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有色华立】行业周报丨“反内卷”情绪持续发酵,锂价底部强势反弹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25年7月25日截止的一周有色金属市场行情,重点分析锂价反弹原因及其供应端政策影响。受“反内卷”政策引导及锂矿审批趋严影响,锂价自底部强势反弹超27%,表现出较大价格弹性与市场情绪变化。此外,报告对多种有色金属价格涨跌幅进行了详尽数据梳理,反映市场整体走势与行业分化趋势,为投资者提供策略指引和风险提示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有色金属市场行情回顾 [page::0]

- 上证指数及沪深300指数本周分别上涨1.67%和1.69%。
- SW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大幅上涨6.70%,其中工业金属、能源金属和小金属涨幅显著,分别达到4.72%、12.40%、14.30%。
- 大宗金属价格多数小幅上涨,尤其是电池级碳酸锂上涨超过15%。
重点金属及稀土价格趋势 [page::0]

- 上期所铜、铝、镍和锡等金属价格均有1%-3%的不同程度上涨。
- 伦敦LME金属价格波动较小,整体表现平稳,锡涨幅最大达到2.08%。
- 稀土氧化镨钕涨幅明显达到7.11%,但部分稀土氧化铽及氧化镝出现小幅下跌。
投资建议:政策驱动锂价反弹 [page::0]

- 国家政策强化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整治,推动部分锂资源企业停产和检修,影响供应链。
- 锂矿审批趋严导致供应不确定性加大,锂价现货上涨幅度达27%,周上涨7.7%。
- 预计锂价仍有冲高潜力,需关注江西锂云母矿与青海盐湖停产可能性。
风险提示:宏观及贸易政策影响 [page::1]
- 国内经济复苏可能不及预期。
- 美联储降息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 有色金属价格波动风险较大。
-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可能加剧市场风险。
深度阅读
【银河有色华立】行业周报丨“反内卷”情绪持续发酵,锂价底部强势反弹 —— 详尽解读与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银河有色华立】行业周报丨“反内卷”情绪持续发酵,锂价底部强势反弹》
作者及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分析师华立、孙雪琪
发布日期: 2025年7月30日07:47
报告主题: 有色金属行业周度行情动态分析,特别聚焦锂价底部反弹背景下的产业链供需变动、政策影响及市场投资策略。
核心论点:
报告指出,受中央及相关政策加强对低价无序竞争治理(即“反内卷”政策)的影响,有色金属行业特别是锂资源板块出现显著价格反弹;锂价迎来从底部的强势回升,叠加锂资源企业停产检修及矿权审批趋严,未来锂价仍有冲高潜力。
投资者可关注政策变动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警惕国内经济及外部风险带来的波动风险。
市场评级隐含偏积极,趋势显示有色金属板块尤其锂行业有望缓慢复苏或价格抬升,具有投资价值。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行情回顾(核心观点)
总结:
截至7月25日,沪深股市主要指数均显著上升,上证指数+1.67%、沪深300指数+1.69%。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优异,SW有色金属行业指数涨幅6.70%,表现明显优于主流指数。细分来看,小金属(+14.30%)、能源金属(+12.40%)表现最为强劲,说明相关细分产业链热度高涨,受益于商品价格反弹和政策利好。
关键数据点剖析:
上期所及伦敦LME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普遍上涨,其中铜、铝、锌、镍等主流工业金属价格涨幅均在1%-3%之间。
稀土金属表现分化,氧化镨钕上涨显著(+7.11%),而氧化铽、氧化镝略有下跌。
关键锂资源产品价格涨幅突出:电池级碳酸锂同比上周涨超15%,澳洲锂精矿上涨12.18%。碳酸锂价格的强势反弹尤为引人注目,体现出锂资源紧缺及市场信心回升。
此外,钴、钨、镁等基础金属价格也整体呈上涨趋势,整体反映出金属原材料需求改善,行业景气度提升。
逻辑依据:
价格反弹的基础在于供需紧平衡,特别是锂资源在环保和政策双重压力下产能供应收敛,同时内卷治理政策推动市场理性回归,减少低价恶性竞争,提升产业链利润空间。
---
2. 投资建议
总结:
报告聚焦政策层面,强调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发布的有关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新政,国家层面对价格秩序的严格规范对市场影响深远。近期多家锂资源上市公司配合政府要求开始停产检修,预计影响锂盐供应。
支撑与推理:
- 政府加强对市场无序竞争的管控,防止恶性“内卷”,目的是稳定产业链利润,促进优质产能扩展,淘汰落后产能。
- 政策推动锂资源矿权审批趋严,部分矿山因越权办理登记手续面临整改,9月底前需补报储量核实,有望压缩未来供应,支撑锂价。
- 现实案例如藏格锂业停产及江特电机子公司检修,都体现政策导向的实际影响,供应端不确定性增大。
价格影响:
碳酸锂现货价已大幅反弹27%,本周上涨7.7%,市场短期有望继续冲高。江西锂云母矿山及青海盐湖预期停产,或使供给偏紧加剧。
结论逻辑:
在政策明确导向、供给端收缩以及市场情绪改善三大驱动下,锂价有望延续反弹趋势,投资者可积极关注锂相关标的的潜在上涨空间。
---
3. 风险提示
总结与分类:
报告深入指出四大主要风险因素:
-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经济低迷可能抑制金属需求,压力传导至价格与业绩。
2. 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 美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走势对大宗商品价格有关键影响,降息预期落空或导致金属价格压制。
- 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风险: 全球供应链变化、需求波动等可能带来价格波动,打击行业盈利。
4. 中美关税贸易对抗加剧: 磨擦升级有可能带来出口限制或成本提升,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
风险影响评估:
每项风险均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供需平衡及价格趋势,尤其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投资者应审慎关注,保持风险意识。
---
4. 分析师团队与评级体系介绍
报告附录详细介绍了分析师背景,表现出较高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有利于提升研究权威性。评级体系基于行业指数相对表现,明确区分了推荐、中性和回避,便于投资者判断风险收益特征。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市场行情与主要金属价格走势概要(第一页两幅大背景图未展示具体数据,以下简称分析围绕文本与数据表)
报告文本中所示价格数据在以下表格集中体现,(首图来源:images/95ba7fac2a58f1ff6b66cc6989169b5e9f577831e7783295f1546b8e0d0a24a6.jpg?page=0)
描述:
该表格汇总了2025年7月第三周至第四周间,有色金属主要代表品种在上期所、LME及国内稀土、锂、钴等细分类市场的价格收盘值及周环比涨跌幅。
解读关键点:
- 铜价小幅上涨,显示基建与制造业支撑仍存。
- 铝和锌等工业基础金属涨势强劲,反映需求趋稳。
- 锂资源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波动最大,周涨15%以上,锂精矿涨幅超12%,显著高于其他金属,表明锂市场供需矛盾最为突出。
- 稀土氧化镨钕明显上扬,可能受新能源电机磁材需求推动。
- 钴及相关产品涨势稳健但不激进,利好电池产业链稳定。
联系文本:
价格数据支持报告论断,即“反内卷”政策和实质性供应收缩共同推动价格攀升,尤其锂市场底部反弹强烈,反映行业供需重新洗牌的趋势。
数据限制与假设:
- 价格均为现货交易市场数据,易受短期供需、季节性及投机因素影响。
- 国内政策与检修停产消息属于非市场面因素,对价格弹性做出解释但难以量化。
- 后续价格走势需结合宏观经济及相关产业链需求变化。
---
四、估值分析(本报告无明确个股估值部分,主要为行业观点与价格趋势分析)
虽然未见DCF或市盈率等具体财务模型,报告通过市场价格和政策分析对行业供需逻辑展开财务影响的间接阐述,重点强调政策对供应侧收缩的作用及其对价格的持续利好。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详述不利因素,强调内外部宏观政策、贸易环境、经济恢复速度等对金属市场波动趋势的风险,显示分析的全面性和理性态度。对杠杆效应和政策切换风险予以明确提醒,辅助投资者配置资产时做好风险预判。
---
六、批判性视角
- 政策风险容易高估: 报告侧重“反内卷”政策正面影响,但对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的调整和市场的微妙反应尚欠深入,政策导向未必完全实现,需关注短期对下游客户的影响。
- 锂价反弹基础主要为供应端收缩,需求端弹性未充分讨论: 若下游电池及新能源车需求放缓,价格硬撑难以持续。
- 经济复苏及外部环境风险警示虽有,但未细化量化影响力度,投资建议整体偏乐观。
- 缺乏深入估值模型或个股业绩预测限制了具体投资决策指导力度。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期报告系统总结了有色金属市场,尤其锂资源的价格走势与政策背景,从宏观至微观层面解析产业链供需格局变化。
“反内卷”情绪及相关政策为核心推动力,锂价从底部大幅反弹,现货与上游矿价同步上涨,体现市场供应端明显收紧。多家锂企停产检修及行业治理趋严加剧市场紧张情绪,短期锂价具备继续攀升潜力。
沪深股市和行业指数的同步上涨反映市场情绪逐渐修复,尤其小金属和能源金属子行业的突出表现印证产业链资金关注度提升。
风险提示详尽,涵盖国内经济复苏、美联储政策、中美贸易摩擦及价格回调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必要的风险监管视角。
整体来看,报告体现了基于政策引导与供需结合的行业分析框架,给出偏积极的投资建议,值得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下重点关注锂资源板块的运营变化和价格趋势。
---
(文中所引用数据和结论均基于报告原文及图片数据内容,注明出处:[page::0] [page::1] [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