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反转和基金经理过度自信——“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美国股票型共同基金经理数据,构建过度自信指标,实证发现高过度自信基金经理持股对应更高动量收益和更显著反转效应,且结果稳健且难以被风险因素解释,支持过度自信加剧股价动量异象的观点[page::0][page::3][page::7][page::8][page::17]。
速读内容
投资者过度自信指数构建方法 [page::4][page::5]
- 采用基金经理六个替代指标(性别、任期、换手率、组合集中度、过往业绩与投资组合风险)综合构建两种过度自信指数:等权指数(OCI^EW)与主成分指数(OCI^PCW)。
- 指数分别标准化处理并采用一年移动平均,兼顾多维度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
- 两种指数在各项指标上存在差异,且高度相关(均值相关系数0.7),保证稳健性。
过度自信指数股票层面转化与描述统计 [page::6]
- 以基金经理持仓权重转化成股票层面OCI,得到OCI^EW和OCI^PCW。
- 两OCI高度相关(0.87),与传统动量相关指标相关性较低,表明OCI捕捉独特信息。
过度自信与动量效应:实证分组回报分析 [page::7]

| 过度自信分组 | 低OCI动量收益 | 中OCI动量收益 | 高OCI动量收益 | 高低OCI差异 |
|---------------|----------------|----------------|----------------|--------------|
| OCI^EW | 0.16% (t=0.99) | 0.30% (t=1.76) | 0.60% (t=3.05) | 0.44% (t=3.74)|
| OCI^PCW | 0.15% (n.s.) | 0.25% (n.s.) | 0.63% (t=3.90) | 0.49% (t=3.90)|
- 高OCI组合动量收益显著高于低OCI,年化差异约5.3%-5.9%。
-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回归确认动量收益alpha显著,排除风险补偿解释。
过度自信与反转效应关联实证 [page::8][page::9]

- 高OCI股票长期收益出现显著负反转,每月反转收益为-0.32%至-0.34%,低OCI组合无显著反转。
- 反转效应同样不因风险因素而减弱,支持动量长期反转机制。
个股特征及OCI对动量的增量解释 [page::10]
| 股票特征 | 全样本动量收益 | OCI调节动量收益差异(低-中-高) |
|----------|-----------------|----------------------------------|
| 市值 (SIZE) | 0.70 - 0.38 | 0.30 - 0.64 - 0.49 |
| 账面市值比 (BM) | 0.55 - 0.26 - 0.20 | 0.42 - 0.12 - 0.29 |
| 分析师覆盖率 (RESNA) | 0.62 - 不显著 | 不显著 |
| 股票换手率 (TURN) | 0.20 - 0.47 - 0.41 | 0.25 - 0.32 - 0.50* |
- OCI对动量收益的影响独立于传统个股特征,且在多种特征分组下均显著。
回归分析支持过度自信调节动量关系 [page::11][page::12]
- 交互项OCI×前期回报显著正向,说明过度自信强化收益持续性。
- 控制多种股票特征后OCI仍显著,回归结果稳健。
基金经理过度自信影响动量的替代假设测试 [page::13][page::14]

- 通过基金经理变动分析确认过度自信驱动动量; 过度自信经理持仓显示显著更强动量效应,相较基金风格影响。
- 经理任期作为过度自信代理变量验证结果一致。
过度自信指数与市场状态及动量收益动态关系 [page::14][page::15]
- 聚合OCI与市场过去36个月收益正相关,反映过度自信与市场环境联动。
- 动量收益随聚合过度自信水平变化显著,牛市中表现尤为强劲,熊市无明显动量收益,支持过度自信理论。
稳健性检验展示结论一致 [page::15][page::16]
- 子样本分期、季节性效应(非1月有效)和牛熊市划分中,动量效应及OCI调控效应均保持显著。
- 结论具有较强时间和市场状态稳健性。
研究总结 [page::17]
- 过度自信作为基金经理行为特征,显著推动股票短期动量和长期反转效应,且不因风险溢价解释。
- 结果符合Daniel等(1998)理论,强化行为偏差在资产定价中的重要作用。
- 风险提示:基于历史数据及海外文献,不构成投资建议。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动量、反转和基金经理过度自信——“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四》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动量、反转和基金经理过度自信——“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四十四》
- 发布机构:华安证券研究所
- 报告日期:2023年6月7日
- 作者及联系方式:
- 作者:炜(执业证书号:S0010520070001,邮箱:yanjw@hazq.com)
- 联系人:钱静闲(执业证书号:S0010522090002,邮箱:qianjx@hazq.com)
- 主题聚焦:该报告围绕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对股票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展开,基于美国股票共同基金经理的行为特征和交易数据,创新性构建衡量基金经理过度自信的指标,对美股市场投资者心理行为与价格异象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探讨。[page::0]
核心论点:
- 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经理)存在的过度自信及自我归因偏差是动量效应形成的重要驱动力;
- 构建了基金经理过度自信指标(OCI),通过基金经理持仓权重转化为股票层面的OCI;
- 高OCI股票相较低OCI股票,表现出更显著的短期动量收益和长期反转效应;
- 结果经多重稳健性检验,排除了由风险补偿或基金风格驱动的可能;
- 该研究为理解股票价格异象提供了行为金融学视角,并提示国内市场基金经理风格对市场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page::0][page::3]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第3页)
- 主要内容总结:
- 动量效应指的是过去3至12个月表现好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有超额收益,这种现象为经典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无法解释的异象。
- Daniel等(1998)提出过度自信导致私人信号被过度反应,当市场后续信息确认时,投资者的过度反应使得价格出现动量;长期随着信息公开,价格回归基本面导致反转效应。
- 因过度自信不可直接观测,文献构建了基金经理过度自信指数,综合考虑性别、任期、换手率、组合集中度、过往业绩和组合风险六个替代指标,既减少单一指标噪音,也能更全面表现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
- 指数分为两个版本:等权合成(OCI^EW)和主成分分析合成(OCI^PCW),并加权基金经理持仓得出股票层面OCI。
- 实证显示,高OCI股票不仅短期动量显著,长期反转也强;这些收益差异控制风险因素后依旧显著,动量收益差异的经济学意义明显。
- 进一步分析消除了逆向因果及偏好驱动动量的可能,确认动量效应是过度自信及自我归因的结果。[page::3]
- 逻辑支持:
- 构建综合指标有效衡量不可直接观察的行为偏差;
- 采用多重替代指标覆盖不同维度,提升指标可信度;
- 引用经典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 引入股票层面转化,解决基金经理特征与股票表现指标的跨尺度问题;
- 动量和反转效应的时序关系匹配心理偏差的预期表现;
- 利用控制组和回归方法排除混淆因素。
2.2 过度自信指数构建(第4-5页)
- 数据样本:
- 1984年1月至2014年12月美国股票型基金,剔除股票持仓少于10只或AM规模低于500万美元的基金;
- 含3113只基金,累计150,019个季度样本;采用丰富基金和股票面数据(持仓、月度回报、换手率、费率、基金经理信息等)。
- 六个替代指标:
1. 管理人数与性别(二元变量,女性或男性)
2. 基金经理任期(作为经验及耐性指标)
3. 投资组合换手率(代表频繁交易,关联过度自信)
4. 投资组合集中度(Herfindahl指数,集中投资往往伴随自信)
5. 先前基金业绩(可能反映归因偏差)
6. 投资组合风险(残差波动率,风险承担倾向)
- 两种构建方法:
- OCI^EW(等权合成):将连续指标转为分位数(百分制得分),性别不转换,六指标直接相加(一年移动平均)。
- OCI^PCW(主成分法):连续变量季度标准化,提取六指标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25%。
- 特征和统计结果:
- OCI^EW平均3.02,标准差0.83,OCI^PCW平均0.01,标准差0.95;
- 基金经理平均月换手率7%,年84%;平均任职5.35年,48%为男性经理;
- 关键替代指标相关性较低(最大仅0.30及以下),说明指标捕捉的维度差异化,有助于综合衡量;
- 两OCI高度相关(0.70),但侧重点略异,主成分法更注重风险与集中度,等权法与性别和任期相关度较高。[page::4][page::5]
2.3 实证结果(第5-12页)
2.3.1 股票层面OCI转换(第5-6页)
- 通过基金经理持仓加权合成每只股票的OCI,为后续实证分析提供可用连续解释变量。
- 介绍两种股票层面OCI的描述性统计及与其他个股特征的相关关系。
2.3.2 过度自信与动量效应(第6-8页)
- 分三组股票(按过去6个月回报)×三组OCI,组合成9组投资组合考察未来6个月月度回报。
- 发现:
- 全样本动量超额收益0.36%/月(接近2%年化);
- 高OCI^EW组动量收益达0.60%/月,明显高于低OCI组的0.16%,差额0.44%(年化5.3%),统计显著(t>3);
- OCI^PCW指数类似,组间差0.49%/月;
- 采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调整后,Alpha仍显著,意味着非风险补偿因素驱动,过度自信显著促进动量现象。
2.3.3 过度自信与反转效应(第8-10页)
- 长期(第13-36个月)反转效应检测,采用类似分组方法。
- 高OCI组反转更强(OCI^EW:-0.32%/月、OCI^PCW:-0.34%/月,均显著),低OCI组反转不显著。
- Fama-French三因子检验显示反转收益的Alpha仍负且显著,非风险补偿。
- 结果支持Daniel等(1998)观点:动量短期回报和长期反转来源于投资者过度自信及自我归因。
2.3.4 过度自信对动量的增量效应(第10页)
- 进行三重排序(过去回报、OCI和其他个股特征如市值、账面市值比、分析师覆盖率、换手率)进行控制后发现:
- OCI依然显著提升动量收益;
- 动量效应主要集中在小盘股、成长股、高换手率股票;
- OCI的动量增强效应独立于这些股票基本面特征,说明OCI捕捉了独立驱动因素。[page::6-10]
2.3.5 多元回归分析(第11-12页)
- 利用Fama-MacBeth回归控制多种变量,分析OCI与未来回报及动量的关系。
- 结果显示OCI主效应对未来回报不显著,但OCI与过去回报交互项显著正向,表明过度自信加强了回报延续性。
- 通过控制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分析师覆盖率、换手率、个股特异波动及基金持股压力等因素,仍确认OCI的动量增量效应。[page::11-12]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主成分载荷与描述性统计(第5页)
- 内容描述:
- Panel A呈现主成分分析中六个指标的载荷及预期符号,所有实际载荷符合预期,投资组合集中度和风险最高(0.53及0.50),任期为负载荷(-0.06)。
- Panel B展示OCI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分位数等统计信息及相关系数矩阵。
- 数据解读:
- OCI^EW和OCI^PCW的平均值分别为3.02和0.01,两者内部及间的相关性较高(0.70),说明不同构造方法产出较为一致的过度自信指数。
- 多数指标间低相关,显示过度自信指标多维度性质,不同指标覆盖不同过度自信特征。
- 统计特征如基金经理月交易频率约7%、任期为5.35年、男性比例接近48%。
- 结论联系:
- 该图表验证了过度自信指数构建的有效性和多维性,为后续实证分析提供了坚实指标基础。
- 潜在局限:
- 主成分法的方差贡献仅25%,可能未完全解释所有变异;
- 性别等二元变量在主成分估计中处理复杂,可能弱化某些特征;[page::5]
图表2:股票层面OCI及特征描述(第6页)
- 内容描述:
- 展示两种股票OCI(OCI^EW与OCI^PCW)和多种股票特征(过去回报率、市值、账面市值比、分析师覆盖率、换手率)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关系。
- 数据趋势:
- OCI两种版本高度相关(0.87),但与其他股票特征相关弱;
- 与过去回报相关度仅0.05,负相关市值系数-0.07,账面市值比-0.14,说明OCI代表了不同于传统动量因子特征的维度。
- 文本联系:
- 低相关度表明OCI为独立变量,能够捕捉基金经理行为带来的额外动量影响,不被传统股票特征所替代。
图表3:OCI-过往回报分组动量收益(第7页)
- 内容描述:
- 股票分9组(3个OCI等级 × 3个过去回报等级)后的未来6个月平均月回报。
- 列出各组和高OCI低OCI组合间动量收益差异,附t统计数据和样本量。
- 解读数据:
- 动量收益在高OCI股票明显高于低OCI股票,差异显著(高低组差值约0.44%-0.49%/月,年化5%以上);
- 高OCI股票动量收益统计上更稳健,低OCI股票动量效应不显著。
- 支持文本论点:
- 直观体现了过度自信与短期动量效应正相关,是后续回归等复杂分析的基础。
图表4: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OCI与动量(第8页)
- 内容描述:
- 采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分别对低、中、高OCI分组的动量策略收益做Alpha及因子加载估计。
- 数据解读:
- 高OCI组Alpha远高于低OCI组(0.75%/月 vs 0.29%,经济与统计均显著);
- 因子加载(市场、规模、价值因子)在合理范围,动量Alpha不属于风险补偿;
- 高低组Alpha差异验证了OCI对动量的增量解释力。
- 文本联系:
- 三因子模型排除传统风险解释,强化了行为金融视角,即过度自信心理特性导致动量异常。
图表5-6:OCI与反转效应(第9页)
- 内容描述:
- 图表5:长期反转收益数据展示,分OCI组和过去表现组;
- 图表6:使用Fama-French模型检验反转的Alpha效果。
- 数据解读:
- 高OCI组在后期表现出显著负反转收益(-0.32%至-0.34%/月);
- 低OCI组反转效果不显著;
- 反转效应Alpha依旧显著非风险补偿。
- 意义:
- 反转效应强烈支持过度自信投资者行为特征导致价格先高后低调整,符合经典行为金融理论。
图表7:OCI对动量效应的增量(第10页)
- 描述:
- 报告股票特征排序后的动量效应,并刻画OCI增量效果,数据显著。
- 说明:
- 不同市值、账面市值比、分析师覆盖率、换手率股票均显示OCI持久提升动量效应。
- 独立于传统影响动量股票特征。
图表8:横截面回归分析(第11页)
- 展示内容:
- 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结果,重点变量OCI与过去回报及其交互项。
- 发现:
- OCI自身对未来回报无显著影响,但OCI×过去回报交互项显著正向;
- 控制多项股票特征后,OCI的动量增强效应依然稳定;
- 估计表明最过度自信投资者持有股票后续6个月回报的延续性强2.8-3.8%。
- 结论支持:
- 验证了OCI对动量的驱动作用,排除了仅凭过去表现激发动量的解释。
图表9:基金经理变动前后持仓动量效应(第14页)
- 目的:
- 检验是否为基金经理风格导致OCI与动量关系,或确实是个人过度自信特征。
- 数据解读:
- 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3.22%-10.32%),表明更过度自信的经理持仓动量续期显著高;
- 管理人更替后动量效应变化验证了过度自信的因果解释,排除基金风格解释。
图表10:聚合OCI与市场状态及动量(第15页)
- 内容:
- 聚合OCI与36个月市场收益正相关(41%-52%),说明OCI真的捕捉过度自信;
- 动量收益随聚合OCI增加而增加,在牛市上行阶段更为突出;
- 结合市场流动性因素,多数回归系数统计显著,支持行为金融机理。
图表11:稳健性检验(第16页)
- 检验维度:
- 不同时间段(1984-1999与1999-2014)、季节性(1月与非1月)、市场状态(牛市与熊市)分组。
- 结论:
- 动量效应及OCI差异在样本前半段更显著,季节性中非1月有更强效应;
- 牛市中动量效应明显,熊市时动量收益及差异不显著;
- 结果与先前研究高度一致,进一步支持过度自信解释。
---
4. 估值分析
- 本报告主为行为金融研究,未涉及传统公司估值模型或目标价等财务指标,因此无直接估值方法分析。
- 研究基于统计回归和资产定价模型(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检验行为偏差的异常收益,不涉及DCF等现金流估值模型。[page::全文]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风险提示声明:文献结果基于历史美国市场数据与国外研究总结,不等于投资建议;
- 结构性风险及市场变化可能稀释过度自信驱动动量效应的稳定性;
- 行为金融现象容易随市场环境或投资者结构变动而弱化,尤其如新技术、法规变化导致投资者心理特性调整;
- 研究方法基于共同基金经理数据,不能全面代表全部投资者群体,过度自信的测度与解释存在局限。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与假设:
- 过度自信指数构建虽较全面,但仍为基于多个替代变量的间接测度,可能无法完全捕捉经理心理特质;
- 仅基于公开数据(公开持仓等),若部分基金经理行为未被捕捉,指标或有失真;
- 财务指标与行为指标混合,可能有部分指标反映其他基金经理能力差异而非纯粹心理;
- 结果与风险调整模型一致,但不可排除某些非传统风险因素未被捕捉。
- 内部一致性与矛盾:
- 研究多维度验证了过度自信对动量的影响,结论一致且多层面稳健;
- 文献清晰排除了逆向因果及基金风格等替代解释,内部逻辑严密。
---
7. 结论性综合
综上所述,本报告通过构建基金经理过度自信指数OCI及其股票层面转化,系统检验了过度自信对美国股票市场股票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驱动作用。其核心发现包括:
- 高过度自信基金经理持股的股票展现出显著且经济意义巨大的短期动量收益(高组与低组相差近0.5%/月,年化约6%),并在长期表现出更强的价格反转,这两种效应均不属于传统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风险补偿的范畴。[page::0][page::7][page::9]
- OCI指数构建科学合理,结合基金经理性别、任期、换手率、组合集中度和风险等多个维度,既具解释力又保证稳健性。股票层面OCI与其他股票特征相关性较低,确认其独立性。[page::4][page::5][page::6]
- 反复的实证分析(双重、三重排序及时间序列回归)均证实OCI对动量效应的增量贡献,有效排除了诸如基金经理交易风格、基金规模、公司基本面、市场状态及流动性影响的替代理论。基金经理更替分析尤为有力地证实,动量是由经理个人过度自信属性驱动而非仅风格继承。[page::10][page::13][page::14]
- 行为金融结论得到了历时性和跨市场状态的稳健性支持:牛市阶段动量更强且OCI差异更明显,季节性的动量效应与已有研究一致。[page::15][page::16]
- 该研究丰富了动量效应产生机制的理论框架,提示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作为行为层面异象解释的有效途径,值得国内市场进一步探索对应基金经理行为与市场价格形成的影响机制。[page::0][page::17]
该报告整体采用系统、严谨的统计检验与因子模型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验证,图表数据紧密支持结论,方法论扎实且多重假设检验有效排除替代解释,具有较高的学术及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 Biljana,N. Adebambo 和 Xuemin (Sterling) Yan,《Momentum, Reversals, and Fund Manager Overconfidence》;
- Daniel, Hirshleifer and Subrahmanyam (1998) 理论基础;
-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及其扩展应用;
- 华安证券研究所研究资料及图表(详见文档多处标注)[page::全文]。
---
附录
- 本报告未涵盖估值模型及投资建议,风险提示明确,所有数据均基于公开历史资料和国外文献总结,无投资指令性质;
- 图表已根据页码顺序系统解读,详见报告正文分析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