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能源】陕西煤业(601225.SH):西北煤炭明珠,聚焦构建“煤电一体化”发展格局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分析陕西煤业作为陕西省优质大型煤企,通过“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煤炭及电力业务协同增效。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煤炭产销量持续提升,成本有效控制,煤电一体化资本投入显著,增强盈利稳定性。公司资金充裕,高分红政策彰显投资价值,预计2025-2027年业绩稳步增长,推荐评级“强烈推荐”[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公司经营概况与财务表现 [page::0][page::1]

- 2024年公司营收1841.45亿元,同比增长7.77%,净利润223.60亿元,同比增长5.28%。
- 2025Q1煤价下跌情况下,营收401.62亿元,同比微降0.71%,净利润48.05亿元,同比增长3.29%。
- 煤炭售价2024年平均561.30元/吨,同比下降8.5%,单位完全成本289.92元/吨,成本控制有效。
- 煤炭产量17048.46万吨,销量25843.08万吨,增幅分别为4.13%和9.13%。
“煤电一体化”战略与电力业务布局 [page::0][page::1]
- 2024年收购陕煤电力,打造煤炭与电力产业联动,发电量达376.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1%。
- 电力业务营业收入161.76亿元,毛利22.90亿元,毛利率14.16%。
- 2024年电力项目资本开支41.27亿元,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135.59亿元,重点用于电力业务建设。
资源与运输优势分析 [page::0]
- 煤炭资源丰富,主要集中陕北矿区,占总资源量66.18%,资源量179.31亿吨,可开采70年以上。
- 自营铁路“六线四区域”布局完善,2023年铁路运量16,718.96万吨,同比增长35.21%。
资金状况及投资价值 [page::1]
- 2024年底货币资金297.01亿元,同比增长35.21%;2025Q1货币资金329.71亿元,同比增长16.84%。
- 分红力度大,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130.70亿元,占净利润58.45%。
- 夏季用煤旺季及政策助力有望推动煤价触底反弹,促进业绩提升。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83/201.40/211.47亿元,EPS分别为2.01/2.08/2.18元/股,PE分别9.65/9.33/8.89倍。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 主要风险包括宏观经济、行业需求不足、煤价波动、安全事故及矿区批复进度等风险。
深度阅读
【东兴能源】陕西煤业(601225.SH)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陕西煤业(601225.SH):西北煤炭明珠,聚焦构建“煤电一体化”发展格局
- 发布机构: 东兴证券研究所
- 作者: 莫文娟,能源开采团队分析师
- 发布日期: 2025年7月17日,公开发布时间定为2025年7月21日07:01北京
- 研究主体: 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陕西省最大的上市煤企,隶属陕煤集团,主营业务包括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及矿产相关服务,2024年收购陕煤电力集团火电资产,构建“煤电一体化”格局
- 核心论点: 通过“煤电一体化”战略整合,公司提升业务协同性和盈利稳定性,在煤炭销售价格下行及煤价波动的压力下,依然保持稳健业绩表现,未来盈利预期向好,投资价值凸显。
- 评级与目标价: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83亿元、201.40亿元、211.47亿元,预测对应PE分别为9.65倍、9.33倍、8.89倍,显示估值具吸引力[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公司业务与资源优势
- 关键论点: 公司是陕西省唯一省属特大型上市煤企,煤炭资源丰富,主要矿区集中于渭北、彬黄、陕北。资源储量达179.31亿吨,预计可开采70年以上,陕北矿区资源量占比66.18%。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产销量,公司在煤价下调背景下仍保持稳健经营。
- 推理依据:
- 煤炭售价2024年下降8.5%,但原选煤单位完全成本下降2.25%,自产煤毛利率仍维持高位56.8%,仅小幅下降2.72个百分点。
- 煤炭产量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13%和9.13%,显示公司产销双增的能力。
- 重要数据点:
- 2024年煤炭产量17048.46万吨,销量25843.08万吨,煤炭售价561.30元/吨
- 产销增长帮助公司煤炭业务收入达到1626.73亿元,同比仅小幅下降1.42%。
- 分析: 公司通过效益提升和规模扩张对冲价格压力,展示较强经营韧性[page::0]。
2.2 物流与区域优势
- 关键论点: 公司主力矿井位于榆林,依托“六线四区域”自营铁路网络,形成覆盖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经济带、东部沿海至西南市场的深度物流配套优势。
- 推理依据: 铁路运量是煤炭销售效率和市场渗透的关键指标,公司2023年铁路运量同比增35.21%,2024年基本持平,显示物流体系稳健。
- 重要数据点: 2023年铁路运量16718.96万吨,2024年16628.25万吨,全年变化微小。
- 分析: 物流配套支撑煤炭销售的广泛市场覆盖及竞争力,为公司巩固市场地位提供有力保障[page::0]。
2.3 煤电一体化战略
- 关键论点: 2024年收购陕煤电力集团火电资产后,公司构建“煤电一体化”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盈利稳定性,促进高质量发展。
- 推理依据: 电力业务营业收入161.76亿元,毛利22.90亿元,毛利率14.16%,较煤炭业务毛利率较低但贡献显著,资本开支投入大幅增长,2025年资本开支135.59亿元,同比增长159.4%,其中74%用于电力项目。
- 数据点:
- 2024年总发电量达376.15亿千瓦时,售电量351.26亿千瓦时。
- 资本开支中电力项目投入100.75亿元,煤炭项目34.84亿元。
- 分析: 电力资产注入平衡煤炭价格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资本开支反映公司持续发展及扩产意图,体现煤电融合作为增长新引擎的战略定位[page::0,1]。
2.4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关键论点: 报告指出尽管2025年煤价仍处下行趋势,公司业绩保持较为稳定,受益于成本控制和煤电一体化发展。
- 推理依据:
- 2025Q1煤价同比降近20%,然而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29%,显示出不错的利润弹性和成本抵御能力。
- 货币资金充裕,2025Q1达329.71亿元,同比增长16.84%,为高分红提供资金保障。
- 重要数据点:
- 2024年营业收入1841.45亿元,同比增长7.77%;
- 归母净利润223.60亿元,同比增长5.28%;2025Q1营业收入401.62亿元,同比降低0.71%,但净利润48.05亿元,同比增长3.29%。
- 分红金额130.70亿元,占净利润58.45%。
- 分析: 经营质量稳健,现金流健康,分红政策积极,表明公司管理层对业绩稳定性充满信心[page::0,1]。
2.5 市场环境与未来展望
- 关键论点: 夏季用煤旺季和国家“反内卷”监管政策有望推动煤炭价格企稳反弹,公司有望受益。
- 推理依据: 国家层面规范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产能优化,且夏季火电用煤需求增强,形成价格支持。
- 分析: 公司处于产业政策利好与需求季节性回暖的双重利好中,短期内有望改善利润表现[page::1]。
2.6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 投资建议: 基于煤炭产销量提升、成本控制优秀、煤电一体化带来的盈利稳定和成长动力,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 风险因素:
1.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影响需求;
2. 行业整体需求不足导致销售压力;
3. 煤价波动不积极;
4. 安全事故及井田批复进度不达预期。
- 评价: 报告充分提示行业和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提示投资者需关注宏观和行业动态[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包含唯一说明性图片(路径为:
images/10f859db2e30b7adc34f313af230f5e73c9e9ca6976742dbdcbb78ac7bf4520a.jpg?page=0
),无法直接提取文本性质内容。但从图片嵌入位置判断,是在行业整体环境描述中展示煤气油等能源行业观点整体框架,起到视觉辅助作用。鉴于报告全篇以文字详细陈述数据与趋势,图像未直接体现关键财务或运营数据,不构成核心判断依据[page::0]。---
四、估值分析
- 估值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静态市盈率(PE)法估值。
- 关键假设: 基于2025-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预测(194.83/201.40/211.47亿元),结合对应EPS(2.01/2.08/2.18元)与预估市场估值倍数(PE 9.65/9.33/8.89倍)。
- 估值结论: 当前估值区间反映出公司较低的估值水平,暗示较高的潜在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
- 敏感性分析: 报告未详细披露,但预测数字显示对净利润增长具备乐观预期,估值对应利润连续增长,稳健性较强[page::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风险列举:
- 经济不振导致需求不足;
- 行业供过于求局面持续;
- 煤价大幅持续下跌冲击盈利;
- 生产安全事故与井田审批延缓。
- 风险影响:
- 以上风险均可能对公司销售收入、利润率及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尤其价格风险对煤炭主营业务影响明显。
- 缓解措施: 报告未详尽提出具体缓解策略,但结合公司通过多元化“煤电一体化”及成本控制的努力隐含分散风险的措施[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见与假设审视: 报告对未来业绩保持较乐观,过度依赖煤电一体化带来的稳定性,未充分量化电力业务与煤炭业务协同风险及外部政策变化对业务的潜在冲击。
- 内部矛盾: 一方面煤价明显下滑,另一方面利润保持增长,主要依赖产销量提升及成本控制,但是否能持续保持该效率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煤价继续下行压力下,成本优势是否足够弹性尚需观察。
- 风险披露有限: 对于“反内卷”政策的持续性风险、环保政策升级及能源结构调整风险讨论不足。
- 结论: 报告乐观基调虽有充分数据支持,但对宏观和行业不确定性应保持更谨慎态度[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细致地剖析了陕西煤业作为陕西省最大煤企的资源优势、经营能力及发展战略。煤炭资源禀赋强,煤炭产销规模稳步提升,加之有效的成本控制保证毛利率保持较优水平。物流配套“六线四区域”铁路网络为销售提供了坚实基础,确保货源覆盖主要经济区域。2024年收购陕煤电力,推动“煤电一体化”战略,成为公司业务增长和盈利稳定的新动力,其资本开支大幅增长表明公司对火电业务寄予厚望。2025年尽管煤价有下行趋势,公司业绩稳定,净利润与现金流增加,分红政策积极,体现强烈的股东回报导向。夏季需求增长及政策面规范预期将带动煤价反弹,提升公司后续业绩。
报告基于PE估值法,给予公司较低估值倍数,首次覆盖评级“强烈推荐”,认为公司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风险提示全面,涵盖宏观经济、行业需求、安全及审批等方面。报告论据充分,数据详实,且结合行业政策及市场前景分析,绘制出公司较为积极的发展蓝图。但也应关注煤价波动及宏观不确定性对业绩的潜在冲击,保持务实审慎的投资判断。
总体而言,陕西煤业通过资源优势和产业整合,展现了稳健的核心竞争力和良好的盈利前景,是西北地区能源行业的重要标的。[page::0,1]
---
报告中关键数据与观点总结
| 维度 | 2024年数据 | 2025Q1数据 | 备注 |
|--------------|---------------------------------|--------------------------------|---------------------------------------|
| 营业收入 | 1841.45亿元,同比增长7.77% | 401.62亿元,同比下降0.71% | 营收历史新高,但短期有波动 |
| 归母净利润 | 223.60亿元,同比增长5.28% | 48.05亿元,同比增长3.29% | 利润增长韧性强,受益成本控制与产销增长 |
| 煤炭售价 | 561.30元/吨,同比下降8.5% | 秦皇岛动力煤5500平仓均价723.31元/吨,同比下降19.91% | 煤价压力明显 |
| 煤炭产量 | 17048.46万吨,同比增长4.13% | 未披露 | 产量增长支持销售 |
| 煤炭销量 | 25843.08万吨,同比增长9.13% | 未披露 | 销量增长迅速 |
| 煤炭毛利率 | 56.80%,同比下降2.72个百分点 | 未披露 | 保持较高盈利水平 |
| 资本开支 | 未披露 | 135.59亿元,同比增长159.4% | 重点投资电力业务 |
| 电力营业收入 | 161.76亿元 | 未披露 | 电力业务贡献利润,构建多元化盈利结构 |
| 电力毛利率 | 14.16% | 未披露 | 电力业务毛利较煤炭低,但运行稳定 |
| 货币资金 | 297.01亿元,同比增长35.21% | 329.71亿元,同比增长16.84% | 资金充裕,支持高分红 |
| 分红金额 | 130.70亿元,占归母利润58.45% | 未披露 | 高分红彰显股东回报能力 |
---
图片

---
(全文分析基于原报告第0至第2页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