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对冲型基金获得正收益,创业板 ETF获资金净流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基金市场热点与业绩表现,指出地缘政治与加息预期促使QDII油气类基金表现亮眼,量化对冲基金实现正收益且创业板ETF资金净流入显著。详细梳理了新基金成立与发行数量及募集规模,ETF场内交易活跃,风险提示强调模型风险和极端行情冲击风险 [page::0][page::2][page::5][page::7][page::10]

速读内容


基金市场热点分析 [page::2]

  • QDII基金中油气类品种领跑,年初至今最高累计收益率达36.3%。

- SPAC制度自2022年1月生效后,香港已有9份SPAC上市申请,首批上市预计3月22日。
  • 市场调整期间,多基金经理重新开放大额申购,显示市场中长期乐观预期。



新成立与新发行基金情况 [page::3][page::4]


| 基金类型 | 新成立数量(只) | 募集规模(亿元) | 新发行数量(只) | 募集规模(亿元) |
|------------|--------------|--------------|--------------|--------------|
| 股票型基金 | 7 | 12.23 | 0 | - |
| 混合型基金 | 19 | 97.42 | 16 | - |
| 债券型基金 | 7 | 76.24 | 10 | - |
| FOF基金 | 2 | 3 | 5 | - |
  • 以混合型基金为主,新成立与发行均以混合型基金数量最多。

- 新成立基金规模下降,募集资金显著减少,债券型和混合基金仍保持活跃。

基金业绩表现综述 [page::5][page::6]


  • 上周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3.5%,债券型基金-0.3%。

- 主动量化基金上周收益为-3.2%,而量化对冲基金实现正收益0.1%。
  • 年初至今,主动量化基金平均亏损11.5%,对冲型基金亏损0.8%,表现相对更稳健。

- 指数增强基金表现较好,浙商中华预期高股息A年内超额收益达11.36%。

场内ETF资金流向与规模 [page::7][page::9]

  • 创业板ETF资金净流入显著,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增长7.8亿,华安创业板50ETF交易最活跃,日均成交额21.07亿元。

- 科创50ETF和科创创业50ETF也表现强劲,华夏科创板50ETF增量达10.98亿份。
  • 沪深300ETF资金流出较多,但依旧保持行业龙头地位,总规模超1200亿元。

- 行业主题型非宽基ETF规模下降,但资金流动活跃。

深度阅读

东方证券:量化对冲型基金获得正收益,创业板ETF获资金净流入 —— 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量化对冲型基金获得正收益,创业板ETF获资金净流入

- 作者:朱剑涛、邱蕊
  • 发布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2年3月14日
  • 研究对象:公募基金市场(特别是量化基金、ETF及相关基金发行与业绩)

- 核心主题
- 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环境下,QDII基金表现突出,油气类基金领跑市场。
- 创业板ETF资金显著净流入,市场对相关板块呈积极态度。
- 量化对冲型基金实现了正收益,表现优于大部分主动量化和普通股票型基金。
- 新成立与新发行基金数量有所下降,但混合型基金仍为主流。
- 港交所SPAC上市申请活跃,制度创新推动市场新机遇。
  • 报告主要观点

- 基金市场受俄乌冲突升级、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基金风格分化明显。
- 投资人倾向规模相对可控且管理有序的基金产品,部分基金经理重新开放大额申购,反映对未来市场长期走势的乐观态度。
- ETF资金流动态现宽基ETF的龙头效应与创业板ETF资金流入的鲜明对比。

本报告旨在通过详实数据分析公募基金的发行、发行额、业绩表现及ETF资金动态,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市场洞见。[page::0, 2, 7]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基金市场热点跟踪


  • QDII基金表现分析

- 在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和美联储加息压力下,QDII基金表现亮眼,油气类基金独领风骚,年初至今最高收益达36.3%。
-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制度自2022年1月1日生效以来,港交所收到了9份SPAC上市申请,远超预期,投资者仍较为积极,首个SPAC预计3月22日上市。
- 多家知名基金公司积极恢复或扩大小额申购额度,体现了基金经理对市场中长期走势的乐观预期及管理规模的适应。
  • 宏观逻辑与市场情绪

- 地缘政治及货币收紧导致部分板块基金表现分化,油气受益于能源价格上涨,黄金等避险资产也表现优异;而科技与医药板块受政策及估值压力拖累,表现偏弱。
- SPAC制度的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尤其在港股震荡的大背景下,成为一种新的发行融资路径。
- 基金经理开放大额申购,说明市场流动性和管理规模约束有所缓解,反映一定的风险偏好提升。

2.2 基金发行动态


  • 发行数量与募集规模

- 近一年,公募基金共发行1887只,募资2.3万亿元。具体分布如下:
- 股票型基金485只,募集2506亿元
- 混合型基金869只,募集1.1万亿元
- 债券型基金377只,募集7340亿元
- FOF基金111只,募集1173亿元
  • 本周期基金设立和发行比较

- 新成立基金35只,较上期有所下降;其中混合型基金占据主导(19只,新成立数量最多)。
- 新成立基金募集资金188.89亿元,较上期下降219.59亿元。
- 新发行基金31只,较上期减少11只,股票型基金零发行,混合型基金16只,债券型10只,FOF5只,混合型基金发行活跃。
  • 数据支撑解读

- 图1、2展示了不同类型基金金额和数量的月度变迁,混合基金整体活跃度和募集金额高于其他类型。
- 新成立基金中,债券型表现较好,如景顺长城景泰悦利三个月定开A募集规模56亿元为最大。
- 股票型基金面临发行压力,数量及募集金额均有所下降,或反映市场风险偏好转变。

2.3 基金业绩表现


  • 上周业绩表现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3.5%,债券型基金为-0.3%。
- 量化基金表现分化,主动量化基金-3.2%,量化对冲基金实现正收益0.1%。
- 图5清晰反映了以上收益差异。
  • 年初至今累计表现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受压,-13.9%。
- 债券型基金较为稳定,-0.5%。
- 量化基金中,主动量化基金年初至今-11.5%,对冲型基金更优,年初亏损仅0.8%。
  • 前十名基金亮点

- 普通股票基金中,创金合信资源主题精选股票A年内收益最高1.86%。
- 混合型基金中,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表现抢眼,收益19.15%。
- 债券型、主动量化、对冲型及指数增强基金也均有盈利亮眼的产品,显示在市场调整中存在精选机会。
  • 综合推断

- 量化对冲基金表现稳定甚至正收益,暗示其策略中规避了部分市场系统性风险。
- 一般股票型基金承压较大,反映当前宏观及市场风险因素对权益资产的负面影响。

2.4 场内基金动态


  • ETF流动性与规模动态

- 各主体宽基ETF资金流动活跃度不同。
- 以跟踪上证50指数的ETF为例,华夏上证50ETF规模最大(530亿元),但份额上周净流出8.9亿份,累计亏损较大。
- 易方达上证50ETF份额增长达到0.52亿,且沪深300ETF中易方达产品份额增长最多2.76亿。
- 创业板ETF表现尤为突出,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增加最多7.8亿份,交易活跃度较高(日均成交21亿元以上)。
- 科创50ETF和中证科创创业50ETF继续吸引资金流入,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上周净申购达10.98亿份。
- 非宽基ETF中,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份额增长显著(8.84亿份),主题和策略ETF资金流动显示投资者对特定行业或策略的关注度增加。
  • 资金流入结构与市场风向

- 宽基ETF整体规模较大,流动性活跃,市场领导地位明显。
- 创业板ETF与科创板相关ETF获相对较多资金支持,反映中小创新企业板块依然受到资金青睐。
- 行业主题ETF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可能因流动性分散或宏观风险集中所致。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及图2 — 近一年不同类型基金新发行基金募集规模及数目


  • 描述:图1展示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与新成立数量的时间序列;图2扩展至混合型、债券型和FOF基金。

- 数据要点
- 股票基金募集金额波动大,2021年中至年底有明显发行高峰。
- 混合型基金发行数量常高于其他基金类型,且募集规模波动明显,反映市场对混合策略需求持续。
- 债券型基金发行量和募集资金在10-12月间显著提升,可能与资金避险需求增加相关。
- FOF基金发行表现平稳,规模及数量相对较小。
  • 趋势分析: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倾向配置债券与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受环境影响较为剧烈。

- 局限性:仅包含初始基金,续投系列未计入,实际市场发行情况可能更复杂。[page::2, 3]

图5 — 上周各类型基金平均收益


  • 描述:柱状图展示不同基金类型上周收益率,红色代表负收益,灰色为对应指数跌幅。

- 解读
- 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主动量化基金出现较大负收益。
- 量化对冲基金实现0.1%正收益,突出其风控和对冲能力。
- 沪深300、中证500、及中证1000近期表现均有限,沪深300跌幅-4.2%尤其显著。
  • 文本关联:量化对冲基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表现优异,支撑了经理人恢复大额申购的乐观预期。

- 数据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 Wind 资讯。[page::5]

图6 & 图7 — 各类型基金收益排名与年初至今收益


  • 内容:表格列出不同类型基金的周度净值增长率排名及年初至今收益对比,突出个别基金表现优异。

- 重点
- 医疗健康类股票基金和养老健康混合基金等行业主题基金近期表现突出。
- 个别债券型基金如南方金利定期开放债券A,收益率稳定且正向。
- 量化对冲基金名列前茅,如南方绝对收益策略定期混合接近1%周度收益。
  • 深层含义:显示出板块轮动趋势及量化基金中对冲策略的风险管理能力。

- 局限性:排名基于净值增长,不代表未来表现。[page::5, 6]

图9 & 图10 — 不同标的ETF申赎情况


  • 形态:表格详列各ETF代码、名称、跟踪指数、当前规模、近周份额变化、资金流入流出及日均成交额等关键指标。

- 关键洞察
- 主流宽基ETF如华夏上证50ETF规模大但资金流出明显;易方达沪深300ETF则份额和资金均有小幅净流入。
- 创业板ETF资金流明显净入,显示市场资金聚焦创新及中小市值股票。
- 科创50ETF具备较大规模和活跃度,投资者对科技创新板块依然青睐。
- 非宽基ETF整体资金流动偏向光伏、证券等热门行业ETF,显示投资趋势。
  • 综合意义:ETF市场资金流动的动态反映了市场风险偏好与政策环境变化。

- 数据来源和潜在局限:数据截至报告期内,不考虑之后市场事件。[page::8, 9]

---

四、风险因素评估


  • 极端市场环境风险

- 报告指出,极端市场波动(如突发地缘政治或宏观经济事件)可能导致量化模型失效,收益亏损风险提升。
  • 模型失效风险

- 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结构变化或非典型事件可能使历史规律不再适用,推荐投资者密切跟踪基金经理和模型表现,采取动态调整。
  • 缓解措施

- 报告暂无详细缓解策略,但隐含鼓励通过多元策略和主动管理限制风险暴露。
  • 风险影响

- 对基金净值波动和投资者心理均有重大影响,尤其量化投资领域,需特别关注模型稳定性与流动性风险。[page::0, 10]

---

五、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假设与潜在偏见

- 报告对油气和黄金类QDII基金表现持正面看法,但未充分讨论油价或地缘风险进一步恶化可能带来的反向风险,存在一定乐观偏差。
- 对基金经理恢复大额申购多从积极角度解读,忽略了可能的规模压力和流动性紧缩风险。
  • 数据限制

- 业绩计算排除了封闭式和分级基金,可能导致部分策略表现未纳入整体分析视野。
- 部分绩效数据缺乏更长时间跨度及模型压力测试结果,影响对于持续绩效的判断。
  • 内部一致性

- 全报告整体内容衔接良好,数据详实,表述符合宏观及微观逻辑,没有明显矛盾,但对宏观风险的敏感度不足。

---

六、结论性综合



东方证券发布的2022年3月14日公募基金及ETF市场动态报告,充分揭示了当下复杂市场环境下基金产品的发行趋势、业绩表现及资金流动特征。报告显示:
  • 在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压力下,QDII基金尤其油气类表现优异,年收益显著高于其他投资方向。

- 创业板ETF获得资金大量净流入,反映投资者对创新型和中小盘股票具备较强信心。
  • 量化对冲基金凭借风险对冲策略,逆市场做出正收益,表现超越多数主动量化及普通股票基金。

- 新基金发行和成立数量有所回落,特别是股票型基金发行疲态明显,但混合型基金依然活跃,锁定较大募资规模。
  • ETF市场资金流动态现出宽基龙头ETF的领先地位,以及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动减缓,体现投资者结构性偏好变化。


图表数据细节则支持以上结论:
  • 量化对冲基金与创业板ETF的市场表现亮眼分别通过图5、图6和图9、10得以确认。

- 基金发行图表(图1、2)体现了基金产品策略及市场条件变化。
  • 年初至今基金平均收益图(图7)表明权益类基金依旧承压,债券及部分量化基金表现抗跌。


风险提示恰当明晰,提醒投资者关注模型失效与极端市场风险,呼吁密切跟踪模型表现。

综上,报告总体立场较为审慎乐观,推荐关注量化对冲策略及创新型成长板块ETF,以应对不确定性市场环境。

---

(全文中引用均基于各页码标记,详见页码引用。[page::0,1,2,3,4,5,6,7,8,9,10,11,1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