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定量·琢璞系列 | 环境绩效影响股票价格有哪些驱动因素?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欧洲16国2005-2017年股指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环境绩效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发现环境绩效整体正向影响股票价格;但在清洁能源占比高、绿色专利发展及国际贸易等背景下,该影响存在显著调节作用,清洁能源占比提高和贸易开放对环境绩效影响股票价产生负向或无效影响,而绿色专利增长则增强正向作用;研究结果经多种稳健性方法验证,提醒投资者结合绿色创新及贸易环境审慎评估碳排放对投资的影响[pag e::0][page::1][page::3][page::4][page::5][page::6].

速读内容

  • 研究背景与核心假设 [page::0][page::1]

- 环境绩效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价值评价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文献《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n stock prices in the green and innovative context》展开分析。
- 假设包括:H1环境绩效正向影响股价;H2在清洁能源占比大时,环境绩效负向影响股价;H3绿色专利发展增强环境绩效对股价正向影响;H4贸易开放背景下环境绩效负向或无效影响股价。
  • 实证数据与模型设计 [page::2][page::3]

- 样本涵盖16个欧洲国家2005-2017年股指上市公司,变量包括碳排放绩效(排放总量/销售额)、股价及控制变量(BVPS、净资产收益率等)。
- 采用两步广义矩估计法(GMM)控制内生性,构建包含环境绩效及其与可再生能源占比、绿色专利、对外贸易(FDI、出口)的交互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 关键实证结果 [page::3][page::4]

- 环境绩效显著正向影响股票价格,支持H1假设。
- 可再生能源占比高时环境绩效负向影响股价,支持H2;绿色专利发展显著增强此影响的正向性,支持H3。
- 对外贸易指标(FDI和出口)与环境绩效交互项均显著负向,表明贸易开放抑制了环境绩效对股价的正效应,支持H4。

  • 稳健性检验与验证 [page::5]

- 使用碳排放总量对数替代碳绩效指标进行回归,纵向和横向稳健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
- 同时使用OLS和工具变量法检验,所用工具变量包括碳排放补贴价格、有形资产比例和补贴短缺等,检验结果一致。
  • 研究结论及对中国市场启示 [page::5][page::6]

- 投资者对环境绩效有正向评价,绿色专利技术推动环境绩效提升对股价积极影响。
- 当前可再生能源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及国际贸易背景下的负面影响需关注,市场效率存在提升空间。
- 碳排放和股票价格关系受绿色创新与清洁能源发展阶段影响,提示中国市场应结合本土能源结构和贸易环境进一步研究碳风险因子。
  • 量化因子与策略建议思考 [page::6]

- 本文提示应将清洁能源占比、绿色专利技术、国际贸易等因素纳入碳排放相关量化模型与因子构建的控制变量,提升对碳风险定价准确性。
- 建议未来结合A股市场特点,基于多变量调节效应进行量化因子开发与选股策略优化。

深度阅读

招商定量·琢璞系列报告分析


环境绩效影响股票价格的驱动因素详尽解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招商定量·琢璞系列 | 环境绩效影响股票价格有哪些驱动因素?

- 作者与团队:招商定量任瞳团队
  • 发布时间:2022年6月4日

- 主题:分析环境绩效(尤其是碳排放)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及其中的驱动力,聚焦绿色创新背景下的调节因素。
  • 主要信息:报告基于一篇来自海外研究文献《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n stock prices in the green and innovative context》,旨在阐明环境绩效如何影响股票价格,以及绿色创新因素(清洁能源比例、绿色专利数、贸易开放)如何调节这一影响关系。报告强调,环境绩效积极影响股价,但这种关系会因绿能占比高、贸易开放等背景因素而产生复杂的变化。作者提醒研究基于海外市场,中国市场具体情形可能有所不同。


本报告想传达的主要信息是:随着碳排放数据越来越被投资者关注,环境绩效已成为影响公司价值的关键非财务因素,同时理解绿色创新与贸易对环境绩效与股价关系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丰富碳排放研究与投资策略。[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简介与研究背景



报告指出,全球对上市公司碳排放与环境绩效的关注不断提升,碳排放强度成为公司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国外已有较为丰富的实证研究表明环境绩效对股价存在显著影响,但国内由于数据限制这一方面研究较少。以Ohlson模型为例,环境绩效逐渐被证实为公司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报告作为《琢璞系列》的第六十二篇,聚焦于探讨绿色创新背景下环境绩效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路径和调节机制,包括清洁能源比重、绿色专利发展以及贸易开放度三个主要变量。[page::0]

2. 核心假设与理论框架



本文基于多个学术文献,提出了如下四项假设(H1-H4):
  • H1:环境绩效正向影响公司股价

依据大量文献,环境绩效更佳的公司因受到投资者青睐,其股价表现更好。
  • H2:当清洁能源占比提高时,环境绩效对股价的正向影响减弱甚至为负

解析指出,清洁能源的推广带来电力成本上升(投资昂贵),且碳排放配额价格下降,导致表现好的公司相对于配额回报下降,承受额外成本负担。因而股票价格可能被压制。
  • H3:绿色专利数量增加时,环境绩效对股价的积极影响加强

绿色创新技术为降低碳排放提供了科技支撑,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和成本优势,进而体现为股价溢价。
  • H4:在贸易开放度背景下,环境绩效对股价的影响为负或中性

在发达国家背景下,绿色技术转移效应不明显,反而可能因为国际贸易引发“污染外包”问题,削弱环境绩效对股价的正效应。

以上假设的提出有理有据,结合了经济学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绿色创新专利数据考察以及国际贸易环保外溢效应,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page::1][page::2]

3. 数据与方法


  • 样本:2005-2017年,16个欧洲国家主要股指的全部上市公司数据。

- 环境绩效衡量:碳排放总量除以当年总销售额的数据,即碳排放效率绩效指标。
  • 控制变量:每股账面价值(BVPS)、净收入/总资产比例(PERF)、股息、公司规模、年龄、增长速度、通胀率(INF)、GDP等。

- 模型:采取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法(GMM),使用滞后变量(t-2至t-5)及相应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和异方差问题。
  • 扩展模型:分别引入环境绩效与清洁能源占比(RENEWABLE)、绿色专利数(PATENT)、外国直接投资(FDI)、商品出口量(EXPORTS)的交互项,测试调节效应。


研究设计体现了严谨的实证逻辑,利用高质量的面板数据和先进的计量方法,增强了结果的稳健性与可信度。[page::2][page::3]

4. 主要实证结果


  • 环境绩效与股价关系

GMM估计显示,环境绩效对股票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验证了H1。即环境表现较好的企业获得更高估值。
  • 调节效应

- 可再生能源占比(RENEWABLE):交互项出现负系数,说明在高清洁能源占比环境下,环境绩效提高导致企业承受更大的成本,从而抑制股价,支持H2。
- 绿色专利(PATENT):加速环境绩效对股价的正面影响,印证H3,表明绿色创新提升企业价值。
- 贸易相关变量(FDI与EXPORTS):两者与环境绩效的交互系数均为负且显著,表明在贸易开放的背景下,环境绩效对股价的正面影响被减弱或逆转,符合H4。
  • 危机时期影响

环境绩效在非危机时期与股价关系明显,其交互项与危机变量系数为负,显示经济危机可能削弱投资者对环境绩效的关注和认可。

上述结果兼顾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多重维度,揭示环境绩效影响股价的非均质性及其背后的制度和经济环境背景差异。[page::3][page::4]

5. 稳健性检验


  • 将碳排放绩效指标替换为碳排放总量对数,同样得到负面影响股票价格的结论。

-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和工具变量法(IV)进行回归,采用碳排放补贴价格、公司有形资产比重及补贴短缺作为工具变量,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
  • 交互项系数符号和显著性保持一致,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和假设的有效性。


多方法验证提高了研究结论的信度,对实务界的参考价值更强。[page::5]

6. 结论整理


  • 环境绩效为市场积极认可的非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有显著推动作用。

- 绿色创新(绿色专利)发挥了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发展增强了环境绩效传导到股价的正效应。
  • 高比例的清洁能源和贸易开放带来负面或抑制作用,反映了当前绿色政策中的成本负担和贸易导致的复杂影响。

- 研究结果有助于投资者理解在不同国家和经济环境下碳排放与股价关系的动态演变。
  • 中国市场因发展阶段和数据覆盖的差异,结论可能并不适用,未来需本土化研究。


报告强调,市场对环境绩效以及绿色创新的认可是事实,但政策和经济背景下的成本结构及国际贸易复杂性会影响投资结果的稳定性和方向。[page::5]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中对核心回归结果(表1至表5)的描述虽为文字解读,但结合表述可推断如下:
  • 表1:展示环境绩效对股价影响的基准回归,系数正向且显著,支持H1。危机时期的交互项负向,说明股价对环境绩效反应在危机时受抑制。[page::3]
  • 表2:环境绩效与可再生能源占比互动影响的回归,显示交互项为负,反映清洁能源占比提高抑制环境绩效的股价正效应,符合H2。[page::4]
  • 表3:环境绩效与贸易变量(FDI和EXPORTS)互动项为负,验证H4表明贸易开放对股价与环境绩效的关联产生负面影响。[page::4]
  • 表4和表5:稳健性检验,换用排放总量指标和OLS/IV方法,确认主要结论稳固。[page::5]


表格体现了各变量交互影响的复杂性,勾勒出环境绩效影响股价的多维度框架,但图表原文中具体数值未提供,建议关注完整报告以掌握详细数据。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严格聚焦环境绩效与股价的实证关系,未直接涉及传统的公司估值模型(如DCF、PE等)。但在实证方法中,动态面板GMM本质上对公司股价的决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控制了账面价值、盈利能力等基本面指标,实质上是从财务视角以外增量解释股票价格波动。

报告采用的GMM方法在面板数据分析中非常有效,可缓解内生性与时间序列依赖,增强估计的可信度。加入环境绩效与绿色创新等交互项,丰富了对估值驱动因素的理解和解释。没有提供具体的目标价或估值范围。[page::2][page::5]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风险提示中指出:
  • 研究基于海外(欧洲)发达国家市场数据,结论对中国或其它新兴市场的适用性存在不确定性,且数据覆盖和制度环境差异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 绿色政策(如欧盟ETS系统)中存在效率低下问题,可能导致表现好的企业反而承受处罚,影响股票价值。
  • 碳排放分析中涉及的控制变量仍有限,模型信息含量单一,未来需纳入更多影响因素来增强预测能力。


报告没有具体给出风险缓解策略,但提示监管机构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揭示低效、推广绿色政策,减缓碳风险。投资者则应谨慎考虑环境绩效与绿色政策间的复杂交互效应。[page::0][page::6]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数据局限性:报告承认样本覆盖16个欧洲国家,且多为发达国家,强调结论对中国市场不能直接套用,体现在研究适用性的限制。
  • 模型限制:虽然GMM和IV方法试图解决内生性,但碳排放数据的质量和政策执行差异仍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
  • 交互项解释需谨慎:交互项负系数如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高的情况下环境绩效对股价产生负效应,因涉及政策、市场机制的复杂弥散,存在解释上的多义性。
  • 无详细数值数据:报告中缺少表格具体数值和图形表现,限制了对结果的量化评估。
  • 政策建议略显笼统:虽提出市场和监管作用重要,但未深究具体如何完善绿色政策体系。


整体上,报告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但因部分内容为文献转述与总结,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和依赖性,未来可结合中国市场加以创新与调整。

---

七、结论性综合



招商定量任瞳团队的本篇《环境绩效影响股票价格有哪些驱动因素?》报告,基于欧洲16国上市公司2005-2017年数据,深入剖析环境绩效影响股票价格的机制,并围绕绿色创新背景中三个核心调节因素——清洁能源占比、绿色专利数量和贸易开放度——构建实证模型。
  • 报告验证了环境绩效对股票价格的正向影响,反映市场对良好环境表现的认可。

- 同时,发现高清洁能源占比可能加重企业成本负担,导致环境绩效对股价的正面效应减弱甚至转负。
  • 绿色专利发展强化环境绩效与股价的积极联系,说明技术创新在碳减排价值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 贸易开放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背景下,可能通过“污染外包”等机制削弱环境绩效的价值体现。

稳健性检验通过多指标替换、多估计方法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增强报告可信性。

此外,报告强调当前碳排放分析指标和控制变量仍需扩展,并指出研究结果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存在适用局限。政策制定和市场参与者应深刻理解环境绩效的多维影响,灵活运用绿色政策和创新驱动手段。

综上,报告不仅明确了环境绩效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动态驱动机制,更为碳风险管理和绿色投资策略提供了理论与实证基础,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

报告分析师:任瞳(SAC编号:S1090519080004)及团队原创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