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特朗普政府掌控美联储,潜在顺序及影响?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特朗普政府若掌控美联储理事会,将通过人事任免影响地区联储主席及货币政策独立性,推动财政主导格局加深,导致美元流动性充裕、利率偏低和通胀中枢上移,从而利好黄金及新兴市场股市等抗通胀及风险资产,结合权威历史数据和换届议题作出权威推演和资产配置建议 [page::0][page::1][page::2][page::3]

速读内容


美联储理事会人事掌控机制与潜在变动 [page::0][page::1]


  • 理事会7名成员任期14年,总统任命但移除需“正当理由”,政治干预门槛高。

- 特朗普拟通过提名和解雇理事获得多数席位,并进而掌控FOMC与地区联储主席任命权。
  • 2026年2月地区联储主席将大规模换届,理事会否决权变得关键。

- 历史首次理事会对地区主席投票出现党派分歧,显示政治化趋势渐显。

美联储独立性受财政环境强烈影响 [page::2]


  • 研究证实财政赤字和总统政治压力与美联储独立性呈负相关,财政主导时美联储受政治干预更明显。

- 1970年代财政压力高时,总统与联储高频接触,独立性显著下降。
  • 当下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独立性受挑战。


资产配置启示及宏观展望 [page::3]



  • 预期美元流动性趋势宽裕,美元指数呈下行压力,利好新兴市场股市及抗通胀资产黄金。

- 美债短端牛市且收益率曲线陡峭度变化,中长端利率或受抑制。
  • 制造业、军工、电力、能源基础设施等板块或迎来持续高景气阶段。

- 美国财政主导可能加强债务货币化和金融抑制,推高通胀水平,提高通胀资产估值。

2026年FOMC人事与政策转向关键节点 [page::1][page::2]


| 地区联储银行 | 主席姓名 | 必须退休时间 | 当前年龄 | 入职年龄 | 2025年FOMC投票成员 | 预计2026年FOMC投票成员 |
| ------------- | ------------ | --------- | ------ | ------ | -------------- | -------------- |
| Boston | Susan M. Collins | 2032-07 | 66 | 63 | 是 | 是 |
| New York | John C. Williams | 2028-06 | 63 | 56 | 是(常任) | 是(常任) |
| Philadelphia | Patrick T. Harker | 2035-07 | 60 | 60 | 否 | 是 |
| Cleveland | Beth M. Hammack | 2037-01 | 53 | 52 | 否 | 是 |
| Richmond | Tom Barkin | 2028-01 | 64 | 56 | 否 | 是 |
| Minneapolis | Neel Kashkari | 2038-07 | 52 | 42 | 否 | 是 |
| 等其他银行主席整体受理事会批准影响,面临重新任命及政策倾向调整。
  • 有可能形成特朗普认可的“鸽派”多数,从2026年春开始推出宽松货币政策,包括降息、扩表和收益率曲线控制等措施。

深度阅读

中金:“若特朗普政府掌控美联储,潜在顺序及影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本文研究报告由中金公司张峻栋、范理、张文朗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题为《若特朗普政府掌控美联储,潜在顺序及影响?》。报告聚焦于美国政治环境变化如何影响美联储治理结构及其货币政策走向,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潜在控制美联储理事会的背景下,分析美联储独立性可能受到的挑战及其对全球宏观资产配置的影响。

报告核心论点是,特朗普政府若能成功通过人事任免掌控美联储理事会多数席位,将进一步加强对白宫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实现财政主导的货币政策配合阶段,导致美元流动性持续充裕、利好风险资产,同时推动黄金等抗通胀资产趋势性上行。文章从政治法律框架、历史经验、未来潜在路径及宏观资产配置角度进行了全面解读。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前言与当前政治背景(页0)



报告首先描述了8月以来美国政府对美联储干预的深化,并列举两大关键事件:
  • 2025年8月初美联储理事Adriana Kugler辞职,特朗普提名其幕僚Stephen Miran临时填补空缺。

- 特朗普尝试解雇理事Lisa Cook,挑战美联储独立性

特朗普通过第一任任命Bowman和Waller,加上上述若成功,白宫可掌控美联储7名理事中的4个席位,进而影响地区联储主席的任命流程。

作者指出,美联储理事会的组成决定联储操作独立性,理事会掌控区联储主席任免权,将实质控制FOMC政策走向。报告引用此前《渐入财政主导,布局全球水牛》观点,认为美国正由货币主导阶段转入财政主导与货币政策配合的长期趋势,近期人事变动印证了此判断。[page::0]

---

2. 理事会的重要性与法律背景(页0)



美联储理事会自1913年联邦储备法设立以来由7名理事组成,任期14年,旨在隔离政治干预。总统虽然有填补空缺权力,但“解雇”理事需依据“正当理由”(严重失职),而非政策分歧。若特朗普能成功解聘理事,将打破传统人事限制。

理事会不仅直接参与FOMC(货币政策决策机构)投票,还有权审批地区联储主席的选举(地区董事会选举后需理事会批准)。地区主席的任期5年,换届在2026年2月,理事会有权否决或解雇地区主席,且后者性质为“随意雇员”(at-will employees),这为白宫基于理事会控制地区主席提供了法律通道。[page::0]

---

3. 历史经验与现实政治趋势(页1)



历史上,尽管理事会具备否决和解聘地区主席权力,但未被实际运用。2023年Bowman和Waller对芝加哥联储主席的投票弃权,首次显现政治分歧。当前政治趋势显示理事会逐渐政治化,作者认为特朗普通过理事会控制地区主席的可能性提升。

文中引用研究表明,美联储独立性与财政环境密切相关,财政主导及大规模预算赤字时期总统的政治压力显著影响美联储,如1960-70年代财政压力极大,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大幅弱化(图表2显示总统-联储接触频率峰值出现在1970年代)。

总统政治压力越大,美联储对高通胀容忍度越高。沃尔克和格林斯潘时代则相对独立,因财政赤字有所改善。[page::1]

---

4. 特朗普未来潜在路径(页1)



报告预计特朗普实现美联储控制的步骤包括:
  • 第一步:掌控理事会4票多数权(7名理事中4票),重点是在2026年2月地区主席换届前完成。Mirran入职听证会是关键环节,其后解雇Cook是锁定多数步伐。

- 第二步:替换关键的地区联储主席。现有12位地区主席无一达到必须退休年纪,但其中费城、克利夫兰、达拉斯、明尼阿波利斯等4位主席将在2026年成为FOMC轮值投票成员,成为重点影响对象。
  • 第三步:形成由特朗普认可的“鸽派”多数从理事会蔓延至地区主席,从2026年3月起,FOMC整体趋向宽松立场。

- 第四步:启动货币量价宽松政策,辅以降息、资产负债表扩张、甚至收益率曲线控制等金融抑制政策。

此路径直指实质上的货币政策财政主导,弱化央行独立性,服务于“大财政”目标[page::1]

---

5. 资产配置启示及宏观影响(页1-3)



作者重申此前观点,财政主导条件不变下:
  • 美元面临贬值趋势,导致美元流动性充裕[页3图表4];

- 黄金等抗通胀资产受益于债务货币化及金融抑制;
  • 债券市场表现为短端牛市、长期债券受美联储压制利率影响呈熊市;

- 全球股市或呈现多点开花格局,其中新兴市场股市受美元贬值正面影响较大;
  • 行业层面看好欧美日本大工业、大金融板块,及制造业、军工、电力、能源基础设施等高景气部门,顺势提振铜、铝等资源品价格。


此外,财政主导下加息空间受限,通胀压力上升趋势加剧(见图表3),ISMs服务业价格指数预示潜在物价上涨压力。[page::1] [page::3]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2026年地区联储主席换届资格分析(页2)



此表详细罗列12位地区联储主席当前年龄、必须退休年龄、任职的FOMC投票资格情况。
  • 所有12位主席均有资格继续连任,均未触及退休强制年龄,支持特朗普利用理事会批准权替换不愿意的主席。

- 有4位现阶段无FOMC投票权但会在2026年获得投票权(如费城、克利夫兰、达拉斯、明尼阿波利斯),此4位主席被视为2026年换届中的重点目标。
  • 表中显示绝大多数主席任职年龄偏中青年,复命能力强,替换需理事会配合,理事会掌控至关重要。


该图表直观展示了特朗普通过理事会影响地区联储主席构成的现实可行性。[page::2]

---

图表2:总统-联储接触频率(1935-2015年)(页2)



该图描绘总统与美联储之间互动频率变化,显示1960-70年代财政主导时期接触频率大幅增加,凸显政治压力高峰期。
  • 1970年代政治压力顶峰伴随通胀上升,美联储独立性明显弱化。

- 1980年代沃尔克时代后接触频率迅速下降,美联储独立性恢复。
  • 图表支持文中财政环境是美联储独立性关键影响因素的论断。


图像有效支撑政治压力与财政主导对美联储政策影响的历史经验。[page::2]

---

图表3:美国通胀压力指标(页3)



曲线显示ISM服务业价格指数与CPI同比走势:
  • ISM服务业价格指数领先CPI约3个月,近期呈明显上升趋势,预示未来通胀压力趋强。

- CPI同比也呈上升态势,表明通胀压力已经回归上行轨道。

图表佐证了报告中关于财政主导导致通胀中枢抬升的分析,是货币宽松坏境下通胀容忍度上升的实证支持。[page::3]

---

图表4:美元指数与MSCI发达市场/新兴市场股市比率关系(页3)


  • 美元指数与发达市场/新兴市场股市比率呈逆相关,美元走弱时,新兴市场表现相对强劲。

- 美元指数有下行趋势迹象,暗示未来全球资金流向或更偏好新兴市场及风险资产。

该图形体现美元政策导向与全球资产价格的联动,切合报告论点对资产配置的启示。[page::3]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涉及具体企业估值方法或目标价,重点为宏观政策与央行人事制度变更分析,因此估值部分不适用。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提及美联储理事会独立性可能被削弱的法律和政治风险:
  • 解雇理事的法律门槛尚未被突破,如特朗普成功可能开法制先例,带来政策与政治不确定性风险。

- 依据当前政治进程和议会听证,存在政治阻力和法律纠纷风险。
  • 地区联储主席和理事会的政治化趋势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波动和政策非连续风险。


报告未详述缓解策略,侧重于揭示潜在风险及其市场影响。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特朗普控制美联储理事会的分析偏重法律和政治层面,较少深入探讨潜在法律争议的复杂性及其司法审查结果的不确定性。

- 对财政主导利好通胀资产的推论建立在特朗普实际掌控理事会的前提下,存在较大假设风险,且对全球政策响应和外部冲击影响考虑不足。
  • 报告在展示理事会权力时引用了“at-will employees”定义,实际解读可能因司法和政治压力复杂化,需审慎评估执行难度。

- 报告整体逻辑紧密,但对地区主席换届实际受董事会影响程度及潜在反弹风险未充分披露。

---

七、结论性综合



中金研究报告条理清晰地展现了特朗普政府通过操控美联储理事会人事实现对地区联储主席控制、进而主导FOMC政策的潜在路径。报告通过详尽的法律制度分析和历史政治经验论证了财政主导阶段美联储独立性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具体理事结构及地区主席年龄资历,佐证未来政治化掌控的可行性。

图表分析强化了核心观点:
  • 理事会掌握4票的战略分量极重(图表1),地区主席换届是白宫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杠杆。

- 历史上财政主导环境下总统对联储的政治压力大幅提升(图表2),重复性事件具有高度参考价值。
  • 当前通胀指标显示价格压力上升(图表3),财政主导下宽松货币环境可能推升通胀中枢。

- 美元贬值趋势与新兴市场股市相对强势联动(图表4),为全球资产配置提供重要指导。

综合来看,报告判断2026年起美联储可能进入一个由财政驱动、政治更为介入的新时代,宽松政策和债务货币化助力美国财政融资,同时推动美元疲软、黄金上涨及风险资产多元表现,提示投资者重视政策与人事变动带来的战略机遇与潜在风险。整体立场偏向提示重视政治变因对货币政策和市场影响的深化,未明确提出投资评级或个股推荐。

---

参考文献与出处



本文严格基于中金研究报告《若特朗普政府掌控美联储,潜在顺序及影响?》内容进行分析,页码对应引用标示于文本。[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