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视角下的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构建及表现跟踪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从基金历史净值及持仓数据出发,创新构建了包括领先调仓、业绩稳定、冷门优选、长短兼顾和主动量化的五大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各组合均显著超越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展现了差异化的选基策略和良好的历史表现。报告详细分析了各组合的构建逻辑、筛选指标及历年回测收益,验证了另类视角下基金投资能力的有效性,为基金组合构建提供重要参考 [page::0][page::3][page::4][page::7][page::9][page::12][page::15][page::19]。

速读内容


另类视角构建五大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 [page::0][page::3]

  • 构建组合包括领先调仓、业绩稳定、冷门优选、长短兼顾及主动量化五类。

- 各组合基于基金净值和持仓数据的不同维度筛选条件,体现独特投资逻辑。
  • 历史区间内,均实现了超额收益。


领先调仓基金组合策略及表现 [page::4][page::5][page::6][page::7]



| 年份 | 领先调仓基金组合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 相对收益 |
|--------|------------------|------------------|-----------|
| 2017 | 20.55% | 14.12% | 6.42% |
| 2018 | -23.05% | -23.58% | 0.53% |
| 2019 | 48.17% | 45.02% | 3.15% |
| 2020 | 71.19% | 55.91% | 15.28% |
| 2021 | 12.83% | 7.68% | 5.14% |
| 2022 | -24.25% | -21.03% | -3.22% |
| 2023.4 | 5.42% | 0.55% | 4.86% |
  • 基于领先调仓的投资策略,通过定量指标筛选具备领先市场调仓能力的基金,构建组合。

- 2016-2023年累计收益142.53%,显著超越偏股混合基金指数92.73%。

业绩稳定基金组合策略与表现 [page::7][page::8][page::9][page::10]



| 年份 | 业绩稳定基金组合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 相对收益 |
|--------|------------------|------------------|-----------|
| 2017 | 22.63% | 14.12% | 8.50% |
| 2018 | -18.00% | -23.58% | 5.58% |
| 2019 | 48.89% | 45.02% | 3.87% |
| 2020 | 74.68% | 55.91% | 18.77% |
| 2021 | 14.03% | 7.68% | 6.35% |
| 2022 | -20.24% | -21.03% | 0.79% |
| 2023.4 | 1.69% | 0.55% | 1.14% |
  • 依据多维市场情形划分(涨跌、风格、行业分化度)筛选业绩排名稳定的基金。

- 组合历史累计收益177.79%,超出同类指数约85%。

冷门优选基金组合构建与表现 [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年份 | 冷门优选基金组合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 相对收益 |
|--------|------------------|------------------|-----------|
| 2012 | 10.82% | 5.49% | 5.33% |
| 2013 | 19.25% | 12.73% | 6.52% |
| 2014 | 53.92% | 22.24% | 31.68% |
| 2015 | 45.83% | 43.17% | 2.66% |
| 2016 | -10.29% | -13.03% | 2.73% |
| 2017 | 7.31% | 14.12% | -6.81% |
| 2018 | -22.06% | -23.58% | 1.52% |
| 2019 | 41.65% | 45.02% | -3.36% |
| 2020 | 59.45% | 55.91% | 3.54% |
| 2021 | 20.96% | 7.68% | 13.28% |
| 2022 | -12.68% | -21.03% | 8.35% |
| 2023.4 | 6.95% | 0.55% | 6.39% |
  • 基于持仓个股热度划分,聚焦冷门股投资能力强的基金。

- 历史累计收益467.83%,为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两倍以上。

长短兼顾基金组合策略及表现 [page::14][page::15][page::16]



| 年份 | 长短兼顾基金组合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 相对收益 |
|--------|------------------|------------------|-----------|
| 2012 | 10.76% | 5.49% | 5.27% |
| 2013 | 22.24% | 12.73% | 9.50% |
| 2014 | 34.79% | 22.24% | 12.55% |
| 2015 | 48.94% | 43.17% | 5.77% |
| 2016 | -12.87% | -13.03% | 0.16% |
| 2017 | 18.39% | 14.12% | 4.26% |
| 2018 | -20.00% | -23.58% | 3.58% |
| 2019 | 51.38% | 45.02% | 6.37% |
| 2020 | 73.77% | 55.91% | 17.86% |
| 2021 | 14.56% | 7.68% | 6.87% |
| 2022 | -18.74% | -21.03% | 2.29% |
| 2023.4 | 3.56% | 0.55% | 3.01% |
  • 综合考虑短线和长线投资能力,筛选两者均优基金组合。

- 累计收益468.81%,表现持续领先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主动量化基金组合构建与业绩分析 [page::16][page::17][page::18][page::19]



| 年份 | 主动量化基金组合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 相对收益 |
|--------|------------------|------------------|-----------|
| 2017 | 9.38% | 14.12% | -4.74% |
| 2018 | -20.05% | -23.58% | 3.53% |
| 2019 | 40.70% | 45.02% | -4.31% |
| 2020 | 54.56% | 55.91% | -1.35% |
| 2021 | 7.22% | 7.68% | -0.46% |
| 2022 | -11.97% | -21.03% | 9.06% |
| 2023.4 | 7.66% | 0.55% | 7.11% |
  • 通过基金名称、招募说明书及持仓数据多维度筛选主动量化型基金。

- 基金风格、板块剥离超额收益的延续性较高,体现选股稳定能力。
  • 构建超额收益稳定性指标筛选组合,2016-2023年累计收益158.63%。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page::19]

  • 文章所述结论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存在不确定性,不能作为投资建议。

- 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风险。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报告分析 — 另类视角下的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构建及表现跟踪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另类视角下的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构建及表现跟踪》

- 作者与机构: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分析师包括李豪、罗军、张超等多位资深金融分析师团队
  • 发布日期:未明确具体发布日期,但数据统计区间最新到2023年4月

- 主题:本报告围绕主动型权益基金,采用另类的角度和方法,通过历史基金净值和持仓数据,构建了五种不同风格的基金组合,并对其业绩与表现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 核心论点

- 通过五个风格的主动型基金组合(领先调仓、业绩稳定、冷门优选、长短兼顾、主动量化)的构建与跟踪,均显著跑赢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 每种组合均基于明确的数据和模型依据进行筛选,强调其历史业绩的相对稳定性和超额收益能力。
- 报告强调结论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存在预测误差,不构成投资建议。

---

2. 逐节深度解读



一、另类视角下的主动型权益基金组合构建(第3页)


  • 五大策略:

1. 领先调仓:在市场多数基金开始加减仓之前,提前调整重仓股仓位;
2. 业绩稳定:在不同市场情形下,维持较为稳定且排名靠前的基金;
3. 冷门优选:投资于市场关注度较低的个股、且在冷门股中表现优异的基金;
4. 长短兼顾:结合短线和长线持股,且两方向能力强的基金;
5. 主动量化:采用主动量化策略,风格及板块调整后超额收益稳定的基金。
  • 图1(第3页)清晰呈现五种组合之间的关联与循环,展现多维度的另类投资视角。


---

二、领先调仓基金组合(第4-7页)


  • 策略逻辑

- 该策略聚焦于“领先市场调仓”的基金,即在大多数基金集中加减仓名下某只股票之前,提前行为以捕捉先机收益。
- 通过统计各基金重仓股的集中加仓、减仓次数以及胜率,测量其领先性指标,采用历史3年数据构建评价体系(图4,第6页)。
- 具体方法通过对比基金季度间持仓调整顺序,界定领先调仓和跟随调仓(图2,第5页);然后结合收益表现分析领先调仓行为的正相关性。
  • 组合构建

- 筛选条件包括权益仓位和重仓占比限制,基金成立时间和规模、基金经理稳定性等,以保证组合的稳健性和历史数据的充分。
- 选出领先调仓胜率超过75%,同时领先调仓次数最多的10只基金,等权构建组合。
  • 关键数据与表现

- 累计收益率142.53%,远超同期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的92.73%(表1,第4页)。
- 年度表现显著优于指数,特别是2020年爆发式增长(累计71.19% vs 55.91%),只有在2022年表现略逊索引(-24.25% vs -21.03%)(表2,第7页)。
- 图5(第7页)显示其净值增长明显领先指数,且趋势较为稳健。

---

三、业绩稳定基金组合(第7-10页)


  • 策略逻辑

- 通过基于不同市场情形的划分(包括市场涨跌、风格强弱、行业分化度,图6,第8页)来衡量基金业绩的稳定性。
- 设计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收益排名指标,计算排名分位数标准差作为波动的衡量,低波动即高稳定性(图7、图8,第8-9页)。
- 同时分析业绩稳定性指标与基金收益的相关性,筛选高稳定性基金构建组合。
  • 组合构建

- 结合市场成长价值划分,剔除后半段排名基金。
- 其他筛选条件与领先调仓组合类似,保证权益仓位、规模和经理稳定。
  • 关键数据与表现

- 表现更优,累计收益177.79%显著超过同期指数92.73%(表1,第4页)。
- 各年度收益均领先指数(表3,第10页),表现持续且抗风险能力较强。
- 图9(第10页)折线清晰展现组合持续优于基准的增长趋势。

---

四、冷门优选基金组合(第10-13页)


  • 策略逻辑

- 通过持仓频次将个股分为热门股、冷门股和普通股(图10,第11页)。
- 分解基金历史收益来源,考察对冷门股的持仓收益贡献(图11),归一化权重消除持仓比例差异,提高对基金冷门股投资能力的准确识别(图12)。
- 结合历史1年重仓冷门股收益,设基金规模上限以规避大规模基金可能的冷门股仓位不足。
  • 组合构建

- 筛选权益仓位超过60%,冷门股仓位超过30%,成立时间和规模条件与前组类似,且基金规模上限设为100亿。
- 等权构建。
  • 关键数据与表现

- 显著跑赢市场,累计收益467.83%远超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205.19%(表1,第4页)。
- 历年表现一贯领先,波动中表现优异,图13(第13页)显示较基准稳健且增长趋势陡峭。
- 表4(第13页)显示多数年份均领先,尤其2014年领先31.68个百分点。

---

五、长短兼顾基金组合(第13-16页)


  • 策略逻辑

- 根据基金重仓股持仓周期划分短线股(仅1个报告期持有)、中线股(连续2-3个报告期)、长线股(4个及以上报告期)(图14,第14页)。
- 通过分解收益来源,考量基金在短线股与长线股中均具备较强投资能力,并且两者配置连贯稳定,挑选该类基金构建组合(图15,16页)。
  • 组合构建

- 筛选短线、长线股持仓比例均在20%以上,合计占比超过66.6%;
- 规模控制在2亿到20亿,避免规模过大影响策略表现;
- 其他筛选条件常规如权益仓位、基金成立时间、经理稳定性等;
- 排除同一基金经理重复产品,避免集中风险。
  • 关键数据与表现

- 收益率达到468.81%(表1,第4页),与冷门优选组合表现接近;
- 走势图(图17,第16页)显示长期表现优异,显著领先指数,尤其2019-2021阶段大幅领先;
- 年度收益普遍正向,表5详列年度回报与基准对比。

---

六、主动量化基金组合(第16-19页)


  • 策略逻辑

- 主动量化基金通过基金全称、招募说明书和实际持仓数据筛选(图18,第17页)。
- 持仓表现特征为单股持仓比例均较低,且个股权重均匀;
- 进一步分析风格、板块及龙头股配置差异,考察超额收益延续性更强(图19,第18页,表6)。
- 通过超额收益的稳定性指标(信息比)选择基金构建组合。
  • 组合构建

- 只包含主动量化型基金,权益仓位>60%,基金成立时间>15个月,规模>1亿元。
- 以月度风格、板块剥离后的超额收益均值与标准差构造筛选指标。
  • 关键数据与表现

- 累计收益158.63%,高于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的92.73%(表1,第4页)。
- 图20(第19页)显示超越指数走势,更为平稳。
- 年度表现显示2022年和2023年明显跑赢指数,其他年份表现稍逊(表7,第19页)。

---

七、风险提示(第19页)


  • 报告强调所有结论均基于历史数据及可合理假设的模型,不能完全反映未来市场情形。

- 所构建基金组合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 风险含隐含市场环境变化、模型局限及数据准确性。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另类视角组合构建,页3):五个基金组合构建方式通过圆环关系图形化呈现,表达相辅相成、多维创新视角。

- 表1(页4):清晰陈列五大组合筛选逻辑、测试区间、累计收益对比及相关专题文献,为后续详细剖析奠定数据基础。
  • 图2-4(领先调仓板块,页5-6):从市场中资金行动逻辑定义领先与跟随调仓,结合统计指标分析领先调仓的胜率及收益,为筛选标准提供理论支持。

- 图5与表2(领先调仓组合业绩,页7):图表直观呈现领先调仓组合的净值增长情况并分年度比较,展示该策略稳定的超额回报。
  • 图6-9(业绩稳定板块,页8-10):多维度划分市场状态,对基金收益排序波动度测算稳定性,配合组合表现展示该策略的市场适应能力。

- 图10-12及图13与表4(冷门优选,页11-13):创新地采用个股持仓“热度”划分,解构基金收益来源,规避大基规模带来的配置偏差,实现冷门股投资能力量化。
  • 图14-17与表5(长短兼顾,页14-16):持仓周期分析结合收益来源数据挖掘基金能力,构造风格均衡而稳定的组合,数据展现强劲表现。

- 图18-20及表6-7(主动量化,页17-19):详细说明筛选流程、策略分类、超额收益稳定性分析及组合构建,展现主动量化基金超额收益的持续性优势。
  • 综合图表显示:五个组合均采用高标准筛选,均衡考虑基金规模、持仓、经理稳定,确保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及严谨性。


---

4. 估值分析


  • 本报告主要聚焦于主动基金组合构建和业绩跟踪,无单独估值部分。

- 提及的收益测算和组合筛选标准,采用统计与量化指标驱动,依赖历史收益、持仓数据和多维因子分析。
  • 结合基金净值表现和持仓行为,构建量化指标体系评估基金的领先性、稳定性及投资风格持续性,形成不同基金组合。

- 分析基于相关系数、排名分位数标准差、胜率和超额收益信息比等统计量,属于定量的风格表现评估。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数据和模型局限性:强调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无法准确预测未来,模型本身存在不确定性。

- 市场环境变化:市场动态复杂,某些策略的超额收益可能会因市场结构调整或风格切换而减弱。
  • 投资组合滑动风险:尽管筛选条件严格,但基金经理更迭、资金流动等因素可能影响组合未来表现。

- 规模与流动性限制:部分组合对基金规模有上限限制,若规模变化,表现可能受影响。
  • 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措施,突出模型适用范围和投资非建议性质。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本报告数据集中且筛选条件较为严格,保证了组合质量,但部分筛选标准可能导致样本偏小,组合表现受个别基金影响较大。

- 冷门优选及长短兼顾组合的时间跨度较长(2012年起),而领先调仓和主动量化组合的数据较新,这可能造成不同策略的表现与市场波动不同步。
  • 主动量化基金组合表现中部分年份不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表明该策略在某些市场环境下尚存不确定。

- 报告多次提及仅为模型构造,避免投资建议,但部分表述对组合表现较为乐观,应注意潜在的确认偏误。
  • 没有针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等外生风险进行深入讨论,未来市场结构变化可能影响组合有效性。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市场主动型权益基金的另类视角分析,基于历史持仓数据和基金净值表现,提出并验证了五个独具特色的基金组合筛选方法,体现了主动管理与量化分析的结合创新。这五大组合——领先调仓、业绩稳定、冷门优选、长短兼顾及主动量化——均表现出较强的历史超额收益能力,显著跑赢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其中:
  • 领先调仓组合依靠对市场资金动向的前瞻性把握,获得了良好的超额收益,尤其在市场波动时更显优势。

- 业绩稳定组合特别强调市场多情境下的收益排名稳定性,表现出更优的抗风险能力和成长性。
  • 冷门优选组合通过对个股“热度”精细划分,挖掘冷门股投资价值,长期累计收益近460%,对市场指数形成显著超越。

- 长短兼顾组合兼顾短线的灵活捕捉和长线的稳定持久,表现持续且强劲,展现持仓结构的优良平衡。
  • 主动量化组合聚焦选股能力和超额收益持续性,适应现代量化投资趋势,近年来表现稳健中略有波动。


五个策略均在模型选基、持仓和经理稳定性及规模控制上精细把控,保证了组合的代表性和历史收益的合理性。图表和数据充分说明各组合构建思路和历史业绩表现,并通过多维度分析(如领先调仓胜率、收益排名稳定性、超额收益延续性等)强化观点。

报告中多表明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模型的限制,未做未来业绩保证,投资者需注意模型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整体来看,该报告为主动权益基金投资提供了创新、系统的量化筛选框架,显示另类视角和科学模型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应用潜力。

---

参考文献与数据来源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Wind数据库

- 图表编号及页码详见内容中对应标注

---

(本文所有观点严格基于广发证券发布报告内容,遵照引用要求,附带对应页面溯源标记)

溯源参考:


  • 报告摘要及组合构建简介[page::0, page::3]

- 领先调仓策略及表现详解[page::4, page::5, page::6, page::7]
  • 业绩稳定策略及表现[page::7, page::8, page::9, page::10]

- 冷门优选策略及表现[page::10, page::11, page::12, page::13]
  • 长短兼顾策略及表现[page::13, page::14, page::15, page::16]

- 主动量化策略及表现[page::16, page::17, page::18, page::19]
  • 风险提示[page::19]

- 团队介绍及法律声明[page::20, page::2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