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越主动 ——公募基金季报分析2025Q2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市场整体规模恢复增长,非货基金规模增长超6%。被动基金规模加速提升,占比达30%以上,权益类被动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指数基金和ETF规模快速扩张。新发基金数量和规模回暖,被动基金新发数量较多。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提升,港股配置加强,创业板配置比例明显回升,通信行业加仓,食品饮料减持。头部基金公司优势明显,易方达、华夏等规模领先。主动基金表现呈修复迹象,部分成长风格基金领跑市场。[page::0][page::1][page::2][page::4][page::5][page::14][page::15][page::16][page::17]

速读内容


公募基金市场规模恢复增长,被动基金快速扩容 [page::1][page::2][page::3]


  • 2025Q2公募基金整体规模为33.64万亿元,较上季度增长6.57%。

- 非货基金规模19.43万亿元,增加6.54%;混合型基金规模小幅下降,债券基金、FOF、QDII、REITs等均呈增长。
  • 货币基金规模重新回升,增幅约6.6%。存量基金方面,主动权益基金份额下降,被动权益基金份额小幅增加。


被动基金规模占比提升,ETF增长显著 [page::4][page::5]



  • 被动基金规模占比达到30.37%,较上季度提升1.6个百分点,规模4.2万亿元。

- ETF占被动基金比例提升至72%,表现为被动投资主流形式。
  • 权益基金被动规模占比首次超过主动权益基金,达到50%以上;债券被动基金占比达13.6%,持续增长。


新发基金市场回暖,被动基金新发数量大幅增加 [page::5][page::6]




| 投资类型 | 新发数量 | 新发规模(亿元) | 平均发行规模(亿元) | 发行规模最大基金 |
|----------|----------|----------------|---------------------|------------------|
| 普通股票 | 10 | 14.93 | 1.49 | 广发科技智选A(4.49亿) |
| 被动指数 | 160 | 703.26 | 4.40 | 华夏上证科创板联接A(48.92亿) |
| 增强指数 | 53 | 231.02 | 4.36 | 华商科创板指数增强A(14.48亿) |
| 偏股混合 | 60 | 348.48 | 5.81 | 东方红核心价值A(19.91亿) |
| 债券类 | 多项 | 多项 | 多项 | 惠升和盛纯债(60亿)等 |
| REITs | 4 | 53.46 | 13.36 | 中金中国绿发商业资产REIT(8亿) |
  • 新发数量384只,规模约2839亿元,环比新发数量明显增加。

- 被动债券基金新发规模较大,REITs产品持续快速发行,多资产配置FOF表现活跃。

市场业绩回顾:美股表现领先,行业分化明显 [page::7][page::8]



  • 2025Q2纳斯达克涨幅达17.6%;A股北证50涨13.8%,沪深300上涨1.3%。

- 综合金融涨幅超30%,军工、银行、通信等行业表现强势。
  • 食品饮料、家电、钢铁等消费及周期板块表现落后。


基金业绩表现多样,主动基金超额修复明显 [page::8][page::9]


| 投资类型 | 本季度平均回报(%) | 今年以来平均回报(%) |
|--------------|-------------------|---------------------|
| 主动偏股混合 | 2.92 | 7.56 |
| 被动指数股 | 2.44 | 5.13 |
| QDII混合 | 10.72 | 17.62 |
| REITs | 7.41 | 19.47 |
| 商品基金 | 3.38 | 6.83 |
  • QDII、REITs基金表现领先,主动基金年内回报有所修复。

- 债券转债基金表现改善,中长期纯债基金表现稳定。

竞争格局:头部基金公司优势稳固 [page::13][page::14]


  • 易方达、华夏、广发等五家基金公司非货规模超万亿,市场份额领先。

- 权益基金中易方达规模占比最高达6.6%,固收与指数基金头部效应明显。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特征:股票仓位提升,港股配置增强 [page::14][page::15]



  • 2025Q2,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达90.10%,较上期提升0.75个百分点。

- 港股仓位达33%,创下近五年新高。

市值风格及行业配置变化:创业板占比回升,加仓通信,减持消费 [page::15][page::16][page::17]




  • 主动偏股基金主板配置比例下降至65.11%,创业板配比提升至19.05%。

- 500亿以下小市值股占比回升至43.1%,资金重点流向通信和电子板块。
  • 行业加仓通信、银行与国防军工,减持食品饮料、汽车等传统消费。


重仓个股动向:通信及科技股获积极增持 [page::17][page::18]


| 重仓增持前20股 | 行业 | 重仓减持前20股 | 行业 |
|-----------------|------------|---------------|---------------|
| 中际旭创 | 通信 | 比亚迪 | 汽车 |
| 新易盛 | 通信 | 阿里巴巴-W | 商贸零售 |
| 沪电股份 | 电子 | 立讯精密 | 电子 |
| 信达生物 | 医药生物 | 腾讯控股 | 传媒 |
| 泡泡玛特 | 轻工制造 | 贵州茅台 | 食品饮料 |
| 胜宏科技 | 电子 | 五粮液 | 食品饮料 |
| 三生制药 | 医药生物 | 泸州老窖 | 食品饮料 |
| 顺丰控股 | 交通运输 | 美的集团 | 家用电器 |
| 海大集团 | 农林牧渔 | 山西汾酒 | 食品饮料 |
| 中航沈飞 | 国防军工 | 中芯国际 | 电子 |
  • 通信及电子科技行业领导股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受到基金重仓增持。

- 传统消费如比亚迪、阿里巴巴和贵州茅台等被减持较多。

深度阅读

中信建投证券《被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越主动——公募基金季报分析2025Q2》详尽解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被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越主动——公募基金季报分析2025Q2》
作者:姚紫薇、孙诗雨及中信建投金工及基金研究团队
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2日
主题:公募基金市场季报深度分析,重点聚焦被动权益基金与主动基金的市场表现、规模变化、行业持仓以及新发基金趋势。

核心论点总结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明显恢复增长,非货币基金及被动基金均实现规模提升,其中被动权益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占比达到50%以上。

- 指数化投资趋势持续加深,ETF增长迅速,占被动基金的72%。
  • 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和港股配置明显提升,创业板配置比例回升,行业上加仓通信、减持食品饮料。

- 新基金发行市场活跃,特别是被动债券基金规模较大,REITs及多资产FOF频繁出现。
  • 美股表现领先,纳斯达克指数和北证50跑赢其他主要指数,综合金融及军工板块表现优异,主流权益基金风格偏成长。


报告通过全方位数据分析展现了公募基金2025Q2的生态发展态势与投资趋势,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深刻投资策略参考。[page::0,1]

---

2. 逐章详细剖析



2.1 规模变化



关键论点

  • 2025Q2, 公募基金市场整体规模恢复增长,整体增长6.57%,非货币基金规模增加6.54%,规模分别达到33.64万亿元和19.43万亿元。

- 被动基金规模持续高速增长,达30%以上市场份额;被动权益基金市场份额达到50%,ETF规模占被动基金72%。
  • 混合型基金规模微降,债券基金恢复快速增长,增幅达8.49%。

- 新发基金数量与规模明显增长,新发被动基金多且债券新发规模大,REITs新发速度显著加快,多资产FOF受关注。

推理依据


报告基于Wind数据库及中信建投证券对各类基金详细数据汇总分析。整体规模增幅背后,是资产配置向被动投资转变和债券市场行情回暖的共同驱动。被动基金规模数据从2019年以来对比,反映指数基金受欢迎度稳步增长,ETF成为主流被动投资工具。混合型基金减持部分,可能由于收益波动及市场风险偏好趋于保守。[page::1,2]

图表解读


  • 图1(公募基金规模变化):显示2019Q3到2025Q2公募基金(包括货币和非货币)规模稳步增长,尤其2024年末起增长加速。

- 图2(非货基金规模):分基金类别明晰,债券基金占更大比重,显示债市资金积极涌入。
  • 图3(货币基金数量与规模):数量保持稳定,规模经历调整后回升,体现投资者对货币基金的保值需求依然旺盛。


关键数据点

  • 被动权益基金占据超过50%份额,权重快速提升。

- 债券型基金回暖,特别短期纯债基金及被动债券基金份额明显增长(超过8%)。
  • 新发基金数量384只,规模2839亿元,较上季度增加,平均发行规模略有放缓。


---

2.2 指数化趋势延续


  • 被动基金规模在近三年加速增长,2025Q2占比上升至30.37%,其中ETF贡献显著,规模增长13%,占被动总体规模72%。

- 这一趋势受2021年以来主动管理难度提升及政策推动影响,投资者更倾向于指数化策略以分散风险。
  • 权益基金被动化明显,债基被动化水平仍低但呈上升轨迹(占比14%)。


图4(被动基金规模增长)图5(ETF规模增长)清晰展示规模和占比持续攀升的态势,支持了指数化投资主导趋势的论断。

图6、7进一步对比主动/被动在权益和债券基金中的市占比例,显现被动权益基金已超越主动,债券基金被动化仍有增长空间。[page::4,5]

---

2.3 新发市场活跃度回升


  • 2025Q2新发基金数量与规模明显回暖,新发基金规模达到2839亿元,平均发行规模7.39亿元。

- 科创板相关产品、被动债券基金平均发行规模较大,为行业创新和债市活跃度提高的体现。
  • REITs新发产品4只,合计53亿元,发行速度快,市场关注度高。

- 多资产配置类FOF表现活跃,偏债型多资产产品受青睐。

图8(新基金规模与数量)图9(平均发行规模与认购天数)显示新基发行数量在下降后回升,发行速度略有放缓,发行规模集中度提高。

表2新发概况详细展示分类基金新发行数据,体现被动基金新发占比显著,债券基金在规模上表现突出。

表3列举了2025年7月重点新发基金,科创债ETF售罄及REITs产品受热捧反映资本市场对创新资产的偏好。[page::5,6,7]

---

2.4 业绩表现



概况

  • 2025Q2美股领涨,尤其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达17.6%,A股表现分化,北证50上涨13.8%,沪深300仅1.3%。

- 综合金融板块涨幅超30%,军工、银行和通信表现优异,食品饮料等消费类板块表现相对较弱。
  • 主动权益基金年内超额收益明显回升,主动基金已实现超越被动指数基金,整体风格偏成长。

- QDII偏股和REITs基金回报领先,转债基金表现强劲。

详细数据

  • 图10、图11显示不同市场及行业指数的表现。

- 表4业绩概况呈现基金分类的季度与年内回报,支持结论。主动股票型基金本季度平均回报约3%,年内7.7%;被动指数约2.4%,年内5.1%。
  • 转债基金季度表现3.5%,年内7.5%。

- QDII混合及股票基金分别实现10.7%和7.9%的季度回报。

业绩领先基金展示

  • 主动含权基金主要集中于医药、科技、新消费等弹性大成长型赛道。

- 纯债基金及QDII基金中也有明显分割领先者。具体基金名单详见表5至表13。[page::7,8,9,10,11,12]

---

2.5 竞争格局


  • 易方达、华夏基金为公募基金规模头部,非货基金规模超过1万亿元,占市场份额均超5%。

- 华夏基金、南方基金规模占比提升明显,中银、招商等部分公司市场份额波动下滑。
  • 权益基金领域易方达、市占最高6.6%,中欧、广发等多家公司规模提升较明显。

- 固收市场集中度较低,头部公司占比均衡,规模均在3%以上。
  • 指数基金明显由华夏、易方达主导,占比分别达到13.5%和13.2%。


表15、图12-14提供TOP20基金公司在非货、权益、固收及指数基金领域的规模份额和变动趋势,显示头部公司的领先优势和市场动态变迁。[page::13,14]

---

2.6 持仓分析



资产配置

  • 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提升,2025Q2分别为普通股票型90.1%,偏股混合88.5%,灵活配置85.77%。

- 港股仓位创近五年新高达33%,较上季度提升约1.6个百分点。

市值风格

  • 主板配置比例有所下降,创业板配比明显回升至19.05%。

- 500亿元以下市值股票占比回升至43.1%,1000-2000亿元市值提升,超大市值股票占比下降。

行业配置

  • 主动偏股基金显著加仓通信及TMT板块,减持食品饮料和汽车板块。

- 电子行业仍为最大重仓板块,占比达19%。

重仓个股变动

  • 腾讯控股仍最大重仓股但减持明显。新易盛、中际旭创获得较大增持。

- 其他新增重仓如泡泡玛特、信达生物、胜宏科技,减持集中在比亚迪、阿里巴巴、立讯精密等。

图15-21、表16-18详细展示持仓比例、仓位变动、行业分布及重点个股的持有量变化,支撑上述结论。[page::14-18]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3强调基金整体及非货币基金的规模趋势,货币基金规模恢复增长的同时ETF和被动基金持续提升,表现出资金结构的深度演变。

- 图4-7充分揭示被动基金从边缘到核心的市场地位转变,尤其是ETF主导的指数化投资趋势。
  • 图8-9从发行数量和规模双维度描绘新基金市场热度回升, 并辅以认购天数数据评估发行活跃度。

- 图10-11、表4通过市场指数与行业表现对比,分析不同板块与资产类别的投资风格及收益表现,凸显成长板块优势。
  • 图12-14、表15揭示公募基金公司竞争格局,头部基金公司主导市场,且各类型基金头部集中度存在差异。

- 图15-18展示主动权益基金仓位、港股配置、市值及板块风格变迁,反映主动管理策略趋向灵活调仓及跨市场配置。
  • 图19-21、表16-18体现具体重仓行业及个股变化,且与市场表现紧密对应,对未来投资策略提供指引。


图表不仅支持文本中对规模、业绩、行业配置和持仓的定性结论,且透视了市场演变的周期性规律和投资者行为变化。[page::2-18]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侧重规模与持仓分析,未涉及详细的个股或基金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等)。业绩表现部分通过收益率与市场表现对比辅助评估基金及产品表现,间接反映其估值改善。此外,基金的规模增长可视作市场认可度的间接体现。[page::7-9]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风险提示强调:
  • 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收益,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 数据存在时滞和采集不完全可能,基金季报半年度报告披露有滞后,存在季报数据无法完全反映实时调仓风险。
  • 基金持仓季度静态揭示可能存在短期的调仓“粉饰报表”行为。

- 各项数据来自第三方,可能由于统计口径、更新频率不同产生偏差。

报告未对未来风险事件进行具体概率预测,也未阐述缓解方式,风险点主要聚焦于数据可靠性和投资者误读可能。[page::18]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分析


  • 主动与被动基金规模对比显示被动公募基金已反超主动基金,虽体现市场向指数化、被动化转型,但其中是否包括风险暴露的系统性隐忧报告未给予充分讨论。

- 平均新发规模下降趋势和认购天数变化提示市场资金分散,投资者对大规模基金认购意愿减弱,可能反映流动性或结构性风险,报告未详细分析该点可能的长期影响。
  • 提及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业绩复苏,但未深入探讨其超额收益持续性和风险补偿是否合理。

- 新发基金市场表现热度回升未区分长短期表现及投资者参与结构变化。
  • 数据依赖Wind及中信建投自身统计口径,可能存在同期定性分析未涵盖的异质性或极端事件影响。


总体报告维护行业乐观预期,旨在为机构专业投资者服务,存在较强的行业延展正面观点,核心结论符合市场趋势但缺乏防范极端风险视角。[page::0-18]

---

7. 结论性综合



通过详尽数据与图表展示,报告确认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公募基金市场已进入公募基金被动权益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的重要发展阶段。被动化趋势由ETF驱动,已发展为投资主流。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扩张6.57%,非货币基金表现活跃,债券基金及商品基金规模显著上涨。新基金发行市场活跃,被动股份与债券基金均有突出表现,REITs扩容加快。

业绩方面,美股显著领先,成长风格重回投资焦点。主动偏股基金仓位提升,尤其是港股配置和创业板占比回升,行业加仓通信、减持消费明显。基金公司竞争态势稳定,头部基金公司优势明显。

报告提供了全面的基金规模、业绩、行业持仓和竞争格局的宏观与微观视角,为投资者理解当前市场结构变迁、新兴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提供了详尽信息。

最终,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团队基于数据验证,表达了对被动指数化长期趋势的认可,并指出主动管理策略正通过精细调仓和赛道选择实现业绩修复,建议专业机构客户注意市场结构变动及风险防范。[page::0-18]

---

附录:主要图表精选(示例)


  • “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自2019年以来稳步增长,2025Q2显著回升。”

- “被动基金规模及占比持续提高,ETF成为主要动力。”
  • “市场指数表现显示美股、北证50领跑,A股与港股分化显著。”

- “主动权益基金近五年股票仓位增长,灵活配置型基金提升明显。”
  • “港股仓位随着市场回暖持续提升,2025Q2达到历史新高33%。”

- “二季度行业重仓市值变动反映通信等行业增仓,消费板块多数回调。”

---

总结



本报告通过丰富的多维数据和详实图表,系统揭示了2025Q2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规模结构变迁、被动指数基金快速崛起、主动管理基金策略调整及业绩回暖趋势。大量具体数据支撑了报告论断,体现了指数化投资的市场份额扩张及主动基金通过调整仓位和风格尝试超额收益的动态。机构投资者可据此调整投资配置、关注新兴赛道机会及市场结构风险。

报告视角清晰、数据翔实,是了解当前中国公募基金市场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重要参考资料。[page::0-18]

---

(全文阅读应结合报告数据和图表,以上分析对报告重点内容和数据走向进行了逐字剖析,确保内容深入全面。)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