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智能汽车板块,强调其相对低估值带来的上涨潜力,智能汽车ETF自2021年9月末起35个交易日上涨23.7%。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16%,智能汽车产业链需求持续增长,智能座舱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1030亿元,年增长率12.7%,建议关注智能汽车ETF 515250.SH[page::0][page::2][page::4][page::5]
速读内容
智能汽车ETF行情强劲上涨 [page::2]

- 智能汽车ETF(代码515250.SH)自2021年9月末起35个交易日内上涨23.7%。
- 由于智能汽车板块相对估值低于新能源汽车板块,涨幅更为显著。
- 智能汽车板块估值水平仍在低位,市场对其定价不充分。
智能汽车板块核心领涨个股及主营业务 [page::3]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期间涨幅 | 主营业务简介 |
|-------------|---------|---------|--------------------------------------------------|
| 002906.SZ | 华阳集团 | 56.5% | 汽车电子及精密压铸,重点产品包括HUD、无线充电、智能座舱。 |
| 601689.SH | 拓普集团 | 55.5% | 汽车零部件,NVH行业龙头,扩展智能驾驶、热管理系统等。 |
| 002920.SZ | 德赛西威 | 55.2% |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核心产品座舱域控制器。 |
| 603197.SH | 保隆科技 | 51.4% | 汽车零部件,包括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及智能驾驶摄像头产品。 |
| 002036.SZ | 联创电子 | 49.0% | 光学光电子,车载镜头龙头企业之一。 |
| 603596.SH | 伯特利 | 44.7% | 汽车安全系统,电控制动领域具竞争优势。 |
- 这些领涨股票均为智能汽车细分领域龙头,显著受益汽车智能化趋势。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与政策驱动 [page::4]

- 2021年5月起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0%,现已超过16%,标志进入成长期。
- 全球多国发布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美国补贴最高达7500美元,且补贴机制设定渗透率阈值。
- 电动车因机械结构简化、电力驱动特性,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最佳载体。
智能汽车产业链需求大幅增长,智能座舱市场高增长 [page::5]

- 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带动智能汽车智能化需求提升,下游车企积极新增智能化功能。
-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030亿元,年均增长率12.7%。
- 投资建议关注智能汽车ETF(代码515250.SH),把握智能汽车产业链增长机遇。
风险提示 [page::5]
-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投资收益下降。
- 智能汽车渗透率若未达到预期增长,同样带来风险。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分析——《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
- 作者及发布机构:国泰君安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分析师主要为陈奥林等人,证书编号标明其证券分析师资格。
-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通过内容日期推断)
- 核心主题:聚焦智能汽车板块,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探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机会。
- 核心观点摘要:
- 智能汽车板块处于需求高景气阶段,且相较于新能源汽车整体估值较低,涨幅显著。
- 电动车是智能汽车发展的优选平台,因其电力驱动特性支持更多智能化需求。
- 智能汽车产业链相关细分行业龙头公司业绩及股价表现强劲,投资价值突出。
- 建议关注智能汽车ETF(代码:515250.SH)。
-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智能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
此报告意在为投资者提供智能汽车板块的行业行情回顾、未来趋势判定及投资建议,通过底层资产智能汽车ETF的实际表现和产业链细分龙头的表现验证其判断。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智能汽车近期行情复盘
关键论点:
- 智能汽车ETF自2021年9月底起迎来持续上扬,35个交易日上涨23.7%,展现明显强劲行情。
- 智能汽车板块相对新能源汽车板块估值较低(PE-TTM角度),因此涨幅更为明显。
- 市场在2021年9月底开始重新定价智能汽车板块,体现投资者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认可。
推理及基础:
- 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受益于销量增长与芯片供应改善,估值维持高位。
- 智能汽车板块此前估值较为低迷,存有估值修复空间,尤其是从2021年9月开始释放。
- 通过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与新能源汽车板块指数PE走势对比(图2),相对估值展现智能汽车估值被低估的事实。
关键数据点:
- 智能汽车ETF涨幅23.7%(35日内)
- 智能汽车板块PE低于新能源汽车板块,且相对估值指标出现反弹。
- 智能汽车ETF价格走势见图1,9月至11月呈明显上升态势。
图表解读:
- 图1展示智能汽车ETF收盘价从2021年9月底触底回升,快速突破1.2倍基准价格,形成一轮上行趋势。(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研究)
- 图2则用中证智能汽车指数和新能源汽车指数的PE(TTM)对比,反映智能汽车相对新能源汽车被低估,且2021年9月后估值差距缩小。
这些图表阐释了智能汽车板块因其被低估且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吸引资金流入,推动价格上升。
---
2.2 智能汽车板块领涨个股结构分析
主要论点:
- 智能汽车ETF成分股中,涨幅领先的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相关细分龙头企业。
- 细分产品主要涉及HUD(抬头显示器)、域控制器、摄像头、压力传感器等智能化关键零部件。
具体数据举例(表1):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期间涨幅 | 主营业务 |
|--------|---------|-------|------------|
| 002906.SZ | 华阳集团 | 56.5% | 汽车电子及精密压铸,HUD、无线充电、智能座舱等,HUD国内龙头 |
| 601689.SH | 拓普集团 | 55.5% | 汽车零部件,NVH行业龙头,智能驾驶、热管理系统等发展中 |
| 002920.SZ | 德赛西威 | 55.2% |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智能系统龙头 |
| 603197.SH | 保隆科技 | 51.4% | 压力传感器、轮胎监测、汽车轻量化结构,智能驾驶相关硬件 |
| 002036.SZ | 联创电子 | 49.0% | 光学镜头及影像模组,车载镜头行业龙头之一 |
| 603596.SH | 伯特利 | 44.7% | 汽车安全系统,电控制动领域优势显著 |
此表说明,智能汽车产业链中领先企业的股价涨幅在44.7%以上,且均为智能化关键零部件领域的龙头,验证了汽车智能化趋势对行业领军企业的显著积极影响。
---
2.3 智能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主论点: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自2021年5月突破10%,至今已超过16%,迈入技术生命周期成长阶段。
- 全球范围内,政策环境强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美国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欧洲国家也持续补贴。
- 电动车因具备高电气化平台属性,是实现高智能化的最佳载体。
- 智能汽车产业链需求有望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而大幅增长,智能座舱市场将实现高速扩张。
推理依据:
- 技术生命周期法则:新技术渗透率突破10%是成长期的标志,预示未来加速成长。
- 政策驱动利好销量增长及智能功能搭载。
- 底层实车平台差异:传统燃油车因蓄电池限制,难以承载复杂智能模块,电动车功能优势明显。
关键数据与趋势(图3):
- 图3显示2015年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渗透率稳步提升,2021年9月渗透率达到约17%。
- 具体销量从几千辆到40万量级稳步上升,记录技术和市场发展双重跃升。
政策梳理(表2):
- 中国计划2025年前新能源汽车占比达20%
- 美国推7500美元补贴,特别强调国产与电池制造本地化奖励
- 德国、法国分别提供数千欧元直补,补贴期限至2025年左右
这些政策为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2.4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及前景(图4)
-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由2017年约400亿元稳步增长至2020年接近600亿元,预测2025年将达到10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2.7%。
- 该增长主要源于汽车智能化需求提升,包括车载显示、联网服务等功能的普及。
- 产业链主要涵盖域控制器、显示屏、传感器、交互设备等,智能座舱作为智能汽车核心模块之一,承载未来多项智能创新。
---
2.5 风险提示
报告特别强调两大风险:
-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因政策变动、市场接受度、供应链瓶颈等原因。
- 智能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智能化推广过程中或遇技术瓶颈、成本/消费者接受度、法规限制等障碍。
报告未细述具体缓解策略,但上述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注意行业景气度调整的可能性。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 智能汽车ETF行情走势
- 描述:图示展示2021年1月至11月智能汽车ETF收盘价变动,9月末开始加速上升。
- 解读:ETF价格从9月初约1.0附近跃升至1.3以上,35个交易日内涨幅23.7%,反映机构资金对智能汽车板块预期走强。
- 溯源:图表支持文本中提到的近期行情强势,说明估值提升带动的股价上涨趋势。[page::2]
3.2 图2 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PE对比
- 描述:两条主线分别为智能汽车主题指数和新能源汽车板块指数PE,右轴为两者相对估值比率。
- 解读:智能汽车板块PE稳定在40-55区间,新能源汽车板块PE在60-90;2021年9月起智能汽车PE相对价值出现低估修复,估值差距收窄。
- 意义:反映智能汽车板块此前估值被压制,存在估值修复空间,支撑其近期涨幅。[page::2]
3.3 表1 智能汽车板块领涨个股主营业务
- 描述:列举6只领涨股票,涨幅44.7%-56.5%,均涵盖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主要零部件。
- 解读:显示智能汽车产业链中核心细分领域龙头股强劲表现,体现产业盈利集中于细分领域优势企业。
3.4 图3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 描述:2015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占比逐年增加,特别2021年渗透率快速突破16%。
- 解读:数据说明新能源汽车由萌芽期步入成长期,未来潜力巨大,政策和市场推动明显。
- 支持结论:符合技术生命周期论点,智能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载体,市场空间同步扩大。[page::4]
3.5 表2 全球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
- 描述:梳理中、美、德、法主要政策,补贴金额范围及时间窗口。
- 意义:政策环境为行业增长提供持续强力支持,特别美国的补贴结构设计旨在推动本土制造链。
3.6 图4 智能座舱行业规模预测
- 描述:2017-2020年规模平稳增长,2025年预测大幅跃升至1000亿以上。
- 解读:智能座舱作为智能汽车核心模块,享受快速市场扩张,12.7%的复合年增长率说明高速成长性。
- 投资意义:智能座舱相关企业将受益行业快速发展。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详尽展开具体估值模型,但通过PE(TTM)数据分析,智能汽车板块当前相比新能源汽车板块估值较低,存在估值修复的潜力。
- 估值视角:
- 市场当前以PE(TTM)衡量,智能汽车板块PE约在40~55区间,新能源汽车板块PE则在60以上。
- 该估值差异说明智能汽车板块可能市场定价不足,存在成长预期释放空间。
- 估值驱动假设:
- 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驱动智能汽车需求。
- 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改善。
报告通过股价表现和相对估值变化佐证未来增长可期,但未披露DCF或其他具体估值工具。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新能源汽车销量风险:如行业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减弱、产业链瓶颈或外部宏观环境恶化,都会导致销量不及预期。
- 智能汽车渗透率风险: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落地受阻,消费者接受低于预期,自动驾驶及智能功能推进缓慢,也会影响板块景气。
无明确风险缓解措施,但报告以谨慎态度提示投资者关注这些不确定性。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正面,偏重增长逻辑和机会提示,估值分析相对简略,缺乏多维度估值模型规划。
- 对风险提及较简略,未深入解构核心障碍和敏感性分析,可能高估成长确定性。
- 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边界定义及关联逻辑较清晰,但板块投资时需警惕产业链技术更迭和竞争格局变化,报告中未充分体现。
- 部分数据和预测基于第三方机构判断(如前瞻产业研究院),其准确性存外部风险。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从2021年9月起智能汽车板块行情强势反弹出发,揭示了智能汽车板块因估值偏低和成长动力充足,成为市场关注重点。报告详细梳理智能汽车ETF成分股领涨个股主营业务,均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细分龙头,彰显行业结构性优势。
通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6%及政策利好梳理,论证了智能汽车的成长逻辑和加速期已经来临,电动车作为智能汽车最佳载体,支撑该板块未来需求大幅增长。尤其是智能座舱市场预测年均增长超12%,体现智能化细分领域的广阔空间。
图表清晰描绘了智能汽车ETF价格走势及相对估值状况,佐证智能汽车板块存在显著估值修复和投资价值。风险提示集中于销量与渗透率的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关注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调整风险。
总结来看,报告展现了智能汽车板块的投资逻辑与市场节点,给予明确关注智能汽车ETF的建议,评级属于积极看好区间,但仍应警惕行业中潜在不确定风险。
---
参考文献与数据溯源
- 以上分析大量引用报告正文与图表说明,主要溯源页码为[page::0],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
图表示例
智能汽车ETF近期行情走势示意图:

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PE(TTM)比较: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趋势图: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