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跟踪基金核心池仓位中枢,更新大小盘配置观点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通过高频跟踪主动权益基金核心池、次核心池及冷门池指数的仓位与收益表现,探讨基金抱团现象及大小盘板块择时信号。核心抱团池仓位中枢下降6.5%,表明抱团行情有所降温,短期建议提高中证1000中小盘配置、降低沪深300大盘配置。悠久的择时胜率显示该策略具一定参考价值,为主动权益基金配置提供量化依据 [page::0][page::2][page::3][page::5]
速读内容
主动权益基金抱团程度监控 [page::2]

- 2021年6月30日核心池、次核心池与冷门池指数年内累计收益分别为3.5%、6.3%、7.6%。
- 近一季度对应收益分别为10.5%、16.1%、11.7%,近一月分别为-1.8%、4.1%、3.2%。
- 三大池子仓位中枢分别为26.9%、18.3%、30.55%,核心池抱团仓位中枢环比下降6.5%,抱团趋势减弱。
基金抱团程度因子有效性与中长期大小盘择时信号 [page::3]

- 信号调整后基金抱团程度因子历史RankIC约8.2%,IC大于0比例约66%,具备一定预测能力。
- 截至2021年6月,核心抱团池仓位中枢位于历史84.7%分位,但过去2个月与7个月均值差距仅70bp,靠近信号盲区,表明大盘相对中小盘配置优势减弱。
- 过去279天内,高配沪深300,低配中证1000策略实现约8%超额收益,择时效果显著。
中短期大小盘择时及仓位变动趋势 [page::5]

- 剔除价格涨跌幅影响后,核心抱团池近半年主动增仓14.5%,本年以来增仓13.6%;但近一个季度与近一个月呈减仓趋势,边际增仓递减。
- 建议2021年Q3高配中证1000中小盘分组,减配沪深300大盘股,以应对抱团降温趋势。
- 历史择时胜率维持在71.8%,具备较好的预测稳定性。
大小盘轮动择时历史表现汇总 [page::4][page::6]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方向 | 沪深300-中证1000 | 是否胜利 | 胜率 | 持续天数 |
|------------|------------|------------|------------------|----------|--------|----------|
| 2013-06-19 | 2014-08-19 | 做多中证1000 | -29.80% | 1 | 76.92% | 426 |
| 2014-09-29 | 2015-03-27 | 做多沪深300 | 11.14% | 1 | 76.92% | 179 |
| 2017-02-20 | 2018-05-17 | 做多沪深300 | 39.26% | 1 | 76.92% | 451 |
| 2020-09-24 | 2021-06-30 | 做多沪深300 | 7.97% | 1 | 76.92% | 279 |
- 大小盘板块轮动策略的整体胜率接近77%,历经多个市场周期验证效果较为稳健。[page::4][page::6]
深度阅读
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高频跟踪基金核心池仓位中枢,更新大小盘配置观点》
作者:唐军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3
协助研究:刘洛宁
发布机构:中泰证券研究所
报告发布日期:2021年6月底或次月初(报告内容数据截止至2021年6月30日)
研究主题:本报告属“主题基金研究系列”,主要聚焦主动权益基金的抱团程度及其仓位中枢,对大小盘板块的中长期及中短期择时机会进行高频跟踪与动态调整分析。
核心论点总结:
- 主动权益基金存在核心池、次核心池及冷门池的分类,通过高频数据对各池指数及仓位中枢的动态追踪得到基金抱团态势。
- 截至2021年6月底,核心抱团仓位呈现环比下降趋势,表明抱团行情有所降温。基金抱团指数及仓位均显示出了波动和阶段性退潮。
- 大小盘择时层面,中长期信号显示大盘(沪深300)相对中小盘(中证1000)的性价比有所下降,已有信号显示趋向于小盘板块更具吸引力。短中期择时亦呈现出小盘加仓,大盘减仓的建议。
- 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提醒存在滞后性、模型局限及市场不确定风险,强调其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总体来看,报告着重研究主动权益基金抱团现象的演化轨迹及大小盘板块的相对配置价值,为投资者提供动态配置参考和择时信号提示。报告未披露目标价与单只股票的个股评级,属于基于基金仓位矩阵的宏观资产配置策略分析报告。[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主动权益基金抱团程度监控
章节关键论点:
- 本节以主动权益基金的“核心池”、“次核心池”及“冷门池”这三类股票池为抓手,通过构建指数反映各池的累计收益表现及仓位中枢,刻画基金端的抱团策略和资金偏好情况。
- 2021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本年以来三大指数累积收益分别为:核心池3.5%、次核心池6.3%、冷门池7.6%。近一季度收益分别为:核心池10.5%、次核心池16.1%、冷门池11.7%;近一个月核心池出现-1.8%的回调,次核心池和冷门池继续表现正向[page::0,2]。
- 仓位方面,主动权益基金在三大池中的仓位中枢分别为26.9%、18.3%和30.55%。其中核心抱团仓位中枢比第一季度环比下降约6.5个百分点,暗示抱团现象有所降温。
- "抱团"反映基金集中持股少数优质或热门标的,这种集中度的变化能够一定程度揭示市场阶段性风险偏好和机构资金流向。
- 仓位探测方法运用了高频数据结合指数构建,指标设计上还进行了信号改良处理(见IC因子分析),基金抱团程度因子历史Rank IC约为8.2%,IC大于0的比例达66%,说明该因子具有一定的预测有效性,能够较好揭示抱团行为对后续收益的影响[page::2,3]。
图表解析:
- 图表1展示从2012年起核心、次核心和冷门池指数的价格走势,冷门池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与反弹潜力,核心池整体涨幅最小但熊牛周期特征明显,说明不同池子的市场吸引力与风险分布不同。
- 图表2呈现三池的仓位中枢随时间的动态走势,冷门池仓位占比较高且变化剧烈,核心池仓位中枢曾长期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并有部分回调。
- 图表3为基金抱团程度的IC时序图,周期性显示因子有效性波动,显示该信号并非持续强效,但在大部分周期内呈正相关,有一定预测参考价值。
---
2. 中长期大小盘择时信号跟踪
章节关键论点:
- 本节在前述基金仓位分析基础上,聚焦大盘(沪深300)与中小盘(中证1000)相对配置价值的动态研究。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核心抱团池仓位中枢处于历史84.7%的高位分位,虽较2021年一季度环比下降6.5%,但仍整体处于高位水平,表明核心抱团力度大幅回调但未彻底放弃。
- 过去2个月与7个月仓位中枢均值相差仅70个基点,距离信号盲区(正负50bp)极为接近。此表明长期趋势上大盘板块吸引力正在减弱,中证1000代表的中小盘性价比上升,投资者可关注配置调整。
- 此外,报告引用2021年5月27日发布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从2020年9月24日起形成的“高配沪深300、低配中证1000”配置信号已持续279天,沪深300超额中证1000约8%,表现良好但逐渐到达信号盲区,后续需要警惕行情切换风险[page::3,4]。
关键数据点说明:
- 抱团仓位中枢历史分位信息提供了仓位判断的相对位置,给予投资者量化的仓位强弱参考。
- 70bp的差值反映短期与中期即将出现分歧或不确定信号区域,传统来看,超过盲区的配置信号才具备明确的择时启动意义。
图表解析:
- 图表4显示核心抱团仓位中枢的历史日度走势及其均线对比,能够清晰看到行情阶段中仓位的起伏及分位中的位置。
- 图表5是大小盘中长期择时信号的历史胜率表,时间跨度超过八年,胜率数据达到76.92%,验证了大小盘择时的稳健性与实用性。表中不同时期信号表现及期间超额收益情况被详尽记载,为投资者择时提供了量化基础参考。
---
3. 中短期大小盘择时信号跟踪
章节关键论点:
- 该节细化了对基金主动增减仓的动态追踪,排除了价格涨跌幅影响,更精准体现资金的主动买卖行为。
- 2021年前,核心仓位因价格上升显示迅速提升,但剔除涨跌幅后发现主动增仓幅度远低于仓位变动,说明部分仓位提升非主动行为推动,而是价格因素。
- 截至2021年6月底,核心抱团池剔除涨跌幅后的半年主动增仓为14.5%,本年以来为13.6%,但近一季度和一个月均显示净减仓8.3%和3.3%,显示主动增仓动力减弱。
- 结合持仓趋势“开口向下”及边际递减趋势,报告提出未来第三季度建议:加码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板块,减持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板块,基于过去资产配置和胜率统计,这一策略符合约71.8%的中短期择时胜率[page::4,5,6]。
图表解析:
- 图表6显示核心抱团池剔除涨跌幅的仓位中枢走势,红色曲线较灰色曲线能直观体现主动增减仓的真实力度变化,凸显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 图表7为中短期择时预测胜率监控,自2013年以来维持较高的有效预测准确率(71.8%),显示基于仓位的中短期择时模型具备良好适用性。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核心、次核心、冷门池指数走势):
展示从2012年起的价格指数演变,冷门池指数幅度起伏最大,表明机构对冷门股票存在波动明显的操作空间,而核心池指数整体最为平稳,可能对应优质蓝筹标的,波动趋于温和,支持基金抱团核心池具备防御和稳健配置的特点。
- 图表2(仓位中枢日度探测):
图表中面积显示不同池的仓位变动,冷门池过去数年内持续较高仓位比重,核心池仓位相对较低且有变化,反映基金调整核心持仓以应对市场变局。
- 图表3(基金抱团程度因子IC):
因子IC值衡量信号的预测有效性,IC大于零代表信号具备一定正向指导意义。图示该因子虽波动,但正IC阶段多于负IC,说明抱团程度因子在提示后续收益具有参考价值,尤其在部分年份表现突出。
- 图表4(核心抱团仓位中枢日度监控):
红线(仓位中枢)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超过历史50%分位线(黑线),但出现下滑趋势。过去2个月与7个月均线的接近暗示信号趋于中性,提示仓位处于关键调整期。
- 图表5(大小盘中长期信号检测):
表格列出各时段策略方向及超额收益,有时“做多沪深300”带来正超额,有时“做多中证1000”则表现更佳,形成周期交替。整体胜率约77%,验证择时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 图表6与7(剔除涨跌幅后的中短期仓位中枢与胜率):
图示剔除价格因素后的仓位变动提供更“纯平”的资金动向表现,有助精准判断主动增减仓行为。历史择时胜率高达71.8%,支持本报告对2021Q3大小盘配置建议的合理性。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涉及单一股票或行业细分的估值模型如DCF、PE或EV/EBITDA估值法,也未给出明确的定值型目标价格。报告核心在于通过量化方法高频追踪基金仓位动态及抱团行为,进而引申出资产配置的中长期和中短期策略方向,而非传统的个股估值分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充分强调以下风险点:
- 数据滞后与第三方数据准确性风险: 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及第三方提供数据,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或数据质量风险。
- 模型局限性风险: 统计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环境不确定,历史规律可能失效,模型对极端形势的解释能力有限。
- 推论局限: 报告中的统计结论仅为参考,不代表未来必定实现,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收益的承诺。
- 基金产品未来表现不可预测: 研究结论依赖历史规律和统计方法,不等于基金未来必定表现良好。
- 合规风险声明: 强调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擅自发布或篡改,且报告结果非法律、税务或投资最终建议。
这些风险提示展示了研究的谨慎态度,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研究结论[page::0,6,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尽管报告在量化手段与多维数据跟踪方面细致全面,但仍存在以下需审慎关注的方面:
- 信号滞后与动态调节: 依赖历史数据模型的择时信号本质上具有滞后效应,对快速波动的市场短期冲击反应可能不够敏捷。
- 仓位监测方法依赖数据覆盖完整性和标的划分准确性,且模型IC值虽正但数值较低(约8.2%),预测力量有限,存在噪声风险。
- 抱团降温的宏观风险分析较为定性,未披露对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微观驱动力(如政策、行业变动、外部冲击等),读者需结合宏观市场信息综合判断。
- 大小盘择时的“盲区”界定较为机械,市场极端行情或结构性分化可能使得历史胜率不再适用。
- 报告基于指数仓位及统计因子操作,个股层面风险未详细展开,投资者需自行补充对相关个股风险的评估。
总体而言,报告结论基于统计学和量化分析,具备一定客观性和信度,但其解读和适用范围有限,要求投资者结合市场态势和个体需求多维度研判,防止“过度依赖统计模型”带来的盲点。[page::2,3,6]
---
七、结论性综合
通过本文档详尽解读,可以总结出以下核心信息和结论:
- 主动权益基金抱团现象较为明显但在2021年Q2出现回调倾向,核心池仓位中枢回落6.5个百分点,体现部分机构减持抱团标的。
- 基金抱团程度因子在多数年份表现出正的预测能力(IC值约8.2%),对收益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也存在波动和非持续性。
- 从大小盘板块配置角度,中长期(2M与7M均线差距趋近盲区)显示大盘优势减弱,中小盘性价比提升,短期也验证了中小盘加仓、大盘减仓的策略于2021年第三季度更为合理。
- 大小盘择时模型历史胜率保持在约72%左右,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稳定性,为投资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择时依据。
- 剔除价格影响后的主动仓位变动详细监测,为资金主动行为判别提供了更准确的视角,提升了配置信号的可靠性。
- 报告强调模型和数据局限性,重申结论仅供参考,不能确保未来表现,风险提示完整合规。
总之,报告通过量化方法对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及抱团程度进行细致监测,结合历史信号验证,提出了“2021年第三季度优先配中小盘、减仓大盘”的策略更新建议,并展示了较好的历史择时胜率。对积极参与权益基金配置并关注大盘与中小盘动态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page::0-6]
---
附:报告主要图表示意与说明
核心池、次核心池与冷门池指数走势明显展示不同板块的长期表现及波动差异。
核心池、次核心池与冷门池的仓位中枢近十年动态,揭示了资金抱团方向的周期性变动。
基金抱团程度因子IC值时序图,反映信号的活跃度及有效性。
核心抱团仓位中枢及其均线位置,支持大小盘择时信号判断。
剔除涨跌幅的核心抱团池仓位中枢,揭示主动资金行为。
中短期择时胜率表现验证大小盘配置策略的历史有效性。
---
结语
本报告通过对主动权益基金抱团仓位和大小盘板块配置进行高频动态跟踪及统计模型分析,制定了明确的配置策略及风险提示,为投资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提供了宝贵的量化指引。尽管基于历史数据模型有其固有局限,报告逻辑严谨且数据丰富,值得权益基金投资者和资产配置管理者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