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度金融工程策略展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全面回顾了2022年各类基金市场表现与量化因子策略表现,实证表明指数增强策略、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取得稳健超额收益。多因子风格因子方面,低波动率和市净率因子表现较优且拥挤度低,北向资金因子拥挤度较高。多种择时策略显示策略超额收益稳定,尤其自适应均线择时和支持向量机择时表现突出。期权衍生品策略收益稳定,波动率偏斜策略和日内趋势跟踪策略表现亮眼,为投资者提供多元量化资产配置与策略选择建议 [page::3][page::4][page::9][page::16][page::17][page::21][page::26][page::28][page::30].

速读内容


2022年基金市场整体回顾 [page::3][page::5][page::6][page::7]


| 基金类型 | 新成立数量(只) | 收益中位数(%) | 正收益数量(只) |
|----------------|----------------|---------------|----------------|
| 量化基金 | 66 | -7.50 | 17 |
| 非货币ETF | 142 | -4.66 | 46 |
| 固收+基金 | 258 | -0.26 | 107 |
| ESG主题基金 | 21 | -4.24 | 6 |
  • 量化基金的收益中位数跑赢同期市场指数约3个百分点,部分新成立基金规避了年内大幅回撤;

- 非货币ETF回报表现跑赢主要市场指数,能源、煤炭、消费板块表现突出;
  • 固收+基金及ESG主题基金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收益略跑赢基准[page::3][page::5][page::6][page::7]


弹性资产配置策略表现及基金配置回顾 [page::9][page::10][page::11][page::14]


  • 弹性资产配置策略(FAA)2022年年化收益率-8.68%,超额收益0.73%,表现稍优于基准,并强烈推荐恒生ETF关注;

- 基金配置策略中债券型基金组合收益-5.66%,股票型基金组合收益-17.40%,基金组合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额8.53%;
  • 建议关注消费复苏相关行业及大盘风格基金表现[page::9][page::10][page::11][page::14]


基于资金视角的ETF轮动策略分析 [page::12][page::13]



  • 利用北向资金指数衰减加权方法和主力资金结合构建ETF轮动策略,基于北向资金的策略收益-23.59%,超额-1.96%;

- 北向资金与主力资金结合的ETF轮动策略全年收益-13.84%,超额收益7.79%,表现更佳且风格明显;
  • 策略表现显示资金配置能力较强,具备行业配置指导价值[page::12][page::13]


多因子风格因子表现及因子拥挤度监控 [page::16]



  • 2022年波动率1个月及市净率因子收益最高,反转因子表现较好;

- 拥挤度显示北向净流入
1个月因子拥挤度最高,波动率及总资产因子拥挤较低;
  • 因子拥挤度监控有助于控制风险与因子暴露[page::16]


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表现 [page::17][page::18]



  • 以估值、财务质量、成长、北向资金、量价因子构建指数增强策略,2017年起回测年化收益11.44%,信息比率2.46,最大回撤8.52%;

- 2022年取得-16.19%收益,超越基准-20.31%,超额收益4.12%;
  • 建议关注低估值、低波动资产,警惕高拥挤度财务质量因子风险[page::17][page::18]


择时策略多维度回顾 [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page::25][page::26]


自适应均线择时策略


  • 考夫曼自适应均线策略(AMA)最佳参数为N=18,历史年化收益19.36%,2022年超额收益16.17%,夏普比率0.9;

- 2022年双向多空策略累计收益12.87%,有效控制回撤,当前发出做空信号提示风险[page::20][page::21]

支持向量机择时策略


  • 采用12个市场技术指标训练模型对市场趋势进行预判,2022年双向多空策略收益-16%,超额收益5.63%,表现优于沪深300;

- 策略当前同样处于做空状态[page::22][page::26]

市场相关性择时策略


  • 相关性指标与沪深300呈负相关关系,相关性波动率与沪深300呈正相关;

- 2010-2022年回测收益8.48%,策略显著跑赢沪深300,2022年累计收益-11.12%,超额10.52%;
  • 当前策略进入做多阶段,提示市场风险相对缓解[page::23][page::24][page::25][page::26]


衍生品策略亮点及表现 [page::28][page::29][page::30][page::31]


期权波动率偏斜策略


  • 根据VSI指标做虚实值合约交易,严格仓位管理,组合策略年内收益17.65%,最大回撤8.69%,认购子策略表现最佳,月度胜率高;

- 该策略波动率择时能力强,收益稳定[page::28][page::29]

基于日内趋势跟踪的期权买方策略


  • 利用日内价格涨跌趋势产生交易信号,非留仓策略,2022累计收益11.88%,最大回撤9.45%,月度赔率优异;

- 策略盈利依赖市场波动,波动小月度表现较差[page::30][page::31]

重要风险提示及合规声明 [page::34][page::35]

  • 研究依赖历史数据,不保证未来有效,须关注市场环境变化及模型失效风险;

- 本报告由湘财证券研究所编制,含独立客观的研究观点,严禁未经授权转载使用,投资者应自行判断风险[page::34][page::35]

深度阅读

2023年度金融工程策略展望报告深度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2023年度金融工程策略展望》

- 分析师:李正威(证书编号:S0500522090001)
  • 发布机构:湘财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

- 发布时间:2023年1月
  • 主要议题:2022年基金市场表现回顾及2023年金融工程相关策略的展望,涵盖量化基金、资产配置、多因子策略、择时策略、衍生品策略等多个维度。


报告核心论点及信息



报告通过回顾2022年各类基金与策略的市场表现,深入剖析不同策略及风格因子,结合资金流向和资产配置特点,提出2023年重点关注领域和策略建议,体现稳健中求进的金融投资观点。报告未明确给予整体市场评级或目标价格,但对策略表现及未来趋势保持理性且建构性建议,侧重策略层面投资指导。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2022年基金市场回顾



量化基金回顾


  • 2022年新成立66只量化基金,市场量化基金数量达429只,百亿规模基金仅1只(易方达上证50增强),10亿以上基金53只。

- 收益方面,17只基金实现正收益,量化基金收益率中位数为-17.5%,优于沪深300 (-21.63%)、中证500 (-20.31%)、中证1000 (-21.58%)及Wind全A指数 (-18.66%),体现量化策略抗跌能力较强,也说明量化风格对风险控制较为有效。
  • 高收益量化基金多因2022年3-4月成立,避开市场早期大幅回撤,说明新成立基金初期择时影响显著[page::3]。

- 表1详细列出收益前20量化基金,最高回报近20%,规模大多在数亿元以下,显示量化基金仍以中小规模为主[page::3]。
  • 图1显示宽基指数增强基金大幅跑赢对应指数,表现稳健;图2中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中位数最大,反映资金更多聚焦于大盘蓝筹增强策略[page::4]。


非货币ETF回顾


  • 2022年非货币ETF新设142只,较2021降温,46只获得正收益,收益率中位数-4.66%,跑赢主要市场指数。

- 规模上,百亿以上非货币ETF29只,10亿以上183只,规模中位数2.52亿元,接近宽基指数增强基金规模[page::5]。
  • 成份ETF中,能源、煤炭和消费板块表现突出,说明行业主题ETF受益于2022年特定周期(如消费复苏、能源替代)[page::5]。

- 表2列出收益前10非货币ETF,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以超60%收益领跑,煤炭、旅游等主题也表现优异,反映主题ETF的显著差异化机会[page::5]。

固收+基金回顾


  • 2022年固收+基金新成立258只,下降趋势明显,收益中位数-0.26%,表现跑赢主要市场指数。

- 百亿规模固收+基金37只,10亿规模基金551只,基金数量大,规模较集中[page::6]。
  • 保守型投资者依然青睐固收+策略,体现一定的避险需求及稳健收益追求[page::6]。

- 表3列出收益前10固收+基金,收益区间从5.72%至11.80%,显示收益水平相对稳定[page::6]。

ESG主题基金回顾


  • 新基金数量21只,高于2021年,2019年后ESG发展趋势依然向好。

- 收益中位数-4.24%,跑赢同期市场,表现稳定。
  • 百亿规模ESG基金3只,10亿规模10只,说明ESG主题基金规模分布较小[page::7]。

- 表4收益前10基金中,大成ESG责任投资表现最好,部分基金出现负收益,预计与市场整体环境与策略差异有关[page::7]。

2.2 资产配置回顾与展望



弹性资产配置策略(FAA)


  • 投资标的包括上证50ETF、创业板ETF、国债ETF、银华日利ETF、标普500ETF、恒生ETF,采用损失函数综合评估收益、波动率与相关性,择优配比[page::9]。

- 2022年FAA策略年化收益率-8.68%,优于基准策略-9.41%,超额收益0.73%;沪深300指数同期-21.63%,超额收益12.95%[page::10]。
  • 策略表现较优的月份为3月和6月,显示在市场波动时具备一定抗跌能力[page::10]。

- 图3净值曲线清晰展示FAA策略优于基准组合,表6月度表现反映策略择时及资产配置的有效性[page::10]。

基金配置策略


  • 债券型基金组合收益-5.66%,基准收益0.50%,超额收益-6.16%,显示债基组合表现不佳,可能受到利率风险影响[page::11]。

- 货币型基金组合表现较优,收益2.06%,超越基准1.86%[page::11]。
  • 股票型基金组合收益-17.40%,高于股票基准-20.77%,超额3.37%,显示精选股票型基金抗跌性更强[page::11]。

- 组合基金配置比例7:2:1(股票:债券:货币),综合收益-13.10%,较沪深300指数优势明显,说明多元资产配置发挥了分散风险功能[page::11]。
  • 图4~7分别展示债券、货币、股票及综合基金组合的年度表现,基金组合明显跑赢沪深300[page::11]。


ETF轮动策略(资金视角)


  • 北向资金采用指数衰减加权评估行业配置能力,强调历史1个月和主力资金数据[page::12]。

- 北向资金视角ETF轮动策略收益率-23.59%,跑输指数2%,表现一般,但在2022上半年曾超额10.91%[page::13]。
  • 结合主力资金的策略收益率-13.84%,显著跑赢市场超额7.79%[page::13]。

- 图8、9显示轮动策略较沪深300指数表现优势明显,指示资金流入资金对行业选择的捕捉能力[page::12-13]。
  • 总结建议关注恒生ETF和消费、家用电器板块,关注大盘风格基金占优趋势[page::14]。


2.3 多因子策略回顾



风格因子表现


  • 波动率(1个月)、市净率、反转因子的收益最高,ROE与总资产表现较弱,反映价值和波动率因素仍占主导[page::16]。

- 因子拥挤度分析表明,北向资金因子和成长、财务质量因子拥挤度较高,提示相关策略风险加大[page::16]。
  • 图12展示因子多空净值演变趋势,图13展示拥挤度情况[page::16]。


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


  • 策略通过估值、财务质量、成长、资金流和量价五维度筛选股票,致力于稳定超越中证500基准。

- 回测2017年至今,年化收益11.44%,最大回撤8.52%,信息比率2.46,表现优异[page::17]。
  • 2022年尽管市场整体下跌,策略收益-16.19%,优于基准-20.31%,超额4.12%。

- 策略对季度波动有适当对抗能力,在部分月份实现正向超额收益[page::17-18]。
  • 建议继续关注低估值、低波动资产,同时需警惕高拥挤度因子风险[page::18]。


2.4 择时策略回顾



自适应均线择时策略


  • 利用效率比(ER)计算平滑常数自适应市场变动波动,动态调整均线以捕捉趋势。

- 18日窗口表现最佳,历史回测年化收益19.36%,超沪深300指数7.96%,夏普比率0.9,2022年累计收益-5.46%,超额16.17%。
  • 强调双向多空策略,2022年累计收益12.87%,远超指数,提示双向择时优势明显[page::20-21]。


支持向量机(SVM)择时策略


  • 基于12个技术和成交指标训练SVM模型,预判市场趋势。

- 2022年单向做多策略收益-19%,双向多空策略-16%,均跑赢沪深300指数-21.63%。
  • 双向策略超额收益优于单向策略,均处于做空状态,反映市场风险较大[page::22, 26]。


市场相关性择时策略


  • 利用市场间相关性及相关性波动率作为择时指标。

- 市场相关性一般与沪深300指数呈负相关,相关性波动率与指数呈正相关,揭示在市场上涨期间相关性下降,熊市相关性上升。
  • 策略回测(2010-2022年)年化收益8.48%,超额6.8%;2022年总体收益-11.12%,显著跑赢沪深300[page::23-25]。


2.5 衍生品策略回顾



期权波动率偏斜策略


  • 通过波动率偏斜指数(VSI)监测期权隐含波动率结构,利用价外与实值期权构建套利策略。

- 仓位管理根据历史波动率择时,仓位调节灵活。
  • 历史净值显示认购策略收益19.57%,认沽策略14.48%,组合策略收益17.65%;最大回撤分别为1.68%、16%和8.69%。

- 2022年整体盈利,运用指数波动率特征有效把握市场情绪[page::28-29]。

日内趋势跟踪期权买方策略


  • 结合50ETF日内分钟数据,利用趋势突破开仓,动态止盈止损,且不留过夜仓位,降低时间价值损耗。

- 2022年累计收益11.88%,回撤9.45%,月度胜率50%,月度赔率1.72,表明强平仓设计是盈利关键。
  • 收益波动受市场日内波动影响显著,7-9月走势不佳为风险期[page::30-31]。


2.6 风险提示


  • 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无法保证未来持续有效。

- 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和模型失效风险始终存在,需要投资者谨慎对待[page::34]。

---

三、图表深度解读



表1、2022年收益前20量化基金列表(页3)


  • 列出了2022年收益领先量化基金的代码、名称、成立日期、基金经理、年回报及基金规模。

- 最高收益达19.53%,有多只基金超过10%收益,但多数规模不到6亿元,显示新兴量化基金多小规模运作。
  • 经理集中,如“马芳”管理多只基金,说明某些量化经理团队具备规模扩张和策略复制能力。


图1、2022年主要宽基类指数增强基金表现(页4)


  • 直观展示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主要指数与相应指数增强基金收益对比。

- 指数均大幅下跌(约-20%),指数增强基金下跌幅度明显较小(约-6%至-18%)。
  • 体现指数增强策略在市场下跌阶段的缓冲和防守优势。


图3、弹性资产配置策略2022年净值走势(页10)


  • 蓝线基准策略净值整体下滑明显,红线FAA策略净值相对平稳并略优。

- 绿色区域标识策略上涨区间,红色下跌区间,策略能在部分月份实现超额回报。
  • 结合表6数据月度表现,3月、6月策略表现尤其优异。


图8、北向资金视角ETF轮动策略净值(页12)


  • 蓝线ETF组合净值较沪深300(橙线)波动更大,2019-2021年明显超越指数。

- 策略有效捕捉了资金流转趋势,且持续跑赢市场。

图12、2022年主要风格因子多空表现(页16)


  • 多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风格因子收益走势;

- 波动率(1个月)和市净率因子表现稳健向上,反转(1个月)波动较大,总资产因子弱势明显。
  • 反映市场下跌环境下,低波动、价值因子优势更加明显。


图14、17,中证500增强策略历史、2022年表现(页17)


  • 图14显示策略净值长期稳步上升,超越基准指数,波动较小。

- 图15近年走势体现2022年策略抗跌性,超额收益明显,显示策略有效提升收益风险比。

图18、19,自适应均线择时策略表现(页21)


  • 历史业绩图18中,双向策略蓝色曲线稳健上涨,规避市场大跌。

- 2022年图19显示自适应均线策略在2022年运行良好,相较沪深300大幅跑赢。

图20、21,支持向量机择时策略2022年表现(页22)


  • 单向做多策略与沪深300走势基本同步,但跑赢市场。

- 双向多空策略在多数时间内优于指数,利用空头市场机会提升收益。

图26、27,波动率偏斜期权策略历史及2022年表现(页28-29)


  • 历史曲线稳步上升,组合策略优于认购和认沽单一策略,体现风险分散优势。

- 2022年表现稳健,尤其认购策略月胜率达91%,月度收益波动相对平滑。

图28、29,日内趋势跟踪策略(页30-31)


  • 历史净值曲线持续上扬,体现策略在较长周期内适应复杂市场行情能力。

- 2022年月度趋势不平衡,反映市场波动性对策略影响。

图22-25,市场相关性及其波动(页23-25)


  • 相关性与波动率指标和沪深300指数走势呈现典型负相关与正相关关系。

- 市场相关性高时,指数表现通常较弱,相关性低时指数表现较强,提示投资者相关性作为择时辅助信号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主体为策略与基金表现分析,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估值,但在中证500增强策略中,通过多因子模型(包含估值因子、市净率等)完成个股筛选,是一种因子驱动的量化估值方法。该策略以构建信息比率高、最大回撤小的指数增强组合为目标,体现了量化资产管理中风险调整后收益的优化模型。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历史数据依赖风险:各策略基于历史市场数据进行回测,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持续有效[page::34]。

- 市场环境变化风险:宏观经济政策变动、金融监管调整、市场流动性风险等均可能影响策略表现。
  • 模型失效风险:量化模型参数设定、因子选择、机器学习模型过拟合等问题存在风险。

- 策略特定风险:期权策略受标的资产波动率、隐含波动率及市场情绪影响较大,择时策略因市场结构变化面临不确定性。
  • 报告提示投资者需谨慎评估策略适用性,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策略调整[page::34]。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新成立基金表现影响时点偏差:部分高收益量化基金成立时间靠后,规避市场前期大跌带来的收益优势,说明时间窗口选择对策略回报影响较大,存一定择时运气因素[page::3]。

- 债券型基金组合表现较差:债券类基金组合收益落后基准,提示在市场利率波动较大或信用风险上升环境下,固收产品防御能力有限[page::11]。
  • 择时策略多样且信号分化明显:自适应均线、支持向量机和相关性择时策略表现均优于指数,但当前信号状态不一,显示择时模型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可能出现分歧,需结合多指标综合决策[page::26]。

- 期权策略回撤风险:认沽期权策略在2022年3月出现较大回撤;日内趋势策略盈利依赖较强波动,波动不足时容易累计亏损,策略风险管理需加强[page::29,31]。
  • 风格因子拥挤度风险:北向资金流入及相关成长因子拥挤度较高,可能导致未来因子回报缩减或波动加大,投资需警惕拥挤度风险[page::16]。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围绕2022年基金市场表现及各类金融工程策略运行效果展开,内容详实,数据充分,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实操指导价值。整体来看:
  • 量化基金及指数增强策略表现稳定优于市场,尤其中证500增强策略年化超额收益达12%以上,抗跌能力突出,低估值、低波动资产仍是关注重点。

- 资产配置层面,弹性资产配置策略和结合资金视角的ETF轮动策略均实现超额回报,基金配置组合特别突出,说明多元资产配置和关注主流资金流动仍具显著优势。
  • 择时策略中,基于自适应均线及机器学习的支持向量机策略有效捕获市场趋势,实现正超额收益,相关性择时则通过宏观市场结构指标辅助判断,整体呈现良好绩效,但不同模型间状态分歧提示需多策略结合。

- 衍生品策略实现较好收益表现,尤其波动率偏斜及日内趋势跟踪期权买方策略贡献显著,显示期权市场日益成熟,为资产组合提供有效风险对冲和收益增强工具。
  • 风险提示清晰指出历史数据及模型风险,提醒投资者对策略适用性保持谨慎态度。


结合图表深度分析,报告强调:
  • 指数增强及多因子策略通过因子驱动分散风险,有效超越基准市场回报;

- 资金流向(北向资金、主力资金)为行业和ETF选择提供重要信号,增强选时效果;
  • 期权市场的套利和趋势跟踪策略在波动市场中表现优异,是后续策略发展的重点方向;

- 多策略、多资产结合防范单一市场风险,提升整体投资组合韧性。

总体而言,报告呈现了较全面的2022年市场回顾与2023年策略展望,指导投资者合理布局基于量化、多因子及期权等多层次金融工程策略,符合当前复杂多变市场下稳健配置需求,并提醒关注因子拥挤、模型风险和市场环境变化等潜在风险。

---

致谢



感谢湘财证券研究所及分析师李正威先生为本报告提供的专业视角与严谨分析,期待后续研究持续为市场参与者带来有益指引。

---

(报告所有数据、图表引用均来自湘财证券《2023年度金融工程策略展望》,各页码请参照文中每段后[page::x]标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