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关税再升级的影响与应对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详细分析了2025年10月中美贸易摩擦的骤然升级,聚焦美国对中国提高关税及出口管制、以及中国对美国稀土和船舶的反制措施,探讨此次升级的市场反应、与四月“对等关税”的不同之处及后续演变可能性,指出尽管升级带来短期波动,但市场已有心理准备,长期仍存在不确定性和博弈,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关注11月前谈判进展,择机布局科技成长与景气行业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7][page::9]
速读内容
中美贸易摩擦急剧升级及其机制解析 [page::0][page::1][page::2]
- 美国自11月1日起计划对华加征100%额外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 中国以稀土出口管制和船舶港务费反制美国关税升级,稀土精炼产量全球占比超90%。
- 中美双方相互征收“港口费”,具体费率及未来3年调整路径明确,双方均为象征性且实际影响有限的反制措施。
- 本轮关税经历三阶段:1-4月大幅升级,5-9月缓和,10月再度升级。
关税升级对市场的影响与表现差异 [page::4][page::5]

- 4月关税升级引发美股、原油、加密货币大幅下跌,股债汇三杀,波动率显著;10月升级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市场已有较强心理预期。
- 纳斯达克10月跌幅3.6%,低于4月5.4%;黄金上涨1%显示避险情绪增强。
- 当前估值水平高于4月,尤其是中国科技与消费龙头估值达20.7倍,高于4月前18.8倍,市场浮盈较多。
- 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面有转机,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财政政策开始发力,科技产业趋势更明确。
- 市场短期受情绪波动影响,存在获利了结压力,但长期估值与基本面具备支撑。
2025年美国对华征税税率变化趋势 [page::4]

- 关税税率自年初到5月持续大幅上涨,最高达约180%,随后5-10月间缓和维持30%至60%不等,10月起再次跳升。
中美市场估值与风险溢价对比 [page::7]

- 美国科技“七姐妹”估值回升至32.5倍,仍高于4月时的低点。
- 中国科技+消费龙头估值与风险溢价变化显示出明显市场修复迹象。
- 恒生指数12个月动态估值升至近11.7倍。
关税升级对美国通胀和税率的潜在影响 [page::8]


- 100%额外对华关税可能将美国有效关税税率提升至20%以上,推动核心CPI由3.4%升至3.5%甚至更高,增加美联储货币政策压力。
市场应对策略:控制仓位,关注时机介入优质方向 [page::9][page::10]

- 短期重点关注11月APEC会议前的贸易谈判进展,风险主要来源于不确定的关税政策。
- 建议投资者根据前期调仓情况,择机低吸优质景气板块,严控仓位以应对波动。
- 中美信用周期或将迎来拐点,政策发力预期增强,长期市场基本面仍具备韧性。
深度阅读
中金研究报告详尽分析解读——《关税再升级的影响与应对》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关税再升级的影响与应对》
- 作者及机构:刘刚、杨萱庭、王牧遥(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3日,08:02 北京时间
- 核心主题:分析2025年10月10日起中美贸易摩擦骤然升级,尤其是美国对华关税加倍至100%及出口管制的具体影响,比较此次关税升级与此前2025年4月“对等关税”时期的异同,并提出市场环境影响、宏观经济周期、资产价格表现及投资策略建议。
本报告致力于全面解构最新关税升级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冲突,深刻剖析政策演变的关键节点及其对全球和中美市场的影响,强调市场已具备一定预期和准备,同时展望未来谈判可能走向以及投资者应对策略。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概述与背景:中美贸易摩擦骤然升级(第0-3页)
关键论点:
- 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100%的关税,并对关键软件产品实施新出口限制,引发市场剧烈震荡。
- 中国则通过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对涉美船舶征收港口费等措施进行“先手”与“反制”。
- 市场表现显示避险情绪强烈,纳斯达克跌幅3.6%、VIX指数达到22(4月以来最高);比特币及中概股显著下跌;避险资产黄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美债收益率下跌至4%,但A股和港股的科技成长板块同样受挫。[page::0][page::1][page::2]
推理依据:
- 通过时间线梳理细节,分析中美各项关税、出口管制具体措施,包括船舶“港口费”收取标准和征收对象,稀土产业链的控制权,以及美国关税率由此前30%-60%骤升至可能的180%以上。
关键数据:
- 美国从10月14日起对中方运营船舶每净吨收50-140美元不等费用,中国对美船舶征收对应反制费用400-1120人民币/净吨。
- 中国掌控全球61%的稀土开采份额,特别是90%以上的精炼能力,成为对美出口管制的关键“杠杆”。
- 美国关税税率从之前的30%至60%,可能跃升至约180%,远超4月对等关税初期水平。[page::1][page::3]
---
2.2 历史演变与分阶段分析(第3-4页)
- 三阶段过程:
- 2025年1月-4月:升级期,关税范围广、幅度高,美国对华关税覆盖商品不断扩大,税率最高达147%;
- 5月至9月:缓和期,双方多轮会谈促使关税有所下调,最高关税降至约30%;
- 10月再度升级:特朗普威胁再度提高关税至100%且加严出口管制,市场出乎意料。[page::3][page::4]
- 通过详细时间线表和政策措施节点,报告清晰呈现政策的阶段性变化和贸易摩擦曲折发展,凸显了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演进”。
---
2.3 与4月关税升级的差异(第4-7页)
市场反应差异
- 本次“关税升级”对市场的冲击较4月弱,因市场已有“适应和学习”。
- 纳斯达克、标普500与油价跌幅明显小于4月同期。
- 避险资产如黄金和美债出现价格上涨与利率下行,表明避险资金流入明显,但未形成“股债汇三杀”。[page::4][page::5]
关税范围与影响不同
- 本次主要是针对中美贸易,而4月是针对全球或涉及更广。全球金融市场冲击因此分散。
- 美国已与大部分非印度市场达成贸易协议,美联储9月启动降息周期,财政支出也开始发力,科技行业强势回归,均对市场提供了支撑。
估值与市场环境不同
- 当前美股“七姐妹”估值为31.3倍,高于4月初26.8倍估值;恒生指数估值11.7倍,高于4月对等关税前的10.8倍。
- 市场积累了大量浮盈,投资者信心较4月有所提升。
- 美国和中国的财政、社融脉冲正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位置,为未来增添了更多政策机遇。[page::5][page::6][page::7]
---
2.4 图表详解
图1:中美“港口费”收费标准(第1页表格)
- 展示中美双方基于港口费征收的时间节点(2025年10月至2028年4月)及金额幅度。
- 中美相互收取的港务费幅度大致相当,且限制收费次数,显示措施更多在于象征性反制而非实质性经济打击。[page::1]
图2:2024年全球稀土开采和精炼份额(第2页柱状图)
- 重点显示中国在全球稀土开采占61%,精炼占比高达91.3%。
- 体现中国对全球稀土关键环节的绝对控制力,增强了运用稀土出口管制作为贸易“先手”的战略意义。[page::2]
图3: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历时变化(第4页折线图)
- 阐明2025年初至10月10日中美关税税率从10%-147%逐步演变至近期威胁的180%,反映贸易摩擦进程的波动性。
- 伴随多个政策节点,显示美国关税政策的升级和突然变化对市场心理的重要打击。[page::4]
图4:关税升级后资产表现对比(第5页柱状图)
- 比较4月2日“对等关税”发布后与10月10日喊话时各类资产涨跌幅度。
- 明显见出本次资产跌幅均缓和,黄金仅上涨1%,标普500、纳斯达克跌幅均低于先前。
- 强调市场缓冲与适应机制。[page::5]
图5:美国和中国市场估值趋势(第7页多图)
- 各市场动态市盈率(PE)曲线详尽展示近年来波动,且当前估值较4月有所提升,股权风险溢价方面中国市场已从交易底部回升。
- 该图强调当前高估值可能成为市场短期震荡的“隐患”。[page::7]
图6-7:美国私人社融与财政脉冲指标(第6页折线图)
- 美国私人部门融资动向与财政赤字的变化趋势显示经济政策逐步发力的信号。
- 为投资者指明宏观经济政策回暖的潜在支撑力量,或缓冲关税负面影响。[page::6][page::10]
图8-9:有效关税税率与美国核心CPI预测(第8页折线图)
- 关税升级导致美国实际税负率可能从16%-17%提升到20%以上。
- 伴随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计从3.4%-3.5%提升甚至更高。
- 指出贸易战加剧可能引发更大通胀压力,并对美联储降息路径产生阻力。[page::8]
图10:广义财政赤字及私营部门社融与市场关联(第10页图)
- 证明全球宏观变量与股市指数间的关系,强调财政政策与信贷脉冲的重要性。
- 该图与报告操作建议结合,指导市场配置时机把握。[page::10]
---
2.5 估值分析
报告未单独给出具体估值模型(如固定目标价),但通过动态市盈率(PE)分析,来判断当前市场估值水平及其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美股科技股估值维持在较高水平(31倍左右),中国消费和科技龙头约为20倍,均高于4月初关税升级前。估值的差异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盈利增长及宏观环境的不同期待,且其中隐含对关税升级风险的定价。此估值基础上,报告建议投资者警惕估值回落风险,同时关注宏观政策回暖带来的支撑。
---
2.6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识别的主要风险:
- 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的风险:关税有可能超过100%,产业链断裂风险加剧,导致全球供应链扰动扩大。
- 宏观经济风险:中国需求下滑、美国通胀高企,双边经济同步承压,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 市场估值风险:当前估值水平偏高,短期内市场可能因不确定性加剧而出现波动。
- 政策不确定性风险:中美双方博弈态势复杂,关键谈判节点的不可预期性对市场信心造成潜在冲击。
缓解策略不具体,但从分析推论上隐含依赖双方谈判来协调关税争端,谨慎监测经济指标,适时分批调整仓位。
---
2.7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报告表述专业稳健,适度强调了市场已反复面对关税升级震荡,预期管理能力增强,因而本轮冲击相对有限。同时指出估值高、浮盈多是潜在弱点,突显波动风险。此外,报告反复引述双方进行多轮谈判,指出即使当前升级,全面“撕破脸”风险低于市场恐慌,表达了相对乐观的风险控制观点。报告没有过度悲观,同时合理揭示贸易战中美双方行动中的象征性反制与实际经济影响的差异,增强分析的说服力。
---
3. 结论性综合
报告《关税再升级的影响与应对》深刻剖析了2025年10月份中美贸易摩擦骤升的政策背景及市场反应:
- 本轮关税升级以美国政府增加100%额外关税和加强出口管制为标志,中方则通过稀土出口严控与港务费反制构筑双向关税和贸易壁垒。
- 相较2025年4月“对等关税”时期,此次市场更为理性,波动幅度虽显著但不足以重演当年大跌局面,资产避险色彩突出。
- 关税范围聚焦中美双边,对全球多边市场的冲击相对有限。
- 当前美股与中国市场估值均高于4月初,投资需关注浮盈回吐及政策动态,短线或有获利回吐压力。
- 中美双方博弈复杂且不排除短期升级,但制度层面显示双边贸易关系有妥协空间,特别11月1日正式关税生效与APEC会议时间点背后的博弈意味。
- 贸易摩擦升级对美国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长带来负面作用,理论上促使谈判双方回归理性、寻求妥协。
- 投资策略建议以“控制仓位、密切关注谈判进度”为核心,利用调整窗口择机介入优质成长板块,关注中美宏观经济和政策的拐点带来的潜在投资机会。
本报告通过详实的时间线、政策对比数据、市场估值和宏观指标分析,结合资产表现和操作建议,全面呈现中美贸易战升级的全貌与投资指引,是对当前贸易冲突局势及其金融市场影响的权威解读。[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page::9] [page::10]
---
4. 附:报告中关键图表Markdown格式示范
图1: 中美“港口费”收费标准表
| 起征日期 | 美国对中国运营船舶 | 美国对中国建造船舶(净吨计) | 美国对中国建造船舶(集装箱计) | 中国对美国船舶(净吨计) | 中国对美国船舶(美元计) |
|--------------|--------------------|-------------------------------|--------------------------------|--------------------------|--------------------------|
| 2025/10/14 | 50美元/净吨 | 18美元/净吨 | 120美元/集装箱 | 400人民币/净吨 | 56美元/净吨 |
| 2026/4/17 | 80美元/净吨 | 23美元/净吨 | 153美元/集装箱 | 640人民币/净吨 | 90美元/净吨 |
| 2027/4/17 | 110美元/净吨 | 28美元/净吨 | 195美元/集装箱 | 880人民币/净吨 | 123美元/净吨 |
| 2028/4/17 | 140美元/净吨 | 33美元/净吨 | 250美元/集装箱 | 1120人民币/净吨 | 157美元/净吨 |
图2: 2024年全球稀土开采和精炼份额

图3: 本轮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变化

图4: 关税升级后主要资产表现对比

图5: 中美科技股估值走势

图6: 美国私人与财政社融脉冲

图7: 美国有效税率与核心CPI趋势


---
总结
本报告全面且深入剖析了10月关税升级背后的战略博弈与经济影响,以详实数据和丰富图表支撑逻辑架构,结合历史经验解释市场波动及投资偏好,明确指引当前市场的理性态度与中短期内应对风险的操作思路。报告智者视角卓然,既警示了升税带来的通胀和经济压力,也传达了谈判妥协的可能性与市场潜在机遇,建议投资者在波动中理性布局,注重政策与估值的动态博弈。
这份报告对于理解当前中美贸易冲突的本质转变及金融资产影响,以及洞察未来市场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