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金融数据中的“反内卷”线索— —6月金融数据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6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信贷及社融超预期,M1增速止跌回升,企业短期贷款创历史新高,财政存款增速高企,显示未来反内卷政策可能持续发力,三季度M1/M2同比增速或继续改善,为宏观需求回暖提供关键支撑 [page::0][page::2][page::3][page::4]。

速读内容


6月金融数据超预期,货币供应改善 [page::0][page::1]


  • 6月新增信贷2.2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100亿元,政府债新增1.35万亿元,较去年多增5032亿元。

-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由5月的8.7%提升至8.9%,M1同比增速由2.3%升至4.6%,M2增速由7.9%升至8.3%。

企业短期贷款激增,M1增速环比止跌 [page::2][page::3]


  • 6月企业新增短期贷款达1.1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反映企业短贷需求明显增加。

- M1同比及环比增速止跌回升,有望在三季度超过5%。

财政存款高增,政策宽松空间仍存 [page::3][page::4]


  • 财政存款余额同比增速达到23.9%,预示财政政策仍具较大发力余地。

- 预计财政存款增速回调可释放资金,推升M2增速0.2-0.3个百分点。

反内卷政策线索追踪及展望 [page::0][page::3][page::4]

  • 企业短期贷款上涨可能因供应链清欠,其中17家重点汽车企业推动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 6月金融数据止住此前边际走弱趋势,基准预期三季度M1和M2同比增速仍有望改善,社融增速大致持平。
  • 未来金融数据走势依赖政策力度和财政节奏,四季度走向仍需观察。

深度阅读

中金:金融数据中的“反内卷”线索——6月金融数据点评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金融数据中的“反内卷”线索——6月金融数据点评
作者:周彭、张文朗、黄文静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
日期:2025年7月15日
研究主题:2025年6月中国金融数据分析,聚焦信贷、社融、货币供应、财政存款,解读“反内卷”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核心观点
  • 6月份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社融)新增量超预期,货币供应指标(M1、M2)有所改善,尤其M1增速止跌回升,预示着“反内卷”政策可能开始见效。

- 企业新增短期贷款创历史新高,可能反映金融政策对大企业偿还应付款的支持,即“反内卷”下的债务链条打通。
  • 财政存款余额增速仍高,显示财政政策尚有较大政策空间,未来将继续推升宏观流动性和资金需求。

- 6月金融数据阻止了此前几个月边际走弱的趋势,预计三季度货币供应仍有上行空间,社融增速保持稳定。

该报告旨在通过详细分析6月金融相关数据,捕捉信贷增长、货币供应与财政变量中的结构性变化,寻找“反内卷”政策的信号和宏观经济潜在走势的线索。[page::0,1,2,3,4]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6月整体金融数据概览及信贷、社融表现



报告开篇指出,6月新增信贷金额达2.24万亿元,同比增加1100亿元,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政府债务新增1.35万亿元,同比多增5032亿元,推动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5月份的8.7%增至8.9%。货币供应M1、M2的同比增长率亦有所提升,M1由2.3%涨至4.6%,M2由7.9%升至8.3%。[page::0,1]

推理依据
  • 政府债务及企业短期贷款的双重拉动,是6月信贷和社融超预期的重要原因。

- 去年基数较低,也为同比增速提升提供了统计助力。

这段逻辑合理,数据支持信贷、社融总体延续此前宽信用政策推广的趋势,且由政府负债和企业短贷共同驱动社融增长。[page::0,1]

---

2.2 6月各类贷款新增同比变化分析



图表详述了6月各新增贷款项目的同比变化,其中社融、企业短期贷款、政府债的同比新增额均显著正增长,企业短期贷款和政府债居于高位,而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表内外票据融资则相对低迷甚至趋于负增长。

推断:企业短期贷款和政府债作为信贷扩张的主要推动力,反映政策向企业经营流动性和政府基建投资倾斜,居民端信贷扩张显著弱于企业端,符合“反内卷”政策聚焦供给端和企业端的逻辑。[page::1]

---

2.3 货币供应趋势:M1和M2增速分析



两张折线图分别展现M1和M2同比及环比增速。M1数据显示,6月同比增速由2.3%提升至4.6%,环比增速由此前负值止跌回升,出现明显反转,显示流动性改善。M2同比增速小幅提升,结构性特点较为平稳。

关键解读
  • M1代表企业活期存款等交易性货币,是短期支付能力和经济活跃度的体现。其止跌回升可能映射“反内卷”政策下企业支付行为改善。

- M2作为广义货币指标,本次提升较为温和,但配合财政存款的释放,未来有望进一步改善。

图表数据支持报告中“追踪‘反内卷’政策的一个重要线索是M1增速止跌回升”的观点。[page::1,2]

---

2.4 企业新增短期贷款创历史新高及含义



6月企业新增短期贷款达到约1.16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报告重点指出该现象可能是银行为了信贷规模的冲量行为,也可能是基建投资推动的流动性需求,亦或者是“反内卷”政策导向下的大企业主动增加短期金融负债以清偿应付款。

多重假设解析
  • 若为银行冲量,则持续性较弱,但票据贴现增速不高,未显示明显冲量特征,论据严谨;

- 基建投资关联则需观察财政支出进度,决定贷款需求的可持续性;
  • 第三种假设即大企业主动还债改善债务链条,则与政策背景密切相关,符合社会对于汽车等重点行业供应商账期缩短承诺的期待。


对此,报告预计7月底工业企业数据中应收账款回收周期数据将提供重要验证。该逻辑切合当前政策走向,逻辑严谨且对未知持开放态度。[page::2,3]

---

2.5 财政存款余额高增速及政策信号



财政存款余额同比增速达23.9%,呈现明显高位运行,显示财政政策仍有较大资金存量未动用,预示未来财政政策空间充足,可释放资金支持经济。

报告指出,财政存款回落至正常水平可能释放资金,从而提升M2增速0.2-0.3个百分点。财政存款变动是反映财政资金未支付部分的重要指标,变化暗示政策节奏和力度。

这一分析体现出作者既关注流动性指标,也重视财政政策对宏观资金面的影响,体现深度洞察。[page::3,4]

---

2.6 未来展望与政策预判



基于6月数据止住边际走弱的态势,结合低基数效应和“反内卷”政策影响,作者基准预期三季度M1和M2同比增速将继续改善,社融增速延续持平。四季度的持续改善则依赖于政策的实际发力幅度。

逻辑上,这种谨慎乐观的展望反映了对政策能级的依赖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双重考量,态度务实。[page::4]

---

3. 重要图表深度解读



3.1 6月新增额同比变化柱状图(图表1)



描述了2025年6月社融及分项新增贷款与政府债的同比增量。社融、企业短期贷款和政府债同比多增显著,居民短贷和票据贴现等则呈负增长。

解读:清晰展现信贷结构分化,企业短贷和政府债驱动信用扩张,居民端信贷疲软,符合当前宏观政策重点。该图表为后续分析奠定数据基础,验证报告文本的论断。[page::1]

---

3.2 M1同比与环比增速折线图(图表2)



纵观2021年中至2025年6月的M1同比(棕线)与环比(蓝点线)增速走势,显示2024年中M1环比跌入深度负区,但2025年6月出现向上转折,环比增速止跌回升。

含义:M1回升意味着活期存款回流和企业交易需求改善,是短期经济活力的风向标。
图表对文本推论“未来M1有望突破5%”提供强有力的视觉佐证。[page::1]

---

3.3 M2同比与环比增速折线图(图表3)



M2增速虽无显著波动,但6月同比增速小幅回升,环比波动减弱,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货币供应格局。说明广义货币供应环境整体平稳,且伴有缓慢改善。

该图表佐证了财政存款变动与社融数据对未来货币供应的隐形推动作用。[page::2]

---

3.4 社融同比与环比增速折线图(图表4)



社融整体同比增速在8%左右徘徊,环比波动较大但6月虽有回升但未大幅突破。结合基数影响,社融未来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表明当前信贷政策宽松,但未出现大规模信贷释放信号,符合稳健扩张的政策取向。[page::2]

---

3.5 6月企业新增短期贷款柱状图(图表5)



清楚展示2025年6月新增企业短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明显高于前四年同期,反映企业经营流动性需求明显提升。

为判断“反内卷”政策效果提供具体信号,支撑文本中提及企业主动增长短贷偿付应付款的推论。[page::3]

---

3.6 财政存款同比增速走势图(图表6)



显示财政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持续高位运行,6月保持在约24%附近,远高于历年同期,反映财政资金未及时支出,存在政策发力潜能。

预示未来财政政策有释放资金以激发经济内生需求空间,是结合实体经济判断宏观流动性的重要辅助指标。[page::4]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非传统股价估值报告,未涉及现金流折现、可比公司市盈率等估值模型,而是聚焦宏观金融数据的解读与政策效果判断。因此,本节不涉及企业或资产的估值方法,而关注宏观指标的解释和预判。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未显式列出具体风险,但隐含风险主要包括:
  • 企业新增短期贷款可持续性不确定,若为银行冲量行为,政策效果难以持续;

- 财政存款高增长背后可能反映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及预期,限制政策刺激效果;
  • “反内卷”政策推广过程中,若市场主体未积极响应,需求端回升力度有限,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 四季度金融数据是否延续改善,高度依赖政策强度和执行情况。

总体对风险识别较为隐晦,但报告通过关注数据验证期(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等)体现了对不确定性的谨慎态度。[page::2,3,4]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报告整体逻辑严谨,注重数据支持与多种可能性的分析,展现了较高专业水准。但也存在值得关注的点:
  • 虽提出企业短贷历史高点但未完全排除短期冲量可能,这对下半年政策预期的稳定性构成隐患;

- 对财政存款释放资金预期较为乐观,尚需关注财政资金调度和实际支出效率;
  • “反内卷”政策进展与大企业账期承诺的兑现仍需实证验证,政策落地的实际效果存不确定性;

- 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政策意图,缺乏明确的计量模型支撑,未来拟合度有待检验。

总之,报告并未夸大政策效果,预期较为审慎,但同时内嵌不少因数据尚未完全证实的假设,需要关注后续数据更新加以验证。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分析2025年6月中国信贷、社融、货币供应和财政存款数据,发现了宏观经济中“反内卷”政策实施的初步线索。主要结论包括:
  • 6月新增信贷和社融超预期,主要由政府债和企业新增短期贷款驱动,短贷创历史新高,标志着企业流动性需求和资金偿付改善可能开始。

- M1指标的同比与环比增速双双止跌回升,显示企业支付能力、活期资金回流的货币活性增强,将是“反内卷”政策效果的重要货币信号,预计三季度有望继续改善。
  • 财政存款余额处于高增速水平,表明财政政策仍有较高资金储备和调动空间,是支持未来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 整体金融数据止住了此前边际走弱态势,预计三季度M1、M2同比增速仍有提升空间,社融维持稳定,四季度走势则依赖政策进一步发力。
  • 未来关键变量如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周期将是验证“反内卷”政策推行效果的重要辅助数据,反映了本报告对政策落地的实证关注。


报告通过丰富的图表数据,结合经济政策内涵,系统剖析了当下中国宏观金融环境的微妙变化,为投资者和政策分析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洞察和判断基准。总体惠及短期内理解政策导向及其对金融数据影响的具体走向,实用且前瞻。[page::0~4]

---

图片引用示例
  • 6月政府债与企业短期贷款支撑社融


  • 6月新增额的同比变化


  • M1同比与环比增速


  • 社融同比与环比增速


  • 6月企业新增短期贷款历史高位


  • 财政存款同比增速



---

综上,中金公司的本报告不仅提供了详实的6月金融数据分析,同时结合政策背景进行了深刻的宏观视角解读,为理解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效果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线索和框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