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NDI全景东盟双周报】2025年第6期:“大金砖”合作抵御关税冲击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7月起美国对东盟国家实施的差异化关税政策及其经济传导效应,阐述东盟通过谈判、内部刺激与多边合作三大路径应对关税冲击的策略,重点介绍金砖机制引入东盟成员印尼后合作深化及其全球南方影响力提升,最后分析了东盟资本市场和货币汇率的分化表现及中国与东盟在制度、产业及金融领域合作的多元拓展,为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洞见 [page::0][page::2][page::5][page::8][page::12][page::14]
速读内容
美国对东盟的关税政策调整及影响 [page::1][page::2]

- 美国将对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国家加征20%-40%不等关税,部分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关税则有所下调。
- 关税政策附带威慑和豁免条款,鼓励相关国家转移产能或开放市场。
- 关税调整传导至东盟经济,导致出口下降、GDP增速放缓,部分产业如越南原油煤炭、泰国大米、新加坡氯乙烯树脂出口受到明显冲击。
东盟应对关税冲击的三大路径 [page::4][page::5]
- 通过与美国谈判争取关税优惠与豁免,利用政策豁免条款降低冲击。
- 推出内部刺激政策:泰国实施大规模旅游与农业基建项目,印尼延续经济刺激计划并引导外资进入新兴产业,越南延长增值税减免并优化数字经济流程。
- 加强多边合作和区域一体化,深化与中国、东盟及海合会合作,推动自贸区升级,构建“金砖+东盟”合作新格局。
金砖国家合作格局及东盟纳入的重要意义 [page::5][page::6][page::7]

- 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正式加入金砖,令金砖成员扩容至“11+10”,覆盖全球46%人口和35%经济总量。
- 金砖资源、产业互补,掌握全球72%稀土资源及重要农矿产,经济增长表现优异,2024年GDP增速达到4%。
- 金融、绿色、数字经济合作加速落地,机制由规模扩张转向功能深化,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东盟资本市场表现分化,货币汇率涨跌错落 [page::8][page::9][page::10][page::11]

- 7月1日至16日,越南股指涨幅最大达7.09%,新加坡、印尼、泰国均有不同幅度上涨,马来西亚则出现下跌。
- 各国资本市场走势反映其经济基本面及政策环境差异,市场结构性分化加剧。
- 货币方面,新加坡元和泰铢表现强劲升值,菲律宾比索、越南盾轻微贬值,马来西亚林吉特和印尼卢比波动明显。
-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债券收益率波动有限,政策锚定效应显现,体现市场对宏观政策的信心。
中国与东盟合作机制深化及产业多元拓展 [page::12][page::13][page::14]

- 高层外交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落实,强化区域安全、安全合作及多边安全理念。
- 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纳入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前沿领域,支持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 多场文化、教育及科技交流活动活跃,推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合作聚焦数字贸易、金融支持和产业升级。
- 绿色交通合作不断加强,新能源重卡产业链逐步落地东盟,助力区域低碳转型。
深度阅读
【CGS-NDI全景东盟双周报】2025年第6期:“大金砖”合作抵御关税冲击——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标题:《【CGS-NDI全景东盟双周报】2025年第6期:“大金砖”合作抵御关税冲击》
- 作者:武赟杰,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
- 发布机构:中 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CGS New Development Institute)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4日
- 研究主题:东盟经济,特别聚焦美国对东盟的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冲击,东盟及“大金砖”国家合作应对策略,以及资本市场动态和中-东盟合作深化。
- 核心论点概括:
2025年7月,美国对东盟多国加征歧视性关税,贸易摩擦升级。东盟通过与美国谈判、内部经济刺激及加强区域多边合作三大路径应对关税冲击。同时,印尼加入扩容后的金砖国家,使“大金砖”合作格局进入新阶段,以强化全球南方合作和全球治理。受多重外部扰动影响,东盟资本市场表现分化,货币汇率出现涨跌互现。中-东盟合作机制持续完善,产业合作尤其在数字经济领域快速深化,驱动区域经济增长。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关税政策:对等关税逐渐转为歧视性关税
关键内容总结
- 美国从2025年8月1日起,针对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国家实施20%-40%的高额歧视性关税。
- 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的关税税率分别有不同幅度下调,泰国和印尼保持不变,文莱、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有小幅上调。
- 美国关税政策附加惩罚性措施(报复性加税)与激励条款(对产能转移及市场开放予以豁免),形成“惩罚与激励”组合,延续以关税作为供应链重构和市场准入杠杆的策略。
理由与逻辑
- 美国通过差异化关税,压缩相关东盟国家对美出口利润空间,迫使其调整产业链布局及市场开放,强化对供应链的影响和控制。
- 关税的差异化设置体现美国更精细的贸易摩擦管理策略,由统一的“对等”关税转向带有歧视性的贸易限制,增加东盟国家谈判压力和顺应成本。
关键数据及意义
- 关税变动幅度见图表,越南7月关税税率降至20%,柬埔寨36%,老挝40%,缅甸40%降至36%(图2详见表述)[page::1,2]
- 美方设定若实行报复加税,关税可再追加同等额度,展现其强硬威慑姿态。
- 关税豁免条款为东盟国家赢得谈判灵活性,同时激励产业链回流美国,显示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深层逻辑。
---
2.2 关税变动传导的连锁效应
论点总结
- 美国关税调整引发价格传递、贸易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东盟不同国家呈现出显著差异化的宏观经济和贸易影响。
- GDP增速普遍受到抑制,如马来西亚2025年GDP增长由5.1%下调至4.2%,印尼从5.0%降至4.8%,泰国仅2.0%,新加坡则疲软至1.6%。
- 关税主要冲击传统资源品出口,比如越南原油和煤炭出口金额下降明显;新加坡聚氯乙烯树脂出口量与金额大幅下滑;泰国大米出口受美国36%高税率影响,出口单价下降;印尼煤炭和镍锍出口萎缩明显。
论据解释
- 价格传递及关税直接增加出口产品成本,导致出口减少,利润缩减。
- 贸易转移表现为下游企业订单提前转移、调整供应链布局,短期内出口量波动显著。
- 产业重构迫使相关国家不得不寻求刺激政策以维持经济稳定和产业升级。
重要数据点深刻解释
- 越南4月后原油出口金额下降近40%,煤炭下降65%(图3);新加坡聚氯乙烯树脂出口量3月峰值38.28万吨,关税后4月暴跌至16.09万吨,出口金额下跌77%(图3)。
- 泰国4月大米出口量减少3%,出口金额降9%(图4);印尼2025年4月煤炭出口减少近50%,镍锍出口4月受32%关税影响大跌(图4)。
- 这些数据显示资源型与制造型出口国均遭关税政策冲击,透露系统性风险
[page::2,3,4]
---
2.3 东盟抵御外部关税冲击的三大路径
路径一:针对性谈判争取优惠
- 越南成功通过“关税互换”减少对美出口成本,部分国家依托关税豁免条款推动产能转移并谋求市场准入开放。
- 这种策略在短期缓解冲击的同时,可能伴随一定程度市场和政策让步。
路径二:实施内部刺激政策
- 泰国推行七大旅游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升级及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 印尼延长经济刺激计划,税收优惠吸引电子及纺织领域外资;
- 越南延长增值税减免政策,优化数字经济流程,促进高增值产业发展。
路径三:加强区域及全球多边合作
- 东盟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等安全与经济多边合作平台,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
- 中国与东盟深化“一带一路”、“钻石六边”等合作机制,推广高质量区域合作。
这一策略拓宽风险分散渠道,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治理能力[page::4,5]
---
2.4 区域合作:“大金砖”合作纳入印尼,东盟融入全球治理核心
核心观点
- 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正式加入金砖机制,标志该机制在东盟地区的实质性扩容,形成“11+10”大金砖合作格局。
- 金砖国家涵盖全球约46%人口和35%经济总量,2024年GDP增速4%,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超过50%。
- 金砖国家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市场规模方面具有高度互补性,促进稀土、能源、农业等战略协同。
- 金砖峰会在金融(本币结算、供应链韧性)、绿色(气候融资)、数字(人工智能治理)等领域取得多个重要成果,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强化治理规则和发展路径。
- 金砖机制从规模扩张向功能深化转型,提升全球南方合作的战略高度和实操性。
关键图表解析
- 图6展示原金砖五国与新加入六国GDP对比,新加入国家虽体量较小,但总量稳定增长,提升整体体量与多样性。
- 图7展现新加入六国GDP组成及2024年增长趋势,体现多元结构与增长潜力。
- 金砖国家所贡献世界战略资源及市场数据,显示其在全球供应链和治理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会议成果摘要
- 《里约热内卢宣言》支持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及发展的合理代表性;
- 《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30》提出未来五年贸易投资与金融合作路线图;
- 气候融资及人工智能治理声明推动绿色技术转让与技术规则制定。
这些均标志着全球南方集团合作强化和治理现代化向前迈进[page::5,6,7]
---
2.5 资本市场:外部扰动下的分化演绎与稳定支撑
市场整体表现
- 7月1日至7月16日,东盟股市整体呈现不同程度上涨,表现差异显著。
- 越南股指涨幅7.09%,领跑区域,得益于充足的经济基本面和外资流入。
- 印尼雅加达指数上涨4.00%,显示资金逐步回流和市场承接力。
- 泰国SET指数上涨4.29%,政策刺激逐步发挥作用。
- 新加坡海峡指数上涨3.57%,受益于宏观稳定和资金面支撑。
- 马来西亚KLCI下跌2%,逆势表现较弱。
- 菲律宾股指微涨0.32%,受外部不确定性影响较大。
图8至图12详细展示各国股指变化趋势,体现市场情绪和政策反应的差异性[page::8,9,10]
货币汇率表现
- 东盟主要货币兑美元涨跌互现,菲律宾比索贬值1.84%,新加坡元升值0.62%,泰铢小幅升值0.33%,马来西亚林吉特波动。
- 越南盾贬值幅度较小(0.68%),体现贸易谈判缓和市场预期,央行汇率管理成效。
- 货币走势反映出资本流动性、政策信号及宏观基本面的复杂交织。
图11展示了跌涨幅变化及走势的平衡[page::10,11]
债券市场概况
- 马来西亚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后回升,彰显市场稳定预期。
- 新加坡10年期国债收益率缓慢上行,资金避险需求与通胀管理相互影响。
- 两地债市体现政策锚定效应和对宏观风险的温和应对[page::11,12]
---
2.6 对华合作:机制深化与多元拓展
制度层面
- 中国—东盟加强高层外交引领,推动《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签署,深化战略互信。
- 第32届东盟地区论坛持续推进“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理念。
- 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纳入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供应链联通等40多个前沿议题,推动中国-东盟贸易投资向现代化升级。
- 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开创新型跨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多边自由贸易环境建设。
- 多项人文交流活动及签证便利措施“澜湄签证”“东盟签证”实施,深化文化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产业合作
- 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试运营,签署国际合作协议,推动技术交流与应用。
- 绿色智能交通产业协作聚焦新能源重卡服务,推动产业链降本增效、绿色转型。
- 数字贸易与金融领域不断突破,中小企业支持机制加强,湖北—东盟贸易额增长46.2%,电子商务和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开启。
上述合力强化两者在全球经济中的互动与区域韧性提升[page::12,13,14]
---
2.7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提示以下三大风险:
- 政策理解不到位风险;
2. 国内政策落实不及预期风险;
- 国外政策落实不及预期风险。
提示表明了中长期政策执行对经济合作和市场表现的关键性,提醒投资者关注政策风险的不确定性[page::14]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编号 | 内容描述 | 关键数据与趋势 | 作用与联系 |
|---------|----------------------------|-------------------------------------------------|-----------------------------------------------------------------------------------------------------------------------------------------------------|
| 图2 | 东盟国家4月与7月关税税率变化对比图 | 越南、缅甸、柬埔寨关税大幅下降,泰国、印尼保持稳定,马来西亚轻微上升 | 展示了美国关税政策由统一对等转向差异化歧视性格局,强调美国通过关税工具实现贸易战略意图。[page::2] |
| 图3 | 越南原油和煤炭出口金额走势 | 出口金额持续萎缩,反映资源品出口压力增大 | 验证关税冲击对资源型出口国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支撑GDP增速放缓预测。[page::3] |
| 图3 | 新加坡聚氯乙烯树脂出口量和出口金额波动 | 4月出口量和金额暴跌,暗示关税调整直接影响出口企业利润 | 具体反映高关税政策影响制造业下游,说明短期价格战无法完全缓解关税冲击。[page::3] |
| 图4 | 泰国大米出口数据 | 4月出口量下降3%,金额下降9%,反映关税导致出口单价下滑 | 突出传统农产品出口国面临的贸易阻力,体现关税对出口价格敏感性的影响。[page::4] |
| 图4 | 印尼镍锍及煤炭出口额走势 | 2025年4月煤炭出口价量齐跌近50%,镍锍出口在关税生效前冲高后大跌 | 资源型经济面临出口利润压缩,透露系统性风险,印证报告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压力。[page::4] |
| 图6&7 | 金砖国家GDP分布及增长趋势柱状图 | 金砖新增6国GDP稳定增长强化总体经济体量,利好合作潜力 | 强调“大金砖”合作带来全球南方经济重心转移及资源互补,验证战略合作意义。[page::6,7] |
| 图8-12 | 东盟各国主要股指走势折线图 | 越南7.09%涨幅领跑,印尼、泰国、新加坡稳健上涨,马来西亚下跌 | 显示不同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应对对资本市场的差异影响。图表佐证资本市场分化特征及外部扰动影响。[page::8-10] |
| 图11 | 东盟主要货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曲线 | 菲比索持续贬值,新加坡元升值明显,越南盾波动较小 | 彰显货币市场对政策和宏观环境反应不一,反映投资者对不同国家经济信心差异。[page::11] |
| 图12 | 马来西亚、新加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 | 两国收益率波动范围有限,反映市场对通胀和政策预期稳定 | 展示债市稳健性,体现对区域经济稳定的信心,支撑资本市场整体抗风险能力的佐证。[page::12] |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属于宏观经济与区域合作研究,未具体涉及个别公司或行业的细节估值模型,未包含DCF或PE等具体估值方法。重点在于宏观逻辑与政策影响、资本市场反映及合作机制演进,估值部分更多通过市场走势间接体现,报告未明确展示敏感性分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理解不到位:市场和企业对美国关税政策复杂条款或中长期方向误判,可能导致应对措施延误或失误。
- 国内政策落实不及预期:东盟国家内部刺激政策实施力度不足,经济韧性难以形成,经济增长承压。
- 国外政策落实不及预期:美国及其他贸易政策调整预期变数加大,短期内贸易摩擦升级可能超预期,引发更大经济影响。
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区域治理变化等未明确列出,但结合内容属于潜在风险,提醒投资者关注宏观政策与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page::14]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该报告政策导向明显,强调合作机制与对冲路径策略的积极面,整体观点偏向乐观,可能对地缘政治风险及突发事件影响的描述较为保守。
- 对美国关税政策的解读以“惩罚+激励”为主要框架,未深度探讨美方政治周期和内部经济动因的复杂性,存在简化倾向。
- 资本市场分析时间窗口较短(7月初至中旬),对市场波动中长期趋势的洞察有限。
- 金砖合作的功能深化面,报告强调结构性利好和合作愿景,但在机制执行与实际经济落地方面缺少具体案例分析,后续可关注合作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
- 货币市场分析较为表面,未对汇率变动背后的资本流动结构、货币政策响应做深入剖析。
尽管如此,报告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数据支持扎实,符合政策研判和区域经济分析需求[page::1-14]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7月东盟地区面临的美国歧视性关税冲击及其广泛影响,重点强调了:
- 美国新关税政策通过差异化征税和双重激励机制,试图重塑供应链和市场准入格局,给东盟国家经济增速和产业出口造成多重压力,尤其是资源型和制造业出口。
- 东盟国家采取了以谈判争取关税优惠、内部经济刺激及加强多边合作为核心的三条应对路径,试图缓冲冲击、增强经济韧性,积极分散单一外部风险。
- 金砖国家扩容及印尼加入,增强了大金砖合作的全球南方合作平台功能,提升对全球治理改革的推动力,并通过多领域合作(金融、绿色、数字)深化,成为区域经济联动与治理创新的重要支撑。
- 东盟资本市场在多重扰动下表现分化,越南表现最为强劲,市场信心及外资流入成重要支撑;货币汇率呈涨跌互现,反映市场对各国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响应的差异。
- 中国与东盟合作进入机制深化和多领域拓展阶段,尤其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交通和跨境贸易金融领域,实现了实质性进展,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 风险方面,政策理解与落实不及预期是主要潜在威胁,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需密切关注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
从图表分析角度,数据具体揭示了关税调整对贸易量、出口金额及产业链的深刻冲击,资本市场对宏观基本面及政策变化的反应也被细致刻画,提供了翔实的佐证和趋势支撑。合作机制与政策倡议的深入展开,显示出区域经济在全球不确定性中寻求韧性和创新发展路径。
本报告传达了中国银河证券对东盟及大金砖合作抱持的整体积极评价和对未来区域经济韧性与合作潜力的信心,同时提醒持续关注外部政策和风险的不确定性。
---
参考文献与溯源
本分析内容严格依据原报告内容编写,页码引用标记如下:
- 核心观点、关税政策及其传导效应详见[page::0,1,2,3,4]
- 东盟抵御路径及区域合作“大金砖”详见[page::4,5,6,7]
- 资本市场和货币分析详见[page::8,9,10,11,12]
- 对华合作机制深化及产业合作详见[page::12,13,14]
- 风险提示及结语[page::14]
图表标注详见各对应页码,确保信息完整与可追溯。
---
以上是对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第6期《大金砖合作抵御关税冲击》报告的极致详尽与综合性分析,涵盖报告的所有重要论点、数据和图表,帮助理解报告的内在结构和深刻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