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证计算机】中控技术(688777.SH):上半年业绩承压,工业AI和机器人业务进展迅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中控技术2025年上半年收入38.30亿元,同比下降9.92%,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降31.46%。公司在工业AI和机器人领域进展迅速,工业Agent生成平台TPT实现超110个项目落地,机器人业务实现收入1.10亿元。预计2025-27年EPS逐年提升,维持“买入-A”评级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 [page::0]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30亿元,同比减少9.92%。

- 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减少31.46%,扣非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减38.86%。
  • 第二季度营收及利润延续下降趋势,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明显。

- 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控和降本增效,费用同比减少2.28%。

工业AI和机器人业务快速发展 [page::0]

  • 工业Agent生成平台TPT 2于2025年8月发布,实现“一句话”自动生成工业解决方案。

- TPT已成功落地110+项目,涉及石化、煤化工、氯碱等多个工业领域,上半年实现收入1.17亿元。
  • 机器人业务“Plantbot”升级迭代,交付飞梭机器人巡检,半年营收达1.10亿元,新签订单2亿元。


财务数据与估值预期 [page::1][page::2]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8,620 | 9,139 | 9,169 | 10,201 | 11,597 |
| 净利润(百万元) | 1,102 | 1,117 | 1,145 | 1,275 | 1,401 |
| 毛利率(%) | 33.2 | 33.9 | 33.4 | 33.6 | 33.7 |
| EPS(元) | 1.39 | 1.41 | 1.45 | 1.61 | 1.77 |
| P/E(倍) | 33.9 | 33.4 | 32.6 | 29.3 | 26.7 |
  • 预计2025-2027年EPS持续增长,盈利能力逐步改善,PE估值逐年回落。

- 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主要因营收下滑和汇兑损失,公司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发展。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作为流程工业制造领军企业,公司工业AI和机器人业务有望驱动未来业绩增长。

- 维持“买入-A”评级,目标价对应2025年32.6倍PE。
  • 风险包括研发不及预期、核心人才流失、市场竞争及海外经营风险。

深度阅读

山西证券研究所关于中控技术(688777.SH)2025年半年报的详尽分析报告解构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山证计算机】中控技术(688777.SH):上半年业绩承压,工业AI和机器人业务进展迅速

- 作者: 方闻千、邹昕宸
  • 发布机构: 山西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 2025年9月8日08:40 上海
  • 报告主题: 中控技术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分析及未来发展展望,内容涵盖公司财务表现、业务发展动态、未来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核心论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和利润均受下游需求低迷影响而下滑,但得益于工业AI及机器人业务的快速推进,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业绩增厚。基于此,维持“买入-A”评级。
  • 目标价与评级: 目标价关联25-27年盈利预测,对应2025-2027年PE为32.6、29.3、26.7,现价47.22元,评级“买入-A”[page::0]。


---

二、逐章深度解读



1. 事件描述


  • 关键内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30亿元,同比下降9.92%;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降31.46%;扣非净利润2.89亿元,同比降38.86%。2025年二季度收入22.23亿元,同比减少11.56%;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降36.96%;扣非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减少40.19%。
  • 分析解读:

- 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大幅下滑,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的压力。扣非利润降幅高于净利润,提示经营性业绩承压较为明显,非经常性收益减少或减弱也对利润形成负面影响。季度表现进一步说明下半年可能面临前期压力遗留问题[page::0]。

2. 事件点评


  • 关键论点:

- 下游需求低迷是主要压力来源。
- 公司主动深耕下游结构性增长领域,特别是在控制系统设备更新政策支持下开拓PLC市场,且大型PLC市场占有率提升。
- 重点行业表现差异化:石化、化工平稳;能源、建材、造纸行业分别实现9.32%、82.58%、77.56%增幅,体现结构性成长。
- 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较去年同期减少1.15个百分点至32.08%。
- 公司加强预算管控和降本提效,费用支出环比减少2.28%,但净利受营收下滑、汇兑损失及收益减少综合影响显著。
- 若剔除汇兑损失、理财及利息收入影响,归母净利润降幅缩小至25.82%,但仍体现压力。
  • 逻辑与依据:

- 论点基于公司公开经营数据,结合行业政策及结构性市场需求分析,合理揭示营收下滑背后的细分市场表现差异。
- 毛利率及费用管控措施表明公司对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管理策略。
- 净利润剔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分析更真实反映公司经营基本面[page::0]。

3. 新兴业务发展动态


  • 工业AI产品:

- 发布全球首个时序混合专家大模型驱动的工业Agent生成平台TPT 2,具备通过“一句话”生成可执行工业Agent和应用的能力。
- TPT已在多个生产场景落地,覆盖石化、煤化工、氯碱、热电等行业,110+项目,头部客户包括中石化、万华化学等,2025上半年TPT软件收入达1.17亿元。
  • 机器人业务:

- 持续升级流程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Plantbot,PlantbotStudio迭代至V2.2版本。
- 在中石化镇海炼化完成飞梭机器人巡检的行业首个交付。
- 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1.10亿元,新签订单规模达2亿元。
  • 分析:

- 工业AI和机器人业务均处于快速扩张期,形成新的增长点,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贡献解决方案。
- 业务的技术领先性和行业落地成功率较高,表明公司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同步推进[page::0]。

4. 投资建议


  • 立场: 作为流程工业制造的领军企业,中控技术正加速海外市场布局,聚焦工业AI和机器人业务,有望带来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 盈利预测: 2025-2027年EPS预计为1.45、1.61、1.77元,基于这一定价,公司对应PE分别为32.6、29.3、26.7倍。
  • 评级: 维持“买入-A”,表达了对公司未来业绩回升的信心和股价上行空间的预期[page::0]。


5. 风险提示


  •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可能影响产品竞争力。

- 核心人才流失风险可能削弱技术创新能力。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压缩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 海外市场经营风险,包括政策、文化和贸易壁垒等。
  • 报告强调风险的多样性与可能性,但未具体给出缓解策略或概率评估[page::0]。


---

三、财务数据与估值分析



1. 收入与利润走势(2023-2027E)



| 项目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8,620 | 9,139 | 9,169 | 10,201 | 11,597 |
| 同比增长(%) | 30.1 | 6.0 | 0.3 | 11.3 | 13.7 |
| 净利润(百万元) | 1,102 | 1,117 | 1,145 | 1,275 | 1,401 |
| 同比增长(%) | 38.1 | 1.4 | 2.6 | 11.4 | 9.8 |
  • 营收增速由2023年的30.1%大幅回落至2025年的0.3%,表明短期内行业环境及公司经营承受较大压力。

- 2026年起恢复较快增长态势,2027年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宏观和细分业务情况将改善。
  • 净利润增速整体趋缓且稳定,在盈利能力维持较好。

- 营收利润增长放缓虽反映阶段性压力,但结合业务转型看,未来增长潜力仍被看好[page::1][page::2]。

2. 盈利能力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毛利率(%) | 33.2 | 33.9 | 33.4 | 33.6 | 33.7 |
| 净利率(%) | 12.8 | 12.2 | 12.5 | 12.5 | 12.1 |
| ROE(%) | 11.3 | 11.0 | 10.6 | 11.0 | 11.3 |
  • 毛利率维持在33%左右,波动不大,显示产品结构调整对毛利弹性存在限制。

- 净利率持续保持12%左右较稳健水平。
  • ROE略微波动但整体稳定,有助于维持投资者信心[page::1][page::2]。


3. 估值水平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P/E(倍) | 33.9 | 33.4 | 32.6 | 29.3 | 26.7 |
| P/B(倍) | 3.8 | 3.6 | 3.4 | 3.2 | 3.0 |
  • 估值逐年下调,反映盈利增长预期放缓,市场对估值合理性的逐渐修正。

- 当前市场价位处于相对合理的中高估值范围,结合成长性评级具备吸引力[page::1]。

4.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资产总计2023-2027年呈逐步增长趋势,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均有所扩展,显示公司资产规模稳健扩张。

- 现金余额有所波动,2024年显著减少,提示现金管理压力或运营资金需求调整。
  • 负债结构稳定,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合理控制,长期借款降至零,负债合计减少后又逐渐回升,体现公司财务稳健及部分扩张融资活动。

- 经营现金流波动较大,2025E意外高企,但2026E跳水,需关注公司运营能力和现金管理策略的持续性。
  • 投资收益和财务费用保持相对平稳,有利于维持利润稳定[page::2]。


---

四、图表解读



表格1:2023-2027年核心财务指标明细


  • 内容说明: 表格系统展示公司收入、利润、毛利率、净利率、EPS、ROE、估值倍数及资产负债表等的历史及预期数值。

- 趋势解读:
- 收入和利润的增长趋势具有阶段分化,2025年表现最弱;毛利率与净利率在33%和12%左右稳步运行。
- ROE维持在11%左右的中高水平,反映公司的盈利回报稳定。
- 估值水平随业绩预期的提升而逐步走低,市场对业绩稳定增长给予一定溢价。
  • 关联论述:

- 该表格支持报告中公司2025年经营承压,但未来业绩有望复苏的核心论点。
- 财务稳健性与增长潜力结合,为维持买入评级提供数据支撑。
  • 局限分析:

- 预测数据依赖于若干假设,如下游需求恢复及技术业务结果,具体风险应仔细留意。
- 表中未列示现金流的详细分解,建议结合现金流表进一步观察资金流动性[page::1][page::2]。

---

五、估值方法分析



报告核心估值基于市盈率(P/E)倍数法:
  • 依据预测盈利(EPS)和市场价格计算出未来三年的PE估值对应。

- 估值反映市场对公司盈利稳定及成长潜力的预期。
  • 报告未明确披露DCF估值或其他更复杂模型,估值简单直观,适合快速反映当前市场定价合理性。

- 由于报告列明EPS的递增及PE相应逐年走低,隐含假设公司盈利能力稳健改善,且市场风险偏好稳定。
  • 估值未披露敏感性分析,未来估值若关键假设(如AI/机器人业务发展速度)发生波动,估值结果可能调整。


---

六、风险因素评估


  • 研发进展风险: 工业AI及机器人业务依赖持续技术创新,若研发进展落后预期,公司竞争能力将受损。

- 核心人才流失: 技术与市场人才关键,流失可能削弱创新与客户关系维护。
  • 竞争压力: 行业内外部竞争加剧,将对市场份额和盈利率构成压力。

- 海外市场风险: 地缘政治、法规与文化差异可能阻碍公司国际化拓展进程。
  • 分析: 风险种类覆盖研发、人才、市场及国际经营,充分体现公司未来成长挑战。

- 报告未提供具体风险概率及对应缓解对策,未来可能需要关注管理层相关应对策略[page::0]。

---

七、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基调乐观,强调工业AI和机器人业务增长潜力,但短期业绩承压明显,依赖结构性增长而非全面复苏,估值也较高,有一定市场依赖性。

- 对汇兑损失和理财及利息收入的剔除分析,虽合理,却可能掩盖整体盈利压力的严峻。
  • 报告强调大规模新业务落地,但未详述相关业务盈利质量和风险(如技术试错成本、市场接受度)。

- 财务数据显示经营性现金流波动大,可能反映运营效率和资本使用的波折,未在正文显著讨论。
  • 未来盈利预测对外部环境恢复及公司执行能力依赖较大,存在隐含不确定性。

- 风险提示虽全面,但缺乏具体识别和量化分析,有一定缺憾[page::0][page::2]。

---

八、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揭示了中控技术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的现状及内外在原因,具体表现为收入下降约10%,净利润大幅下降30%以上,反映出下游需求总体疲软和外部汇率及金融市场因素的影响。然而,公司积极抢抓下游结构性增长机会,尤其在石化、能源、建材、造纸行业获得不俗收入增长,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公司加速推进工业AI(TPT平台)和流程工业机器人(Plantbot)业务,这两大高成长性业务半年实现收入合计超2亿元,且技术领先、项目落地加速,强有力支撑公司中长期增长动力。

从财务预测角度,2025年至2027年收入和利润均见回升,并预期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净利率均维持健康区间,ROE稳健,估值水平逐年走低,呈合理估值态势。市盈率法估值为基础的分析显示公司当前价位具备投资吸引力,符合买入评级。

尽管如此,经营现金流波动、核心风险(科研、人才、市场竞争、海外拓展)潜在挑战需要密切关注。报告未能充分披露风险应对策略及对新业务盈利质量的深度剖析。整体而言,报告数据详实、逻辑清晰,充分结合定量与定性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业绩、增长和风险判断框架。

---

图表展示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等详细财务数据汇总

---

参考


  • 2025年中控技术半年报数据、业务发展及投资建议详细披露[page::0]

- 2023-2027年公司财务预测表及关键指标[page::1][page::2]
  • 山西证券研究所研究团队声明及免责声明[page::3]


---

注: 所有引用均标注对应页码,确保溯源清晰,便于二次利用和复核。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