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观察 本月聚焦:《关于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指导意见》印发,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5年3月国内外ESG政策动态与市场发展,重点解读国务院《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推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及数字金融发展,以及全国碳市场体系扩围与绿证市场创新。报告涵盖ESG基金最新成立情况及规模数据,详实披露境内外ESG基金规模、数量与收益表现,反映ESG投资的活跃与成长趋势,为投资者提供政策与市场双重视角的前瞻分析 [page::0][page::1][page::2][page::7][page::9][page::10][page::13]

速读内容


政策声音综述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推进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发展,目标至2027年取得显著成效。

- 全国碳排放权市场扩围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推行基准排放强度控制,2025年完成2024年度首轮履约,企业应建立碳市场应对机制。
  • 绿色电力证书(绿证)市场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推动全国范围内绿证跨省流通与消费需求提升,支持国际标准接轨。

- 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强化ESG报告要求和重大事项风险披露,提升信息透明度。
  • 生态环境部等发布企业温室气体自愿披露意见,推动标准体系、市场化服务及国际合作,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国内外市场前沿动态 [page::7][page::8]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首批核证减排量完成登记,涉及江苏、甘肃等风电和光热项目,减排潜力显著。

- 天合光能与兴业银行签署中国首单基于多项ESG指标挂钩贷款利率优惠协议,推动ESG绩效转化为经济价值。
  • 国际层面,中法发布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强调落实《巴黎协定》目标,加强绿色低碳转型合作;英国人民养老金委托东方汇理和景顺管理280亿英镑资产,注重负责任投资。


国内ESG基金新成立及市场表现综述 [page::9][page::10][page::11]


  • 3月境内新成立19只ESG相关基金,覆盖中证A500指数与科创板新能源主题指数挂钩产品。

- 截至3月底,国内ESG基金规模7351亿元,产品数530只。被动管理型基金规模领先,数量亦占优;但主动管理型基金2025年开年以来收益表现更优。



国内外ESG基金资产类别与收益对比 [page::11][page::13]


  • 国内ESG基金以权益混合类为主,规模远超债券类,债券类基金本期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收益优势。

  • 海外主动权益型ESG基金规模约2.56万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卢森堡、美国、爱尔兰等地。近期中国香港市场ESG基金表现最佳。


国内ESG基金近月高收益榜单(TOP10) [page::12]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主题 | 成立日期 | 类型 | 最新规模(亿元) | 近一个月收益(%) |
|--------------|----------------|--------|------------|----------|------------------|------------------|
| 020397.OF | 中银港股通医药A | 纯ESG | 2023-12-29 | 偏股混合型 | 1.06 | 11.55 |
| 010611.OF | 万家战略发展产业A | 公司治理 | 2021-01-13 | 偏股混合型 | 15.85 | 7.58 |
| 020558.OF | 工银健康产业A | 环境保护 | 2024-09-06 | 偏股混合型 | 0.51 | 7.54 |
| 018309.OF | 招商社会责任A | 纯ESG | 2023-04-26 | 偏股混合型 | 10.10 | 6.14 |
| 519694.OF | 交银蓝筹 | 公司治理 | 2007-08-08 | 偏股混合型 | 11.11 | 5.79 |
| 000612.OF | 华宝生态中国A | 环境保护 | 2014-06-13 | 偏股混合型 | 5.22 | 4.98 |
| 018582.OF | 华泰紫金碳中和A | 环境保护 | 2023-08-09 | 偏股混合型 | 1.24 | 4.59 |
| 000928.OF | 国联国企改革A | 纯ESG | 2014-12-16 | 灵活配置型 | 4.47 | 4.52 |
| 019340.OF | 西部利得研究精选A | 纯ESG | 2024-03-26 | 偏股混合型 | 0.59 | 4.21 |
| 008264.OF | 南方ESG主题A | 纯ESG | 2019-12-19 | 普通股票型 | 4.55 | 4.15 |
  • 高收益基金主要为主动管理的纯ESG主题产品,体现运营能力优势。


深度阅读

ESG观察报告详尽分析:《关于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指导意见》印发,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信息

  • 标题: ESG观察 本月聚焦:《关于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指导意见》印发,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

- 作者: 兴证金工团队 XYQuantResearch
  • 发布机构: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时间: 2025年4月2日08:00上海时间
  • 主题: 聚焦中国及全球ESG相关政策动态、碳市场进展、ESG产品及基金市场状况。


核心论点及信息传达


本报告通过跟踪2025年3月内全球及中国ESG相关政策和市场动态,梳理当前金融、碳交易、绿色电力证书市场等多个维度的最新进展。重点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指导意见发布、全国碳市场重要行业覆盖方案、绿色电力证书市场发展意见及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政策。

报告展示了国内外ESG基金市场的积极扩张,尤其国内主动与被动管理基金的资金分布及收益表现,反映ESG投资热潮与政策驱动的融合发展趋势。

主要信息点包括:
  • 国家层面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普惠金融、养老和数字金融发展。

- 中国碳市场持续扩容及管理细节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场加快建设。
  • 信息披露规则加强,促进温室气体排放自愿披露及监管规范。

- 日本、欧盟发文推动ESG信息披露与汽车行业绿色转型。
  • 国内外ESG基金发行活跃,国内ESG基金合计规模达7351亿元,海外ESG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约2.56万亿美元。

- 绿色金融实践创新,如天合光能与兴业银行挂钩多项ESG指标的优惠贷款协议。

本报告功能定位为政策及市场动态的跟踪解读,未进行个股评级,主要为ESG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提供最新政策环境和市场产品信息的洞察指导。[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政策声音



2.1.1 《关于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指导意见》解读

  • 由国务院办公厅3月2日发布,强调金融支持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速建设金融强国。本政策目标设定至2027年五大领域发展显著,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特别强调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绿色转型。

- 具体措施涵盖金融体系、产品服务、组织管理、风险控制、市场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六大方面。如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促进碳核算及可持续信息披露、金融产品创新及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与激励机制等。
  • 对金融机构职能定位明确,国有银行、中小银行、保险及证券等机构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分工协作。

- 通过完善碳排放权、排污权贷款等资源环境相关金融工具,推动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和创新发展。
  • 政策强调加强统计、考核和风险控制体系,保障措施落地及数据驱动管理。

- 包含多个细化任务,如推动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扩大、资本市场功能深化、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优化等。
  • 该指导意见通过系统化政策组合运用,引导金融资源绿色导向,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全面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page::1,2]


2.1.2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方案

  • 生态环境部3月21日联合发布针对钢铁、水泥、铝冶炼三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方案,纳入管理的温室气体包括CO2、CF4和C2F6。

- 采取“边实施、边完善”的两阶段推进机制。
  • 启动阶段(2024-2026年):主要目标为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推动企业熟悉市场规则,并要求2025年完成2024年年度履约。

- 配额发放侧重按实际排放量核查发放,2025年起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模式,企业配额与产能产出挂钩,行业整体配额平衡,促进企业低碳转型。
  • 深化完善阶段(2027年以后)将完善法规体系、监管机制及配额分配方法。

- 企业需尽早内部建立碳管理机制以缓解潜在配额缺口压力,减少运营成本风险。
  • 该方案为中国碳市场扩大基础,依托温室气体核查和配额机制,逐步实现碳交易市场国际影响力提升和有效市场建设。[page::2,3]


2.1.3 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意见

  • 发布于2025年3月18日,提出2027年及2030年阶段性目标,实现全国绿证市场制度完善、强制及自愿消费机制健全、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和认证体系建成。

- 主要任务涵盖稳定供给、激发需求、完善交易、拓展应用及国际合作五大方向,共17项具体任务。
  • 重点包括自动核发绿证、跨省流通支持、强制与自愿消费相结合、价格机制完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推广以及推动绿证标准国际化。

- 绿证与碳排放等机制接轨,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数据的透明与标准化,支持绿色金融等领域应用。
  • 加强政策宣介,鼓励重点地区建设服务中心满足绿电消费需求。

- 措施体现政府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金融结合,助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战略。[page::3,4]

2.1.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订重点

  • 中国证监会3月28日发布修订文件,7月1日起实施,强化风险揭示、行业经营信息、非交易时段信息发布及暂缓披露制度。

- 明确强化对部分重点事项及信息披露“外包”行为监管,防范保密风险。
  • 明确信息披露的时间点和主体范围,扩展收购人、资产交易对方等为披露义务主体。

- 调整监事会相关规定,将审计委员会强化为定期报告的财务监督主体。
  • 整体优化信披机制,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合规性,助力投资者决策和市场监管有效性。[page::4,5]


2.1.5 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政策意见

  • 2025年3月10日发文,目标到2027年及2030年分别建立完善技术标准及国际接轨自愿披露体系。

- 任务包括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服务平台搭建、应用场景拓展、第三方服务推广、先行试点支持和国际合作。
  • 促进企业披露积极性和质量提升,推动披露信息在绿色贸易、绿色金融等多场景应用。

- 行业协会主导温室气体排放披露试点,覆盖火电、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
  • 明确政府、多部门合力推动及社会监督机制,强化政策宣导。[page::5]


2.2 国际政策动态



2.2.1 日本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SSBJ)首份标准发布

  • 标准基于ISSB发布的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IFRS S1和S2)。

- 三项标准包括通用披露、一般性披露及气候相关披露。
  • 以自愿为主,逐步向强制披露过渡,保持与国际标准兼容,促进信息国际可比性。

- 规则结构创新,将IFRS S1核心内容分拆,增加适用性。
  • 标志着日本ESG披露规范向国际高度接轨迈出重要步伐。[page::6]


2.2.2 欧盟汽车行业行动计划

  • 目标增强汽车行业创新、数字化和零排放转型竞争力。

- 设立多项投资计划与资金支持(如10亿欧元公私联合投资)。
  • 2025-2027年允许碳减排目标弹性达成。

- 通过推动电动汽车激励、完善充电设施、消费者信任等措施培育市场需求。
  • 保障供应链安全,提供电池生产支持,降低战略依赖。

- 采取技能提升、劳动力结构调整及社会保护措施应对产业转型冲击。
  • 通过贸易保护和开放市场准入保障公平竞争,简化行政流程减负企业。

- 综合体现欧盟产业政策的绿色与社会双重转型思想。[page::6,7]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国内ESG基金市场动态图解



图1:国内ESG基金规模与数量趋势(2020年1月至2025年3月)

  • 图中红色柱状代表基金规模(单位:亿元),蓝色曲线为基金数量(只)。

- 数据显示整体基金规模自2020年以来持续增长,表现出2024年中开始加速上升趋势,截止2025年3月达到约7351亿元的规模峰值,基金数量也稳步增至530只以上。
  • 这一增长体现出中国ESG投资的快速拓展与市场接受度提升。

- 对应文本报告提及的基金规模统计吻合,凸显政策推动与市场产品供给的有效结合。
  • 该图数据说明国内投资者及机构资本对ESG主题的持续关注。[page::10]


图2:基金规模与数量分管理类型分布

  • 被动管理型基金(指数型及增强型)规模达3455亿元,数量215只;主动管理型基金规模1944亿元,数量244只。

- 显示被动管理资金规模占主导,但主动管理基金数量略多。
  • 说明市场对指数化的ESG产品需求大,主动型基金在数量上保持活跃。

- 实际收益情况见下文,主动型基金最近表现较佳。
  • 数据验证报告中“中证A500指数挂钩产品火热”的描述。

- 有助理解投资者在主动与被动ESG策略上的选择趋势。[page::10]

图3:基金收益率分管理类型对比

  • 近一月收益率:被动管理型下降0.67%,主动管理型下降1.06%;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为0.31%和4.05%。

- 表示主动型管理自年初以来跑赢被动型。
  • 收益对比揭示主动型基金通过策略优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带来更好的回报。

- 注释定义了具体管理类型界定,保证分析准确性。
  • 图表数据支持对基金发行结构的解释,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提供参考依据。[page::11]


图4-5:基金规模数量与收益分资产类别对比

  • 权益混合类基金规模约5400亿元,数量459只,债券类规模1622亿元,数量47只。

- 权益混合类基金规模及数量均显著领先,债券类基金数量少但表现优异。
  • 今年以来,权益混合类收益率2.44%,债券类为-0.28%;超额收益分别为-10.85%和-8.24%。

- 说明尽管债券类基金本期表现未必绝对更好,但在超额收益相对稳定,权益基金波动较大。
  • 反映投资风格与资产类别的差异,提醒投资者关注具体类型产品风险与预期收益。[page::11]


表4:我国ESG基金近一月收益率TOP10

  • 表列标的集中于偏股混合型纯ESG基金,最高收益达到11.55%(中银港股通医药A)。

- 列举基金主题涵盖纯ESG、环境保护、公司治理,显示主题多样化。
  • 发行日期集中近几年,说明市场新锐基金表现活跃。

- 该数据指出投资者对主动管理、特定行业ESG基金的关注。
  • 对比市场整体,这些基金基金收益突出,具备示范意义。[page::12]


3.2 海外ESG基金市场动态图表解读



图6:海外ESG基金规模数量分布(按类型)

  • 图示股票型基金规模约1.88万亿美元,混合配置约0.68万亿美元,规模占优明显。

- 基金数量统计为3330只股票型,1419只混合配置。
  • 数据显示海外ESG基金市场规模远超国内,且股票型基金主导。

- 合规和市场监管支持,推动更多主动管理和混合配置产品发展。
  • 反映国际市场ESG基础设施成熟,投资者深入参与。[page::13]


图7-8:海外基金规模和数量分地区分布

  • 卢森堡、美国、爱尔兰为发行及募集规模最大国家,显示其金融市场对ESG产品的领先地位。

- 这些地区是跨国基金注册和运作中心,资源集中度高。
  • 各地区的数量和规模差异显示资本流动特色及监管环境活跃性。


图9:近一个月ESG主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

  • 香港地区ESG基金表现较好,其近一个月收益率领先其他国家。

- 反映出亚洲市场组合及投资策略多元化,且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备优势。
  • 对比欧美市场表现,区域间存在不同投资偏好和经济基本面影响。

- 说明全球ESG市场依旧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page::13]

3.3 ESG指数表现图表分析(图10-14)



国内ESG相关指数(沪深300、500、800)

  • 不同规模指数ESG版表现与母指数紧密相关,存在轻微领先或落后。

- 自2020年起到2025年,整体呈震荡趋势,反映市场波动。
  • ESG指数整体体现深化ESG理念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且与主流市场表现贴近。

- 指数数据说明ESG因素尚处于市场表现锚定阶段,短期影响有限。

美国主流ESG指数表现(MSCI USA SRI与MSCI USA)

  • ESG指数走势与普通指数相关性高,略有超额回报。

- 这说明ESG策略在美国市场渐趋主流,且具备一定市场优势。
  • 数据支持积极ESG投资可带来合理的长期投资回报预期。[page::14]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为政策及市场动态汇总,不包含具体公司估值模型或目标价,因此未涉及DCF、PE等估值方法说明。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多处明确风险提示,强调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 金融政策、市场机制、地方具体执行路径均影响ESG投资成效。
  • 碳市场配额不足、管理不完善可能引发企业成本压力。

- 绿色电力证书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规则与市场成熟度存在不确定性。
  • 国际监管协调及技术标准变动存在潜在风险,可能影响跨地区ESG产品互认与流通。

- ESG基金表现依赖市场波动和资产配置,短期收益波动较大,需注意风险控制。
  • 政策执行效果和地方响应可能不一,信息披露和自愿披露的质量与透明度仍有提升空间。

- 报告对风险管理提出强化建议,推动健全科学的金融风险评价和管理体系。[page::1,3,5,15]

---

6. 审慎视角与细节


  • 报告整体客观,聚焦政策与市场发展,有助于把握ESG投资环境,但缺少资本市场具体操作层面深度分析。

- 某些政策表述笼统,如“统筹改革试点”、“完善统计制度”暂未体现详细推进方案,执行效果需后续跟进。
  • 财务数据及市场表现多为历史静态数据,短期业绩波动明显,主动与被动基金表现差异带来一定判断复杂性。

- 国际标准尤其日本SSBJ细分标准与ISSB的联动体现趋向标准多元,有可能增加跨国合规复杂度,需关注未来政策调整。
  • 报告中对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及较多,但具体产品创新成果或案例描述较有限,投资者需结合后续实践动态判断。

- 近月ESG收益排行榜中偏股混合型占多数,显示主动管理仍受青睐,但规模普遍较小,流动性和持续性风险值得关注。
  • 风险提示详尽且全面,但对部分新兴市场或技术变革的潜在影响未详细分析,留有扩展空间。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详尽呈现了2025年3月间国内外ESG领域的政策动态、市场进展和基金表现,体现了以下核心洞见:
  • 政策层面,中国以《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顶层设计为引领,推动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及数字金融体系建设,配合全国碳市场与绿色电力证书市场发展,强化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形成了系统化的ESG发展政策框架。国际方面,日本和欧盟推进合规标准与产业绿色转型,推动全球ESG监管与实务标准不断趋同。
  • 碳市场和绿色电力市场,作为低碳转型重要工具,扩大行业覆盖和交易机制逐步完善,推动绿色能源消费增长和碳减排目标实现,相关政策强调市场机制和技术标准建设,为绿色金融创新提供支撑。
  • 基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ESG基金规模达到7351亿元,多数为被动管理型,主动管理型基金收益较为突出。海外市场依旧规模庞大,活跃在卢森堡、美爱尔兰等国际金融中心,股票型基金量值最大,亚洲香港地区收益表现优异。
  • 市场表现与投资趋势,数据显示主动管理基金和权益混合类基金在收益方面领先,ESG主题产品多样化且不断创新,反映投资者对ESG的热情和信心增强,但短期市场波动仍需警惕。
  • 图表数据支持不同资产类别、管理模式的表现对比,辅助理解当前ESG投资生态。沪深及美国市场指数表现显示,ESG因素逐渐被纳入主流市场表现考量,长期潜力显著。
  • 风险提示明确,强调政策执行不确定性、市场成熟度不足与信息披露质量风险,提醒投资者把握政策红利同时兼顾风险控制。


总体而言,报告展现了中国及国际ESG政策与市场发展的系统梳理和实践成效,强调金融市场的支撑作用和绿色经济转型,反映 ESG 投资潜力与挑战并存的现实。为投资者及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政策解读、市场走势和产品信息,有助于把握未来ESG投资方向。

---

重要图表附录



图1 国内ESG基金市场概况(基金规模、数量趋势)





图2 国内ESG基金规模数量分布(被动 vs 主动)





图3 国内ESG基金收益率分管理类型





图6 海外ESG基金规模数量分布(股票型与混合配置)





图7 海外ESG基金规模分地区(亿美金)





---

本报告所有结论及论述均基于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及权威信息,详见各页对应内容。谨供专业投资者参考,风险自担。[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