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风破浪:海外科技股QDI基金工具梳理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的市场格局、分类及代表性产品,分析了被动与主动型基金的规模分布与投资策略,重点介绍了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基金的量化选股方法及其稳健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为投资者提供全球科技主题投资工具的有效选择和配置建议 [page::0][page::3][page::4][page::9][page::10][page::11]

速读内容


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快速增长及定位方法 [page::3]



  • 采用业绩比较基准及持仓信息定位70只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分主动46只、主动24只。

- 2023年被动型基金规模达1877亿元,主动型141亿元,呈现井喷式增长。

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市场分布与管理人结构分析 [page::4][page::5]


| 类型 | 头部管理人 | 2019年(亿) | 2023年(亿) |
|----------|------------|------------|------------|
| 主动型 | 广发基金 | 6.49 | 61.72 |
| | 嘉实基金 | 23.16 | 26.04 |
| 被动型 | 华夏基金 | 0.00 | 544.65 |
| | 易方达基金 | 16.58 | 407.32 |
  • 被动型基金集中度高,CR5占比78%,头部管理人管理规模优势明显。

- 主动型基金管理人规模分布较为均衡。

不同市场科技主题QDII基金代表性产品汇总 [page::5][page::6][page::7]

  • 美国股票主题基金以纳斯达克100指数为主,代表ETF如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规模157亿元。

- 中国香港股票主题主要跟踪恒生科技指数,代表基金如华夏恒生科技ETF规模216亿元。
  • 大中华股票主题主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规模348亿元。

- 全球股票主题多为主动型QDII基金,投资美港中多市场,基金如广发全球科技三个定开A规模28亿元。
  • 其他市场包括韩国半导体和东南亚科技指数主题基金,规模相对较小。


被动型科技主题基金跟踪指数分析及市场历史表现 [page::8][page::9]



  • 主要指数包括恒生科技、中国互联网、纳斯达克100及恒生互联网科技指数。

- 2021-2022年中国互联网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基金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纳斯达克100指数反弹约40%。

主动型科技主题基金风险调整后收益优势及典型基金分析 [page::9][page::10]


| 证券简称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最大回撤 | 夏普比率 |
|--------------------|------------|------------|----------|----------|
| 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 | 18.20% | 22.82% | -28.64% | 0.80 |
| 恒生科技指数 | 2.48% | 38.93% | -73.54% | 0.06 |
| 中国互联网30指数 | 0.41% | 38.61% | -73.47% | 0.01 |
  • 主动型基金通常具备更低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夏普比率明显优于主要科技指数。


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基金量化选股策略与持仓结构 [page::10][page::11][page::12]




  • 采用基本面量化与宏观量化结合策略,涵盖估值、成长、质量、分析师情绪等因子。

- 持仓分散,过往季度平均超额收益0.52%,季度超额收益胜率60%。
  • 行业配置以信息技术(44%)和非必需消费品(15%)为主,TOP10持仓占比约50%。


风险提示 [page::0][page::12]

  • 海外权益市场波动风险;

- 投资海外市场的政策风险;
  • 大额申购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乘风破浪:海外科技股QDI基金工具梳理

- 作者及机构: 刘方(组合配置首席分析师)、刘笑天(组合配置联席首席分析师)、赵文荣(量化与配置首席分析师)、厉海强(组合配置分析师),均来自中信证券研究部
  •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1日

- 报告主题: 该报告围绕“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展开,旨在梳理和定位境外科技股QDII基金,涵盖主动型与被动型基金,着重分析基金规模、市场分布、管理人格局及绩效表现,为国内投资者参与全球科技行业提供投资工具的选择和参考。

核心论点概要:


  • 受2023年人工智能及ChatGPT等技术推动,全球科技企业业绩表现大幅改善,科技股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 QDII基金为中国投资者参与海外科技市场的主要渠道,定位科技主题QDII基金有助于准确抓住投资机遇。
  • 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以被动型为主,主动型基金小规模但风险调整后收益优异。

- 代表性基金和指数涵盖美股、港股、大中华、全球及新兴市场不同细分,指数和基金规模均表现出细分赛道多样化趋势。
  • 投资风险主要包含海外市场波动、政策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总体而言,报告旨在为投资者系统梳理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类别、代表产品、市场布局和业绩表现,协助精准投资决策。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量体裁衣:全球科技主题投资工具QDII基金



主要内容:


  • 阐述人工智能快速崛起背景下全球科技企业的投资价值及2023年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反弹趋势。

- 采用业绩比较基准和行业持仓数据定位70只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其中被动型46只,主动型24只,2023年末规模分别为1877亿和141亿元。
  • 基金规模和数量自2020年以来快速增长,尤其是被动型基金呈井喷态势。


论证依据与数据:


  • 采用基金业绩基准为科技类指数及持仓中“信息科技”行业权重超过40%的筛选方法定位科技主题QDII基金(见表1)。

- 图1和图2分别显示历史规模和数量的指数级增长,2010年至2023年底,规模从几乎零起步到近2000亿元大关,被动基金遥遥领先。
  • 通过分类标签,科技主题基金覆盖美国股市、香港股市、大中华股市等多个市场,近年来香港及大中华占比上升显著,反映中国互联网及恒生科技指数相关基金扩容。


---

2. 全球科技主题基金以被动型基金为主,头部效应明显



主要内容:


  • 被动型基金格局集中,CR5(前五大基金管理人占比)达78%,六家管理人管理规模超100亿元;华夏、易方达和广发基金规模领先

- 主动型基金管理人分布均衡,规模差距较小,顶尖管理人规模多突破20亿元
  • 被动型跟踪指数丰富,涵盖恒生科技、纳斯达克100、恒生互联网科技、半导体和新兴市场科技指数

- 主动型业绩比较基准多元,覆盖恒生科技、纳斯达克100、MSCI信息科技等

关键数据:


  • 表2、表3详细列出了2019年至2023年间主动型和被动型主要管理人的历史管理规模,华夏被动型基金2023年规模达到544.65亿元,占据市场龙头位置。

- 指数范围涵盖半导体、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多个细分领域,体现被动基金注重细分赛道跟踪。
  • 主动基金则表现出基准多样化、管理风格灵活等特点。


---

3. 分门别类:投资于不同市场的科技主题QDII基金



细分市场解析:


  • 美国股票标签(主要被动型)

- 以18只跟踪纳斯达克100的基金为主,广发、国泰基金等产品规模居前。
- 主动基金数量少,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基金(000043.OF)规模最大,采用量化策略,业绩较好。
- 表4与表5列出代表性产品及管理情况。
  • 中国香港股票标签(主要被动型)

- 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12只基金规模庞大,涵盖ETF和场外基金。
- 主动基金较少,创金合信港股互联网3个月持有A等规模较大。
- 表6、表7详尽罗列具体基金数据。
  • 大中华股票标签(被动指数型)

- 主要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基金数量4只,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规模最大达348亿元。
- 表8详述具体基金及业绩比较基准。
  • 全球股票标签(主动基金为主)

- 多投资跨多市场科技股,基金产品以华宝海外科技A、景顺长城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A等为代表。
- 表9提供具体基金的成立时间、规模、基金经理及业绩比较基准。
  • 其他市场

- 仅2只被动型基金,涵盖韩交所中韩半导体及东南亚泛东南亚科技指数,具有地域与细分赛道的独特配置价值(表10)。

---

4. 顺势而为:被动型科技主题基金分析



内容摘要:


  • 被动型基金规模集中于恒生科技(589亿)、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59亿)、纳斯达克100(412亿)及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293亿)。

- 图3展示近年来中国香港股票及大中华股票规模增加趋势明显。
  • 图4和图5展示四个代表指数的历史规模及业绩轨迹,纳斯达克100指数2023年涨幅约40%,表现突出。

- 随着细分赛道的拓展,包括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标普500信息技术指数、中韩半导体指数和泛东南亚科技指数等新兴被动科技主题基金不断推出。

---

5. 业精于勤:主动型科技主题基金分析



核心观点:


  • 主动基金整体展现出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优势,年化收益率普遍高于恒生科技指数及中国互联网30指数。

- 最大回撤和年化波动率均优于主要科技指数,持有一年正收益概率超过指数,表现稳健。
  • 表12详细对比了主要主动基金与科技指数的收益、波动、最大回撤及夏普比率等指标。

- 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000043.OF)作为样本基金,年化收益18.2%,近五年累计超额收益达7.3%,季度超额收益胜率为60%。

---

6. 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A(000043.OF)案例深入分析



业绩表现:


  • 图6及图7展示该基金近五年收益表现及季度超额收益波动,业绩持续稳定。

- 基金持仓结构保持一定集中度,2023Q3行业持仓中信息技术占44%,非必需消费品占15%,前十大重仓股如微软、苹果、英伟达等合计占比约50%(图8,表13)。
  • 基金行业分布体现对科技权重的坚持,同时兼顾消费和医疗等成长行业。

- 基金持股数较多,且分散度较强(表14),回撤控制较好,体现量化选股与风险管理结合的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


  • 由张自力基金经理主导,采用基本面与宏观量化因子相结合的模型,涵盖估值、成长、质量及分析师情绪等多维度因子,实现科学筛选和组合优化。


---

7. 风险因素评估


  • 海外权益市场波动风险: 受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性影响,科技主题QDII基金净值波动较大。

- 政策风险: 海外不同市场及中美关系的监管政策变动可能导致投资环境不确定性。
  • 流动性风险: 大额申购赎回可能对基金流动性产生影响,特别是部分规模较小的产品。


报告未明确提供相应风险缓释策略,但投资者应关注流动性及政策变化。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2(科技主题QDII基金规模与数量)


  • 显示2020年后尤其是2022-2023年科技主题QDII基金实现爆发式增长,规模与数量均显著扩大。

- 被动型基金增长幅度远超主动型,反映被动投资策略在科技主题QDII市场的主导地位。
图1
图2

图3(科技主题QDII基金各市场规模占比)


  • 近三年“中国香港股票”和“大中华股票”占比显著提升,反映中国科技互联网及港股科技板块的资金快速流入。

- 美国股票占比虽有所回升但整体相对平稳,表明多地域投资趋于均衡。
图3

图4(代表性全球科技主题指数历史规模)


  • 四大指数规模均从2019年的小规模发展至2023年高位,尤以中国互联网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扩张最快。

图4

图5(代表性全球科技主题指数历史业绩)


  • 纳斯达克100指数走势领先,2021年达到高峰,2023年强劲反弹。

- 恒生科技及中国互联网指数经历较大波动,2022年跌幅严重,反映受监管政策影响。
图5

图6-7(嘉实美国成长收益与超额收益)


  • 五年累计超额收益稳定增加,季度超额收益表现波动明显但整体持续为正,说明基金具备持续超额创造能力。

图6
图7

图8(嘉实美国成长行业持仓)


  • 信息技术占绝对主导地位,非必需消费占次要比例,多元化持仓减少单一行业风险。

图8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本身主要聚焦基金产品和指数分析,未对单一科技公司或基金净值进行详细的DCF、PE估值计算,估值主要借助行业指数表现及基金规模变动反映市场热度和估值趋势。分析侧重于定量的基金表现指标(如年化收益、波动率、最大回撤)与指数对比,评估风险调整后的投资价值。

---

五、风险因素评估



如前述,报告识别以下关键风险:
  • 海外权益市场波动风险: 全球宏观经济及美元利率变动影响海外科技股整体估值及流动性。

- 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包括中美贸易关系、科技出口管制及境外监管政策调整等。
  • 流动性风险: 大额赎回造成基金流动性压力,尤其小规模或被动指数基金中潜在隐忧。


报告未说明具体应对策略,投资者应结合个人风险偏好审慎选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重视被动型基金规模与性能的快速增长,但未对主动基金在不同市场细分、策略差异及管理费率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未来可加强量化对比。

- 动态数据主要截止2023年底,金融市场交投和估值短期可能受美联储态度调整等影响,存在一定滞后风险。
  • 部分细分市场基金规模较小,流动性风险和跟踪误差可能较大,未在报告中充分披露。

- 报告主要从产品宏观和基准角度入手,缺乏对新兴主题(如AI独角兽等)基金专门剖析,限制了主题投资的细节展开。
  • 估值分析以指数表现为主,缺少个别重仓标的基本面及估值变化的分析,投资者若关注个股需要额外研究。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的分类、规模变迁、市场分布及代表性产品,揭示了当前海外科技股投资工具的丰富性和发展趋势:
  • 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自2020年起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尤其突出,其中被动型基金占据主导,规模达到近1900亿元。

- 投资标的和跟踪指数涵盖美股、港股、大中华、全球及新兴市场多个区域,指数和产品逐步细分,满足多样化投资需求。
  • 管理人层面,被动基金管理人集中度高,头部效应显著,主动基金管理人分散。主动基金展现出更好的风险调整后回报和较低回撤,具有潜在吸引力。

- 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基金为主动基金代表,依托先进的量化选股模型实现稳健超越标的的业绩,行业和持仓分散合理,风险控制能力强。
  • 投资风险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波动、合规政策与流动性风险方面,投资者须谨慎考虑。


通过图表和数据充分论证,报告为国内投资者在全球科技主题QDII基金领域提供了全面的工具选取和策略理解路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

【所有内容均来源于中信证券研究部发布报告《乘风破浪:海外科技股QDI基金工具梳理》(2024.1.11)[page::0,3,4,5,6,7,8,9,10,11,1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