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石化行业:6月油价环比大幅上涨,美国成品车用汽油和石油产品供应量环比上升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6月,Brent和WTI原油期货及现货价格环比大幅上涨,分别涨幅超11%和14%;OPEC及中国原油现货价格环比下降。美国炼油厂原油产量及炼油厂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美国成品车用汽油和石油产品供应量亦环比增长,但蒸馏燃料油供应量下降。美国原油和石油产品库存总量环比上升,进口数量下降,出口数量有所减少。风险主要包括地缘政治和价格波动风险[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

速读内容


1. 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page::0]


  • 2025年6月13日,Brent原油期货价74.23美元/桶,环比上涨11.41%。

- WTI原油期货价72.98美元/桶,环比上涨14.63%。
  • Brent及WTI现货价格环比均有明显上涨,涨幅分别为6.77%和9.83%。

- OPEC和中国原油现货价则有所下降,5月OPEC原油现货价为63.62美元/桶,环比跌7.77%。

2. 产量与炼油厂运行状况 [page::1][page::2]




  • 5月OPEC原油产量环比上升1.17%,达到27022千桶/天。

- 美国炼油厂原油产量环比上升3.03%,至16.64百万桶/天。
  • 美国炼油厂可运营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4.10个百分点至94.3%。

- 山东地炼厂开工率环比下降2.16个百分点至45.12%。

3. 美国成品油供应及库存变动 [page::2][page::3][page::4]




  • 美国每周成品车用汽油供应量环比增长4.28%,达到9170千桶/天。

- 美国石油产品供应量环比增长1.65%,蒸馏燃料油供应量下降10.62%。
  • 美国原油和石油产品库存总量环比上升1.59%。

- 车用汽油和蒸馏燃料油库存量分别环比上升2.27%和5.15%。

4. 进出口情况与风险提示 [page::4][page::5]



  • 5月中国原油进口量环比下降3.04%,为4660万吨。

- 美国原油进口量环比下降1.81%;出口量环比下降4.63%。
  • 4月中国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51.01%。

- 主要风险为地缘政治、能源价格波动及需求不足风险。

深度阅读

东兴能源石油石化行业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石油石化行业:6月油价环比大幅上涨,美国成品车用汽油和石油产品供应量环比上升》
作者:莫文娟
发布机构:东兴证券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5年6月24日早晨07:00(北京)
研究主体:石油石化行业,聚焦原油价格走势、供需变化、库存动态及进出口情况,尤其关注美国与中国两大市场表现。

核心论点与信息传递:
报告立足于6月全球及区域石油市场表现,揭示Brent及WTI原油期货和现货价格均显著上涨,反映市场对石油供应紧张及需求潜力的预期。同时指出OPEC产量微增,且中国原油现货价格有所回落。美国炼厂原油产量上升,美国成品油尤其是车用汽油供应量上扬,而蒸馏燃料油供应下降,库存则整体小幅提升,特别是车用汽油和蒸馏燃料油库存;中国原油进口量下降,导致进口压力减轻。报告综合“价格涨、市况复杂”的现状,警示地缘政治和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提供投资者参考。[page::0,1,2,3,4,5]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原油价格



关键论点:
2025年6月初,Brent和WTI原油期货价格较上月大幅上升,Brent由环比涨7.60美元/桶至74.23美元/桶,涨幅11.41%;WTI上涨9.31美元至72.98美元/桶,涨幅14.63%。现货价格同样上升,Brent现货涨幅为6.77%,WTI现货涨幅9.83%。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OPEC原油现货价格5月环比下跌7.77%至63.62美元/桶,中国主要油种现货价格普遍下降超2.0%[page::0,1]。

理由依据与假设分析:
期货价格上升或表明市场对未来石油需求或供应出现紧张的预判,而现货价格部分回调显示当前实际成交价格与期货市场预期存在分化,可能因地区供需和库存状况缓和的因素导致。此外,美国ESPO原油现货价格上涨10.57%,体现俄罗斯远东油品价格走高,或对国际市场产生一定推升影响[page::1]。

数据解读:
  • 图1、图2分别展示Brent和WTI期货结算价呈现明显跳升趋势,近期价格明显高于过去一年大部分时间,表明油价正经历一波较强反弹。

- 图5至图7,特别是OPEC与中国主产区油价走势差异较大,反映区域供需结构和运输成本带来的价格差异。
  • ESPO油价的强劲回升或受俄欧供应局势影响。[page::0,1]


---

2. 供需分析



关键内容:
  • OPEC原油产量5月环比增加312千桶/天(1.17%),达到27022千桶/天,同比增长1.44%。

- 美国炼油厂5月原油产量16.64百万桶/天,环比上升3.03%但同比下降2.35%。美国炼厂产能利用率上升4.1个百分点,至94.3%。
  • 山东地炼厂开工率下降2.16个百分点至45.12%。

- 美国成品车用汽油供应涨4.28%,石油产品供应涨1.65%,但蒸馏燃料油供应降10.62%。

逻辑与假设:
产量增加显示供应端部分恢复,尤其是OPEC体系内;但炼厂产量及地炼开工率变动反映炼油能力存在结构性和周期性波动。成品油供应增长,尤其车用汽油增加,指向汽车出行需求回暖,而蒸馏燃料油供应下降或因需求疲软或炼厂调节加工结构。两者的异动对成品油库存和价格有直接影响。

数据重点:
  • 图8显示OPEC原油产量微幅提升,但对整体供给增量影响有限。

- 图9及图11的美国炼厂产量和产能利用率上升虽促进供应稳定,但同比下降提示产能受限制。
  • 图12显示汽油供应近期回稳,可能受季节性因素推动。

- 图14蒸馏燃料油供应下降可能压制该产品价格及炼厂利润空间。[page::1,2,3]

---

3. 库存状况



主要观点:
  • 美国原油及石油产品总库存增1.59%,但原油单项库存下降0.83%。

- 车用汽油库存增加2.27%,蒸馏燃料油库存增加5.15%。

推理:
产成品库存总体增加伴随原油库存下降指向炼厂加紧加工,产成品生产大于消耗,其中蒸馏油库存的快速累积与供应下降形成反差,说明炼厂可能提前产成品出货准备或成品市场需求不足。

图表解析:
  • 图15反映总库存波动回升,支持成品储备相对充裕的论断。

- 图16原油库存持续下降,显示市场消耗较快或炼厂加工增强。
  • 图17及图18则分别显示车用汽油和蒸馏燃料油库存大幅上涨,存在一定供需错配风险,[page::3,4]


---

4. 进出口状况



关键信息:
  • 中国5月原油进口量4660万吨,环比下降3.04%。

- 美国进口量同比下降1.81%,出口数量下降4.63%。
  • 中国原油出口4月显著下降51.01%,量减少明显。


分析:
进口减少反映国内需求放缓或调整采购策略,出口减少则可能是供给端限制造成,或政策调节推动国内优先供应。此外,美国出口下降伴随进口也下调,显示贸易环境趋于稳定或炼厂调整产品流向。

图表说明:
  • 图19、20显示中国和美国进口量下降趋势明显,表现当前需求压力和供应调整。

- 图21、22的出口数据所见调整尤甚,尤其中国原油出口量大幅减少,反映境内消纳加大。

整体进出口数据说明国内外供需及贸易政策互动较为复杂,存在结构调整的可能。[page::4,5]

---

5.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指出以下风险:
  • 地缘政治风险: 国际局势不稳可能扰动原油供应链。

- 能源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价格变动超预期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甚至经济影响。
  • 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经济放缓或需求减弱将对油价形成压制。


这些风险提示配合报告数据,强调未来油价并非单向上扬,投资者需关注外部和宏观因素。【page::5】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1&2(Brent和WTI期货结算价)

展现自2024年初至2025年5月末原油期货价格走势。Brent从年初约75美元低点回升至74.23美元,WTI从约70美元回升至近73美元,均显示底部筑牢后强劲反弹,且6月初涨势明显。曲线显示2025年3~5月价格处于波动攀升区间,支撑了报告关于6月油价显著上涨的结论。
  • 图5(OPEC现货价)

记录自2024年至2025年4月OPEC原油现货价格下滑趋势,5月价格急跌7.77%至63.62美元,反映OPEC内部或全球供应放量压力,局部供应过剩迹象。
  • 图6(中国主要产区现货油价)

大庆、胜利及南海等几个地区油价均出现逐月下滑趋势,尤其南海油价从2024年初起逐步降低,工业需求放缓或供应调整是主要原因。
  • 图8(OPEC原油产量)

2025年5月小幅回升312千桶/天,同比增加384千桶/天,底部正在抬升。该趋势说明OPEC产量调控逐步调整,支撑期货价格反弹。
  • 图10&11(山东地炼开工率及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

两地趋势相反,山东地炼开工率下降显示国内地炼厂经济压力增大,美炼厂利用率升高则反映美国炼厂盈利提升及产能释放。
  • 图12~14(美国成品油供应和蒸馏油供应)

成品汽油和石油产品供应量升,蒸馏燃料油供应异常降低,显示炼厂调节产成品结构。蒸馏油供应惊人下降(10.62%)可能引发相关市场紧张。
  • 图15~18(美国库存状态)

总库存微升,但下游成品如车用汽油和蒸馏燃料油库存快速累积,指出供需结构调整和市场消化能力减弱的信号。
  • 图19~22(进出口数量)

中国进口缓降和出口剧降,尤其出口环比降51%,说明国内油品消化加快,国际贸易策略调整。美国进口出口均小幅下降,反映贸易模式趋稳。

整体图表严密支持文本论断,反映出全球石油市场复杂多变,且区域差异明显。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包含具体企业估值模型或市值预测,主要基于宏观供需、价格走势和库存分析暗示行业景气度及短期内价格变动趋势。原油期货与供需数据的综合展示可供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作为判断原油价格中长期趋势的参考基础。

---

五、风险因素评估



地缘政治的不可预测性为最大黑天鹅事件,可能引起油价剧烈波动。能源价格波动超出预期,尤其当前价格由多因素影响,潜在调整风险较大。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情况下不容忽视,可能拉低油价并抑制炼厂利润。报告并未给出具体风险缓释策略,更多侧重提示投资者关注宏观环境变化。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报告展现对市场中期内上涨逻辑的清晰阐述,但也存在以下需要注意点:
  • Brent和WTI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但现货价格较期货涨幅有限,暗示市场预期或存在短期波动性过度反应。期货与现货价格偏差可能导致短期价格修正,需持续观察是否存在供需基本面的实质性支撑。
  • OPEC现货价格下跌与产量上升之间存在矛盾信号,暗示欧佩克内部供需平衡复杂,需要深入分析各成员国产量变化及政策意图。
  • 美国成品油供应提升但蒸馏油供应大幅回落,反映炼厂产能配置调整,可能带来成品油价格分化风险。
  • 报告未明确針對中国原油出口骤降给出详细解释,需关注政策、贸易与技术因素对出口影响。


整体分析扎实但对价格波动背后的微观原因解析较少,投资者需自行结合宏观经济及政策动态判断。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深入且全面地分析了2025年6月全球及中国、美国石油市场的价格、供需、库存和贸易动态。数据显示:
  • Brent与WTI期货价格显著上涨,表明市场对未来供需趋紧的预期升温,形成明显价格反弹趋势。
  • 然而OPEC及中国现货油价出现一定回落,暗示当前供应和需求存在分化,短期内价格平稳有待检验。
  • 供给方面,OPEC产量小幅增长,美国炼厂产能释放,山东地炼开工率下降表明区域炼厂表现差异;
  • 美国成品汽油供应及库存联动提升,蒸馏燃料油供应下降但库存上涨,产成品结构的调整趋势明显;
  • 进出口层面,中国原油进口略降,出口大幅收缩,美国进口出口均小幅下降,贸易格局出现调整;
  • 权衡供需、库存及贸易的情形,油价虽然短期涨势明朗,但存在多重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特别是地缘政治及需求端风险,不容忽视。


报告综合表现为阶段性市场反弹与微观结构调整叠加的局面,体现出能源市场的复杂多变和敏感特性。对投资者而言,建议密切关注油价波动中的供需基本面变化,尤其库存和贸易路径以及主营炼厂开工率变化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

图表引用一览(部分)


  • (Brent原油期货结算价趋势)

- (WTI期货结算价趋势)
  • (OPEC现货油价走势)

- (OPEC月产量变化)
  • (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

- (美国成品车用汽油供应量)
  • (美国原油和石油产品总库存)

- (中国原油进口数量)
  • (美国原油出口数量)


---

本报告基于6月份石油市场数据,以详实的市场指标及数据图表,结合宏观风险提示,全面呈现了当前原油价格上涨背后的供需结构变化及市场动态,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投资决策应结合动态跟进的市场和政策变化。 [page::0,1,2,3,4,5]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