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Beta 产品分析之:华宝基金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介绍了Smart Beta产品的定义、海外成熟市场发展及国内起步现状,重点分析了价值、质量、低波等主流策略在A股市场的业绩特征及华宝基金的Smart Beta产品布局。报告指出,Smart Beta产品具备大资金容量与超额收益特征,适合机构大额配置,华宝旗下系列产品策略科学且历史表现优异,未来发展空间广阔[page::0][page::2][page::3][page::8][page::17][page::18][page::24][page::26][page::27][page::28][page::29]
速读内容
Smart Beta产品兼具低换手率与超额收益能力 [page::0][page::2][page::3]

- 美国Smart Beta ETF平均年换手率低于150%,年化收益超过10%,部分产品10年超额收益达4%;相比之下主动管理指数增强换手率高达430%,超额收益微弱。
- A股Smart Beta换手率约为50%,远低于主动管理产品(300%),具有更低的市场冲击成本,适合百亿级以上大机构资金配置。
全球Smart Beta资产规模飞速增长,国内市场起步迅速 [page::5][page::6][page::7]

- 全球Smart Beta资产规模2012年至2017年增长2.6倍,2019年机构配置比例达58%。
- 美国市场Smart Beta ETF数量和规模持续攀升,截止2019年7月超千只产品,总规模逾9000亿美元。
- 国内基金数量及规模自2016年爆发式增长,2019年7月发行124只Smart Beta产品,规模392亿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主流Smart Beta策略表现及适用市场环境 [page::8][page::9][page::10]
| 策略类型 | 近十年年化收益 | 年化夏普比率 | 年化波动率 | 最大回撤 |
|----------|----------------|--------------|------------|---------|
| 价值 | 6.32% | 0.39 | 22% | -36% |
| 成长 | 2.40% | 0.23 | 30% | -62% |
| 质量 | 10.69% | 0.53 | 25% | -40% |
| 低波 | 7.07% | 0.45 | 19% | -34% |
- 价值和质量策略长期收益较高,低波策略风险最低且最大回撤最小。
- 牛市时成长和价值策略表现最佳,熊市阶段低波和价值策略抗跌优势显著,震荡市质量和价值策略表现稳健。
- 2017年以来质量策略在市场中尤为突出,表现显著优于主流指数,促进机构资金偏好及市场风格切换。


国内Smart Beta产品策略种类及规模分析 [page::12]

- 产品以红利、基本面、价值为主,红利策略产品规模最大(占比36.4%),产品种类偏单一。
- 规模前20产品中,多集中于红利和价值策略,产品管理费多为0.5%-1.2%。
- 代表基金如嘉实中证锐联基本面50ETF、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等。
华宝基金Smart Beta产品布局及表现 [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4][page::26][page::28]
- 华宝基金为国内Smart Beta先行者,相关产品涵盖价值、红利、质量价值及科技行业,管理规模显著。
- 华宝上证180价值ETF选股风格大盘蓝筹,指数低估值(PE7.91倍)、高股息(3.96%),基金成立以来累计超额收益约5%。

- 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LOF指数创新性加入盈利和成长筛选,股息率最高,行业及市值分布均衡,指数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达15%。
- 华宝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LOF跟踪对港股及A股低估值股票组合,估值远低于主流指数,具备良好分散优势,指数长期表现优异。

- 华宝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LOF秉承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采用质量和价值双因子选股,指数9年年化收益10.5%,并具备蓝筹白马特征。
- 华宝中证科技龙头ETF聚焦电子、计算机、通信及医药生物行业龙头,注重成长与高研发投入,2012年以来年化收益16%,超越多项宽基指数。

投资风险提示 [page::0][page::29]
- 因子基于历史有效性,未来可能风格转换影响表现。
- 极端市场环境可能带来剧烈冲击,需关注风险管理。
深度阅读
智能因子投资(Smart Beta)产品分析报告详尽解读——华宝基金专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Smart Beta 产品分析之:华宝基金》
- 作者:朱剑涛
- 发布机构:东方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19年
- 分析对象:智能因子投资产品(Smart Beta),尤其聚焦于华宝基金旗下相关产品
- 主题范围:全球及中国Smart Beta市场现状、策略表现、产品分析与华宝基金Smart Beta产品线布局
- 报告核心观点摘要:
1. Smart Beta产品兼具大资金容量和稳定超额收益优势,适合大机构配置。
2. 美国市场Smart Beta产品规模近万亿美元,而中国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空间巨大。
3. 价值和质量策略在当前市场表现优异,低波动策略具备较低风险,体现组合优化效果。
4. 华宝基金Smart Beta产品覆盖红利、价值、质量和科技成长等多个细分领域,长期业绩优异且策略理念科学。
- 评级与投资建议:本报告未直接给出评级,但通过详尽表现分析及产品布局,传达了Smart Beta产品,特别是华宝基金产品具备较强投资价值。
- 研究结论摘要:
- 华宝旗下多个Smart Beta产品策略明确、权重分散,且在A股市场获得显著超额收益和资金关注。
- 基于海外成功经验与中国市场特色结合打造,未来具有较好成长性。
- 风险提示主要涵盖因子有效性的历史局限性与极端市场下的模型风险[page::0][page::1][page::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Smart Beta产品介绍
- 定义与核心理念:
Smart Beta产品结合主动选股与指数化管理的优势,是介于主动和被动投资之间的创新产品线。它在传统市值加权指数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选股权重规则或组合构建,系统透明地提取股市中稳定有效的“Alpha”来源。
以标普500指数为例,Smart Beta策略通过非市值加权方式和精选成份股获取超额收益。其核心优势在于透明规则、低成本及中庸主动管理的优势兼备。
- 市场现状对比:
美国最大的红利类Smart Beta ETF(如Vanguard Dividend Appreciation ETF)的选股逻辑明确且有效,这说明Smart Beta已成为成熟的市场主流策略。
- 图示分析(图1)展示了从传统指数到Smart Beta的转变逻辑,即由被动投资增加基于规则的主动Alpha获取,强调投资透明性与规则性,突出Smart Beta处于主动管理与被动投资之间的中间地带[page::2]
2.2 产品容量及超额收益特点
- 美国市场数据:
多因子指数增强策略实际效果非常有限,标普500多因子指数增强基金年化对冲收益微乎其微,仅为0.16%,且换手率极高达到430%。
而Smart Beta策略表现良好,平均年收益超过10%,换手率大幅低于主动策略,多数在150%以内,部分基本面策略换手仅20%,长期具有稳定超额收益和较低成本优势。
- A股市场特点:
散户交易主导造成市场有效性低,因子投资的Alpha空间大。Smart Beta产品换手率显著低于主动管理产品(50% vs 300%),适合更大资金规模配置。
通过ISTAR冲击成本模型测算,多增100亿资金对Smart Beta收益影响小(降20bp),而对指数增强产品影响更大(降4%),体现Smart Beta的资金容量优势。
- 机构持仓结构:
美国三大Smart Beta ETF机构持有超过60%,显示大资金对其认同[page::3][page::4]
2.3 全球与中国市场对比
- 海外规模增长迅猛:
全球Smart Beta资产由2012年2800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9990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29%,持有比例增至58%,以ETF为主推动增长。
- 美国市场:
2000年以来Smart Beta产品数量稳步增长,2019年已超1041只,规模9051亿美元。
多策略产品占比最多(33.1%),但规模占比较小(7.8%),单策略(价值、红利、成长)规模超过70%,投资经理偏好单一策略以便管理和配置。
- 中国市场起步晚且发展空间大:
自2006年首只产品推出起,经历2009-2012年首轮增长,后因牛熊市表现分化产品发行减少。2016年起随着市场重视蓝筹,Smart Beta产品骤然增长,截止2019年7月发行124只,规模392亿人民币,数量与规模均远低于成熟市场,说明成长空间巨大。
2019年QFII额度放开及外资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推动外资配置需求,Smart Beta产品符合大资金资产配置需求。
- 国内策略多样性不足:
目前以红利、价值、基本面策略为主,低波策略等创新产品逐渐受关注[page::5][page::6][page::7]
2.4 主流策略分析与表现
- 策略定义:
- 价值策略:购买估值较低股票,如低市盈率。
- 成长策略:选收入与利润增长快的股票。
- 质量策略:注重盈利能力和稳健财务。
- 低波策略:购买收益稳定波动小的股票。
- 表现总结:
- 长期看价值与质量策略年化收益高(质量策略十年约11%),成长策略次之,历史收益表现最差。
- 低波策略风险最小,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均优于其他策略。
- 价值策略呈现“买的便宜”重要性,低波策略体现风险控制功能。
- 按市值加权与等权加权都验证上述特征。
- 市场阶段表现差异(见图12、13):
- 牛市期间成长和价值表现最好,小盘成长股受青睐。
- 熊市期间低波和价值策略防御性好,跌幅较小。
- 震荡市中质量和价值策略表现稳健,更多关注盈利质量和估值水平。
- 2017年以来,北上资金集中于大盘白马股,偏好质量与价值,推动市场风格转向。
- 北上资金持仓集中且偏好高质量大盘白马股,标的市值、盈利和成长均在行业排名前列,充分体现其投资风格稳定与策略的投资效力。
- 2019年质量策略表现远超沪深300、中证500,年内收益达50%,体现了质量策略的超额回报能力[page::8][page::9][page::10][page::11]
2.5 A股Smart Beta产品现状
- 产品策略分布:红利策略占最大份额(36.4%规模占比,22.5%数量比),其次是基本面、价值、低波等策略。单一策略纯粹性和配置便利性是主因。
- 规模排行前二十产品以红利、基本面、价值为主,低波策略产品也开始涌现,策略类型更多样化。
- 红利策略特点:侧重高股息率,部分产品(如华宝标普A股红利机会)还考虑盈利稳定性和成长,行业分散、规模均衡,纯粹反映红利表现。基于股息率加权且持仓数目多,产品长期表现优异,某些基金对应指数相对于选股股票池的超额年化收益超4%[page::12][page::13][page::21]。
- 价值策略产品:多以大盘蓝筹股股票池构建,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指标为主,行业覆盖沪深300、上证180等指数,普遍采用流通市值加权,部分等权策略存在(如腾讯济安指数)。产品均获得2%以上的年化超额收益,华宝上证180价值ETF甚至达到2.75%。
- 质量策略(质量+价值):2017年起崛起,融合盈利能力和估值筛选,选股体系贴合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产品数量较少且成立时间较短,采用分层打分系统优选100只估值合理的高盈利质量股票。指数表现出较高收益与较低波动(约10.5%年化收益,5%超额收益)。标的股偏蓝筹白马[page::14][page::15][page::24][page::25]。
- 低波策略:属于A股较新的策略,基础在于“低风险高收益”的低波动异常现象。投资者对“彩票偏好”和短期基金业绩追求导致高波动股票被高估,低波策略能够避险。美国低波ETF发展迅速,规模和数量前五且年化收益稳定。中国市场低波与红利低波策略产品近年来快速增长,选股以波动率为核心,部分加行业中性、股息率约束,持仓数与加权各异,成立时间较短暂不评价表现[page::16]
---
三、华宝基金Smart Beta产品专版分析
3.1 华宝基金Smart Beta产品布局与团队背景
- 华宝基金是国内最早推出Smart Beta产品的基金公司之一,2010年便发行首只风格ETF产品(上证180价值ETF)。2017-2019年与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合作,陆续推出红利、增强价值、质量价值等3只Smart Beta指数型LOF基金,并于2019年推出首只科技龙头ETF,覆盖多种策略与风格。
- 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为美国著名指数提供商,其指数在全球Smart Beta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 华宝基金拥有十多年量化投资经验,团队规模10人,硕士以上学历,公募基金经理4人,管理资产超百亿,具备坚实的量化策略研发和产品管理能力。
- 2018年华宝基金获“最佳指数投资团队”称号,旗下红利基金获年度金牛基金奖,是国内Smart Beta指数基金的领先品牌[page::17]
3.2 产品明细及特色分析
3.2.1 华宝上证180价值ETF(510030)
- 股票池:基于上证180指数的大盘蓝筹股,流动性高,股票池内包括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优质权重股。
- 策略指标:使用股息收益率、1/市盈率、1/市净率和1/市现率四个价值指标挑选估值最低的60只股票。
- 估值水平:PE7.91,PB1.05,市现率4.31,均显著低于沪深300、中证100等宽基。股息率3.96%,为上证180和沪深300的近两倍。
- 长期表现:基金自成立以来稳健跑赢基准和股票池,年化超额收益约5%。该产品体现了量化价值投资理念的成功应用。
- 图形展示:
- 图24-27全面展示了股票池规模、成份股走势、估值指标及基金净值表现,支持基金长期优异的价值投资绩效[page::18][page::19]
3.2.2 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LOF(501029)
- 指数特色:标普道琼斯编制,挑选股息率高且盈利成长性好的股票,单一行业权重不超过33%,个股权重不超过3%,行业分散度高。
- 估值及盈利:股息率4.89%,市盈率7.54,市净率1.02,综合盈利和成长指标均优于国内主流红利指数。
- 持仓及行业分布:成份股市值及行业分布均衡,纯粹体现红利特征。
- 表现:跟踪指数年化收益约15%,显著优于中证红利(10.6%)、上证红利(7%)等产品。
- 详表图示:图28-31[page::20][page::21]
3.2.3 华宝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LOF(501310)
- 指数特点:覆盖沪港深三地估值最低的100家公司,采用自由流通市值乘价值指标加权,反映值投资理念。
- 估值优势:PE6.43,PB0.75,显著低于沪深300和恒生国企等主流指数,股息率4.4%。
- 多市场分散:恒生指数与上证综指相关性长期提升但仍仅50%,多市场投资能有效分散风险。
- 表现:指数2008年以来累计收益显著超越沪深300和恒生国企指数,资金青睐低估值蓝筹股,未来成长空间良好。
- 详见图32-34[page::22][page::23]
3.2.4 华宝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LOF(501069)
- 策略内涵:“质量+价值”双策略,选取盈利能力强且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
- 指数编制:
1. 先从标普中国BMI及创业板指数成份股中筛选流动性充足股票。
2. 以净资产收益率、应计项比率、财务杠杆等三项质量指标评分,选出前200只。
3. 再依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三项价值指标评分,选出最终100只成份股。
4. 权重基于自由流通市值乘质量得分,个股权重上限5%,行业权重限制40%,半年调仓。
- 表现卓越:2007年以来年化收益10.5%,波动率低于市场,获近5%年化超额收益。
3.2.5 华宝中证科技龙头ETF(515000)
- 独特策略:结合传统行业龙头选股与Smart Beta理念,注重市值及规模,同时融入行业特有指标—成长性与研发投入。
- 估值与规模:市盈率38倍,显著低于创业板指数等,成份股平均市值483亿较市场主流指数偏大,多为龙头企业。
- 图示包括行业分布、估值比较、成长指标及前十大权重股明细等,反映强势科技投资主题[page::26][page::27][page::28]
---
四、图表深度解读
- 图1(Smart Beta概念图):直观揭示传统被动指数通过股权优化转向Smart Beta,融合主动Alpha,既保市场收益又得超额收益。
- 图3(美国Smart Beta策略表现1968-2016):数据显示,
- 多因子指数增强策略超额收益极低(0.16%),换手率430%。
- Smart Beta策略则年均换手率多在150%以下,年化收益稳10%以上。
- 体现Smart Beta低成本、高效能的优势。
- 图4(美国主要Smart Beta ETF持有人情况):机构投资者占比均超过60%,主要持仓类型含投资顾问、养老金和银行等,表明Smart Beta深受机构认可。
- 图5-6(全球Smart Beta市场机构持有比例及资产规模):机构配置比例逐年提升,规模特别大型机构配置积极上涨,反映Smart Beta策略被资产配置广泛采用。
- 图7-9(美国Smart Beta ETF数量及类型分布):产品数目逐年快速增长,三大主流单策略(价值、红利、成长)规模占70%以上,为投资经理配置首选。
- 图10(中国Smart Beta基金规模及数量):2006年起数量低迷,2016年后出现爆发式增长,呈现新一轮发展周期。
- 图11(主流策略收益风险对比):质量和价值策略收益领先,低波策略风险最低,成长策略风险最高。
- 图12-13(策略分阶段表现及时间序列收益):策略收益周期依市场状态变化,价值和成长牛市优势明显,低波熊市抗跌,质量震荡市场表现更优,体现策略互补性。
- 图14(陆股通资金流入与北上资金持仓风格):陆股通持续加速资金流入,北上资金偏好盈利能力及成长较好的大盘股,集中度高,影响明显。
- 图16-18(中国Smart Beta产品策略分布与规模前20基金):红利策略主导市场,基本面、价值策略为辅,规模排行集中。
- 图19-21(红利策略产品特征、持仓结构及绩效):华宝红利指数创新选股加强盈利稳定性,持仓分散,股票市值均衡,年化收益领先其它红利指数。
- 图20(价值策略产品比较):价值基金多以蓝筹指数为基础,采用市场流通市值加权,所有产品均有2%以上超额年化收益。
- 图22(低波及低波红利产品特征):多样化的选股且加权方法差异显著,低波产品与行业中性加权结合,代表新兴市场认可度上升。
- 图24-27(华宝上证180价值ETF):重点展现股票池流动性与蓝筹特征、成份股构成及低估值高股息指标,基金长期跑赢市场,年超额收益达5%。
- 图28-31(华宝标普A股红利机会产品):指数估值处优势,盈利成长较好,行业及规模分散都在同类产品中领先,历史表现突出。
- 图32-34(华宝标普沪港深增强价值产品):沪港深多市场覆盖选股择低估值,指数市盈率市净率均低,相关性分析反应分散优势,指数历史表现优于基准。
- 图35-37(华宝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产品):选股两层筛选,质量与价值双维度,限制个股及行业权重,体现蓝筹白马风格,指数表现长期优异超额收益约5%。
- 图38-43(科技龙头ETF):覆盖多科技子行业,成份股研发投入高、成长突出,市值及估值处合理区间,成分股集中于行业龙头,指数表现优异,年化回报16%,行业结构及成长指标显赫,展现成长核心价值。
整体图表清晰展示了Smart Beta策略投资特征、成效与华宝基金产品研发实力,辅以海量数据及行业对比佐证,科学严谨[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43]
---
五、估值分析
- 报告未提供单独估值模型详解(如DCF等),而是通过量化策略指数的历史表现、超额收益及估值指标(PE、PB、股息率)进行估值侧写。
- 产品均以追踪指数方式出现,指数构建中大量引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股息率加权及因子打分加权,体现Smart Beta资产组合对估值、安全边际及收益质量的综合考虑。
- 具体指标:
- 估值指标普遍低于市场广基指数,尤其华宝上证180价值(PE7.91)、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PE6.43)、标普A股红利机会(PE7.54)、质量价值指数综合筛选下风险较小。
- 股息率及盈利稳定性成为估值正当化的重要依据。
- 未来空间:基于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质量价值策略及科技龙头策略代表新兴增长方向,其合理估值和潜在增长结合支撑了较高配置价值。
整体来看,报告透过详实历史超额收益验证Smart Beta策略的有效性,以多维度估值指标强化投资价值,未采用传统估值模型但通过量化绩效数据佐证整体估值合理性[page::19][page::21][page::22][page::23][page::25][page::27][page::28]
---
六、风险因素评估
- 主要风险提示为因子有效性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可能面临市场风格结构的显著转换,导致既有模型和策略失效。
- 极端市场环境可能导致因子效果剧烈波动,模型适用性下降,需配合严格风险控制。
- 产品策略受经济周期和市场情绪影响,且报告提示需要紧密跟踪因子表现。
- 报告未明确具体缓解措施,仅强调风险监控和动态调整策略。
- 投资者应关注市场流动性风险及规模扩张可能带来的冲击成本和策略折损风险。
总体提示充分,符合Smart Beta策略的通用风险形态[page::0][page::29]
---
七、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策略表现依赖历史数据:过往优异表现不必然代表未来,尤其考虑策略对市场周期及不同阶段的异常敏感性。
- A股市场流动性与投资者结构差异大:散户占比高和市场波动剧烈可能导致真实成本高于估算,换手率控制关键。
- 华宝基金产品首创性强,但部分新兴策略成立时间较短,难以完全评估长期表现和抗周期能力。
- 基金经理主动管理与量化规则相结合特征不显,策略依赖指数编制公司规则透明度与科学性,存在被动管理风险。
- 海外市场的经验参考使得部分策略设计适应性有待本土验证,尤其多策略组合与行业轮动机制的复杂性。
- 北上资金集中持仓带来潜在的系统风险,如头部股票波动加大可能对策略造成较大影响。
- 结构上部分图表内容清晰但部分数据表格数字排版略显混乱,有时影响阅读。
审慎考虑上述问题,将有助于投资者理性评估风险与收益匹配。
---
八、结论性综合
东方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华宝基金Smart Beta产品分析报告内容详尽完整,整体逻辑严密,数据充分,论据充分支持结论。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及中国Smart Beta市场发展,分析了主流策略表现,细致比较当前A股主要Smart Beta基金产品,并对应华宝基金旗下产品给予深入剖析。
主要结论及见解如下:
- Smart Beta产品定位独特,兼具低换手率的资金容量与实现可观超额收益的能力,特别适合百亿规模以上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
- 海外成熟市场Smart Beta产品数量多,规模庞大,且单策略产品为投资经理首选,形成价值、红利、成长等核心策略体系。中国市场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策略多样性开始丰富,红利、价值和质量策略发展较快。
- 价值与质量策略在历史上和近期均表现优越,低波策略为风险控制的重要工具。策略绩效对市场状态敏感,组合多样化降低风险。机构特别是北上资金热衷于青睐质量成长蓝筹白马股,推动A股风格转变。
- 华宝基金发行了多款策略清晰、理念先进的Smart Beta产品,包括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增强价值、质量价值以及科技龙头ETF等,均体现出结合海外成功经验与本土市场特征的优势,产品长期业绩表现出色。
- 资产业绩中以华宝上证180价值ETF、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基金及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LOF为代表,均实现明显年化超额收益,表现稳健且估值合理。科技ETF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性和高研发投入特征,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 图表数据系统展示各策略特点、历史表现和投资组合结构,为投资决策提供翔实依据。
- 风险方面强调因子有效性历史局限与极端市场下冲击风险,提醒投资者稳健推进,结合市场动态调整策略。
综上,报告充分展现了Smart Beta在当前和未来A股及全球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投资地位,强调华宝基金作为先行者,在Smart Beta产品的研究与实战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和投资潜力[page::0]-[page::29][page::17]-[page::28]
---
附录:主要图表示例(示意)
- 图3 美国Smart Beta策略收益与换手率
- 图11 主流Smart Beta策略近1年/3年/5年/10年收益、夏普比率与风险指标
- 图24 上证180指数及其成分流动性对比
- 图27 华宝上证180价值ETF与主要指数走势对比
- 图30 标普A股红利指数与其他红利指数收益对比
- 图34 标普沪港深增强价值指数与沪深300、恒生国企收益对比
- 图37 标普A股质量价值指数与沪深300、中证800收益对比
- 图43 中证科技龙头指数与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信息技术指数收益对比
---
报告整体用词专业、中立,数据详实、逻辑清楚,是研究Smart Beta市场及华宝基金Smart Beta产品体系的重要资料,适合机构投资者和专业理财人士深入研读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