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板块企稳原因与反弹幅度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通过对证券公司指数和证券ETF的基本面价值分析,指出证券板块价格近期企稳反弹的逻辑源于其估值水平重回2018年PB估值区间,预判2023年证券公司指数基本面点位约为750点,当前价格已接近对应价值区间,预期收益率为16.25%,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价值定位和风险提示 [page::0][page::2][page::3][page::6]。

速读内容


证券公司指数基础估值与反弹逻辑 [page::2][page::3]


  • 证券公司指数估值水平回归2018年下限PB区间,750点为基本面价值对应点位。

- 东方财富采用PE估值法,未来三年净利润年均增长约30%,其他成份股净资产增速约8%。
  • 指数5月后企稳反弹,底部大概率已形成,[page::2][page::3]。


证券公司指数成份股配置与利润增速 [page::4][page::5]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配置数量 | 2021年Q1净利润增速(%) |
|----------|------------|----------|------------------|
| 300059 | 东方财富 | 4700 | 118.67 |
| 601211 | 国泰君安 | 3100 | 141.57 |
| 601688 | 华泰证券 | 4000 | 14.58 |
| 600030 | 中信证券 | 5800 | 26.73 |
| 601788 | 光大证券 | 1300 | -36.88 |
| 601375 | 中原证券 | 900 | 280.20 |
| 601377 | 兴业证券 | 3700 | 340.56 |
| … | … | … | … |
  • 龙头股如东方财富、国泰君安、兴业证券净利润增速显著,拉动指数基本面提升。

- 大部分成份股净利润波动较大,整体行业盈利成长趋势明显。

证券ETF价格与基本面对应关系分析 [page::5]


  • 证券ETF价格自2018年以来波动与2023年净资产的增幅大致匹配,2023年基本面对应价格约1.22元/份。

- ETF的价格走势印证了指数估值回归基本面,[page::5][page::6]。

投资结论与风险提示 [page::6]

  • 2023年证券公司指数基本面价值约在750点附近,当前指数价位(800点)已接近合理估值。

- 配置证券板块的预期收益率估计为16.25%。
  • 风险提示:定价基于谨慎原则,未来估值体系变动可能导致偏差。

深度阅读

金工量化点评报告详细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金工量化点评

- 作者及机构: 分析师王红兵,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发展中心
  • 报告发布时点: 结合文中多处日期,报告发布应为2021年5月中旬前后

- 主题与内容聚焦: 深度分析中国证券板块的估值底部形成逻辑、证券公司指数与证券ETF的定价体系,及基于历史估值和未来基本面价值对证券板块的投资判断。

核心信息与观点总结:
  • 报告明确指出,证券公司指数自2018年以来的价格波动基本反映了2023年相对2018年的净资产增值。

- 通过对比2018年底PB估值,证券公司指数的“合理基本面价值”约为750点,且2023年制定的这一估值对应指数能够达到的目标位置。
  • 5月中旬证券板块企稳反弹的根本逻辑源于基本面认同,指数底部大概率已经形成。

- 基于5月17日收盘价800点,预计证券板块的配置预期收益率为16.25%,风险提示则强调了定价体系的谨慎调整可能带来的偏差。
  • ETF产品层面,案例证券ETF(512880)从2018年底的0.65元成长对应2023年基本面估值约1.22元。


整体看,报告为证券板块提供了较为乐观的估值支撑和投资机会展望,强调了回归基本面与历史估值锚定机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page::0,1,6]

---

二、逐章详解



1. 证券公司指数为何企稳于750点附近



章节核心内容:

  • 证券公司指数的近期反弹基于投资者谨慎情绪的修复,成份股市净率(PB)已回归至2018年低位估值。

- 之前证券板块经历估值体系的变迁,主要因市场对证券板块当年持续净利润增长的担忧,导致估值回落。
  • 现阶段市场对证券板块的定价回归PB框架,参照2018年10月11日的估值底部(PB约1.12倍,东方财富估为45倍PE),得出750点的合理水平。

- 东方财富采用PE估值法,未来三年净利润预计保持约30%的年复合增长;其他证券成份股则采用PB估值法,预计净资产增速在8%左右。
  • 证券公司指数最低点743点已逼近750估值底边,表明指数底部大概率已经形成。


逻辑与数据支撑:

  • 估值体系根据不同成份股分别采用PE和PB回归法,充分考虑了各公司表现差异,尤其东方财富较快净利润增长与其他公司资产增值的异质化。

- 证券公司指数反弹对应投资者对净利润增长预期修正,且技术图形也支撑底部形成(指数未继续大跌,出现企稳迹象)。

图表解读:

  • 图1:成份股权重分布

证券公司指数中,东方财富和中信证券分别占15.49%和14.13%,两者合计近30%,为指数的权重核心,体现其对指数走势的重要影响。[page::2]
  • 图2:东方财富未来三年净利润增长率

预计2021、2022、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3%、28%、25%,显示明显高增长预期,支撑其较高PE估值合理性。
  • 图3:除东方财富外其他成份股净资产增速

预测2021年8.44%,2022年7.26%,2023年7.68%,体现了更平稳温和的成长态势,适用于PB估值法。

此节整体构建了回归基本面估值逻辑下,证券公司指数750点附近为合理价值区域。东财与其他公司估值逻辑并行,支撑指数综合估值。[page::2]

---

2. 基于历史底部的估值锚定与指数走势回顾



章节核心内容:

  • 章节通过锚定2018年10月11日的底部——当时指数约500点,对应的估值水平定义2018年证券公司指数基本面价值。

- 根据东方财富净利润增长及其余公司净资产增值,推导2020年基本面估值670点,2021年760点。
  • 指数实际走势反映了难以持续超越2021年基本面估值(表现在2019和2020年指数高点未突破2023年基本面价值);

- 今年指数企稳反弹是因为其价格已调整至相应的2023年基本面价值附近。

投资操作结论:

  • 2023年对应基本面价值大概率为指数可达高度。

- 5月17日收盘价800点,高于750点基本面估值,表明当前配置证券板块的预期收益率为16.25%。
  • 2021年760点估值为指数的波动下限。


图表解读:

  • 图4:证券公司指数及各年基本面估值对比走势

显示2018年底部至今指数价格与2018-2023年推断基本面估值线,清晰可见指数底部大约对应2018年估值500点,近年企稳点位接近750-800点区间。
  • 图5:证券公司指数各年基本面对应点位柱状图

直观量化显示不同年份下对应的指数水平,从495点到930点,表现逐年基本面提升。

该节通过历史估值锚定,结合公司基本面分化,构造指数价格底部形成的逻辑基础,并明确量化预期收益。[page::3]

---

3. 证券公司指数成份股配置及表现



内容简述:

  • 表1详列证券公司指数成份股名单及对应配置数量,覆盖了50余家证券公司股票,体现了指数成分广泛、配置细致特征。

- 表中同时提供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速,数字表现差异较大,从高达340%以上到负增长近百百分比,显示成份股盈利表现极度分化。

逻辑分析:

  • 大幅净利润增速态势的公司(如兴业证券340.56%,中原证券280.2%、财通证券130.69%等)为指数潜在核心驱动力。

- 净利润增长为负且幅度甚大的个股风险相对较高,表现指数成份股组合中成长性存在显著异质性,反映市场多样表现,不排除调整与分化风险。

该表聚焦指数构成及各公司当前盈利实际表现,为估值与投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page::4,5]

---

4. 证券ETF定价模型与分析



核心内容:

  • 基于证券公司指数相关指数产品约29只、总体规模900亿元的数据,证券ETF作为代表标的分析其底部调整及估值合理性。

- 以证券ETF(512880)为例,对比2018年10月11日底部价0.65元与2023年估值对应1.22元,反映其价格波幅与净资产增值的对等关系。

图表解析:

  • 图6:证券ETF自2018年以来价格及各年估值线动态趋势

ETF价格起伏与2018-2023年净资产估值末端线对比展示,清楚体现价格从底部0.65元逐步逼近2023年1.22元基本面估值,估价整体合理性支持价格回升。
  • 图7:证券ETF历年基本面对应价格柱状图

量化同步净资产增值对应的价格点位,呈现稳定逐年上涨趋势,符合基本面估值规律。

此部分强调指数型产品估值同样遵循基本面驱动,明确ETF为合乎估值底部启动的另一投资切入点。[page::5]

---

5. 结论总结



报告核心结论是:
  • 证券公司指数的合理基本面价值大致定位在750点,

- 当前(2021年5月中旬)实际价格触及或高于估值底部,
  • 指数或证券ETF价格获得基本面支撑企稳反弹,

- 配置证券板块预期收益较为可观(16.25%),
  • 风险提示提醒基于谨慎估值体系,未来定价体系若调整带来偏差风险。


此结论充分呼应全文分析与图表数据,传递证券板块底部已近、估值合理且潜力可期的信息。[page::6]

---

三、重要图表深度剖析


  1. 图1(证券公司指数成份股权重分布)

证明东方财富和中信证券为指数核心大权重股,两者占比近30%,并强调需区分不同估值逻辑(PE vs PB)贡献整体指数表现。这也解释了整体指数估值计算的复杂性和异质性。
  1. 图2、图3(未来净利润/净资产增长预测)

明确两类成份股成长分化情况,东方财富快增长,其他公司相对稳定增长,符合不同估值模型输入,有效平衡指数整体增长预期。
  1. 图4(指数与2018-2023年估值对比走势)

通过历史走势与推算的估值对比线直观展现底部区间、估值锚定等级、指数企稳信号,反映市场价格对估值变化敏感且存在明显回归行为。
  1. 图5(指数基本面对应点位柱状图)

将估值推导结果以量化点位形式表达,便于理解指数价值演进,有助理性配置决策。
  1. 图6、图7(证券ETF价格与估值对比)

ETF作为指数产品的代表,价格与基本面价值同步增长验证了指数估值方法的外延和适用性,加强投资者对ETF产品的信心。

图表整体证明文本论断,强化估值底部已明确且存在安全边际。[page::2,3,5]

---

四、估值方法详解


  • 估值框架:

- 证券公司指数整体估值主要采用市净率(PB)法
- 其中核心龙头东方财富采用市盈率(PE)法,因为其净利润增长率显著更高,增长潜力更适用PE来反映盈利价值。
  • 关键参数:

- 2018年10月11日作为底部锚定日,东财45倍PE,其他股1.12倍PB
- 东方财富未来三年净利润增速约30%,其他家的净资产增速约8%
  • 估值逻辑:

- 估值基于未来现金流量和资产增值预测的合理回报率,通过增长率预期决定合理倍数。
- 多年数据反映市场估值回归到基本面值,基准点反映净利润和净资产增长转化的价格。
  • 估值预测结果:

- 2023年整体基本面估值约750点,当前价格(5月17日)达800点以上,说明市场略有溢价或弹性预期。
  • 风险及敏感度说明:

- 报告强调定价体系基于谨慎原则,提醒未来可能出现体系调整引起的估值偏差。

该估值方法严格结合市场历史估值文本与基本面,以基本面成长率为核心假设,辅以历史估值锚定,理论依据扎实。[page::2,3]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仅简要提及风险提示,主要风险为未来证券板块定价体系变迁可能导致当前估值模型失准,形成偏差。

- 这种风险提示反映了证券市场估值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宏观政策、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下。
  • 报告未详细说明缓解策略,仅表达谨慎态度,提醒投资者关注定价体系重构的潜在冲击。


总体而言,风险提示较简略,缺乏对其他潜在风险(如宏观经济波动、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的具体分析。[page::0,6]

---

六、审慎视角与细节洞察


  • 报告对东方财富及大型成份股采取不同估值体系,体现一定的深度,但未暴露估值差异可能带来的指数估算复杂度及误差范围,尚需理性看待结构分化带来的模型局限。

- 净利润增长率极端数据(如兴业证券340%、部分公司负增长超过90%)提示成份股盈利存在极度异质,有可能对指数成绩及波动带来显著影响,报告未详细探讨此项对指数稳定性的影响。
  • 估值底部锚定2018年10月11日作为起点,假设市场周期基本重演,但未充分讨论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结构性变化对估值锚点的有效性挑战。

- 风险提示部分简约,未覆盖更多系统性风险及市场波动风险,略显保守但不足以全面警示。
  • 报告整体较为乐观,重点确认底部形成及较高预期收益,可能会有一定的确认偏差,未线性考虑估值反转的可能。


这些细节建议投资者综合宏观视角及独立风险控制意识,同时参考报告观点。[page::2,3,4,6]

---

七、结论性综合



综上所述,西部证券王红兵分析师的“金工量化点评”报告通过历史估值锚定与横向比较详尽论证了证券公司指数自2018年以来经历的价格波动与2023年基本面价值的对应关系。核心观点认定750点为当前证券公司指数的基本面估值底部,且近期价格回升至800点附近,预示证券板块底部已形成,且潜在收益率高达16.25%。

报告融合东方财富高增长PE估值与其他成份股基于净资产增速的PB估值双轨体系,以科学严谨的财务与市场数据基础(涵盖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值、历史价格走势)支撑估值判断。证券ETF作为指数产品的代表亦验证上述估值逻辑,价格从2018年的0.65元/份回升到2023年基本面对应的1.22元/份,体现了投资价值的回归。

图表与数据清晰展示了指数、行业核心龙头盈利预期和市场反应,以及ETF产品的价格与估值同步走势,增强论证的可视化和说服力。

尽管报告风险提示较为简略,仅强调了定价体系可能波动的风险,但整体判断前后一致,谨慎中不乏乐观,适合作为现阶段证券板块投资价值评估的重要参考。

---

参考资料与溯源


本分析内容全部基于原报告页码内容引用整理,页码标示如下:
  • [page::0,1,6]:报告整体背景与核心摘要

- [page::2,3]:证券公司指数估值逻辑与历史回顾
  • [page::4,5]:成份股配置情况及证券ETF定价分析

- [page::7]:免责声明及联系方式

---

图表引用示例:
  • 图1:证券公司指数成份股前十权重分布

- 图4:证券公司指数估值与历史基本面对应走势
  • 图6:证券ETF价格波动与基本面估值对比


---

以上为本报告的系统性详尽分析,涵盖了报告从整体框架、章节解读、数据与图表深度剖析、估值方法、风险评估到潜在局限和最终结论的全方位内容解构。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