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工】擎大单品旗帜,电商与外围拓展携手启成长新程 百亚股份(003006)公司深度报告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围绕百亚股份核心业务与产品结构优化,重点分析了卫生巾领域的市场格局和公司电商渠道拓展情况,指出公司大单品策略与益生菌产品的快速增长驱动收入与盈利能力提升,预测未来盈利持续增长可期,风险包括市场竞争和原材料波动等因素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卫生巾市场格局与公司业务优势 [page::0]

  • 百亚股份为卫生巾国牌头部企业,主打“自由点”、“好之”、“丹宁”品牌。

- 公司坚持以川渝市场为基础,向全国扩展,2020-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7%,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12%。
  • 卫生巾市场2024年规模达867.10亿元,卫生巾占比90%以上,市场较分散,具备非头部品牌成长空间。

- 大单品战略助力品牌差异化和市场地位巩固,同时提升盈利能力。

益生菌大单品助力增长与盈利提升 [page::1]


  • 2023年推出益生菌系列,实现收入4.99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超180%。

- 产品迭代升级提升医护级属性,益生菌P r o系列产品较基础款价格提升约30%。
  • 电商渠道拓展效果显著,自由点品牌在天猫和京东市场份额分别提升3.39和3.54个百分点。

- 2020-2024年核心五省市场收入复合增长10.27%,外围省份收入增速达82.09%。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page::1]


| 年份 | EPS (元) | PE倍数 | 投资评级 |
|------|----------|---------|----------|
| 2025 | 0.88 | 28.90 | 增持 |
| 2026 | 1.13 | — | — |
| 2027 | 1.45 | — | — |
  • 预计2025-2027年EPS稳步增长,2025年PE低于可比公司均值,给予首次“增持”评级。

- 中长期盈利能力由外围市场开拓与规模效应提升费用率驱动。
  • 风险提示包括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及营销渠道拓展风险。

深度阅读

深度解析报告——《【轻工】擎大单品旗帜,电商与外围拓展携手启成长新程——百亚股份(003006)公司深度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轻工】擎大单品旗帜,电商与外围拓展携手启成长新程——百亚股份(003006)公司深度报告》

- 作者:袁艺博,证券分析师,SAC资格编号S1150521120002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5年6月23日 09:54,北京
  • 报告主题:聚焦轻工行业,重点分析百亚股份(证券代码003006)在女性卫生用品领域的市场地位、产品结构、电商渠道拓展以及新产品驱动成长策略。


核心论点和评级



报告核心强调百亚股份通过大单品战略,尤其是益生菌系列,及结合电商销售平台和区域市场拓展,推动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持续增长。报告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8元、1.13元、1.45元,2025年对应PE为28.90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显示投资价值[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投资要点



关键论点


  • 业务与产品结构:百亚股份主营女性卫生用品,涵盖卫生巾、纸尿裤等,旗下主要自有品牌包括“自由点”、“好之”、“丹宁”。核心市场定位为川渝区域,发力全国市场和电商渠道。

- 市场增长数据:2020-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CAGR)为27.00%,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2.0%;2024年毛利率53.19%,ROE 19.84%,同比分别提升2.87和2.66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能力稳步改善。
  • 市场格局:女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2024年达到867.10亿元,卫生巾占比超过90%。市场前十品牌集中度(CR10)为37.10%,市场相对分散,为新兴及非头部品牌提供成长机会。

- 营销策略:采用电商与大单品战略,强化产品差异化壁垒,促进收入增长与盈利能力提升。借鉴化妆品行业及头部卫生巾品牌,大单品成为品牌核心,支撑品牌发展和市场地位[page::0]。

说明与推理



报告通过行业数据佐证女性卫生用品仍处于成长阶段,且头部品牌集中度较低,有利新兴品牌乘势突围。公司依托品牌和电商渠道优势,采用大单品模式,参考行业成功经验,战略布局明确,未来增长可期。

---

2.2 产品与市场战略详解


  • 益生菌大单品驱动:2023年公司推出益生菌系列,带动大健康产品线收入达4.99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超180%。益生菌Pro系列产品定价较基础款提升约30%,提升单品盈利能力及品牌溢价。

- 渠道建设:借助抖音等社交电商平台红利,自由点品牌影响力波及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提升3.39和3.54个百分点。公司依托电商渠道持续推动销售规模。
  • 区域拓展:核心五省市市场稳定,外围省份2024年收入突破4亿元,同比增长82.09%。扩展外围市场结合规模效应,有望提升整体费用率效能,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 业绩增长预测:2020-2024年外围市场收入CAGR为10.27%,未来在外围市场及大单品推动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page::1]。

关键数据解析


  • 收入复合增长率数据表明,公司近年实现了快速扩张。

- 品牌单品提价反映产品升级及品牌力提升,也是提升盈利的有效路径。
  • 电商渠道贡献不断扩增,强化线上销售布局,提升市场份额。

- 区域市场稳固与拓展并举,体现综合市场战略的全面性。

---

2.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报告在中性情景假设下,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 预测2025至2027年EPS分别为0.88/1.13/1.45元,2025年市盈率为28.90倍,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 盈利预测基于益生菌大单品带动收入与盈利能力双增,电商和外围市场双轮驱动模式,中长期盈利持续提升。


---

2.4 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门槛相对较低,竞争者持续增多,可能对公司市场份额和价格体系带来压力。

- 原材料价格波动:卫生用品涉及的包装、生产原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成本和毛利率。
  • 营销网络拓展风险:外围市场及电商拓展成效存在不确定性,尤其面对不同区域和消费者习惯,投入回报可能偏离预期。


报告未详细陈述风险缓释措施,提示投资者对潜在风险保持关注[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配图为百亚股份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展示,体现公司技术基础与规模生产能力,传达其在工业制造环节的专业性与现代化水平。虽然未包含具体经营数据图表,但该视觉增强了报告行业与企业形象认同。

如后续报告支持,将重点解析数据表列年收入、净利润变化、市场份额飞跃等关键图表。

---

四、估值分析



报告虽未详细列出DCF、P/E多角度估值模型,但明确揭示了:
  • 公司2025年P/E为28.90倍,定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存在估值提升空间。

- 估值基础依赖于公司显著的增长潜力与盈利能力增强,将受益益生菌大单品销售增长、渠道拓展及市场扩展等因素驱动。
  • 首次覆盖即给予“增持”评级,表明机构较强信心,预期投资回报正面。


未来若配套详细的现金流预测和多场景假设分析,将更全面支撑估值判断。

---

五、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市场集中度低带来的成长机会虽被突出,但非头部品牌面临的品牌建设、用户粘性及价格战风险未详细展开,实际能否如期突破仍有挑战。

- 电商渠道偏向依赖明星平台(抖音、天猫、京东),但数字营销环境复杂多变,流量成本上升等问题未深入讨论。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被提及,但行业整体成本控制及公司议价能力相关分析有限。

- 报告中对毛利率与ROE提升解释较简略,未明确具体驱动因素区分,如产品组合、销售渠道结构变动或成本控制贡献比例,略显表面。
  • 盈利预测基础假设未详尽披露,如市场增速、价格变动、费用率趋势等,投资者需结合宏观经济与行业变化谨慎判断。


整体来看,报告立场较为积极,隐含对公司新产品和市场拓展的乐观看法,投资决策应结合多方信息验证。

---

六、结论性综合



此次渤海证券对百亚股份的深度报告全面分析了公司通过战略性大单品(特别是益生菌系列)、电商渠道加强及区域市场突破,实现了主营业务的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0-2024年营收27% CAGR及2024年53.19%毛利率的提升表现了优秀的业绩基本面。

资料显示,益生菌产品的高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超180%)和Pro系列提价有效增强了盈利弹性;电商渠道贡献明显,自由点品牌在主流电商平台市场份额稳定提升,凸显线上线下双驱动的复合增长模式。外围市场拓展为未来扩张储备空间,2024年外围省份收入超4亿元,同比增长82.09%。

报告定量预测2025-2027年EPS稳步上涨,给予增持评级,反映机构对公司成长性和估值安全边际的认可。但考虑到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波动及市场拓展风险,投资者需要警惕相关不确定因素。

综上,百亚股份以产品差异化和渠道创新为核心驱动,正在构筑坚实的行业地位与增长基础,其股价具备进一步上升空间。图像表现企业制造实力的视觉效果补充了文字信息,增强投资信心。未来密切关注公司产品创新进展、渠道开发以及成本控制情况,有望验证报告中的积极判断[page::0,1,2]。

---

综述



本报告为百亚股份详尽的投资分析报告,通过多维度市场及业绩数据深入剖析公司战略、产品、渠道及财务表现。其结构清晰、数据详实、重点突出,虽存在部分假设透明度不足及风险讨论简约,但总体内容专业且具启发性,能为专业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