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资金流全景动态:谁在买,谁在卖?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2025年以来A股资金流动与结构变迁,显示资金面整体较为紧平衡,机构资金结构分化明显。国有机构作为维稳主力大幅买入ETF,主动偏股基金净赎回收窄且权益仓位相对高位,股票型ETF流入显著回升,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稳步提升,产业资本4月净增持,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显著上升,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行业配置层面,主动基金与外资均加仓汽车、半导体,减仓电力设备与通信,港股配置比例创新高,反映资金面分化特征与配置偏好转变,为市场估值修复与情绪改善提供支持 [page::1][page::6][page::8][page::12][page::17]
速读内容
资金面整体状况与资金流动态 [page::0][page::1]

- 2025年至今,A股资金供需基本平衡,南下港股的机构资金比例明显提升。
- 资金总需求与供给多元,涉及IPO、产业资本净减持、ETF、陆股通、两融资金等多方面因素。
主动偏股型基金与ETF表现及资金流 [page::2][page::3][page::4]

- 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规模持续收窄,1Q25股票仓位升至87.4%;股票型ETF净资产稳定,规模为2.8万亿元。
- 4月宽基ETF单月大量净流入,超2000亿元,体现机构买入意愿明显增强。
- 新发偏股基金份额3月创次高,4月有所回落,但整体发行活跃度提升。
融资余额及两融交易活跃度波动分析 [page::6][page::7]

- 两融余额由年初低点提升至3月中下旬峰值1.94万亿元后回落至约1.80万亿元。
- 两融交易占比自年初升至超10%,4月调整后回落至8.5%。
产业资本及上市公司回购力度加大 [page::11][page::12]

- 4月产业资本从净减持转为净增持38亿元,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强劲,4月回购超1100亿元。
- 上市公司积极增持及回购提振市场信心,稳市场政策释放力度强。
北向资金与私募资金流向动态 [page::9][page::10]

- 2025年一季度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117亿元,占A股成交额约6.4%。
- 私募基金存量规模稳中有升,股票仓位1Q25小幅回落至56.6%,港股配置比例持续增长。
机构与市场配置偏好 [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

- 主动偏股基金与北向资金港股仓位创新高;公募及外资重点加仓乘用车和半导体,减仓电力与通信。
- 行业细分层面,电子、汽车和有色金属获显著加仓,通信设备、光伏设备及电池部分减仓。
- 主题配置聚焦红利、国产替代及内需消费主线,市场估值修复驱动配置意愿提升。
投资者结构与市场情绪 [page::12][page::17]

- 个人投资者新增开户数显著改善,月均达249万户,反映入市情绪积极。
- 整体资金风险偏好波动中期有望回升,市场基本面韧性及政策支持为估值改善奠定基础。
深度阅读
中金公司《资金流全景动态:谁在买,谁在卖?》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资金流全景动态:谁在买,谁在卖?》
- 作者:李求索、刘欣懿、黄凯松、李瑾、魏冬、朱嘉懿、张歆瑜等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 主题:A股市场资金流动态观察,涵盖机构资金行为、个人投资者活跃度、交易情绪变动、资本市场微观结构及主要行业资金流向。
- 核心论点:
- 2025年初以来,A股市场交易情绪先抬高后逐步降温,体现资金面波动加剧。
- 机构资金中,国家队资金表现抢眼,融资余额在市场波动中先升后降,个人投资者活跃增长。
- 采用细分资金流向、融资融券余额及行业配置数据,全面呈现当前市场资金状态及未来可能趋势。
- 国有金融机构在逆周期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提升,资本重估环境下结构配置和行业偏好有所调整。
报告无明确评级与目标价,着重于资金面动态解读及市场结构变化分析,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宏观资金流的洞察和行业资金配置的信号。[page::0,1,17]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资金情绪与整体交易情况
- 核心论点:2025年以来市场波动加剧,交易量先升后降,资金情绪经历明显起伏。
- 逻辑及数据:
- 受“DeepSeek”科技叙事重塑及特朗普关税政策波动影响,2-3月A股成交额甚至超过2万亿元,4月回落至1万亿元左右水平。
- 交易活跃时段,市场呈现强烈资金流入迹象,随后在政策与外部环境变动影响下资金面略显收紧。
- 图表显示,成交额相对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及上证指数波动同步,成交量和估值指标波动对应市场情绪变化。
- 结论:市场短期受政策、不确定因素影响显著,交易情绪波动大,整体资金面表现出先热后冷的典型波动特征。[page::0]
2. 资金流结构与供需测算
- 结构分析:
- 一级市场:IPO资金流年内多月为净流出,3月份资金流入转正,4月保持正向流入,表明市场流动性态势有所改善。
- 二级市场:持续净流出,体现二级市场资金压力;但4月ETF变动大幅净流入,显示结构性资金介入。
- 产业资本:4月转为净增持,反映产业资本信心回升。
- 新发基金与ETF:持续活跃,尤其4月宽基ETF出现超2000亿元的大幅资金涌入。
- 融资余额与两融交易活跃度呈现回落态势,短期波动聚焦一些热门行业回调。
- 外资:一季度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117亿元,成交额占比稳定,但4月再度出现流出迹象,流入意愿仍受政策与市场基本面影响悬而未决。
- 个人投资者:新开户数大幅提升,投资者活跃度明显回升,成为市场重要支撑力量。
- 资金供需测算图(2025年截至4月)显示资金流入流出大体平衡,资金面虽存在波动,但整体尚属“相对紧平衡”状态。[page::1,6,8,9]
3. 主动偏股型基金与ETF动态
- 主动偏股型基金经历了长时间的净赎回,近期赎回规模明显收窄,股票仓位自2024年末的低点回升至87.4%。
- ETF资产净值规模稳定,股票ETF资产已达到2.8万亿元,较主动基金规模更大,4月出现明显放量,单月净流入超1900亿元,反映资金对被动指数投资的强偏好。
- 宽基ETF资金流尤其活跃,成为市场资金的重要增量来源。
- 新发偏股型基金份额在3月达到近两年来第二高峰,尽管4月伴随市场调整有所回落,整体投资者对主动基金的配置意愿逐步修复。
- 资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显示,新增资金在近12个月的涨幅转正,有望进一步推升公募基金发行规模,从历史经验看这种资金表现通常会吸引更多资本入场。
整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角色分化,ETF热度持续高企,但主动基金回暖仍需更坚定的超额收益表现支持。[page::2,3,4,5]
4. 融资融券与行业资金流向
- 融资余额经历3月高潮后快速回落,4月明显回撤至约1.8万亿元,处于中高位但风险偏好下降。
- 交易活跃度一季度显著提升,融资融券成交占比逼近10%,4月随着市场波动下降至约8.5%。
- 行业层面,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等领域融资余额下滑较为明显,体现部分行业资金回撤风险偏好减弱。
- 私募基金整体股票仓位56-58%区间浮动,A股/港股比重分别约60%和40%,显示内资机构持续加大对港股的配置。
- 外资资金流入偏温和,北向资金结构上侧重汽车、电子和机械设备等,减持电力及通信等传统行业。
行业资金流动的结构调整反映了市场对科技和制造业等新经济板块的青睐,同时警惕传统行业回撤风险。[page::6,7,8,9,10]
5. 产业资本行为与上市公司回购
- 产业资本自一季度净减持402亿元转向4月净增持38亿元,体现出稳定市场的积极态度。
- 上市公司回购力度加强,今年以来累计回购规模超过400亿元,4月尤为活跃,净回购额超过1100亿元,回购金额创近年新高。
- 回购行为为市场提供直接的价格支撑和信心增强,特别是在关税冲击及不确定环境下,回购成为疫情后逆周期资金注入的重要渠道之一。[page::11,12]
6. 个人投资者活跃度
- 新增开户数逐月攀升,1-3月均值249万户,较去年同期改善超过30%。
- 个人投资者重新成为A股市场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流动性紧张及政策维稳阶段,散户资金活跃度提升,促进市场交投活跃。
结合整体资金流数据,散户热情高涨是当前市场情绪逐步企稳的重要底层动力。[page::12]
7. 行业配置及结构偏好
- 主动基金和北向资金均倾向加仓半导体、汽车及白酒等行业,反映投资者对成长+消费升级的共识。
- 同时共识性减仓集中在通信设备、电力设备、光伏设备等相对周期性和调结构压力较大行业。
- 港股配置持续提升,主动基金H股仓位创历史新高,超15%,显示机构寻求更广阔的配置空间及再平衡。
- 细分行业角度,主动基金加仓半导体、化学制药和乘用车等前景看好行业,而外资持仓中白色家电及电池更占优势,不同机构的偏好存在微妙差异。
- 估值和资金成本指数显示,当新增资金收益转正时,基金发行和资金流往往随之回暖,市场资金活跃空间广阔。
整体仓位调整符合“科技进步+国产替代+内需消费”的中长期主线逻辑。[page::13,14,15,16,17]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第0页图)表现了2003年至2025年初各类市场指标走势对比,重点展示成交额相对于自由流通市值比率及上证指数走势,红色虚线标注成交量关键回落节点,反映市场资金参与度的周期性波动。
- 图表2(第1页图:A股历年资金供需测算)用堆叠条形图分解了产业资本、IPO资金净流、交易费用、偏股基金资金、ETF资金、两融资金与外资流入构成,红色虚线代表整个资金净额,2025年初以来资金供求整体相对均衡,但波动性加大。
- 图表3至6系统展示了主动偏股基金的净赎回趋势、存量规模变动,ETF规模及资金流入的结构;重点突出4月宽基ETF超2000亿元的异常资金流量,是近期资金面改善的关键指标。
- 图表7至8(两融资数据)细腻地呈现融资余额回落过程及行业间融资资金分配变动,反映特定科技及中小盘板块资金回撤压力。
- 图表9(北向资金净变动及成交额比例)细化北向资金在细分行业的买卖变动,及北向资金成交额占A股成交比例波动,体现外资渐入缓出背景及行业偏好。
- 图表11至12(产业资本增减持与回购规模)数据直观显示产业资本在不同时段的资金行为变化,回购公告的集中爆发与实际回购规模亮眼,起到逆周期资金支撑作用。
- 图表13至17(行业配置)通过多层次细分及对比公募与外资在行业上的持仓变化,表现出港股仓位创新高、行业轮动和配置偏好深化的投资趋势。
- 新增开户数图高频反映资金市场底层活跃度,明显回暖的开户数据支持市场结构性行情延续的可能。
整体图形数据互为印证,展现资金流动的宏观态势及微观结构特征,为投资判断提供了详实依据。[page::0-17]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侧重资金流和市场行为动态观察,未涉及传统估值方法(如DCF或P/E估值)的系统应用,但提及:
- 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及股息率处于历史高位,暗示市场存在资产配置价值和估值修复空间。
- 资金成本指数与市场回报的对比展示增量资金的盈亏情况,辅以历史经验推断基金发行和资本流向。
因此市场资金配置与结构偏好构成本报告估值判断的核心,强调资金面与政策环境对估值的影响,侧重“价值重估”及“资金修复”背景下的资产吸引力判断。[page::0,17]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风险:关税政策波动及临时调整推动4月市场波动,未来不确定性仍大。
- 资金流动性波动:资金面虽相对紧平衡,但短期可能受外资流入回撤、融资余额波动影响。
- 市场情绪风险:融资融券及主动基金资金活跃度依赖超额收益回升,市场承压可能加大赎回风险。
- 行业配置风险:部分高景气行业估值或已提前反映部分预期,政策及周期反转可能冲击估值。
- 外部环境风险:地缘政治、全球宏观环境、贸易摩擦依然为外资流入带来不确定性。
报告未明确具体风险缓释措施,但强调政策逆周期调节和上市公司回购的积极作用对冲市场短期波动。[page::0,6,11,1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资金行为数据的观察全面,但因缺少明确盈利预测及估值模型,估值部分更多依赖历史资金流动和政策判断,存在一定隐含不确定性。
- 对主动基金配置升温所需“持续超额收益”的判断,提示市场对超额收益的新期待,说明当前市场仍处于回暖初期,投资者需警惕资金热情或易随业绩波动调整。
- 港股配置提升虽被认为有上升空间,但当前历史较低基础与政策不确定性仍是隐性制约。
- 外资资金流动及行业偏好分析表明投资者结构复杂且分化明显,风险分散和行业选择需保持动态调整。
- 图表中融资融券数据频繁回落显示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和杠杆运用仍不稳定。
- 报告强调个人投资者的重要性,背后对应市场交易散户化风险,需要关注散户投资行为对市场波动性的潜在影响。
总体保持客观理性,对资金层面高度敏感,充分体现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复杂动态与不确定因素。[page::6,10,17]
---
七、结论性综合
这份中金公司的《资金流全景动态:谁在买,谁在卖?》报告全面而细致地展现了2025年初以来A股市场的资金流动态。从总成交额、融资余额到细分机构资金行为(主动基金、ETF、私募、产业资本、外资及个人投资者),以及行业配置、仓位变化和资金成本收益,对当前市场的资金面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全景视角。
- 资金面核心表现:
- 市场交易热度2025年初达到峰值后出现回落,伴随融资余额波动和政策层面维稳资金入市。
- 特别是宽基ETF资金持续爆发式流入,凸显被动投资扩张的趋势。
- 产业资本由减持转增持,上市公司回购力度历史新高,成为市场流动性重要支撑。
- 个人投资者开户明显增加,散户资金活跃实质上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流动和参与度。
- 机构资金偏好变化:
- 主动基金赎回压力显著缓解,仓位稳步回升,尤其是港股仓位创新高,表明机构投资者在资产重估背景下,向海外板块和新经济板块配置。
- 外资流动虽小幅净流入但不稳定,行业配置聚焦成长和半导体,偏好与公募基金高度重合。
- 公募与外资均大幅加仓汽车、半导体产业,表现出共同的增长逻辑和结构选择。
- 风险与机遇并存:
- 短期资金流仍受贸易冲击及融资杠杆波动制约,市场波动性增大。
- 中长期看,政策逆周期调节发力,市场估值吸引力提升,加上科技与内需双轮驱动,资金面有望维持相对平衡且改善。
- 整体判断:
- 报告充分揭示了当前资金流的多维度动态,展示出市场资金供需的轮动和结构性趋势。
- 资金面虽有起伏,但在政策、基本面改善和上市公司回购等多重正向因素支持下,市场资金风险偏好有望逐渐修复。
- 个人投资者与机构资金的互动加剧了市场结构复杂性,但也为未来行情的创新主线提供动力。
综上,该报告为投资者系统揭示了2025年一季度至今资金行为的全貌,明确体现了资金面对A股市场行情的关键影响。特别是宽基ETF资金流入与产业资本回购力度的显著抬升,以及主动基金港股配置创新高,均反映了市场正在经历由浅入深的资金结构调整和投资主题转变,显示未来的投资机会与挑战并存。[page::0-17]
---
以上为《资金流全景动态:谁在买,谁在卖?》报告的详尽解析。所有结论均基于报告提供数据及图表内容,严谨引用并标注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