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金工】宏观视角看好权益资产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从宏观视角分析权益资产,包括风险溢价、估值水平、技术面周期和资金流动状况。指出当前风险溢价指标接近历史高位,估值水平整体处于均值附近,创业板估值较低。基于历史周期判断,深100指数处在熊市调整末期,迎来上涨可能。报告引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图表价量数据建模,辅助行业主题配置,资金面ETF和融资余额均显示活跃走势,体现市场对权益资产的乐观预期。[page::0][page::3]
速读内容
权益指数近期表现与估值水平 [page::0][page::1]


- 科创50指数近5日跌0.36%,创业板指跌1.40%,大盘成长跌2.71%,小盘股表现相对较好。
- 中证全指PE分位数约50%,创业板低至11%,表明创业板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具有潜在投资价值。[page::0]
ETF规模与资金流向分析 [page::2]

- 最近5日ETF流入资金约85亿元,显示资金配置权益资产意愿增强。
- 行业主题方面环保、医药生物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汽车、电力设备资金流出较多。

- ETF总规模保持稳步增长,资金流入总体正向,支撑权益资产表现。[page::2]
风险溢价及市场技术分析 [page::3]

- 权益资产风险溢价(EP减去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次突破4%,当前约3.9%,接近历史高位,显示权益资产吸引力增强。
- 深100技术面每3年一轮熊市,目前调整时间和跌幅充足,存在底部反弹可能。[page::0][page::3]
融资余额与市场情绪指标 [page::4]



- 融资余额呈现上升趋势,显示投资者参与度提升。
- 指数超卖指标显示多板块处于吸引买入位置,短期潜在反弹动力强。[page::4]
卷积神经网络在股价趋势预测中应用 [page::3]
-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个股价量图表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模未来股价走势。
- 将模型学习特征映射到行业主题,当前重点推荐银行等板块,体现量化技术在行业配置中的辅助作用。
- 提供相关活跃ETF名单,如华宝中证银行ETF、广发高股息ETF等作为配置标的参考。[page::3]
风险提示与法律声明 [page::5]
- 量化模型基于历史回测,择时成功率约80%,存在模型失效风险。
-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和使用。[page::5]
深度阅读
【广发金工】宏观视角看好权益资产——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总体概览
报告标题: 宏观视角看好权益资产
作者及机构: 广发证券首席金工分析师 安宁宁,资深金工分析师 张钰东,广发金工安宁宁陈原文团队
发布日期: 2025年6月2日
主题: 本报告聚焦于中国权益资产市场,以宏观视角结合量化模型和技术分析,重点评估市场当前估值、风险溢价、资金流动与技术面信号,从而提出权益资产未来看涨的观点。
核心结论:
- 当前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达到历史高位并处于较为极端的区域,估值处于中位甚至低位,尤其是创业板估值较低,有配置价值。
- 从长周期技术面观察,深100指数处于调整充分的熊市末期,周期性牛市有望启动。
- 结合AI卷积神经网络对价量数据的建模,侧重推荐银行等主题行业。
- 资金面ETF资金流入显著,融资余额回升,表明市场资金结构积极。
综合来看,报告对权益资产尤其是成长板块持积极态度,推荐关注低估值和主题配置的投资机会。[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与市场表现
- 报告首先回顾了近5个交易日的指数表现:科创50指数微跌0.36%,创业板指跌1.40%,大盘价值与成长分别跌0.16%和2.71%,上证50跌1.22%,而代表小盘股的国证2000上涨0.94%。行业板块中,环保和医药生物表现较好,汽车和电力设备相对疲弱。
- 这表明市场整体经历了分化,成长板块尤其是大盘成长承压较大,中小盘和防御性板块表现相对稳健。[page::0] [page::1]
2.2 风险溢价与估值分析
- 报告重点介绍风险溢价指标,即中证全指静态市盈率倒数(E/P)减去10年期国债收益率。此指标衡量权益资产相对无风险债券的超额收益潜力。历史数据显示,极端底部(2012、2018、2020年疫情突发期)风险溢价一度处于均值2倍标准差区域附近。
- 近期数据显示,2022年4月26日指标达到4.17%,2022年10月28日反弹期间达到4.08%,2024年1月19日时指标仍高达4.11%,截至2025年5月30日仍维持3.90%的高水平,接近两倍标准差边界4.75%。这表明当前市场风险溢价处于历史偏高水平,理论上为权益资产提供了较好的入市机会。
- 估值分位数显示,截止2025/05/30:中证全指市盈率处于历史50%分位,上证50与沪深300分位分别为61%和48%,创业板指估值分位仅为11%,说明创业板目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中证500与中证1000分位也维持约30%左右,反映中小盘股同样估值相对合理甚至偏低。[page::0]
2.3 长周期技术面
- 报告从深100指数的历史技术行情周期角度出发,指出该指数每三年左右经历一轮熊市,随后进入牛市。历史的熊市下跌幅度均在40%-45%左右,周期节点出现在2012、2015、2018、2021年。
- 目前调整始自2021年一季度,幅度和持续时间较为充分,暗示此次熊市周期可能接近尾声,未来有望启动新一轮牛市周期。此观点基于均衡时间周期和历史跌幅相对比,对后续市场反弹给出了技术面支持。[page::0]
2.4 卷积神经网络(CNN)趋势观察
- 团队创新性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基于图表化的价量数据,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个股未来价格走势建模,并将抽取的特征映射至行业主题。
- 示例中有五只重点ETF被监测:华宝中证银行ETF、广发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ETF、富国中证800银行ETF、国泰中证全指家电ETF、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均侧重金融及低波动防御性资产。
- 该方法结合量化与AI技术特点,辅助发现成长性与防御性主题的市场时机,提供更为精准的板块轮动参考。[page::3]
2.5 资金流动与交易层面
- ETF资金近期流入显著,最近5个交易日整体资金流入85亿元,表明机构配置意愿增强。同期融资余额增加约7.2亿元。
- 两市日均成交量达10687亿元,体现市场活跃度仍较高。
- 资金流向图表显示,大盘成长板块ETF资金流出较为明显(约-2.71%),而小盘价值板块资金流入(+0.56%)领先,环保、医药生物主题资金流入居于前列。
- 这一现象对应了行情的板块分化与资金偏好的调整,市场资金对于高估成长板块有所撤退,偏向低估值及防御主题。[page::1] [page::2]
2.6 市场情绪指标
- 200日均线之上比例与沪深300指数走势结合显示,市场长期均线以上的份额波动明显,与股指走势高度相关。
- 当前均线之上比例虽有波动,但整体保持中高水平,表明市场总体情绪偏向积极,尚未出现极端恐慌。
- 权益资产与债券资产的风险偏好指标风险溢价依然在高位,远超历史均值,体现投资者对权益资产持有较强兴趣,债券相对吸引力下降,权益资产或受益于重新配置。[page::3]
2.7 融资余额与个股表现分布
- 融资余额指标显示,自2016年以来融资余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当前约1.8万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约2.3%,表明融资资金对市场有一定支持。
- 个股收益分布显示,今年以来涨幅在0%-10%和-10%至0%区间的股票比例较大,具体分别为24.7%和24.7%,10%至30%收益率区间占比22.6%。超过100%涨幅的个股占比仅为1.1%,反映市场整体上涨空间仍有,同时个股表现分化显著。[page::4]
2.8 指数超卖状态
- 通过对Wind全A及各指数的超卖指标分析,显示目前市场并未普遍处于极端超卖状态。
- 各主流指数的超卖值相较2018年水平有所提升,意味着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但仍有较大波动空间,避免了过度乐观或悲观情绪的极端化。[page::4]
---
3. 重点图表深度解读
3.1 主要指数近5日表现 (图1及图2)


- 图表显示,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轻微下跌,创业板指跌幅最大达-1.40%,上证50、沪深300和科创50均不同程度下跌。中证100跌幅最大-1.69%,而代表小盘的国证2000上涨0.94%。此趋势说明近期资金自高估成长与大盘蓝筹流出,转向小盘及防御性板块。
- 小盘股中环保、医药生物等表现最佳,显示资金轮动方向及风格切换。[page::1]
3.2 ETF规模变化(图3)

- 大盘成长ETF规模减少-2.71%,而小盘价值ETF规模微增0.56%。
- 行业层面,环保、医药生物资金吸引能力最强,体现资金偏好明显向防御性和结构性成长转移。这支持了报告对板块轮动的分析。[page::2]
3.3 卷积神经网络监控ETF名单(表格)
| 日期 | 指数代码 | 指数名称 |
| -------- | --------- | --------------------- |
| 20250530 | 512800.SH | 华宝中证银行ETF |
| 20250530 | 159207.SZ | 广发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ETF |
| 20250530 | 159887.SZ | 富国中证800银行ETF |
| 20250530 | 159996.SZ | 国泰中证全指家电ETF |
| 20250530 | 512890.SH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 |
- 该列表体现了CNN模型重点关注的行业主题ETF,突出金融和低波动蓝筹,反映在AI选股模型中,这些板块基本面稳定且估值合理,是当前资金热点区域之一。[page::3]
3.4 市场情绪与风险溢价(图4及图5)


- 200日均线以上比例走势波动较大,反映短中期市场情绪存在较大起伏。与沪深300指数同步变化,体现其作为市场情绪风向标的价值。当前市场情绪中性偏多。
- 权益资产风险溢价保持高位,长期均值约3%,当前接近4%,超过了近十年来多次市场底部信号,是持续买入的技术和估值理由。[page::3]
3.5 融资余额与收益分布(图6及图7)


- 融资余额逐年回升趋势明显,2025年初至今融资余额略有回落,仍处于相对高位,占流通市值2.3%,反映融资资金持续关注市场。
- 个股收益区间分布显示大多数个股涨跌幅集中在±10%以内,反映市场总体趋于稳定,但仍有极少数爆发性个股上涨,体现了市场的分散性机会。[page::4]
3.6 超卖指标(图8)

- 超卖指标相较于2018年底整体偏高,未出现极端的超卖信号,市场仍具有反弹空间,情绪保持谨慎乐观。[page::4]
---
4. 估值分析
报告虽未直接展开DCF或市盈率具体数值计算,但明确关注静态PE倒数(即盈率的倒数E/P)与国债收益率对比测算风险溢价,从中得出权益资产相对于债券资产的隐含收益率优劣。此指标兼顾了收益率和估值的双重因素,为资产定价提供了较为客观的“风险补偿”视角。
- 选用2倍标准差做历史极值界限,判断市场极端状态,属统计学常用方法。
- 创业板市盈率分位极低,估值优势明显;大盘估值分位中间偏上,说明蓝筹股价值较稳定。
- 估值与风险溢价结合,为量化择时提供了科学依据。
- 融合技术面周期论断,确认当前市场处于熊末牛初区间,为买入时机。
---
5. 风险因素评估
阶段性风险主要包含:
- 模型有效性风险:报告特别指出GFTD与LLT模型历史择时成功率约80%,非100%,存在失效风险,尤其面对市场结构变化或非典型事件。
- 市场波动不确定性:全球经济、监管政策、宏观事件等外部因素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冲击,模型与历史数据回测无法囊括所有极端情况。
- 量化模型间结论差异:因模型构建差异,报告观点不等同于其他量化分析结果,投资者需综合考虑。
- 报告未提供具体缓解方案,更多强调模型作为辅助工具,投资需结合多方判断。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节
- 报告整体风格偏乐观,基于风险溢价和技术周期确认购买时机,但未充分强调宏观流动性风险或外因可能快速改变市场状态的可能。
- 估值分位虽然低,但若市场结构发生转变,低估值可能持续,风险不可忽视。
- 技术面周期依赖历史规律,未来周期有经验外变量时可能失准,需谨慎对待。
-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虽前沿,但对模型训练数据、过拟合风险、解释性透明度未详细披露,投资建议应用需审慎。
- 资金流向虽积极,但近期大盘成长资金大幅流出,暗示部分板块风格转换中短期仍存调整压力。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宏观量化和技术面联合视角深入剖析权益资产市场,综合估值、风险溢价、资金流动和人工智能模型输出,得出对未来权益资产特别是创业板及部分防御性板块的乐观看法。风险溢价指标处于历史高位,市盈率估值分位显示创业板等成长小盘仍相对低估,技术周期显示深100调整周期充分,牛市启动可能性大。资金面ETF流入充沛,融资余额提升,卷积神经网络精选银行及防御主题ETF,体现多维量化择时与选股的努力。
图表显示:
- 指数分化明显,创业板与小盘价值板块表现相对较好,资金偏好防御性与低估值资产。
- 资金规模变动与资金流向强烈支持报告投资观点。
- 长期均线以上比例和风险溢价态势稳定,市场情绪尚属健康水平。
- 超卖指标与融资余额支持市场下行风险有限,反弹概率较大。
然而,报告所用模型存在一定失效风险,无法保障所有历史规律照搬未来,外部宏观变量依然是潜在不确定因素。整体而言,报告提供了一套较为严谨、科学的权益资产投资框架,对于希望在量化和技术面辅助下配置权益资产的投资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