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发布 | 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行情及投资展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展望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及相关期货市场趋势。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23%,中国贡献主要增长动力,欧美市场呈现分道扬镳态势。光伏装机增速整体放缓,国内外需求受政策和经济因素影响分化。储能市场高增长但结构性分化明显,电力市场供需宽松、电价承压。碳市场配额紧缩动力延续,碳价下半年有望先稳后升。碳酸锂市场供应增速远超需求,价格震荡偏弱,产业链成本曲线失真。镍与不锈钢期货价位震荡重心下移,工业硅多晶硅受库存高企及需求弱势影响趋势偏弱。这些综合分析为期货投资提供参考和策略建议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速读内容
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车需求展望 [page::0]

- 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3%,中国增速29%,销量达1654万辆。
- 中国内需驱动力包括以旧换新政策力度提升、下沉市场释放以及出口增长。
- 欧洲新能源车受碳排放新周期影响,销量同比增长12%;美国新能源车增长乏力,存在需求透支和政策限制。
- 2025年下半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分别同比增长17%和20%。
光伏行业需求退坡,装机增速放缓 [page::1]

- 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520GW,同比下降5%。
- 国内136号文政策影响下装机增速放缓,全年装机约240-250GW,同比减少10%。
- 海外光伏市场整体放缓,欧洲及美国装机增速下滑,印度和中东等部分新兴市场仍有增长。
储能市场高增长但区域表现分化 [page::2]

- 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预计228.4GWh,同比增长21%,整体增速虽下调,但仍处高位。
- 中国市场增速显著,储能装机同比增长112%,全年预期107.4GWh。
- 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也表现良好,印度增速潜力显现,欧洲受能源转型推动增长。
电力行业供需宽松,电价承压持续 [page::3]

- 预计2025年发电量及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1.2%和5.9%,发用比下降至89.6%,发电设备利用率低于历史平均。
- 一次能源价格走弱及新能源入市折价,进一步抑制电价水平。
- 重点区域如广东、山西、山东、甘肃、蒙西等均面临电价下行压力和高波动风险。
全国碳市场配额供需及价格展望 [page::4]

- 2025年重点行业配额余量收紧,配额结转规则导致市场惜售情绪减弱。
- 强制流通配额预计10月中上旬耗尽,三季度或先见碳价反转迹象。
- 全年碳价先稳后升,建议缺口企业分批逢低采购。
碳酸锂市场过剩严重,价格震荡偏弱 [page::5]

- 2025年预测锂盐供过于求29.9万吨,供增速34%远超需求21%。
- 中国自主供应占比提升,进口依赖度下降。
- 产业链处于被动累库和利润负反馈阶段,成本曲线失真,价格区间预计5-6.5万元/吨。
镍与不锈钢期货震荡下行 [page::6]

- 2025年下半年镍价参考区间11.0-12.7万元/吨,不锈钢1.20-1.31万元/吨。
- 镍矿供应端紧张担忧情绪钝化,冶炼端供应弹性大限制价格上方空间。
- 下游需求平平,受海外关税和新能源三元材料渗透有限影响,价格震荡重心或下移。
工业硅、多晶硅价格延续下行周期 [page::7]

| 期货品种 | 运行区间 (元/吨) | 供需特征 |
|----------|-----------------|---------------------------|
| 工业硅 | 6,000-8,000 | 供需三季度过剩,四季度趋紧;价格受需求锚定,库存高企 |
| 多晶硅 | 30,000-34,000 | 供需过剩,四季度过剩幅度缩小;库存高企、成本塌陷 |
- 当前市场供大于求且库存压力高,短暂反弹可作为做空机会。
- 风险包括上游超预期减产、政策刺激及需求意外好转。
深度阅读
国泰君安期货半年报《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行情及投资展望》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半年报发布 | 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行情及投资展望》
- 发布机构:国泰君安期货投研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0日
- 作者:多位高级分析师及研究团队(张再宇、张航、邵婉嫕、唐惠斑等)
- 报告主题:重点围绕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相关多个细分行业(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电力、碳市场、碳酸锂、镍与不锈钢、工业硅与多晶硅)的市场行情展望与投资策略。
- 核心论点:
- 新能源车市场预计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中国市场强劲,欧美需求走势分化明显。
- 光伏行业进入需求减速和装机增速放缓阶段。
- 储能市场总体高增长,但区域表现存在分化。
- 电力行业供需宽松、电价面临下行压力。
- 碳市场配额收紧趋势已充分计价,碳价料前期稳定后抬升。
- 碳酸锂价格偏弱,供需过剩明显。
- 镍与不锈钢价格或震荡下行,矿端供需与冶炼链条矛盾决定走势。
- 工业硅、多晶硅需求疲软,价格仍处下行周期,且需求变化成为定价关键。
- 整体偏向于理性看待新能源行业的增长机会,警惕部分品种存在的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风险,强调政策环境、市场供需节奏和技术进步对行情的关键影响。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新能源车市场展望
- 关键论点:
- 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增长23%至2078万辆,中国同比增长29%,销量达1654万辆,占全球销量比约71%[page::0]。
- 2025H2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20%,环比增35%,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强化、下沉市场释放及出口稳健。
- 欧美市场呈现分化,欧洲受碳排放政策驱动,销量保持12%增长;美国受政策逆转及购车信贷收紧影响,需求增长较为有限[page::0]。
- 支撑逻辑:
- 以旧换新政策覆盖面扩大,申请量可能触及1000万份,推动换购需求大幅回补;
- 下沉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中低价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注入约250万辆新增空间;
- 欧洲碳排放新规虽短期宽限但长期压力明显,车企订单可能后延,造成今年销量变动[page::0]。
- 数据点:
- 全球增长387万辆,81%增量来自中国产量;
- 5月欧盟碳排放政策调整,允许2015-2027年多年度平均实现,短期减弱动力。
- 结论:行业总体乐观,尤其是中国市场,下半年依旧看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欧美存在政策和经济阻力,投资者应关注区域分化的市场表现。
---
2. 光伏行业行情展望
- 核心摘要:
- 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预计520GW,同比下降5%,进入增速下滑通道,主要集中中国市场;
- 国内因为136号文(新能源项目全面入市政策)影响,装机速度显著放缓,全年增速预计-10%,新增装机约240-250GW;
- 海外市场整体平淡,欧洲经济弱势导致补贴减少、消纳压力,增速回落,美国因贸易壁垒表现疲弱,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为亮点[page::1]。
- 推理:
- 国内分布式电站4-5月存在抢装,后期低迷,新基建大量减少且消纳限制,多依赖风光大基地二期;
- 补贴退坡和贸易壁垒成为海外装机负面因素,但特定新兴区域政策扶持依然促进增长。
- 数据重点:
- 海外新增约270GW,年度增速+1%;
- 预期整体环球光伏需求降温,投资应关注下游项目发展与政策动态。
---
3. 储能市场动态
- 重点信息:
- 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虽下调但依然高增长,预计228.4GWh,同比增长21%;
- 中国市场1-5月新增数据抢眼,且储能中标项目储备充足,全年拟增至107.4GWh;
- 美国、欧洲及新兴市场表现良好,分别同比增长32%、36%、83%不等[page::2]。
- 逻辑:
- 国内强制配储政策取消与“531抢装效应”结束带来下半年节奏放缓风险,但项目储备为安全垫;
- 海外市场多受政策及能源转型驱动,尤其新兴市场需求旺盛。
---
4. 电力行业展望
- 主要观点:
- 2025年发电与用电量增长差异,发用比仅89.6%,低于历史水平,整体利用率下降,市场供过于求;
- 一次能源价格持续走低,加之电力市场机制改革加速,电价承压明显,下半年延续下行趋势;
- 主要地区电价均表现出结构性下行压力,各自受新能源占比提升和需求拉动不足的影响[page::3]。
- 数据细节:
- 预计全年发电量1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
---
5. 全国碳市场行情
- 主要内容:
- 2025年碳排放配额继续紧缩,但市场收紧预期已充分计价,逆向操作规则导致配额流通压力;
- 碳价前期下跌主要受预期释放与强制流通配额释放影响,预计10月中旬配额耗尽后碳价有望反转;
- 8月前市场可能震荡,9月后随着履约压力显现,进入上涨阶段,建议缺口企业分批采购[page::4][page::5]。
---
6. 碳酸锂期货行情预测
- 观点总结:
- 短期仍偏弱震荡,价格区间5-6.5万元/吨;
- 供应逆势增长34%,需求仅增长21%,产能过剩加剧,2025年供大于求29.9万吨;
- 中国资源自主化程度提高,进口依赖大幅下降至25%;
- 成本曲线失真,矿端及冶炼成本集中表现为“团雾”现象,导致价格与成本脱节,产业链处于去库存和利润负反馈期[page::5][page::6]。
---
7. 镍与不锈钢期货行情展望
- 要点解读:
- 价格震荡下行,参考区间沪镍11-12.7万/吨,不锈钢1.20-1.31万/吨;
- 矿端供应矛盾趋缓,印尼镍矿溢价三季度有见顶信号;
- 冶炼产能增多但供应存在轮动,利润虽可观但投资回报期长;
- 需求端海外关税、下游新能源三元电池需求增长有限,整体需求疲软,供应忧虑情绪降温[page::6][page::7]。
---
8. 工业硅、多晶硅期货行情分析
- 综合观点:
- 价格目前尚未见底,处于明显供过于求阶段;
- 成本线逻辑失效,随着高库存和需求下滑,价格仍将承压;
- 三季度预计供需过剩,四季度供需有望趋紧但无法逆转价格下行趋势;
- 看空思路:在需求未好转前,工业硅、多晶硅期货均建议持空仓位[page::7][page::8]。
- 风险因素提示:
- 上游超预期减产;
- 政策刺激出台;
- 终端需求意外好转。
---
三、图表与数据解读
报告页面配有新能源车充电、新能源车市场结构等强烈象征性图片,但表达的重点在于数据和数字表现:
- 新能源车销量结构图(page 0):显示中国占比高达71%,显著多于欧美市场,说明投资应重点关注中国市场的政策与需求动态。
- 光伏行业增减速背景图片(page 1):视觉上传达光伏相关产业链反应,结合数据透露下滑趋势。
- 储能装机照片(page 2):反映储能装备逐步规模化应用,数据指出海外新兴市场的强劲潜力。
- 电力行业现实场景(page 3):太阳能电池板反映新能源渗透,结合电价走势说明市场供需矛盾。
- 碳市场工厂排放设备(page 4 ):突出碳排放治理主题,配合碳价走势和配额收紧的基本供需态势。
- 碳酸锂堆料(page 5):体现原材料过剩与价格波动的现实。
- 工业硅、多晶硅原材料照片(page 7):暗示价格技术底部尚未显现与需求低迷,数据佐证供过于求。
所有图文高度配合文本分析,图像起辅助氛围构建的作用,全文以翔实数字为核心,具体对市场变化周期和供需节奏做深入刻画。
---
四、估值与投资建议解读
本报告未直接使用DCF或市盈率等传统估值模型,而是通过:
- 供需平衡法:预测年度新增装机、产量、需求缺口,判断价格走势;
- 成本曲线分析与利润模型:尤其碳酸锂和镍领域,估计一体化成本区间,揭示价格弹性瓶颈;
- 政策影响权重:新能源车、碳市场等重点依赖政策走向;
- 市场节奏判定与现货期货关系:例如碳配额结转影响市场流通性,工业硅多晶硅库存周期带来的价格压力。
因此,估值更多基于宏观供需变量和产业链节奏判断,不同品种分别给出价格区间区间以及短中长期的行情预测,未体现传统的目标价或评级制。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如下主要风险:
- 政策风险: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碳排放政策调整(如欧盟碳排放目标宽限)、光伏补贴减退、新能源市场入市机制改革等;
- 需求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下滑导致光伏、工业硅、多晶硅、镍等行业价格承压;
- 供应风险:过剩产能释放速度大于需求扩张,尤其碳酸锂、工业硅领域;
- 国际贸易影响:美国对中国新能源车及光伏产品加征关税,碳酸锂和镍进口依赖度变化等;
- 金融市场风险:信贷政策、车贷违约率影响新能源车市场;
- 政策实施与监管不确定性:碳市场配额结转规则和流通机制带来的市场波动;
- 市场预期与情绪波动:碳市场、镍等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可能被市场情绪过度放大。
报告多数风险均未提出明确缓解策略,但强调了政策动态和库存节奏的监测对规避风险的重要性。
---
六、批判性视角
- 数据与预测的高度依赖政策假设:新能源车、光伏及碳市场分析均基于对现行及未来政策动向的判断,而政策本身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欧美市场表现分化说明政策波动风险明显;
- 供应侧预期或高估:部分序言存在较强的供应过剩预期,对产业链利润压力强调显著,但是否充分考虑了产业自我调节和价格驱动减产?
- 需求疲软判断较为悲观:如光伏和工业硅段的需求持续走弱,若出现技术革新或政策刺激,可能对行情形成积极推力,报告对此种情景涉及较少;
- 图表与文本关联性欠缺具体数据对比:报告中的图片多为象征性工业或产品图片,缺少细致的图表数据解析,减弱了部分数据可视化辅助理解的效果;
- 估值方法单一:缺少市场风险调整或比较估值模型,投资者难以直观判断当前价格是否被低估或高估。
---
七、结论性综合
国泰君安期货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行业半年报秉持严谨的数据驱动框架,对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电力、碳市场及关键原材料期货市场均进行了深度剖析。从整体来看:
- 新能源车:强劲增长主导来自中国内需与出口,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渗透提升驱动整个产业链;
- 光伏:进入增长放缓周期,政策与市场双重压力导致装机需求下降;
- 储能:高景气,但区域分化依旧明显,海外新兴市场增长潜力大;
- 电力行业:受发用电量差异和成本走弱影响,市场供需宽松,电价承压;
- 碳市场:政策配额收紧趋势已被充分预期,市场或将经历阶段性反转;
- 碳酸锂:供过于求格局依旧严峻,价格偏弱运行,成本曲线失真现象显著;
- 镍、不锈钢:矿端与冶炼端矛盾推动价格震荡走低,需求端增长乏力;
- 工业硅、多晶硅:供需失衡严重,库存高企,价格仍在下探阶段。
从投资视角,报告重点提示:
- 把握新能源车和部分储能市场的结构性成长机会;
- 警惕供应过剩导致的产业链成本与价格崩塌风险;
- 留意政策导向及国际贸易环境对市场供需造成的影响;
- 谨慎参与碳酸锂、镍及工业硅相关品种,避免盲目乐观。
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从宏观政策到微观市场供需的全景导航,提示了新能源行业未来半年多元化且复杂的格局,助力专业投资者制定科学稳健的投资策略。
---
参考文献及溯源
- 2025年新能源车半年度需求展望详见[page::0][page::1]
- 2025年光伏行业半年度行情展望[page::1][page::2]
- 2025年储能市场半年度行情展望[page::2][page::3]
- 2025年电力行业半年度行情展望[page::3][page::4]
- 2025年全国碳市场半年度行情展望[page::4][page::5]
- 2025年碳酸锂期货半年度行情展望[page::5][page::6]
- 2025年镍与不锈钢期货半年度行情展望[page::6][page::7]
- 2025年工业硅、多晶硅期货半年度行情展望[page::7][page::8]
---
注:全文所有观点均基于国泰君安期货2025年6月发布的官方报告内容,严格遵守信息溯源规则,未注入非报告来源的个人主观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