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一银行张一纬】行业周报丨央行月初预告买断式逆回购,货币政策透明度提高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指出,银行板块本周表现优于大盘,央行在月初预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助力银行应对同业存单集中到期及存款利率下调带来的负债压力。央行新增流动性投放信息披露栏目,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为市场理解流动性状况提供便利。结合货币政策和结构性金融工具的支持,银行业绩有望出现拐点,估值与资金面修复趋势明显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银行业板块表现优于市场及分行业涨幅 [page::0]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88%,银行板块上涨1.56%,其中农商行涨幅最大达4.01%,股份行涨2.49%。

- 个股方面,31家上市银行多数上涨,沪农商行上涨11.61%,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表现较好。
  • 银行板块整体市净率为0.67倍,股息率6.9%,市场资金青睐银行板块。


央行月初预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缓解银行季末负债压力 [page::0]

  • 央行6月5日公告次日开展10000亿元、期限3个月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首次在月初公布本月操作安排。

- 新举措有利于银行应对6月约4.17万亿元的同业存单到期叠加近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导致的负债压力,稳定负债成本。
  • 买断式逆回购作为优化市场预期管理的工具,提升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


央行优化公开流动性工具信息披露,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page::0]

  • 央行官网新增流动性工具投放栏目,涵盖准备金、货币政策贷款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类工具的净投放和回笼数据。

- 5月数据显示准备金净投放1万亿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净回笼2432亿元,公开市场业务净投放248亿元。
  • 信息披露细化帮助市场更清楚把握流动性状况与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动态。


投资建议:银行板块估值回升与业绩拐点预期 [page::0]

  • 低配公募修复与ETF扩容将带来增量资金流入,推动银行权重股估值修复。

- 转债转股加快助力中小银行资本夯实,存贷款利率非对称调整支持息差稳定。
  • 结构性金融政策支持持续积累,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有望迎来拐点,推荐关注银行板块。


风险提示 [page::1]

  •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可能引发资产质量恶化风险。

- 利率下行带来银行净息差承压风险。
  • 国际贸易关税冲击可能导致需求疲软。

深度阅读

【银河一银行张一纬】行业周报丨央行月初预告买断式逆回购,货币政策透明度提高 — 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一银行张一纬】行业周报丨央行月初预告买断式逆回购,货币政策透明度提高》

- 作者: 张纬(主笔),袁世麟(助理)
  •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时间: 2025年6月9日
  • 分析对象: 银行业板块整体市场表现及货币政策的最新动态,特别聚焦于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

- 核心主题:
- 央行首次于月初预告买断式逆回购的操作规模与期限,优化了流动性供给的预期管理。
- 央行公开流动性工具投放信息,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
- 银行业板块在市场中的表现优于大盘,预计基本面逐步改善,估值重塑可期。

该报告着重传递的主要信息是,货币政策管理更加透明化和灵活,市场预期更加明确,有利于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和资本市场预期。[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关键论点总结:
  • 银行业板块整体表现优于大盘,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88%,而银行板块上涨1.56%,其中农商行涨幅最高(4.01%),部分银行个股涨幅高达11.61%。

- 央行首次于月初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10000亿元)、利率和期限(3个月),加强预期管理,有效帮助银行层面应对季末同业存单大规模到期和存款利率下调带来的负债压力。
  • 央行设立新栏目公开流动性工具投放情况,展现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及公开市场业务的月度净投放或回笼金额,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


阐释推理依据:

作者指出,以往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仅在月末公布,而此次2025年6月初的公告反映央行主动调整货币政策信息发布节奏,从而缓解银行因同业存单集中到期而产生的短期资金压力。数据表明6月有约4.17万亿元同业存单到期,提前知道逆回购安排有助于银行规划资产负债管理。

此外,央行信息披露栏目的设立涵盖三大类流动性工具,细化了货币政策的月度量化数据,便于市场准确把握流动性状况。

关键数据点:
  • 银行板块上涨1.56%,其中农商行涨4.01%,中信银行涨5.65%等;

- 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10000亿元,期限3个月;
  • 5月净投放准备金1万亿元,中央银行贷款净回笼2432亿元,公开市场业务净投放248亿元;

- 银行板块PB为0.67倍,股息率6.9%,估值依然处于较低阶段。

这些数据说明市场对银行板块的资金配置积极,且央行流动性注入节奏合理,缓释了银行负债紧张压力。[page::0]

2. 投资建议



核心信息:
  • 买断式逆回购流动性投放,有助于化解同业存单到期和存款加权利率下调的双重压力。

- 信息披露优化提高政策透明度,利好市场稳定。
  • 公募基金对银行板块的低配有望修复,ETF规模扩容将带入更多流动性。

- 转债转股措施加速推动银行资本补充,支撑中小银行资本实力。
  • 存贷款非对称降息已落地,有利于息差企稳。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支持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整体银行基本面正在积累积极因素。

推理逻辑:

作者认为,流动性适度投放和政策信息的透明是促进行业估值修复的关键驱动力量,也将吸引资金加速流入银行板块。此外,资本补充渠道的畅通和利率调整为银行息差恢复奠定基础,预计未来银行业绩拐点可期。[page::0]

3. 风险提示



识别风险类别及潜在影响:
  •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风险;

- 利率下行,尤其是低息环境,银行净利息收益率(NIM)承压;
  • 国际贸易环境可能因关税冲击带来需求走弱,影响贷款需求和回款质量。


作者提示对经济、利率及外部环境扰动的警惕,但未具体提出缓解措施,暗示这些风险潜在但当前政策调整有缓冲作用。[page::0-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虽然报告节选中未详细提供具体图表数据,但从文中注释图像可理解:
  • 首图(header图片)展示了报告标题和机构品牌形象,增强专业感。

- 行业表现与板块估值图(基于文字)表明银行板块近期涨幅和分细分行的表现差异,且PB与股息率指标表明估值仍有吸引力。
  • 流动性工具投放总结表(文中提及数据)列示了央行5月份不同工具的净投放及回笼金额,体现资金供给的动态平衡。


作者结合这些数据,强调通过月初预告工具操作的创新提升了市场预期管理能力,同时央行续保持流动性稳健收放,保证政策更具前瞻性和透明度,增强市场信心。[page::0]

---

四、估值分析



报告内未单独量化详细估值模型,但给出了关键估值指标:
  • 银行板块PB为0.67倍;

- 股息率6.9%。

结合行业评级体系,该PB低于1倍说明银行板块相对历史及市场仍处于估值低位。股息率高则显示当前股价对于现金流及盈利能力有一定折价。投资建议中提及的ETF扩容及公募资金配置改善,预示后续估值有重塑空间。

此外,由于存贷款利率有所非对称调整并采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缓解息差压力,有利基本面改善反映到更高的估值水平。整体逻辑指向估值修复但风险仍存,具备较强可投资性。[page::0]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经济风险:如果宏观经济增速不如预期,银行贷款资产质量可能恶化,从而影响利润表现和资本充足率。

- 利率风险:利率下行对银行息差构成压制,压缩净利息收入。
  • 外部风险:中美贸易摩擦与关税政策可能使企业融资需求减弱,间接影响银行贷款需求及回报。


作者并无明确详细缓解策略,但从央行流动性政策的积极调整来看,货币政策具备一定的逆周期稳定功能,能够部分缓冲上述风险。[page::0-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积极面偏重:报告显著强调了央行政策透明度提升和流动性操作前瞻性对银行板块的积极影响,语言偏向确认和乐观,潜藏一定的政策亲和性。

- 风险提示简略:经济下行和利率风险虽被提及,但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境(如经济深度放缓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爆发)缺少深入量化分析和应对建议。
  • 估值层面:报告虽指出估值修复动力,但并未给出具体目标价或估值敏感度分析,缺乏对未来若政策调整幅度不足时估值调整路径的讨论。

- 信息披露机制新颖:央行流动性工具信息公开为市场利好,但实际市场反应和操作执行中的细节可能存在不确定性,需后续观察。

综上,报告整体专业且正面,但对潜在风险的评估相对浅显,投资者需结合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变动动态审慎判断。[page::0-2]

---

七、结论性综合



本份《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行业周报,由资深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及助理袁世麟联合撰写,以2025年6月央行首次在月初预告大规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核心,结合央行设立新栏目披露流动性工具投放数据,强调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显著提升。央行此举优化了市场预期管理,有力支撑银行应对同业存单大额到期以及存款利率下调带来的负债端压力。

多项数据表明,银行板块运行优于大盘,PB为0.67倍,股息率高达6.9%,反映估值仍有上升空间。市场资金面向公募修复,ETF扩容以及转债转股加速为资本补充提供动力,存贷款非对称降息有望推动息差企稳,行业业绩拐点明确可期。

风险方面,报告点明经济增速放缓、利率下行和国际贸易摩擦是主要忧虑,尽管当前货币政策具备一定稳增长作用,投资者仍应关注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资产质量影响。

整体而言,该报告明确给予银行板块“推荐”评级,基于央行流动性管理创新及政策透明度提升的积极信号,认为银行业基本面正在积累修复因素,估值重塑有望加速。此外,报告强调政策细化和前瞻性将成为后续观测的重点,投资者宜密切关注流动性操作及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趋势。[page::0-2]

---

主要引用页码


  • 报告标题及核心观点详见[page::0]

-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详见[page::0-1]
  • 研究团队介绍与评级体系详见[page::1-2]


---

(上述分析基于报告提供的所有章节内容,涵盖论点、数据、图示解读、风险及估值分析,旨在全面解析报告核心并辅助投资者理性判断。)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