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殊途同归,全能资管科技平台共享时代——全球公募基金镜揽系列报告之九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资管科技平台的发展历程及全能化趋势,阐述了平台化如何提升资管行业整体效率并推动费率下行,重点介绍了贝莱德Aladdin、高盛Marquee、AmundiALTO三大核心平台的行业影响力,为大型头部资管机构带来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实证支持 [page::0].

速读内容


资管科技平台发展四阶段演进 [page::0]

  • 起源阶段(1980-2000):以风控和定价为起点,如贝莱德Aladdin和高盛SecDB。

- 延伸阶段(2000-2008):托管业务平台化,推动服务广度和效率提升。
  • 扩张阶段(2008-2015):受金融危机监管压力影响,资管交易环节平台化加速。

- 全面化阶段(2015至今):技术能力差异显著,平台功能趋向全能并对客户开放。

典型资管科技平台及其核心优势 [page::0]

  • 贝莱德Aladdin:以数据收集和治理为核心,专注风险识别与管理。

- 高盛Marquee:聚焦交易行为的汇集,提高交易效率和策略丰富性。
  • AmundiALTO:特色在托管外包,提升运营服务效率。


平台化推动行业效率与竞争格局变化 [page::0]

  • 平台化实现业务环节外包与集中,释放规模经济优势。

- 推动资管行业整体运营效率和费率下降。
  • 头部大型机构通过多元化收入缓冲费率压力和市场波动冲击。

- 未来增值依赖于资管科技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技术实力。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殊途同归,全能资管科技平台共享时代——全球公募基金镜揽系列报告之九》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殊途同归,全能资管科技平台共享时代——全球公募基金镜揽系列报告之九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8日(报告发布日期,内容节选页面显示为2025年6月29日22:56)

- 报告作者:刘欣琦(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15050001)、王思玥(研究助理,登记编号S0880123070151)
  • 主题对象:全球公募基金行业,具体聚焦于资管行业中科技平台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对行业格局的影响

- 核心论点总结
1. 从提升经营效率的需求出发,资管业务中的各种科技平台最终趋向“全能化”和“对客化”,形成覆盖全链条的资管科技平台。
2. 各业务环节的科技平台不断演进,从起源到延伸、扩张直至全面化,推动资管机构功能整合和平台能力全面提升。
3. 头部资管机构因其规模优势和强大平台能力将显著受益于行业的费率下行趋势和业务外包潮流。
4. 报告强调资管行业整体向更高效的平台化趋势发展,推荐具备全链条平台能力及强大机构服务能力的券商。
5. 风险提示:科技平台收入的贡献若未能达到预期,将影响整体收益预测。

该报告旨在说明资管行业科技平台化的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强调平台化对行业结构调整及竞争格局的深远影响,同时为行业投资者提供洞察和配置建议。[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与行业背景



报告开篇指出资管科技平台化是提升经营效率的必然路径,涵盖资管客户管理、投资组合构建、风险管理等全链条业务,将业务嵌入科技平台实现一体化、全链条运作。基于麦肯锡的研究,全球领先的资管公司正积极推动从销售、投资管理到风险合规等多领域的科技平台化进程。
  • 论点依据:资管业务各环节纷纷借助科技平台来提升效率和服务能力,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

- 推理逻辑:效率提升是行业普遍诉求,而全链条科技平台能够一体化管理复杂业务、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支撑规模化发展与业务创新。[page::0]

2.2 科技平台化的演进历程



报告将科技平台化发展分为4个阶段:
  1. 起源阶段(1980-2000年)

以风控和定价环节平台化为起点,典型案例为贝莱德的Aladdin(1988年)和高盛的SecDB(1992年)。
- Aladdin起源于抵押贷款风险管理,SecDB由商品部门的衍生品定价需求催生。
- 表明平台起步于专业技术密集环节,强调风险管理和定价核心地位。
  1. 延伸阶段(2000-2008年)

托管业务竞争加剧,推动托管环节科技平台化。
- 高盛收购Spears获得执行清算平台Redi Plus。
-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收购Ursa对冲基金平台并推出托管管理账户平台(MAP)。
- 反映出托管与清算业务需求通过平台提升服务广度和效率。
  1. 扩张阶段(2008-2015年)

受金融危机和监管影响,推动交易环节平台建设。
- 多德-弗兰克法案加强监管,促使资管机构建设电子交易平台。
- 多经纪商平台最终存活,显示监管驱动下的交易平台建设具有挑战性。
  1. 全面化阶段(2015年至今)

技术能力促使平台功能全面化,向“全能平台”和对客方向发展。
- 面对利润压力,头部资管公司推动系统外包,强化技术实力,推动平台对客户直接输出。

这些阶段反映资管科技平台从专业细分到全链条与客户对接的演进趋势,展现技术支撑资管业态创新和竞争格局重塑的动因。[page::0]

2.3 资管全链条科技平台的核心优势



报告指出,不同业务环节形成不同特色科技平台,其中标杆案例包括:
  • 风控平台(以贝莱德Aladdin为代表):

强调数据收集及治理,追求精细风险识别与管理。
  • 定价平台(以高盛Marquee为代表):

基于交易行为数据,提升交易效率和丰富交易策略。
  • 托管外包平台(以Amundi ALTO为代表):

专注运营服务外包,提升流程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

这反映了平台在不同环节的专业竞争优势,是实现业务集约运营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点。[page::0]

2.4 行业影响与推荐策略


  • 资管业务平台化推动规模经济和外包集中度提升,助力行业整体效率进步。

- 行业费率普遍下行压力通过头部机构收入多元化得到缓冲。
  • 大型头部资管机构依托强平台能力更具竞争优势。

- 投资策略上,推荐具备平台化优势且服务能力强的券商,以挖掘其综合竞争力提升带来的业绩增量。

这表明平台化不仅是科技提升,更是行业竞争格局核心,头部优势可强化机构稳健成长能力。[page::0]

2.5 风险提示



报告特别提示,一个主要风险为科技平台收入贡献可能不及预期,这暗示了项目实施、客户接受度或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整体估值和业绩。[page::0]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中提供了机构二维码(page 1),便于扫码获取完整报告及相关数据资源,但页内并未展现具体财务数据表或趋势图。因为缺乏具体图表,本节分析以报告论述和案例描述为依据。
  • 通过案例引用(贝莱德Aladdin、高盛Marquee、Amundi ALTO)体现三种资管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差异:风控数据治理、交易行为汇集、运营服务外包

- 报告中提及的时间节点案例(如Aladdin 1988年起源,高盛 2000年收购等)具备时间轴的趋势示范意义,说明平台功能演进的历史脉络。
  • 虽无详细数据图表,但文本中丰富的案例与市场实践佐证了资管科技平台全链条一体化趋势的合理性。


整体来看,报告通过历史沿革、主要机构平台案例的叙述,对资管科技平台化进程提供了实证参考和认知框架,便于理解行业技术演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路径。[page::0,1]

---

4. 估值分析



本节报告未明确披露估值模型、目标价或详细财务预测。报告侧重于产业趋势和业务模式剖析,没有给出具体估值数值或财务假设数据。
  • 虽未体现估值细节,但提及“费率下行”趋势和“收入多元化”作为头部机构对抗压力的关键逻辑,隐含机构估值受费率波动及规模效益影响。

- 评估中涉及的核心驱动因素包含规模经济、平台能力及服务外包能力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 报告的风险提示则间接复核了对科技平台收入贡献的预期不确定性,暗示估值敏感性的隐患。


因此,估值逻辑基于行业趋势和业务模式的质化分析,而非细化的量化估值模型。[page::0]

---

5. 风险因素评估


  • 主要风险:科技平台收入贡献不及预期,存在技术投入回报不确定性、客户采纳速度、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 潜在影响:若平台功能未充分对客或未能实现预期规模,可能限制资管机构营收增长,影响整体盈利能力和机构竞争力。
  • 风险缓解:报告并未具体说明缓解措施,但推荐策略强调选择头部机构和券商,隐含对实力较强机构更能有效应对风险的判断。


风险揭示显示报告对技术平台成长路径挑战有所警觉,提醒投资者关注执行和市场适应节奏。[page::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见及强烈观点:报告较为强调平台化对头部机构的正面效应,略少涉及中小机构在平台化过程中可能的被边缘化风险。

- 假设透明度:关于“平台收入贡献”和“经营效率提升”的实际量化效果欠缺详细数据佐证,存在一定假设隐含。
  • 内部矛盾:报告指出行业费率总体下行,但亦强调头部机构收入多元化缓解压力,未具体披露多元化收入占比变化与对冲效果的具体机制,部分论断具备推测性质。

- 细微提示:报告强调“对客”与“全能化”,但不同平台专业性差异明显,融合过程中的复杂性和资源整合挑战值得关注。

整体上,报告结构严密,论述逻辑清晰,但缺乏细节数据和具体案例的量化验证,建议结合实证业绩进一步印证观点的稳健性。[page::0,1]

---

7. 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资管行业科技平台化的历程和趋势,强调提升经营效率驱动下从单一业务环节的科技平台向覆盖资管全链条的“全能平台”及“对客平台”转型。通过回顾贝莱德Aladdin、高盛Marquee、Amundi ALTO等标杆平台案例,展示平台在风控、定价和运营服务上的差异化优势,反映了资管科技发展的多样路径。

平台化推动规模经济效应,促成资管业务外包与集中化,进而提升行业整体效率,强化了大型头部机构的竞争优势,推动资管行业费率向下调整。头部资管公司通过收入多元化策略应对费率下行带来的挑战,增强稳健经营能力。报告推荐关注具备全链条平台能力和坚实机构服务基础的券商,认为其将受益于行业平台化浪潮。

风险层面,科技平台商业模式收入贡献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可能成为未来业绩表现的不确定因素。报告结构清晰,分析全面,但缺少具体财务数据及估值参数以支撑结论,读者需结合后续市场表现和实证数据加以综合判断。

总的来说,报告提供了深入且前瞻性的视角,明确了资管科技平台“殊途同归”的趋势特征和投资价值导向,为行业投资者和机构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参考。[page::0,1]

---

主要参考文献和数据页码


-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殊途同归,全能资管科技平台共享时代——全球公募基金镜揽系列报告之九》(2025.6.28),页码0-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