号明显。

- 这些图形互证,支撑成长风格即将回暖的逻辑。[page::7-9]

图2 创业板综市值分布(第9页)


  • 展示创业板综成分股市值档次,绝大多数在中小市值区间。

- 说明指数覆盖广泛,不仅关注大盘头部企业,也兼顾初创成长型中小股。
  • 有利于投资组合多元化,减小个股风险。[page::9]


图4-6 申万一级行业分布及对比(第10页)


  • 对比创业板综与创业板指在行业权重分布的差异,详见文本详述。

- 创业板综在新兴制造及科技创新产业权重更高,反映创业板综更贴合成长主题。
  • 图6柱状差异突出显示行业集中差异,具有良好可读性。[page::10]


图7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第11页)


  • 对比历史及预测归母净利润增速,创业板综整体优于创业板指。

-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强劲成长,是投资价值的坚实基础。
  • 图表清晰对比历年变化趋势,数据基于Wind一致预测提高数据的权威性。[page::11]


图8-9 估值指标走势(第11-12页)


  • 图8显示市净率及其历史分位点,当前创业板综估值处于较低区间。

- 图9市盈率走势图结合机会值标记,体现估值回归合理区间的投资机会。
  • 给投资者清晰的估值判断依据,支持低估值高成长投资策略。[page::11,12]


图10 创业板综收益表现(第12页)


  • 详细对比近短期和长期收益数据,创业板综持续优于创业板指。

- 反映更稳健的表现和市场抗跌能力。
  • 图表数据直观,支持文本论述。[page::12]


图11-13 风险调整收益及净值走势(第13页)


  • 图11、12突出创业板综Sharpe和信息比率优于创业板指,说明单位风险下获得更好收益。

- 图13长期净值走势显示创业板综稳步超越创业板指。
  • 这些指标对机构及专业投资者极具参考价值。[page::13]


表4 Fama-French五因子暴露(第13页)


  • 量化模型结果表明创业板综极强的小市值因子暴露,し兼成长型企业特征。

- 该模型是金融研究中的经典工具,验证了本指数的风格特征。
  • 底层数据充分体现指数结构与预期一致。[page::13]


表5 成分股数量及波动率(第14页)


  • 创业板综成分股数量远超创业板指,波动率也更高,显示多样性及潜在Alpha空间。

- 强化量化策略运行的基础。
  • 数据时段覆盖较长,具有统计代表性。[page::14]


图14 机构评级机构覆盖数(第14页)


  • 显示创业板综成分股机构关注度明显较低,有助于量化策略发现被低估标的。

- 包含核心数据,直观反映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
  • 有助于理解潜在超额收益趋势。[page::14]


---

4. 估值分析概述


  • 报告估值分析主要基于历史市净率市盈率指标及分位点定位,未采用DCF等复杂模型。

-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域,且盈利增长可观,成长风格即将回归,中长期投资吸引力凸显。
  • 估值较创业板指更具性价比,反映其成长性及盈利能力得到市场认可程度尚低,存在成长空间。

- 量化投资角度,历史高波动率与较低机构覆盖扩展了价值挖掘深度。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重点提示市场风险,强调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 操作风险提醒:创业板及成长类权益产品波动较大,适合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 未详细展开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或流动性风险等,但报告整体论述谨慎,保证了风险充分提示。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创业板成长性的肯定基于明确数据及客观市场趋势,论证严谨。

- 但对未来6-12个月成长风格反弹的判断,基于历史相关性和因子拥挤度,依赖宏观利率以及盈利差的假设,存有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带来不确定性的隐含风险。
  • 估值回落带来的反弹预期较强,但未对是否已反映未来预期、潜在估值陷阱进行深入评估。

- 对创业板综量化策略潜力的推断基于机构覆盖少和波动率高,虽合理,但未详细说明量化策略具体模型和执行风险。
  • 报告缺乏对下行风险和行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短期冲击讨论,需要投资者关注。[page::6-9,14]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细致分析了创业板综综合指数的投资价值,立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宏观背景,创业板作为新兴创新创业企业的集中市场,迎合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从政策支持、市场定位、融资效率和交易机制多方面提升了创业板的成长潜力。

成长风格周期预测结合利率走势、盈利趋势变动及因子拥挤度,提出未来6-12个月内A股成长风格有望复苏,创业板迎来投资机遇。创业板综指数覆盖范围广泛,既包括大盘龙头也涵盖大量中小市值企业,行业分布偏向新兴科技制造业,展现了鲜明的成长特性。创业板综盈利增速较创业板指领先,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性价比优越,且其收益表现及风险调整后指标均优于创业板指,具备更强韧性和潜在回报。

量化投资角度,创业板综拥有更多成分股及更高收益波动,机构评级覆盖度低,提供了丰富的Alpha挖掘机会,表明量化策略在该指数中拥有较大优势。

图表如图1-14在数据层面充分支持文本论述,从宏观环境、市场结构、财务表现、估值定位和投资表现多维度构建了创业板综的完整画像,视觉与数字兼备,提供了有力的投资参考。

综上,报告明确表达对创业板综指数及其对应创业板成长型企业的积极看法和投资认可,认为其具备长期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关注成长风格重新兴起带来的机会,利用创业板综优质、多样化资源,结合合适的量化策略获取超额收益。

---

总字数:约2300字(具体数字以文本展示为准)

---

溯源引用示范:所有重要结论均附上了明确页码引用,如政策背景支持内容引用自[page::4],成长风格周期分析引用自[page::6-9],创业板综特点及财务数据引用自[page::9-14],风险提示引用自[page::0,15]等。

---

如果需要,能针对具体章节、图表或数据进一步解读或者进行定制化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