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Aftermath of Peace: The Impact of the FARC’s Ceasefire on Forced Displacement in Colombia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研究利用差异中差分方法,评估了2014年FARC单方面永久停火对哥伦比亚强制内部流离失所(FID)的影响。结果显示,停火显著减少了受影响地区的高强度流离失所事件,且效果逐步显现并持续存在,强调和平稳定对缓解FID的重要意义和政策价值 [page::0][page::13][page::16][page::18]。

速读内容


哥伦比亚冲突背景及FID现状 [page::1][page::2]


  • 哥伦比亚长期内战导致强迫内部流离失所人数居全球前列。

- 2002年流离失所达到峰值近80万人。
  • 流离失所严重破坏了个体生计、教育和心理健康,并影响劳动力和住房市场。


FARC的停火与地理分布特征 [page::4][page::7]


  • 2014年12月20日FARC宣布永久单方面停火,随后撤退至边远地区。

- FARC活动主要集中于农村和边远地区,避开大城市和省会。
  • 停火前2011-2014年期间,受FARC影响的市镇人口规模、面积及FID水平显著高于非影响区。


主要统计描述与估计模型设定 [page::9][page::10]


| 指标 | 全样本 | 无FARC市镇 | 有FARC市镇 | 差异显著性 |
|--------------------------|----------|------------|------------|------------------|
| 总人口(千人) | 22,494.57| 20,848.14 | 33,190.64 | -12,342.49 |
| 城市人口(千人) | 13,056.30| 12,286.37 | 18,058.16 | -5,771.78
|
| 农村人口(千人) | 9,438.27 | 8,561.77 | 15,132.48 | -6,570.71 |
| 面积(平方公里) | 950.14 | 691.01 | 2,633.59 | -1,942.58
|
| 农村人口占比 | 0.59 | 0.59 | 0.60 | -0.01 |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117.80 | 127.11 | 57.29 | 69.83
|
| 年平均FID次数 | 243.93 | 118.94 | 1,055.93 | -936.98
|
| FID率(每10万人) | 1,046.36 | 686.57 | 3,383.74 | -2,697.17
|
| FID率大于四分位数概率 | 0.25 | 0.17 | 0.74 | -0.57
|
| FID率大于十分位数概率 | 0.10 | 0.05 | 0.41 | -0.35
|

p<0.01, p<0.05)[page::9][page::10]

FARC停火对高位FID影响的差异中差分分析 [page::13][page::14]


| 回归结果指标 | (1) FID率 > 四分位数 | (2) FID率 > 十分位数 |
|----------------------------|------------------------|-----------------------|
| FARC × Post(停火后) | -0.170 (0.029) | -0.209* (0.032) |
| 解释变量固定效应 | 是 | 是 |
| 预停火时均值 | 0.745 | 0.407 |
| 样本市镇数 | 1,087 | 1,087 |
| 观测总数 | 9,783 | 9,783 |
| 调整后的R² | 0.69 | 0.52 |
  • 停火后,FID率超过四分位数的概率下降17个百分点,约为22.8%相对降低。

- FID率超过十分位数的概率下降20.9个百分点,相较于基准减少51.4%。
  • 效果显著且数量级较大,表明停火对减少严重流离失所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page::13][page::14]


事件研究分析揭示停火影响的动态演变 [page::16]



  • 预停火期间,比例系数不显著,支持无预期效应,满足平行趋势假设。

- 停火首年影响较小且不显著,随后影响逐年加大并持续至中长期。
  • 反映出停火效果滞后逐步显现,停火后FARC攻击行为大幅下降(98%),相关FID随之减少。 [page::16]


安全性与稳健性检验(安慰剂测试) [page::17][page::23][page::24]

  • 对2011-2014年期间分别假定停火年份为2012、2013、2014进行净效应检验。

- 结果均不显著,有效排除因既存趋势或偶然因素造成的估计偏误。

结论与政策启示 [page::18]

  • FARC单方面停火显著减少了流离失所的发生,特别是高严重度的FID事件。

- 研究强调和平稳定及执行和平协议的重要性,以缓解冲突引发的人道主义问题。
  • 政策重点应放在加强前冲突地区国家治理与安全治理,同时推动基础设施、教育及社会服务建设,促进被流离失所者的社会融合。

- 关注FARC撤退后权力真空,防止其他武装团体扩张导致冲突再起。 [page::18]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报告标题:《The Aftermath of Peace: The Impact of the FARC’s Ceasefire on Forced Displacement in Colombia》
作者:Pedro Albarrán, Antonio Robles, Anna Sanz-de-Galdeano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9日
主题:哥伦比亚长期武装冲突中FARC(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宣布单方面永久停火后,对该国强迫内部流离失所(Forced Internal Displacement, FID)问题的影响分析

---

一、报告元数据与概览



本报告由Pedro Albarrán等三位学者联合发表,聚焦于哥伦比亚武装冲突局势的和平进程,尤其是FARC于2014年宣布的单方面永久停火对强迫内部流离失所现象的影响。核心议题涵盖内战冲突缓解与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报告采用严谨的计量经济学中差分中的差分(DiD)方法,以地理及时间差异作为识别工具,深入探讨停火宣布前后不同区域流离失所的变化情况。该研究不仅对FARC这一武装组织活动区域的流离失所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而且融合了地区地理分布、历史暴力事件影响和社会经济变量,牢牢把握冲突与流离失所之间的因果联系。

报告的核心结论是:FARC的单方面永久停火导致其先前活跃区域内严重流离失所事件显著减少,且此影响为逐渐显现且持久性明显,体现了和平稳定对缓解社会冲突相关人道主义问题的关键作用。作者通过定量证据强调有效和平协议执行的重要性,为哥伦比亚后冲突政策制定与社会整合提供科学依据。[page::0],[page::1]

---

二、章节详细解读



1. 摘要



摘要开宗明义,指出哥伦比亚因长期内战,成为全球强迫内部流离失所最严重国家之一。本研究针对2014年FARC的单方面永久停火,从时间节点及地理空间的FARC势力分布差异出发,运用DiD策略估计停火对流离失所事件的影响。结果确认停火显著降低了流离失所,且效应逐步显现并保持稳定。[page::0]

2. 引言



引言部分通过联合国难民署(UNHCR)及内部流离失所监测中心(IDMC)数据,呈现强迫内部流离失所的全球视角,强调内部流离失所在总流离失所人口中的占比高达59%。哥伦比亚以550万内部流离失所人口位列全球第二,紧随叙利亚之后。内部流离失所是由长期内战、多方武装集团冲突引发,包括左翼游击队(如FARC)及右翼准军事力量,且其中非法采矿、毒品走私和土地争夺加速了流离失所问题。报告通过图表(图1)展示了1994-2019年间哥伦比亚内部流离失所达峰于2002年近80万人,反映了冲突激烈程度对流离失所的直接影响。[page::1],[page::2]

引言中还总结了流离失所带来的多重社会经济冲击,包括收入下降、儿童教育受阻及精神健康恶化。同时,内流人口涌入改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房租结构,低技能工人及低收入社区尤为受累。2014年12月20日FARC宣布永久停火是冲突重要拐点,开启了其战斗力量向偏远地区撤退、建立和平基础的过程。[page::2]

3. 研究背景



详细梳理FARC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轨迹。1964年成立作为哥伦比亚共产党武装翼,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旨在推翻政府并重新分配财富。80年代该集团通过绑架、勒索以及毒品交易实现经济支持,但其政治参与尝试(如1985年UP党)遭遇血腥镇压。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政府加强军事行动(Plan Colombia),大幅削弱FARC控制区域及指挥结构。2012年起政府与FARC开启和平谈判,2014年FARC宣布单方面永久停火,同时撤军至偏远地区,最终在2016年达成和平协议。停火后FARC进攻行动几近停滞,冲突活跃度大幅下降,为研究冲突对流离失所影响的因果分析创造有利条件。[page::4]

4.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数据主要来自三大数据库:
  • SIVEL:报道政治暴力及人权事件,详列受害者、时间地点及作案方。数据覆盖范围广,可有效定位FARC暴力事件区域。[page::5]

- Registro Único de Víctimas (RUV):官方流离失所人口登记库,提供流离失所案例及详细背景。[page::5]
  • Panel de Municipios: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整合的市级长期面板数据,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指标。[page::6]


样本以地域为单位非首府行政区划筛选,剔除省会城市,以更准确反映FARC活跃的农村和边远地区。以2011至2014年FARC暴力事件为划分基准,将有至少一次FARC暴力事件的市划分为处理组,无事件城市为对照组。[page::6],[page::7]

指标选择方面,重点为“FID率超过100,000人口的比例”,并设定阈值为2011–2014年间的75%分位数和90%分位数,关注高强度流离失所事件。数据分布呈强右偏,部分地区流离失所率极高,符合流离失所具有空间集中性及严重不均匀性的事实。[page::8],[page::9]

Table 1中的描述性统计显示,FARC活跃地区拥有更大人口规模(总人口、城乡人口皆显著高于非FARC地区),面积大,人口密度低且农村人口比例稍高。流离失所数量及率在FARC区域显著更高,强有力支持FARC暴力是流离失所主要驱动因素的论断。[page::9],[page::10]

5. 实证策略



采用DiD模型,交互变量为FARC暴力区域与停火后时间段,控制市和年份固定效应。因变量为流离失所率是否超过既定阈值的二元指标。核心识别假设为平行趋势,即若无停火,处理组与对照组流离失所趋势应当平行。基于前期无显著差异的趋势检验及事件研究(Figures 4和5 正负趋势)支持其有效性。同时,停火为意外宣布,无显著预期效应,也无其他大规模社会政策干扰,使因果推断更具可信度。[page::10],[page::11],[page::1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1994-2019哥伦比亚强迫内部流离失所人数


图示为年度流离失所总人数柱状图,显示1994年以来波动趋势及最大峰值出现在2002年(约80万人),对应冲突最激烈阶段,随后呈下降态势。该图为背景确定及冲突强度与流离失所的直观反映。[page::2]

图2:2011-2014年FARC势力地理分布


该地图采用颜色区分FARC活动市(橙色)与非FARC市(绿色), FARC集中于偏远农村、热带雨林和种植可卡因区域,中央及北部安第斯山脉及主要城区无明显FARC活动,符号显示其游击策略的空间限定。此空间异质性是研究设计中构建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核心依据。[page::7]



图3:2011-2014年间各市FID率分布


直方图显示大部分地区无流离失所事件(0值大量聚集),但同时存在极少数高影响地区,形成长尾分布,验证了针对高阈值流离失所事件的研究重点合理性。[page::8]



图4和图5:FARC与非FARC地区停火前后高额度流离失所比例变化趋势图


两图展示了流离失所率超过上四分位数和上十分位数地区的比例。停火宣布前两类地区流离失所比例呈相似趋势,停火后FARC活跃地区比例快速下降,而非FARC地区变化平缓,支持差异化影响。红色虚线标注停火宣布年份,明显趋势变化从2015年开始,体现停火影响的时间滞后性。[page::12]




图6和图7:停火对两个流离失所阈值事件的动态影响(事件研究结果)


图中点表示每年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的效应估计值,95%置信区间显示估计的统计显著性。停火前(2011-2014)系数均接近零且不显著,验证平行趋势假设。2015年起开始下降趋势,2016年后效果显著且持续负向,表明停火后流离失所大幅减少且效果稳定。两幅图效果模式一致,支持停火有迟缓但持久的缓解作用。[page::16]




Table 1:停火前统计描述


显示处理组(FARC活跃区域)与对照组的显著差异。FARC区人口数、面积、流离失所人数和流离失所率显著高于对照区,阐明FARC革命行动对当地人口流动性冲击严重性,有效保障了后续DiD分析处理组选择的合理性。[page::10]

Table 2:主回归结果


显示DiD模型关键系数,FARC×post交互项在两种流离失所阈值指标中均为负且显著,表明FARC停火后高流离失所风险大幅下降:上四分位阈值下减少17个百分点(22.8%相对降幅),上十分位阈值下减少20.9个百分点(51.4%相对降幅),数据坚实表明停火有效缓解了严重流离失所事件。[page::13],[page::14]

---

四、估值分析(因果分析方法)



本报告核心采用差异中的差异(DiD)模型,其本质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

\[
y{mt} = \alpha + \delta \cdot FARCm \times Postt + \varphim + \taut + \epsilon{mt}
\]
  • $y{mt}$ 为因变量,衡量某市$m$在时间$t$的流离失所率是否超过阈值(二元变量)

- $FARC
m$ 为二元变量,表示市$m$是否为FARC活跃区域
  • $Postt$ 为二元变量,区分停火后时期\(t \geq 2015\)

- $\varphi
m$ 和 $\tau_t$ 分别为市级和年份固定效应,用以控制不可观测的时间不变区域因素及年份公共冲击
  • 标准误聚类于市一级,润饰了异方差及自相关可能


DiD识别条件的关键为平行趋势假设,即停火前处理组与对照组流离失所趋势相似,停火后差异即归因于FARC停火事件。预停火趋势检验与事件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该假设。事件研究模型动态估计停火影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捕捉时间异质效应,且无预期效应迹象,加强了因果推断的可信度。[page::10][page::11][page::14][page::15]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未详述直接风险因素,但对潜在风险间接讨论:
  • 权力真空风险:FARC撤离后,其他武装团体可能扩张,导致新的暴力冲突,重新引发流离失所(Prem et al., 2022)。此点提醒政策制定者需要持续监控未被和平纳入的武装力量动态。

- 政策执行风险:和平协议的有效性依赖于政府加强弱势地区的治理与安全保障,如果无法保障,将减弱流离失所减少的长远效果。
  • 数据及测量风险:基于政府及教会相关组织的数据,可能存在信息覆盖不均、报案率不一致等问题,尽管报告提及SIVEL数据因教会广泛覆盖而可信,但不能完全排除信息遗漏风险。


总体来看,报告承认冲突转型期仍存在结构性不确定性,提示需综合社会经济投资来预防流离失所问题再度激发。[page::1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单一冲突主体焦点: 报告聚焦FARC势力,未涵盖如其他武装组织(如ELN或右派准军事力量)对流离失所的可能影响,可能低估复杂冲突多元影响因素对流离失所的贡献。

- 时间范畴限制: 研究截止2019年,尚无更长远影响分析,未覆盖停火签署及和平协议后的全面影响期,有待后续动态研究验证长期稳定性。
  • 流离失所定义阈值选择: 虽然作者充分论证选择75%与90%分位阈值,但二元指标可能掩盖流离失所强度的细节变化,多维度连续变量分析或有助于更丰富理解。

- 未专门讨论非FARC地区动荡因素: 尽管非FARC地区流离失所率较低,但报告中这部分流离失所的驱动机制未深入探讨,存在在对照组中潜在的未控制因素隐患。

然而,整体研究设计严密,透过详尽的统计及验证分析,较好地控制潜在偏误,呈现平衡视角。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性分析了FARC 2014年单方面永久停火对哥伦比亚内部强迫流离失所的影响,采用全国范围内详尽的市级面板数据和先进的差异中的差分识别策略,发现在停火后FARC活跃地区,流离失所的发生显著减少,表现为流离失所率超高阈值概率分别降低22.8%和51.4%,且事件研究显示效应为迟缓渐进型且中长期持续存在。研究结果通过丰富的数据支持和稳健的实证检验验证了和平稳定对冲突影响社会人道问题的积极作用。

图表深刻反映了冲突激烈期的大规模流离失所现象(图1);FARC势力的地理分布(图2)决定了流离失所的空间特征和处理样本划分;流离失所率的分布及趋势图(图3-5)形象描绘停火前后地区差异变迁;事件研究图(图6、7)以动态视角展示停火影响演进过程,形成成果高度完整且说服力强的因果链条。

政策启示方面,作者强调需加强国家对历史冲突区的治理与安全存在,重视和平承诺的执行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流离失所人口的社会融合和地区稳定。同时需警惕权力真空可能引发的新一轮暴力循环,预防多方武装扩张。

总结而言,该报告为理解武装冲突结束背景下内流离失所问题提供了扎实的量化证据和理论支持,彰显和平进程在人道减灾中的核心价值,是相关政策制定及国际援助的重要参考资料。[page::18]

---

附:报告重要图表目录预览



| 图表编号 | 标 题 | 意义 | 页码 |
| -------- | ------------------------------------ | ------------------------------------------------------------ | ------ |
| 图1 | 1994-2019哥伦比亚强迫内部流离失所人数| 显示冲突期间流离失所年度总数变化,突出峰值及下降趋势 | 2 |
| 图2 | 2011-2014年FARC势力分布 | 描摹FARC影响区域的地理集中性及与非FARC地区的分界 | 7 |
| 图3 | 2011-2014年FID率分布直方图 | 揭示流离失所数据的右偏分布特征,支持使用高阈值二元变量 | 8 |
| 图4, 5 | 停火前后流离失所率超阈值趋势图 | 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停火前后的流离失所变化趋势及平行趋势支持 | 12 |
| 图6, 7 | 事件研究动态系数估计图 | 展示停火对高流离失所事件的动态影响,验证分析设计的关键假设 | 16 |
| 表1 | 停火前各组别描述性统计 | 阐释FARC地区与非FARC地区在主要变量上的系统差异 | 10 |
| 表2 | 主DiD估计结果 | 量化停火对流离失所高风险概率的具体影响 | 14 |

---

总体评述



本文提供了哥伦比亚内战背景下武装冲突缓解对强迫流离失所的实证证据,手法科学且数据详尽。其严格的设计和多样性的稳健性检验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指导意义。唯一建议为未来扩展视角至更多冲突方、多元动态时期研究及融合更细腻流离失所测量,为全面评估和平效果提供完善支撑。

---

(全文严格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数据与观点说明,引用页码已明确标注,以确保信息溯源的准确性。)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