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交运罗江南】行业周报丨冬春航季开启新活力,驱动绿色数字化转型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5年10月20日至25日交通运输行业行情及基本面数据,涵盖航空、航运、铁路、公路及快递板块的运力和客货量恢复情况。重点跟踪运价、油价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行业影响,并提出冬春航季民航及机场板块盈利增长预期、跨境物流和快递行业景气上升的投资建议,提醒关注国际航线恢复及油价波动风险。整体呈现绿色数字化转型新活力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本周交通运输行业行情综述 [page::0]


  • 交通运输行业本周涨幅0.72%,沪深300涨幅3.24%。

- 公交(4.81%)、仓储物流(2.88%)表现领先,航运板块下跌1.28%。
  • 主要航司国内运力恢复率超过2019年同期,国际运力恢复接近或超过90%。

- 主要机场国内客流恢复超100%,国际客流接近或超过2019年水平。
  • 航运市场指数有所回升,但同比仍显著下降,干散货及油运保持较好同比增长。


交通运输子行业基本面跟踪 [page::0][page::1]

  • 铁路2025年9月客运量同比微降0.24%,货运量增长4%以上。

- 公路货运同比增长5.20%,客运量同比下降。
  • 快递行业收入同比增长7.20%,业务量提升12.70%,单价同比下降4.9%。

- 供应端利好因素包括航班增班政策、油价回落、汇率相对稳定。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


  • 航空板块受益于国际航班加速恢复及政策刺激,预计量价齐升,盈利提升。

- 机场板块免税协议问题基本消化,国际线和商业客单价提升带来盈利增长机会。
  • 跨境物流受益于外贸及电商出海加速,景气度提升显著。

- 快递行业头部企业竞争力增强,市场集中度提升释放业绩潜力。
  • 主要风险包括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油价大幅上升、汇率波动及全球贸易环境变化。

深度阅读

【银河交运罗江南】行业周报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银河交运罗江南】行业周报丨冬春航季开启新活力,驱动绿色数字化转型

- 作者: 罗江南,中国银河证券交通运输行业资深分析师
  •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8日
  • 主题: 交通运输行业周度综述,重点聚焦“冬春航季”开启对航空及相关运输子板块的推动,伴随绿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 核心论点: 报告详细梳理了交通运输板块最新行情,尤其是航空、机场、跨境物流、快递等细分行业基本面恢复情况和前景预期,强调2025年冬春航季的活力释放以及绿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作者看好航空板块供需改善及油汇利好背景下量价齐升,机场板块底部布局价值凸显,跨境物流受电商新业态驱动迎来增长,快递板块持续成长并受政策利好推动。同时对行业风险进行了全面提示。
  • 评级与目标: 报告主要给予交通运输板块整体积极预期和部分子板块推荐,具体评级依报告后续详细说明。报告着重提出“把握机场板块底部机会”,“跨境物流和快递等板块景气上行”建议,暗示整体中性偏乐观。[page::0,1,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行业行情回顾


  • 关键论点: 2025年10月20日至25日,交通运输板块整体表现平稳,涨幅0.72%,行业位列31个SW一级行业中的第24位,明显落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3.24%。子板块方面,公交(+4.81%)、仓储物流(+2.88%)、高速公路(+2.45%)表现相对领先;航运板块维持负增长,表现较弱(-1.28%)。

- 分析依据: 行业涨跌通过板块成份股表现计算,反映本周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公交和仓储物流受内需及政策驱动较好,而航运承压主要因国际贸易形势仍存不确定性。
  • 数据点意义: 指数变化揭示资金对短期行业热点的偏好,航运表现弱体现全球贸易压力。[page::0]


2. 航空机场基本面跟踪


  • 运力恢复: 2025年9月,主要上市航司国内航班ASK(可供座位公里)均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国航145.09%,南航、东航均超115%,春秋高达176.49%。国际及地区运力整体恢复接近或者超过2019年水平,但海航仅73.58%略显滞后。

- 机场旅客吞吐量: 白云机场国内旅客量115.74%,上海、深圳机场均超110%,而首都机场稍逊89.82%。国际旅客吞吐量各站基本恢复至90%以上,上海机场国际旅客102.29%,首都机场更高达115.87%。
  • 推理逻辑: 国内需求极大恢复及航司积极增班,同时国际航线恢复平稳,机场客流随之回暖,体现疫情后行业的强韧性和逐步回归常态。

- 核心数据说明: ASK和旅客吞吐量的恢复超过100%意味着运力和客流均已超疫情前水平,迎来量的爆发式增长机遇。[page::0]

3. 油价及汇率情况


  • 油价走势: 10月24日布伦特油价65.94美元/桶,环比上涨6.38%,低于去年同期12.34%,但高于2019年同期6.21%。油价的温和上升有利航空和运输成本稳定,减缓运力扩张压力。

- 汇率变化: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贬值0.06%,但总体年内接近稳定,对行业进出口影响有限。
  • Interpretation: 油价适度反弹有利于能源企业,但对航空运输成本构成压力有限,汇率稳定有助于跨境物流和国际贸易稳定性。[page::0]


4. 航运港口及运价指数


  • 指数变化: 10月24日,SCFI(上海出口集装箱指数)和CCFI(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指数)分别上涨7.11%和2.02%,但同比仍低位。不同航线CCFI多呈增势,反映需求分化,美西航线仍同比低40%。

- 干散货运价格: BDI指数接近2000点,环比微跌0.58%,同比提升40.51%。细分中型散货指( BPI)周涨5.31%,反映原材料运输景气。
  • 解读: 船运市场虽仍受全球贸易压力影响,但环比回暖趋势明显,体现行业底部逐渐企稳,同时干散货市场更具活力,表明大宗商品需求尚存。

- 数据意义: 船运市场指数是全球贸易的重要风向标,变化直接影响海运企业营收及盈利。[page::0]

5. 公路铁路基本面


  • 铁路数据: 9月铁路客运量同比略降0.24%,但旅客周转量和货运指标均正增长,货运量同比4.24%,货运周转同比6.33%,显示货运业务恢复动力强劲。

- 公路数据: 客运量及周转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客运量降43.82%),但货运表现强劲,货运量和货运周转分别增长5.2%和5.48%。
  • 分析逻辑: 反映客运需求疲软但货运旺盛,显示人流受疫情后生活及工作方式变化的影响,而物流货运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 洞察: 公路客运大幅下滑可能受长途出行偏好改变影响,但货运仍稳健支撑行业基础运营。[page::0,1]

6. 快递物流情况


  • 收入与业务量: 9月快递收入1273.7亿元,同比增长7.2%;快递业务量168.8亿件,同比增长12.7%。但业务单价7.55元,同比下降4.9%。

- 行业走向: 新电商模式推动快递业务量增长,但价格竞争和效率提升导致单位单价下降。
  • 推论: 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体现电商繁荣,单价下降一方面压缩毛利空间,另一方面体现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激烈。

- 意义: 快递行业仍然保持高成长态势,市场整合和差异化竞争提升成为未来关键。[page::1]

7. 投资建议深度解读


  • 航空板块: 预计2025年国际航班加速增长,政策提振内需,供需格局改善下票价存在上行空间,盈利有望增强。重点关注“924”一揽子政策对航空需求和价格的正面驱动。

- 机场板块: 免税协议重新签订扣点率下降影响已被充分反映,未来国际线客流恢复及奢侈品品类扩充提供盈利增长新机会。呼吁低位买入,布局底部反弹。
  • 跨境物流: 出口转型与跨境电商发展双重动力驱动跨境物流需求显著增长,内需疲软背景下跨境业务成为重要增长点。

- 快递板块: 新业态发展,头部企业差异化战略和2B/危化物流提升需求,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竞争格局向好,业绩增长潜力充足。
  • 总体逻辑贯穿: 产业政策优化、行业供需改善和消费回暖等多重因素驱动,结构性机会明显,局部行业龙头股值得关注和布局。[page::1]


8. 风险提示解读


  • 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影响航空和机场板块收益恢复节奏。

- 油价大幅反弹将推高运输成本,抑制盈利能力。
  • 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影响跨境贸易和企业外汇风险。

- 机场基建延期可能影响扩容和服务质量,拖累增长预期。
  • 空运海运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引发运价竞争和业务波动。

- 地缘冲突或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风险溢价上升,市场不确定性增大。
  • 报告未详细说明风险概率与缓解方案,但全面识别了交通运输行业关键外部风险。[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2025年9月主要航司国内及国际ASK恢复率图


  • 描述: 图示各上市航司2025年9月相较2019年同期的国内与国际ASK恢复率,显示国内航线均超过2019水平,国际航线恢复稍滞后。

- 趋势解读: 春秋航空国内ASK恢复最高,达到176.49%,反映低成本航空市场迅猛增长。国际ASK整体逼近或超越2019水平,体现国际航线的快速恢复,但海航国际ASK恢复仅73.58%,显露波动性和结构性差异。
  • 对文本支撑意义: 图表直观反映了航空运力恢复情况,支持文本中提及的“量价齐升”预期及行业复苏逻辑。[page::0]


图表2:2025年9月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恢复率


  • 描述: 显示白云、上海、首都、深圳机场国内及国际旅客吞吐量同比2019年恢复情况。

- 解读亮点: 上海机场国际旅客吞吐超过2019年水平(102.29%),而首都国际线表现突出(115.87%)。这反映了各大枢纽机场国际流量恢复强劲,机场商业潜力释放。
  • 联系文本: 图表数据支撑机场板块布局建议,体现免税及商业业务增长潜力。

- 潜在限制: 仅涵盖部分主要机场,未全面覆盖全国机场表现,存在地区差异未体现情况。[page::0]

图表3:船运指数及子指数周度变化趋势


  • 描述: SCFI和CCFI整体及分航线指数周度涨跌幅展示,及其同比对比。

- 数据特征: 指数虽同比下降明显,环比均呈回升态势,显示航运市场逐步企稳。
  • 分析价值: 直观反映当前全球航运市场受贸易环境压制,且不同航线表现分化,贸易路线板块化特征明显。

- 缺陷: 没有详细说明具体计算方法和指数成分,外部冲击因素影响难以完全解读。[page::0]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在摘要及已提供页面详细展开估值模型和具体目标价。仅通过评级体系说明行业和公司评级标准,评级依据为后续6-12月内行业指数或个股相对基准指数涨幅。从中可推断:
  • 估值方法可能依托相对估值和基本面趋势判断;

- 评级系统区分推荐、中性、回避三档,涵盖行业及个股两级;
  • 目标价及详细财务模型需从全文后续页面查询。


鉴于本报告强调“把握底部布局机会”“迎接量价齐升”,估值隐含正面预期,但具体方法和假设未披露。[page::2]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详细列出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油价大幅上涨、汇率延续波动、机场建设延期、运价剧烈下跌及地缘政治风险,展现了对行业波动性和外部不确定性的高度警觉。

- 各风险潜在冲击为经营业绩下降、市场情绪受挫、竞争格局变化等。
  • 报告未具体量化风险概率或细化对策,但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关变数,表明风险管理重要性。[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 报告整体偏向积极,特别在提及航空供需改善及票价市场化空间,较乐观,市场环境极端变化时或面临挑战。

- 数据局限: 机场和航司数据主要基于部分主板上市企业和核心机场,部分中小企业及二线机场表现未被覆盖,可能造成行业复苏图景的选择性亮色。
  • 风险提示仅列举未深度量化或缓释策略,具体执行上尚有不确定性。

- 数据显示快递行业单价下降,可能隐含盈利压力,但讨论中侧重增长,未充分探讨单价压力可能带来的利润率波动。
  • 整体分析依赖于宏观政策红利和国际贸易环境改善,若政治因素恶化则上述逻辑将受到明显挑战。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期中国银河证券《冬春航季开启新活力,驱动绿色数字化转型》行业周报围绕2025年10月交通运输行业最新行情及基本面情况展开详尽分析。重点发现金融数据和运营指标显示:
  • 航空板块国内及部分国际航线运力和客流均已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平,迎来需求释放的黄金期,航空公司增班与票价市场化促进盈利双增。

- 机场整体旅客吞吐量稳步恢复,国际线商业潜力提升,免税协议负面影响已基本见底,奢侈品及商业业务增长可期,具备布局性机会。
  • 跨境物流受益于出口转型及跨境电商加速,业务景气度提升明显。

- 快递行业业务量显著增长但价格承压,头部企业借助差异化竞争与新业态持续发力,体现成长性和集中度提升趋势。
  • 海运和干散货指数呈现阶段性企稳回升态势,但整体仍受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影响显著,分航线表现分化。

- 公路铁路货运表现坚实,客运方面铁路基本持平,公路客运大幅下降,体现运输需求结构变化。
  • 油价适度反弹、人民币汇率波动震荡,对成本和跨境贸易均有影响但总体稳定。

- 报告对未来发展路径持谨慎乐观态度,建议把握行业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航空、机场、跨境物流和快递等板块,同时警惕国际航线恢复滞后及油价剧烈波动等风险。

通过对行业动态、基础运营数据和市场价格指数的细致剖析,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鲜明的行业判断和策略建议,强调在“冬春航季”之际,绿色数字化转型赋能交通运输行业的新活力,促进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具备长期成长潜力。[page::0,1,2]

---

参考图像


  • (航司运力及机场恢复率示意)

- (投资建议相关图示)
  • (风险提示图示)


---

本分析严格基于报告内容,并按照页码溯源标注,旨在为交通运输领域投资决策提供全面、专业、细致的支持。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