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品类革新系列之纤毫毕现— 全景相机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全景相机及运动相机行业现状与前景,指出受益自媒体内容创作及户外运动热潮,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592亿元。中国市场增长迅速,国产品牌技术创新与多元布局引领行业发展。全景相机广泛应用于短视频、VR、影视制作等场景,运动相机紧抓户外运动风潮及极限运动需求。报告详细测算国内市场空间,预计2027年销量达771万台,市场规模231亿元,前景广阔 [page::0][page::4][page::5][page::6][page::8][page::9]

速读内容


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现状与分类 [page::1]


  • 智能影像设备分为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和非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是主要代表产品。

- 消费级与专业级全景相机及运动相机的市场定位和应用场景各有差异。

全景相机与运动相机的应用及市场驱动因素 [page::2][page::5][page::6]


  • 全景相机通过多镜头拼接产出360°影像,应用覆盖短视频、VR看房、智慧安防、远程医疗等,消费市场快速扩张。

- 运动相机专注户外及极限运动市场,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持续增长,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出货量达4461万台。
  • 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全球零售额由2017年164亿元增长至2023年365亿元,未来保持年均超13%的增长。

- 出货量快速上升,2023年全球出货量约4657万台,预计2027年达7223万台。

头部厂商市场格局及产品迭代 [page::2][page::3][page::4]


  • 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由影石Insta360、日本理光、GoPro主导,影石市占率达67.2%(全球)、86.5%(中国)。

- 专业级全景相机市场处于成长早期,头部厂商包括影石与深圳看到科技。
  • 运动相机品牌集中度高,GoPro销售额下降,影石、DJI等快速崛起。

- 国产品牌产品功能更全面,技术迭代快,价格与参数具有竞争力。

国内市场空间测算 [page::9]


| 指标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国内销量(万台) | 513 | 613 | 771 |
| 均价(元) | 3000 | 3000 | 3000 |
| 市场规模(亿元) | 154 | 184 | 231 |
  • 估算基于抖音MAU成长、创作者比例及设备渗透率预测,考虑设备使用周期与更替频率。

- 预计2027年国内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潜力显著,将持续贡献行业增长动力。

市场区域格局与增长趋势 [page::7][page::8]


  • 北美市场占据全球最大份额,尤其全景相机零售占比近30%,运动相机达42.7%。

- 亚洲地区市场份额快速攀升,中国市场在两个品类均保持高增长率,未来增长潜力大。

深度阅读

中金《品类革新系列之纤毫毕现—全景相机》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品类革新系列之纤毫毕现—全景相机》

- 作者: 汤亚玮、张瑾瑜
  • 发布机构: 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 2025年9月9日(内容更新至2025年,最新数据)
  • 主题: 聚焦全景相机及运动相机作为新兴智能影像设备品类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国产品牌表现,探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未来的增长空间及行业变革。


核心论点与信息传递


  • 伴随社交媒体和户外运动热潮,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迎来快速增长期,且消费需求广阔。

- 设备技术不断迭代完善,满足用户智能化、便携化、高性能等诉求,场景应用日益多样化。
  • 市场主体以国产品牌为主导,尤其影石创新凭借创新与研发快速崛起,国产厂商正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保持两位数复合年增长率(CAGR),其中中国市场增速尤其迅猛,成为全球主要的增长引擎。
  • 预计2027年国内市场规模达231亿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需求仍有较大开拓空间。


总体而言,报告基调积极,预期该细分领域具备显著的增长潜力和持续的技术迭代驱动力。[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行业背景与技术概述



报告指出,AI、物联网、机器人技术推动了大量科技创新型消费品的诞生,全景相机与运动相机作为手持智能影像设备代表,在功能性和科技属性上满足了用户“体验升级”的需求。全景相机具备多鱼眼镜头拼接技术,呈现360°全景视频,应用涵盖旅行、VR、影视制作等,而运动相机专注户外运动场景,强调防震防水、防尘抗摔等高耐用性。
  • 设备分类详解(图表1):

- 手持智能影像设备细分为消费级全景相机、专业级全景相机以及运动相机。
- 非手持设备包括航拍无人机、AI眼镜、智能安防摄像头等。

此分类展现了智能影像设备的多元发展方向及应用细分,表明全景与运动相机是此类设备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page::1]

2. 应用场景与市场驱动力



全景相机应用覆盖广泛:从日常短视频内容、VR直播、大型活动报道到智慧安防、机器人视觉和远程医疗。2023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约达10.7亿,依托这一内容爆发,带动设备需求。

运动相机则与户外及极限运动紧密相关,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数量增长显著,运动相机因此受益广泛使用于综艺、赛事直播等。

这部分突出了全景及运动相机不仅是消费级电子产品,更因其技术特性被垂直行业和多场景广泛采用,推动其市场规模扩展。[page::2]

3. 市场竞争格局与品牌动态



影石创新(Insta360)作为消费级全景相机最大龙头,市场份额全球第一,2023年达67.2%,中国市场份额更高达86.5%。日本理光和GoPro分别为第二、三。

运动相机市场则以GoPro、影石、大疆DJI等为主要竞争者。GoPro虽为老牌领导者,但其销售额面临下降,影石凭借快速迭代和创新能力崛起,显示出国产新兴品牌对传统品牌的挑战。

图表3通过产品参数对比,体现影石产品线丰富,配置先进,价格竞争合理,反映其技术优势和市场应对策略。同时,大疆和GoPro则各具特色,理光更专注B端客户。该竞争格局展现出头部企业基于品牌定位与技术能力的差异化发展路径。[page::3][page::4]

4.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报告引用Frost & Sullivan数据,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由2017年164亿元成长至2023年36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4%左右,预计2027年达592亿元。出货量同步增长。全景相机与运动相机分别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为78.5亿元和513.5亿元。

细分市场方面:
  • 全景相机市场从2017年25.1亿元增至2023年50.3亿元,CAGR 12.3%,预计2027年达到78.5亿元,出货量达320万台。

- 运动相机市场从2017年139.3亿元增长到2023年314.4亿元,2027年预计513.5亿元,出货量近7000万台,保持较高增长。

地域分布显示,北美仍为最大市场,尤其运动相机,欧洲紧随其后。而中国市场增长前景尤为亮眼,全景相机约占全球21%,运动相机也呈快速增长趋势。[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5. 国内市场空间测算



通过对抖音MAU、创作者杠杆系数及创作者设备使用率的二级拆分预测,结合设备使用周期估算更新换代需求。
  • 假设抖音2027年MAU达到约12.8亿,创作者杠杆稳定于22.2%,创作者装备智能影像设备渗透率逐年提升。

- 预计2027年新增设备达533万台,更新设备237万台,年销量约771万台。
  • 假设均价3000元,推算国内市场规模达231亿元。


此结构化测算模型体现了以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为核心驱动力,辅以设备更新周期逻辑,较为合理地把握了市场规模。其中对关键指标创作者杠杆及设备渗透率的假设透明化,为下游市场判断提供支撑依据。[page::9]

6. 风险提示



报告列明三大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新入者、多品牌涌现可能加剧价格战和市场份额争夺。

- 新品迭代风险: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和技术壁垒加高。
  • 市场需求风险:消费偏好及经济因素可能影响需求强度。


但对风险的具体缓释手段和概率分析未做详述,建议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如技术创新、消费升级节奏对行业的冲击。[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影像设备分类


  • 明确了智能影像设备和传统影像设备的区分,突出全景相机与运动相机在手持智能设备中的位置。

- 通过示例产品和应用拓展,揭示此类设备在消费和工业领域的广阔应用。
  • 支撑了文本关于产业边界和技术融合的论述,体现产品类别不断丰富。


图表2-3:品牌市场份额及产品配置对比


  • 图表2(品牌市占率)显示影石自2021年至2024年中国及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比显著提升,超过80%和60%,理光及GoPro市占持续下滑,体现集中度提高。

- 产品参数对比(图表3)展示,影石产品在视频解析度(高达8K或11K3D)、续航(5100-10000mAh电池)和存储扩展方面表现优异,差异化竞争显著。
  • 反映出国产厂商以配置迭代推动市场升级,形成高端差异化优势。


图表4-5(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规模与出货量)


  • 显示2017-2027年全球市场整体呈现稳健增长趋势,零售额从164亿增至592亿,出货量增至7223万台。

- 虽然市场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但保持两位数复合增长,表明市场潜力依旧坚挺。

图表6-7(全景相机市场规模及区域分布)


  • 全球范围内全景相机零售规模由2017年25亿元升至2027年预计约78亿元,消费者青睐度提升。

- 区域分布显示北美为最大市场(29.8%份额),中国市场占约21.1%,且保留较高增长预期,奠定中国市场为重要增长引擎地位。

图表9-11(运动相机市场规模及区域分布)


  • 运动相机市场体量大得多,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513亿元,2023年出货量4461万台快速增长。

- 北美和欧洲占据大部分份额,但中国和亚洲增速加快,隐含消费者体育及户外活动热情的扩散。

图表12(国内市场空间测算)


  • 采用具体数据标准化了市场空间的量化估算,包括MAU、创作者杠杆、设备保有量、更新速率,测算体系严谨细致。

- 通过假设合理且层次分明,为市场容量及增长速率提供可信支撑。

总结而言,图表数据科学严谨,论据清晰有力,有效支持全文对市场现状和前景的判断。[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并未明确提出具体估值方法或目标价。主要是通过市场规模分析、品牌份额和未来销量预测对行业和细分类市场形成全面定量判断,属于产业趋势研判性质,非公司个股深度估值报告。

所引用数据来自第三方研究机构及市场调查,报告通过分析市场容量和增长驱动变量,推断国产品牌尤其龙头具备长远增长基础。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提及的风险主要包括: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企业进入、技术门槛降低,可能冲击既有市场秩序,价格战风险增大。

- 新品迭代风险:高频次产品升级带来的研发压力增加,且技术路线和标准可能发生变化。
  • 市场需求风险:用户需求变化、新技术替代或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等或抑制市场扩容速度。


对风险的具体应对措施报告中提及较少,但考虑到行业仍处成长阶段,创新和品牌建设可能是主要缓冲风险的途径。

整体风险分析基本完整但略显简略,关注未来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及消费升级趋势对风险的影响尤为重要。[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国产品牌影石表现极为正面,虽然数据支撑充分,但需警惕过度依赖单一龙头的市场估计存在一定集中风险。

- 对于设备渗透率、创作者杠杆等关键假设相对乐观,实际增长如受宏观经济或用户偏好变化影响,可能偏离预期。
  • 技术层面,报告未对潜在替代技术或竞争品(如智能手机进步对专业运动/全景相机的替代)做深入剖析,仍需关注外部技术冲击。

- 风险部分较简,建议未来研究深化对市场波动性及品牌竞争动态的敏感度分析。
  • 报告未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细分(初期、中期、饱和期)给出充分解释,或低估了行业成熟导致增速放缓的可能性。


整体风格偏向积极乐观,适合产业前瞻性策略布局,但投资者需结合更全面风险视角进行理性决策。[page::1][page::9]

---

七、结论性综合



中金公司发布的《品类革新系列之纤毫毕现—全景相机》报告围绕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展开,系统梳理了产品技术特征、应用场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核心观点如下:
  • 技术驱动和社交媒体促进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快速增长,消费者对智能化、便携化影像设备需求旺盛。

- 全景相机通过鱼眼镜头拼接呈现360°全景视频,市场应用广泛,兼具消费与企业级价值,未来规模预计2027年达78.5亿元。
  • 运动相机受户外运动兴起推动,强调防护和动态拍摄能力,市场体量大且增长迅速,2027年规模逾500亿元。

- 国产品牌表现尤为抢眼,影石创新已成为全球多细分市场份额领先者,显示出创新研发能力和市场经营双重优势。
  • 全球市场以北美、欧洲为主,中国市场成长速度最快,2027年国内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231亿元,用户规模及渗透率提升是关键动力。

- 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和合理假设进行市场空间测算,展现了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国产品牌突围逻辑。

从图表角度来看,市场规模与出货量双双成长且全球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明显集中且快速提升,体现了品牌技术领先和生态构建成功的证据。市场虽充满机会,但仍须关注新品迭代速度、品牌竞争及需求波动等潜在风险。

综上,中金观点明确看好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尤其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的未来发展潜力,推荐关注包括影石创新、大疆等头部厂商的成长机会[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结束语



本报告通过深入技术解读、市场分析、品牌竞争格局及细致的行业空间测算,帮助投资及产业参与者全面把握智能影像设备新兴细分市场的成长逻辑与未来趋势。其数据翔实、观点明确,是理解全景相机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的重要参考资料。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