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指:牛市处于上半场,关注成长风格2025年四季度策略报告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观点乐观,认为2025年四季度股市牛市仍处上半场,受增量资金和政策预期支持。流动性充裕,游资推动成长风格超额收益,周期股将受益反内卷政策。策略建议重点配置IM多单,关注政策时点和流动性节奏,防范小微盘资金风险。[page::0]

速读内容


四季度股市牛市看点与驱动逻辑 [page::0]

  • 牛市延续受到两大推动因素:强劲增量资金和政策预期。

- 资金面看,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高净值私募加仓,配置型资金权益仓位仍偏低,美元弱势助力外资增配非美资产。
  • 政策面期待季节性稳增长和“反内卷”增量政策推动周期股行情延续超3季度,PPI有望2026Q2转正。


资金结构与风格演变趋势 [page::0]

  • 量化定价权减弱,游资和杠杆资金主导市场,成长风格超额收益突出。

- 指数从中证2000向中证1000和微盘转移,市场出现阶段性资金拥挤,或面临震荡盘整等待催化剂。
  • 外资活跃度或触高位拐点,成长风超额收益存在反转风险。


策略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建议首选配置IM指数多单,受益于流动性充裕与成长风格强势。

- 关注10月中下旬重大会议等政策催化点,适时调仓加仓,跨年流动性季节性收紧需防范小微盘踩踏风险。
  • 基差策略上关注IC、IM当季合约年化贴水率及T0与指增策略。

- 风险包括小微盘交易拥挤及反内卷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深度阅读

【权益及期权策略】“股指:牛市处于上半场,关注成长风格”2025年四季度策略报告详尽分析



---

一、报告元数据与整体概览


  • 报告标题: 《股指:牛市处于上半场,关注成长风格2025年四季度策略报告》

- 作者及发布机构: 权益及期权策略组,发布于“智量金选”平台,浙江地区,日期为2025年9月21日。
  • 研究主题: 聚焦2025年第四季度中国股市的策略布局,剖析当前牛市阶段,结合流动性、政策预期和市场结构变化,重点评估成长风格的表现和机会。

- 报告核心论点:
- 当前牛市仍处于“上半场”,并将继续由增量资金和宏观政策预期驱动。
- 流动性保持充裕,且定价权已由量化策略转向游资主导,促成长风格兴起。
- 四季度事件催化因素主要来自“稳增长政策博弈”与“反内卷”相关新政策,有望提振周期股和整体市场上涨节奏。
- 策略上推荐重点配置IM合约多头,关注成长板块的超额收益机会,同时警惕阶段性流动性收紧的小微盘风险。
  • 投资评级及风险提示: 强调积极乐观的市场态度,但提示“小微盘资金拥挤踩踏”与“反内卷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为主要风险因素。


---

二、章节深度解读



1. 摘要解析


  • 牛市阶段判断与驱动力

报告明确指出牛市仅刚进入“上半场”,基于两个核心支撑因素:
- 增量流动性托底:7月以来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显示杠杆资金活跃;同时高净值私募申购热情高,交易型资金稳步上行。此外,货币供应量M2-M1增速收敛但未转负,说明基础货币供应仍向股市倾斜;“存款搬家”现象也反映资金在场外持续寻找权益类资产配置机会。
- 政策预期:未来四季度的政策博弈是关键催化剂,尤其关注稳增长政策和“反内卷”的增量政策,两者驱动宏观预期改善,推动市场情绪和估值提升,特别利好涨价链中的周期股。
  • 资金结构与风格演变

报告强调定价权的转移趋势:原本量化策略主导的市场,现由游资与杠杆资金接管发力,市场偏好由中证2000向中证1000及微盘转移,成长风格显著跑赢大盘。然而近期游资资金拥挤、事件层面缺乏明显催化剂,导致市场震荡调整,且外资增配非美资产的节奏可能步入高点,面临成长股超额收益的回调风险。
  • 四季度策略节奏及风险点

强调两大变盘点:
- 10月中下旬重要政策会议展开前的预期加码,有利于开启新一轮进攻机会;
- 跨年流动性季节性回收,可能对小微盘产生较大冲击,需阶段性回避。
基差交易策略上,看好IC、IM年化贴水率稳定在8%-10%,并建议关注T0交易及指增策略。
  • 风险提示

- 小微盘资金拥挤踩踏风险。
- “反内卷”相关政策落地效果未达预期。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轮报告仅配有一幅二维码图片,内容为扫码关注“智量金选”公众号,未包含具体涉及市场数据或图形化的财经图表。故无法从图表角度作进一步数据或趋势分析。

---

四、报告中的重要金融及策略概念解析


  • 牛市“上半场”定义

指牛市期内的初期阶段,市场多头趋势尚未走完,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当前基于资金流入和政策催化判断,牛市仍处于该阶段。
  • 两融余额

指融资融券余额,是反映市场杠杆资金活跃度和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指标。超过2万亿元表明融资端活跃度提升,为行情提供资金支持。
  • M2-M1

是广义货币供给M2减去狭义货币M1的差值,可理解为定向流动性的宽松程度。持续收敛表明流动性总体仍处于宽松但趋向平衡状态。
  • 定价权转向游资

传统市场由量化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基本面定价,但游资资金流入较快搭建龙头股和短期高弹性股票头寸,形成“资金拥挤”,导致市场风格切换和力度增强。
  • “反内卷”政策

指通过减少市场过度竞争、效率损失的政策,从而刺激宏观预期改善,激发投资需求,利好周期股上涨。
  • 基差策略

针对期货市场,基差指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差额,分析基差年化贴水率有助于把握价差交易机会。
  • IC、IM合约

分别指中证500指数期货(IC)和中证1000指数期货(IM),流动性和波动性较高,适合趋势策略与套利操作。

---

五、策略建议及风险评估


  • 策略建议总结:

- 维持积极态度,重点关注成长风格及IM合约多头配置。
- 把握10月重要会议的政策催化窗口,适时启动进攻。
- 警惕年末流动性收紧带来的阶段性调整风险,尤其对小微盘资金拥挤的踩踏风险保持警惕。
- 基差策略中,年化贴水率维持在8%-10%,可通过T0等高频操作增强收益。
  • 风险因素解析:

- 小微盘资金拥挤:游资与杠杆资金的高度集中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形成踩踏卖盘,拉动市场快速震荡。
- 政策执行风险:反内卷政策若不能有效落地或力度不足,可能导致宏观预期回落,进而打压股市上涨的动力。

报告对这两大风险均未提供具体的缓解方案,但以提示性质警示投资者应高度关注。

---

六、批判性视角及细节观察


  • 观点偏向性

报告整体极为乐观,并坚持牛市仍属于上半场,这一立场基于多项指标的积极信号。然短期资金拥挤及事件催化稀缺的表述显示对潜在震荡风险有所预期,但未作较为保守的多场景分析。
  • 假设稳健度

重要假设如“反内卷”政策顺利实施和流动性充裕均带有一定不确定性,政策落地和资金面变化可能快于预期,需动态关注。
  • 内部一致性

报告逻辑较连贯,增量资金与政策预期作为牛市驱动主线,成长风格转强与游资入场的资金面交织合理,风险提示中也充分承认了潜在挑战。
  • 表述细微之处

- 强调“节奏”与“阶段性避险”,显示策略不仅重视方向,也关注时间窗口。
- 对外资“高位拐点”的判断暗示国际资金流向可能逆转,构成海外变量,但未展开详细解读。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从资金面、市场结构和政策环境三大维度出发,对2025年四季度中国股市的持续牛市做了系统判断和策略规划。关键结论包括:
  • 牛市处于早期阶段,具备继续上行动力,这在两融余额创新高和货币政策仍偏宽松的背景下得以支撑。尤其增量资金和场外配置转向权益资产,构成总趋势的坚实基础。[page::0]
  • 资金结构的风格转变显著,从量化定价到游资夺权,推升“小盘、微盘”板块及成长风格表现优异。但这也带来资金拥挤与短期震荡的风险,尤其跨年流动性回收期间需格外留意资金踩踏。[page::0]
  • 政策面是四季度行情的核心催化剂,“稳增长”与“反内卷”政策预期将决定市场中期攻势和方向,其中反内卷带来的宏观预期改善预计将利好周期股,且周期股上涨节奏或延续超过3个季度。PPI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转正,进一步强化后续行情的动力。[page::0]
  • 策略侧重IM合约多单,利用宽松流动性和成长风格优势,同时警惕阶段性的避险窗口配合基差策略操作。风险聚焦于小微盘拥挤踩踏以及政策不确定性,这两个是可能扰动市场节奏的关键变量。[page::0]
  • 图表呈现为扫码关注渠道,未涉及具体数据图形。


总体而言,报告提供了一个基于当前市场动态以及政策预期的较为系统和积极的股市中短期策略框架,适合对成长风格和期货基差操作感兴趣的专业投资者参考。报告在风险提示方面具备相当的敏感性,但整体风格仍偏向于维持乐观偏多观点,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需密切跟踪市场流动性和政策变化的具体进展。

---

参考来源:
“【权益及期权策略】股指:牛市处于上半场,关注成长风格2025年四季度策略报告”,权益及期权策略组,智量金选,2025年9月21日[page::0]
二维码图片来源见附页[page::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