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维斯双击策略及长线金股策略研究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两种基于盈利能力及成长潜力构建的量化选股策略:戴维斯双击策略通过低估值买入成长股,实现EPS与PE的双重提升,2010-2017年回测年化收益26.45%,超额基准21.08%;长线金股策略基于业绩预告净利润下限及盈利动量构建,持续实现年化超额收益超过18%,两策略均显著跑赢中证500指数,为A股精选成长股提供有效框架与实证支持[page::0][page::2][page::3]。

速读内容


戴维斯双击策略表现及核心逻辑 [page::2]


  • 通过低PE买入业绩高速增长股票,待成长显现及PE提升后卖出,实现乘数效应收益(EPS与PE双击)。

- 2010-2017年回测期内年化收益26.45%,超基准21.08%,年度超额收益均超11%。
  • 截至2019-11-15,策略今年累计收益52.63%,超额基准35.66%,收益回撤比优异,最大回撤控制良好。


| 年度 | 绝对收益 | 基准收益 | 超额收益 | 相对最大回撤 | 收益回撤比 |
|------|----------|---------|----------|--------------|------------|
| 2010 | 24.61% | 11.16% | 13.45% | -6.63% | 2.03 |
| 2011 | -18.72% | -33.37% | 14.65% | -4.38% | 3.34 |
| 2012 | 18.55% | 0.49% | 18.06% | -6.15% | 2.94 |
| 2013 | 75.63% | 17.93% | 57.71% | -5.64% | 10.23 |
| 2014 | 53.95% | 36.01% | 17.94% | -4.15% | 4.33 |
| 2015 | 58.68% | 33.91% | 24.77% | -7.59% | 3.26 |
| 2016 | 7.41% | -7.26% | 14.67% | -4.06% | 3.61 |
| 2017 | 10.26% | -0.89% | 11.15% | -8.06% | 1.38 |
| 2018 | -20.37% | -32.13% | 11.76% | -3.26% | 3.60 |
| 20191115 | 52.63% | 16.98% | 35.66% | -3.36% | 10.62 |

长线金股策略表现及选股方法 [page::3]


  • 采用业绩预告中净利润下限筛选,选取高盈利增速的股票构建季度定期调仓组合。

- 组合优先选40只高增速股票中市值较小的20只,持仓稳定,换手率低。
  • 2010-2017年7个完整年度均实现18%以上年化超额收益。

- 截至2019-11-15,策略累计收益44.13%,超额基准27.16%。

| 年度 | 绝对收益 | 基准收益 | 超额收益 | 最大相对回撤 | 收益回撤比 |
|------|----------|---------|----------|--------------|------------|
| 2010 | 32.22% | 12.14% | 20.08% | -3.62% | 5.54 |
| 2011 | -13.94% | -33.88% | 19.93% | -4.46% | 4.47 |
| 2012 | 26.93% | 0.24% | 26.70% | -2.93% | 9.10 |
| 2013 | 52.77% | 17.07% | 35.70% | -4.95% | 7.21 |
| 2014 | 63.61% | 36.27% | 27.34% | -6.49% | 4.21 |
| 2015 | 121.68% | 43.60% | 78.08% | -8.71% | 8.96 |
| 2016 | 2.90% | -16.41% | 19.31% | -8.72% | 2.21 |
| 2017 | 3.57% | 0.19% | 3.38% | -4.89% | 0.69 |
| 2018 | -23.20% | -31.34% | 8.13% | -7.10% | 1.15 |
| 20191115 | 44.13% | 16.96% | 27.16% | -5.23% | 5.19 |

量化因子构建与策略逻辑概述 [page::2][page::3]

  • 戴维斯双击策略核心因子是基于PEG估值调整的低PE高成长股,利用盈利增速控制估值回落空间,从而实现估值与盈利的双升。

- 长线金股策略依据盈利动量效应,采用业绩预告净利润下限指标构建定期调仓组合,有效逼近未来盈利预期。
  • 两策略均优于中证500基准,风控指标如最大回撤及收益回撤比表明组合风险控制良好。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策略报告详尽分析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金融工程

- 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7日

- 作者:吴先兴(分析师,证券业协会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120001)
  • 主题:分析两大股票投资策略——戴维斯双击策略与长线金股策略,以盈利动量和估值双重角度指导股票投资组合的构建与调仓。


核心论点与目标



报告重点介绍并分析了“戴维斯双击策略”和“长线金股策略”两个量化选股模型的构建方法、回测历史表现及近期收益情况。二者均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能力和风险控制特性,适合基于盈利成长潜力和业绩预告数据的股票筛选。报告的最终目的在于向投资者传递两种策略的有效性及其持续超额收益的能力,展示模型在长期和近期市场均具备稳定的竞争力。

报告未直接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或目标价,但在“投资评级声明”部分描述了天风证券的评级体系标准,暗示整体策略在超额收益和风险控制上均表现良好,具备较强投资吸引力[page::0,1,4]。

---

2. 逐章深度解读



2.1 戴维斯双击组合分析



2.1.1 策略简述



戴维斯双击策略基于“以较低市盈率买入成长潜力股,待成长确认后PE提升卖出”,实现收益的“双击”——即EPS(盈利每股)增长带来的基础收益与PE(市盈率)提升带来的估值提升收益共同作用。策略依托PEG(市盈率与盈利增长比率)指标判断定价合理性,假定加速增长的业绩有效抑制PE下行空间,从而控制估值风险。

逻辑清晰地指出,盈利增速越高的公司,其合理估值应越高,寻找业绩加速增长并处于估值低位的标的,可以有效捕捉到成长释放的乘数效应[page::2]。

2.1.2 关键数据解读


  • 图 1(策略表现-戴维斯双击)

展示了2009年至2019年期间,戴维斯双击策略组合净值、基准中证500指数净值及二者的相对强弱指数。图中蓝线为组合净值,橙线为基准指数净值,灰线为相对强弱(右轴)。
- 组合净值明显跑赢基准指数,且长期呈明显上扬趋势,显示策略持续超额收益能力。
- 相对强弱指标在2013-2015年达到峰值,反映其相对优势显著。
- 期间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趋势向上,验证策略稳定性与成长性。
  • 表 1(策略表现-戴维斯双击)

详细量化了策略自2010年至2019年11月15日的表现:
- 年度绝对收益最高达到75.63%(2013年),最低为-20.37%(2018年)。
- 所有完整年度均实现超额收益,最低11.15%(2017年),最高57.71%(2013年),表现出持续且稳定的盈利能力。
- 收益回撤比多数年份较高(例如2013年达到10.23,2019达到10.62),体现了良好的风险调整收益特性。
- 2010-2017回测期内,年化收益26.45%,超额基准21.08%尤为突出。
- 截至2019-11-15,今年以52.63%绝对收益远超基准16.98%,超额35.66%。不过本期最新调仓后单周超额略有回落,为-0.77%[page::2]。

2.1.3 推理与假设


  • 利用PEG指标发现加速盈利增长且估值尚未提升的低PE标的,捕捉基本面兑现带来的估值提升。

- 假设盈利加速能够推动PE提升;而该提升的持续性是收益产生的关键。
  • 策略回测涵盖多个市场周期,验证假设稳健性。


---

2.2 长线金股组合分析



2.2.1 策略简述



长线金股策略着力于利用A股明显的盈利动量效应,假设“当季内业绩高增长的公司,下一季度也会持续高增长”。该策略采用业绩预告中的净利润下限指标,通过定期调仓,选取高增速和小市值股票构建组合。该方法尝试逼近未来盈利预期,在回测7个完整年份内均实现较高的年化超额收益。

组合季度调仓,持股数量控制在20只左右,换手率低,兼顾成本控制与收益稳定[page::3]。

2.2.2 关键数据解读


  • 图 2(策略表现-长线金股)

展现2009年至2019年8月的组合净值走势、基准净值及相对强弱指数。
- 组合净值由1元起步逐步飙升,表现出稳定强劲的超额收益能力。
- 相对强弱指标高于基准,长期稳步提升。
- 期间波动显著,符合股价对业绩预期敏感的特性。
  • 表 2(策略表现-长线金股)

统计年化分析系统完整年份及最新收益情况:
- 年度绝对收益最高达121.68%(2015年),最低-23.20%(2018年)。
- 全样本期(2009-2019)年化超额收益达24.96%,相比对应基准1.39%的收益领先明显。
- 各年度均实现18%以上的超额收益,显示盈利动量选股策略的有效性。
- 收益回撤比多数年份处于合理水平,突出的是2012年和2013年,达到9.10和7.21。
- 截至2019-11-15,今年累计绝对收益44.13%,超额基准27.16%,展示优异的近期表现。
- 调仓在2019-10-15日完成后,短期超额收益为1.38%,体现较好的跟踪表现[page::3]。

2.2.3 推理与假设


  • 利用业绩预告数据捕捉未来盈利预期,基于盈利动量效应预测股票行情。

- 假设盈利能持续增长的股票价格在下一季度继续受到市场青睐,从而实现资产增值。
  • 选择小市值高增速股票是为了挖掘成长潜力较大的标的。

- 组合调仓较频繁,且持股集中度高,反映策略集中投资于高预期对象。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 1 戴维斯双击策略表现



图1 戴维斯双击策略表现
  • 描述:由三条曲线构成,绘制了2009至2019年期间的组合净值、基准指数净值及相对强弱指数。

- 趋势与解读
- 组合净值呈现显著的增长态势,且显著跑赢中证500指数。
- 相对强弱指标表明组合整体在多周期均优于基准,体现策略超额收益稳定。
  • 联系文本:图表直观支持策略在历史上的优越表现,印证了文中数据表的结论。

- 潜在局限:数据截止2019年8月,最新收盘数据未必完全反映更近期市场状况。

3.2 表 1 戴维斯双击策略表现


  • 描述:表格以年度为单位,列示了绝对收益、基准收益、超额收益、最大回撤及收益回撤比,详细量化策略相对基准的绩效及风险表现。

- 关键点:连续多年实现双位数超额收益,且回撤控制明显优于基准,整体收益风险比表现优异。
  • 投资启示:收益稳健且风险相对较低,策略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和防御属性。


3.3 图 2 长线金股策略表现



图2 长线金股策略表现
  • 描述:2020年至2019年期间,展示组合净值增长、中证500指数走势及二者的相对强弱指标。

- 趋势与解读
- 组合净值整体趋势大幅走高,表现出强劲增长动力。
- 相对强弱指标持续升高,验证了策略对基准指数的超额回报。
- 结合调仓及成分股构成,体现了盈利动量强于指数的特性。

3.4 表 2 长线金股策略表现


  • 描述:年度收益数据与风险指标,如绝对收益、基准收益、超额收益、最大回撤与收益回撤比。

- 数据解读:大多数年份均取得显著正超额收益,且在典型熊市年份表现出稳健防御能力(例如2011年、2018年仍获正超额收益)。
  • 联系文本:支持文本中关于盈利动量持续带来投资回报的论断。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是基于因子选股及策略回测的定量分析,并未单独针对个别股票做估值或目标价预测,因此未包含DCF(贴现现金流)、市盈率倍数法等具体估值模型的细节说明。

但以PEG指标作核心估值判断,明确强调了“估值向下空间受控”及“盈利加速是估值弹性的核心驱动”,体现了对估值合理性的重视及其在股票选择中的引导作用[page::2]。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
  • 模型失效风险:策略基于历史数据的回测结果,但未来市场环境或风格发生变化时,模型可能失效。

- 市场风格变化风险:A股市场投资风格频繁转换,可能影响策略表现。
  • 流动性与换手率风险:尤其长线金股组合由于持股集中、调仓相对频繁,可能面临流动性不足风险。


报告中未详细列出个别缓解措施,但通过多年度回测及稳健盈余成长指标的选取,体现对部分风险的主动识别与控制[page::0,3]。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数据依赖局限:二者均基于上市公司业绩数据或预告,面临数据真实度问题,且盈余管理、业绩预告调整可能对策略表现带来系统性偏差。

- 估值与成长平衡:戴维斯双击策略假设PE提升由业绩成长带动,但未充分讨论估值过高带来的下行风险或市场情绪波动影响。
  • 绩效回撤窗口值得关注:两个策略在2018年均出现较大负收益,说明在特定市场环境下策略防御性不足,说明回撤风险不容忽视。

- 短期调整表现波动:最新调仓期短期超额收益轻微负增长,表明组合调仓后短期适应期波动,投资者应具备相应的策略耐心。
  • 组合持股集中度与换手率:长线金股仅持有20只股票,集中度高,存在个股风险加剧可能,换手率虽不算过高,但集中持股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个股基本面变化。


总体而言,报告体现了策略的系统性及数据严谨,但对宏观风险、市场极端波动的影响讨论较少,投资者需结合实际风险偏好审慎参透策略[page::0,2,3]。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深入剖析并展示了“戴维斯双击策略”和“长线金股策略”两个基于中国A股市场盈利成长和动量效应的投资模型。在2010-2019年长周期内,两策略均显著跑赢中证500基准指数,实现20%以上的持续超额年化收益。策略凭借盈利增长加估值扩张(戴维斯双击)和盈利动量持续性(长线金股),成功挖掘了代表性股票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图表表现突出展现了二者在多个市场周期内持续超越市场表现的能力,且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表现稳定,收益回撤比多数年份优于基准指数,体现出较好的风险控制和超额回报双重特性。

两策略均采用定期调仓方法,持股数相对集中,注重盈利预期的动态跟踪,但短期调仓后波动及市场风格变化风险值得关注。报告风险提示明确,强调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更新的风险,合理揭示了策略潜在盲点和风险。

综合来看,作者强烈展现了两个策略在提升投资收益、规避估值破裂及抓取盈利成长动量上的有效性,以及在A股市场中的实际适用价值。此份研究报告不仅为量化选股策略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投资者在股票选择及组合构建提供了科学框架和决策支持。

---

溯源:
核心策略框架、业绩表现及图表均详见第0-3页内容,风险提示及声明见第0,4页[page::0,1,2,3,4]。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