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 近期A股资金流向全景动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梳理2024年四季度以来A股资金流动变化及结构,重点分析公募基金、外资、私募基金、两融资金、产业资本及个人投资者的新动态。短期资金面波动加大但市场成交活跃,股票型ETF规模超过主动偏股基金,北向资金流出节奏有所收窄且集中加仓半导体和电池板块,私募基金仓位依旧偏低,融资余额经历波动但整体保持高位,产业资本持续净减持但回购活跃。报告建议关注AI产业等结构性机遇以及资金面支撑 [page::0][page::4][page::5][page::12][page::13][page::21]

速读内容


市场成交活跃度与资金面波动 [page::0][page::2]


  • 2024年四季度A股市场振荡调整,成交额曾在1月13日跌破万亿元。

- 春节后在AI催化下市场反弹,成交额回升至活跃水平,TMT板块成交占比达44%,创历史新高。

A股资金流向结构及特征分析 [page::3][page::4]



  • 资金供需测算显示2024年整体资金净流入回升,流动性保持宽松。

- 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表明宏观流动性环境有利资本市场。

公募基金动态及行业配置 [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 时间 | 新成立偏股基金份额(亿份) | 沪深300指数走势 (右轴) |
|-------------|----------------------------|--------------------------|
| 近期11月 | 1090 | 显著上涨 |
| 12月-2025年1月 | 月均319 | 调整 |
  • 四季度新发偏股型基金份额波动,11月因A500ETF发行显著增长,年底及年初阶段回落。

- 股票型ETF规模快速扩张,超越主动偏股基金,成交额占A股成交平均6.4%。
  • 公募基金行业加仓半导体、电子、银行等,减仓医药生物和白酒,突出电子行业新高仓位(18.2%)。

- 港股配置创新高,达到12.7%。

外资(北向资金)流动与配置 [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


  • 2024年四季度北向资金净流出约1368亿元,但近期流出幅度收窄。

- 四季度北向资金和主动偏股基金一致加仓电池、半导体等板块,减仓白酒工业金属。
  • 北向资金成交额占A股成交占比维持6%-7%区间,交易活跃度不高但节奏稳定。


私募基金规模与仓位状况 [page::16][page::17]


  • 私募基金证券投资规模小幅上升,月均约5.23万亿元。

- 股票仓位维持在55%-57%的偏低水平,明显低于历史均值66.7%。

产业资本资金动向及上市公司回购 [page::18][page::19][page::20]


  • 2024年四季度产业资本继续净减持,单季度净减持541亿元,年初至今净减持98亿元。

- 基础化工、医药、交通运输板块增持比例较高,电子、计算机、基础化工等领域减持明显。
  • 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回升,年初累计回购规模188亿元。


两融资金及交易活跃度 [page::21][page::22][page::23]


  • 融资余额虽经历波动,但仍保持在高位,2月10日回升至1.83万亿元。

- 两融交易额占比年初边际改善,平均达到9%。
  • 行业层面融资余额增长以计算机、通信及机械设备为主,非银金融、医药生物明显回落。


个人投资者开户情况及市场情绪 [page::23]


  • 2024年10月新增开户数高达685万户,创历史第三高峰。

- 随后三个月新增开户数均值回落至208万户,市场情绪趋于理性但维持相对活跃水平。

深度阅读

中金《近期A股资金流向全景动态》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近期A股资金流向全景动态》

- 作者:黄凯松、李求索等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2月14日
  • 主题:A股市场资金流向、各类投资主体仓位变动及市场风险偏好趋势


核心论点
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至2025年初A股市场资金流动态势及结构变化,重点关注公募基金、被动ETF、外资、私募基金、两融资金、险资、产业资本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流向及配置特征。文章指出,市场风险偏好经历由抑制到回升的过程,资金交投活跃度逐步恢复,AI产业及相关科技赛道成为市场新热点,资金结构调整明显且主流资金对科技与新能源板块加仓,同时伴随大盘震荡,稳健板块资金配置娱乐,市场整体呈现结构性分化。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市场整体交易概况


  • 关键论点

- 2024年四季度A股主要指数震荡调整,大小盘分化明显,小盘风格跑赢。
- 10-11月市场成交额创新高,12月至年初因外部不确定性减少,成交额略回落。
- 春节后受AI等科技热点(DeepSeek技术催化)推动成交快速回升,TMT板块成交额占比升至44%,创历史高点。
  • 数据及趋势

- 图表1显示节后A股成交金额迅速反弹至历史活跃水平。
- 成交额波动反映投资者信心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动态。
  • 逻辑与推断

春节后技术突破及外部贸易局势缓和共同推动市场温和回暖,成交活跃,显示投资者风险偏好转好。[page::0,2]

2.2 资金面波动与多主体资金流动分析


  • 公募基金

- 主动偏股型基金发行低迷但ETF规模扩张显著,四季度股票型ETF规模达到2.8万亿元,超过主动偏股型基金。
- 新发偏股型基金规模在11月因A500ETF发行冲高,1、2月回落至319亿份/月,低于2022年同期。
- 存量主动偏股型基金四季度净赎回达到2614亿元,较三季度扩张1338亿元,显示部分资金离场压力。
- 配置上,四季度主动作出了加仓半导体、电子及银行等板块,减仓白酒、医药生物。
  • 外资

- 2024Q4呈净流出约1368亿元,但春节后外资流出规模收窄。
- 北向资金成交额占比回落至6-7%,近期因美国关税放缓及AI产业发力,预计流出节奏将进一步减缓。
- 四季度重点加仓电池、证券、半导体,减仓白酒、电力、工业金属等板块。
  • 私募基金

- 证券投资规模月均5.23万亿元,较2Q24小幅上升。
- 股票仓位维持在55%-57%,明显低于历史均值67%,显示仓位偏保守。
  • 两融资金

- 融资余额去年10月持续上升,11月以来出现波动,春节前回落至1.76万亿元。
- 近期回升至1.83万亿元,交易活跃度边际改善,年初以来交易额占比达9%,行业上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融资余额增长,非银金融、医药和军工回落显著。
  • 险资

- 股票及证券投资规模达4.1万亿元,创2013年以来新高。
- 保险资金仓位刚回到历史均值,政策鼓励资金长期入市,未来提升空间大。
  • 产业资本

- 四季度净减持加剧,净减持达541亿元,年初至今净减持98亿元。
- 行业上基础化工、医药、交通运输增持,电子、计算机等减持。
- 上市公司回购积极,年初累计回购188亿元。
  • 个人投资者

- 新增开户数由10月的高点685万户回落至11月至次年1月均值208万户,但仍高于2023年同期。
  • 总结分析

多主体资金表现呈现分化,公募基金整体发行难以明显回暖,ETF扩张显著;外资流动趋稳,私募仓位偏低。两融资金波动反映高净值投资者行为,险资持续加仓具政策支撑。产业资本虽减持但回购活跃。整体显示市场资金面虽有波动,但伴随风险偏好回升,结构性机会明显。[page::0,1,3,4,5,16,17,21,22,23]

2.3 资金配置结构与投资主题


  • 基金与外资配置趋同

- 公募和北向资金均集中加仓电池、半导体,减仓白酒、工业金属。
- 四季度公募基金对港股持仓比例增至12.7%,创2015年以来新高,表示基金在结构上增加跨境配置。
- 电子板块仓位创历史高位,银行板块连续四季度加仓。
- 主题方面重点增持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科创,下调高股息板块配置比例。
  • 资金流变化图表解读

- 图表5显示新成立偏股基金份额受A500ETF发行影响显著,2024年11月高峰明显(近三年新高)。
- 图表10及11显示主动偏股基金四季度行业仓位变动,半导体、电池显著增仓,白酒、通信设备显著减仓。
- 图表15反映股票ETF规模超过主动偏股基金,显示被动投资更受青睐。
- 图表17及20反映股票ETF和外资交易额占比回落至正常水平,活跃度趋稳。
- 图表21-22进一步确认公募与外资持仓偏好方向相近。
  • 逻辑推断

系统性资金普遍看好科技与新能源领域,尤其是AI产业链拉动的电子和半导体板块;传统白酒及工业金属板块因业绩韧性下降、配置拥挤,资金选择撤出。跨境布局加深反映基金结构调整和全球视野扩展。被动基金的快速扩展反映投资者对指数策略的认可。[page::1,5,6,7,8,10,11,12,13,15,16]

---

3. 图表深度解读



以下对关键图表进行详细解读,辅助量化说明资金态势:
  • 图表1 (page 2):显示春节后A股市场成交金额大幅回升至此前活跃水平,反映资金活跃及风险偏好提升。

- 图表2 (page 3):资金面波动加大,显示2024年四季度以来市场风险偏好不稳。
  • 图表3 (page 3):日均成交额与市值比率、沪深300非金融PE等指标波动,侧面反映资金环境和市场估值关系。

- 图表4 (page 4):资金供需测算,2019-2021年资金净供给大幅放大,2024年回升趋势明显。
  • 图表5 (page 6):新成立偏股基金份额与沪深300指数联动,发行活跃度随市场波动。

- 图表7 (page 7):主动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维持高位,累计达86.8%,显示仓位较为坚定。
  • 图表8-9 (page 8):偏股基金指数超过近12个月成本指数说明新增资金赚钱效应正在逐步恢复。

- 图表10 (page 9-10):行业持仓变动,半导体芯片、电池行业明显加仓。
  • 图表13 (page 10):主动偏股基金存量净赎回不断放大,反映市场存在盈利兑现压力。

- 图表15 (page 11):股票型ETF资产规模首次超过主动偏股基金,侧重被动指数化投资趋势。
  • 图表16-17 (page 12):ETF成交额占比调整至均值,体现市场活跃度正常。

- 图表18-20 (page 13-14):北向资金净变动及成交额占比趋势,外资流入节奏趋缓但活跃度尚可。
  • 图表21-22 (page 15-16):公募与外资的持仓偏好分布高度吻合,均加强对新能源及科技板块投资。

- 图表23-24 (page 17):私募基金规模及仓位持续低位徘徊,表现谨慎态度。
  • 图表25-29 (page 18-20):产业资本净减持趋势明确,但行业轮动分化显著,上市公司回购力度边际提升。

- 图表30-33 (page 21-22):融资余额走势及分行业持仓,反映融资资金交易活跃轨迹及结构调整。
  • 图表34 (page 23):新增开户数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反映投资者活跃度整体平稳。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包含具体估值模型如DCF或明确目标价。主要以资金流动性、交易活跃度、基金发行规模及仓位变动为核心量化指标,结合市场风险偏好和结构配置,帮助判断市场估值水平及未来资金面趋势。整体估值判断更多依赖于非定量资金面及流入驱动假设,重视宏观流动性、政策环境及产业趋势带来的中期景气度上行。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依旧,主要表现为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势,直接影响外资流入节奏和整体市场流动性。

- 国内稳增长政策实施力度及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可能影响市场中枢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充裕程度。
  • 公募基金新发偏股规模回升乏力,主动资金回撤压力明显,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 私募资金仓位偏低,反映机构观望,若持续拖累市场情绪,可能增加下行风险。
  • 产业资本净减持压力尚存,可能对市场流动性形成短期制约。

- 双融资金高位回落,若资金回撤加剧,可能影响部分中小盘和热门板块流动性。

报告指出部分缓解因素包括:AI技术突破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提升市场预期;险资等长期资金积极入市政策支持;春节后外资流出节奏有所减缓等,有助于平衡部分风险。[page::0,2,3,12]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AI及科技赛道的乐观态度较为鲜明,存在产业发展节奏重估的前提假设,若产业应用及盈利兑现落空,相关主题板块风险或被低估。

- 主动偏股基金净赎回不断扩大,反映机构信心不足,未来若持续甚至加剧,可能令市场波动加剧,但报告对此潜在影响讨论不多。
  • 外资数据截止至2024年12月底后缺乏直观披露,估算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 ETF交易活跃度下降虽被视为“基本回归均值”,但在波动较大市场环境中,短期内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未被充分描述。
  • 产业资本持续减持与上市公司回购积极形成对冲,但行业间减持差异较大,可能带来行业轮动加速,报告中对此动力链条展开相对有限。


---

7. 结论性综合



中金公司本报告详细剖析了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春节后A股市场多维资金流动特征,重点强调投资者风险偏好经历由抑制至回升的阶段,交易活动逐步活跃。公募基金展现主动资金赎回压力与被动ETF持续扩容的双轨格局,港股配置创新高;外资流出节奏减缓,持续加仓新能源与半导体等成长领域。私募仓位偏低反映市场观望情绪,而险资入市政策叠加本身仓位尚有提升空间,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产业资本净减持有所加剧,上市公司回购维持高位,显示市场内部资金行为分化。

图表深入揭示:
  • 成交金额随着AI产业推动快速回升(图表1)

- 资金波动加剧,资金供需供给重新平衡(图表2、4)
  • 主动基金净赎回规模扩大,股票ETF资产净值首次超越主动基金(图表13、15)

- 北向资金四季度净流出约1368亿元,但行业配置向新能源和半导体倾斜(图表18、19)
  • 私募股票仓位维持较低,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趋稳(图表23、24)

- 两融融资余额高位震荡,行业间融资分化明显(图表30-32)
  • 新增开户数仍维持较高水平,投资者活跃度较为稳健(图表34)


总体来看,报告强调短期市场交易额保持活跃,风险偏好改善窗口明显,AI及新能源产业变革带来结构性机遇,但外部政策不确定与资金流向分化依然是主要风险。机构仓位总体尚有提升空间,长期资金支持为市场构筑了底层支撑。观点偏向正面并建议关注产业趋势演进及落地。

---

以上分析严格依据报告内容,结合全部表格图表,系统解读投资主线、资金流转逻辑及风险点,详尽展现了近期A股资金面全景动态。[page::0-24]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