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重信号叠加,小牛市行情继续强化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认为当前市场不存在长期风格切换趋势,低估值金融地产板块的反弹属于阶段性合理估值修复行情,且沪深300指数估值扩散指标发出看多信号,股市呈现“估值修复小牛市”行情。建议持续关注大金融板块的复苏及成长消费板块的延续性表现,结合资金流向和扩散指标信号,预计8月底前市场修复行情将延续,全年仍为强者恒强格局。[page::0][page::4][page::9][page::11][page::18][page::19][page::21]

速读内容


市场风格切换趋势解读 [page::4][page::11]

  • 长期市场风格切换概率较低,创业板成长和消费板块年内维持业绩优势;

- 大金融板块短期反弹资金未出现明显增量流入,缺乏政策催化支持长期风格切换;
  • 估值修复阶段合理,预计8月底估值修复行情仍将持续;

- 下半年整体格局仍偏向强者恒强,需把握成长及消费的强势行情延续。

低估值板块大涨及估值特点分析 [page::8][page::9]



  • 本周金融地产、银行、非银金融等低估值行业涨幅显著,市盈率处低位20%历史分位;

- 沪深300指数估值扩散指标发出明确看多信号,估值底部已现,修复进程处于加速阶段;
  • 低估值行业存在合理的阶段性估值修复和补涨机会,但空间与时间有限。


资金面跟踪及行业资金流向 [page::13][page::15][page::17]



  • 本周全市场解禁规模878亿元,预计未来四周解禁4901亿元,解禁压力有所缓解;

- 两融余额增长4.27%,两融成交额激增161%,显示杠杆资金活跃度提升;
  • 外资净流入持续,重点流入金融、医药、地产及新能源等板块;

- ETF股票型净流出122亿元,散户参与度低,市场情绪未达高点;
  • 博弈存量指标向上突破,交易活跃度提升,预示后市活跃度仍可期待。


扩散指标组合发出金叉信号,行情小牛市持续 [page::18][page::19][page::20]



  • ROC扩散指标和估值扩散指标双重信号叠加确认买入信号;

- 历史回测显示该指标胜率82%,年化收益率19.18%,适合中长期市场趋势判断;
  • 估值修复带动的“估值底部小牛市”行情持续运行,市场上涨动力充足。


行业与风格配置建议 [page::21][page::22]



  • 市场偏好大盘价值风格,中证100指数涨幅领先;

- 消费和金融板块占比提升,周期及成长板块占比有所下降;
  • 非银金融和休闲服务行业成交活跃度处于历史高位,化工、通信等板块相对低迷;

- 建议重点关注银行、非银金融、地产、食品饮料和医药等行业组合表现。

新股收益率监测(含打新收益率)[page::25][page::26]


  • 6月非科创板新股开板收益率平均达276.9%,较5月提升显著;

- A类账户6月打新收益率高达2.82%,但7月份打新收益率明显回落,表现趋于平稳;
  • 科创板打新收益率整体水平较低,持续关注收益变化趋势。


深度阅读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双重信号叠加,小牛市行情继续强化
发布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工程组
分析师:肖承志(执业证书编号:S0550518090001021)、研究助理王家祺
发布时间:2020年7月初左右(基于报告内容时间点推断)
主题:A股市场资产配置及风格切换,重点关注大金融板块的复苏及市场估值修复趋势。

报告核心论点
  • 当前市场显示出估值修复迹象,特别是大金融地产板块涨幅明显,但这属于正常且合理的修复区间,非长期风格切换。

- 本周市场流动性改善显著,成交活跃、博弈存量指标向上突破,小牛市行情继续强化。
  • 资金面上,尽管大金融板块反弹显著,但对应ETF资金净流入不足,增量资金有限。

- 外资持续流入金融地产及部分成长板块,显示结构性分化特征尚存。
  • 估值扩散指标与ROC指标共同发出买入信号,确认市场估值处于底部,牛市行情有望延续至8月底。

- 风格上推荐继续配置大盘价值,短期内关注大金融复苏,长期仍看好消费和成长板块。
  • 风险主要包括海外股市波动、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化风险、模型失效风险。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风格切换能持续多久?



1.1 市场风格切换的持续性分析


  • 报告指出,尽管本周金融地产板块表现强势,但市场风格长期切换的概率不大。

- 主要逻辑依据
- 创业板业绩仍然优越,货币政策整体维持宽货币紧信用组合,有利于成长和消费板块。
- 本周大金融板块上涨缺乏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且缺少政策催化因素支持长期切换。
- 300指数业绩持续领先且景气度未反转,宏观宽货币紧信用的流动性环境仍将延续,这仍偏向成长和消费。
  • 资金面分析表明,尽管大金融板块本周涨幅突出,但其ETF资金净流出16.41亿元,表明投资者尚未大规模跟进。

- 结论是当前大牛市更多是估值修复,而非风格更替。[page::4,5]

1.2 本周低估值板块大涨分析


  • 本周休闲服务、非银金融、房地产、采掘、银行等五个行业涨幅居前,其中低估值行业市盈率均低于15倍。

- 风格差异显著,高估值(食品饮料、医药、计算机)vs低估值(银行、地产等)估值分位相差悬殊。
  • 金融地产行业估值处于历史20%分位数以下,估值修复需求明确,市场由高估值向低估值修复。

- 通过类似2014年风格切换历史对比,报告认为缺乏政策催化的情况下,当前低估值修复与2014年下半年的大切换不同,时间和空间或有限。
  • 历史偶数年风格反转概率大。2020年也可能出现上半年表现不佳行业(银行、采掘、钢铁)下半年阶段性反弹,但不可盲目乐观延续。[page::8,9,10]


1.3 当下的行业配置建议


  • 短期看,大金融板块估值修复仍在进行,建议重点关注其强势复苏,预计估值修复持续至8月底。

- 长期看,成长和消费板块依旧表现强势,年内宽货币紧信用的背景支持其持续优于市场。
  • 金融地产短期涨幅显著,类似2014年行情,虽短期有行情但全年超额收益难以期待。[page::10]


2. 观点综述


  • 市场本周走强,沪深300上涨6.78%,创业板指上涨3.36%。

- 成交活跃度提高,市场资金面较好,尤其是非银金融、银行、医药、地产等市场领涨。
  • 交易热度集中在大盘价值板块,消费和金融板块成交占比上升,而成长和周期板块略有下降。

- ROC和估值扩散指标显示市场进入估值底部,确认估值修复阶段并发出买入信号。
  • 估值修复行情预计会持续,投资建议仍以大金融及消费、成长板块为主。[page::11]


3. 全球股市回顾


  • 全球各主要股市表现分化,其中美股纳斯达克上涨4.62%,德国DAX上涨3.63%,中国A股更为强劲,中证100指数上涨7.4%。

- 亚太和新兴市场涨跌互现,整体市场环境保持震荡。[page::12]

4. 市场资金跟踪



4.1 产业资金


  • 本周解禁规模878亿元,未来四周预计4901亿元,解禁压力有所回落。

- 下周及未来四周重点解禁公司包括红塔证券、百达精工等,个股解禁情况详见表格。[page::13]

4.2 杠杆资金


  • 两融余额持续增加,达到11903亿元,周环比增长4.27%。

- 两融交易额大幅上涨161%,交易活跃度高,占A股成交额比例达11.35%。[page::14]

4.3 沪深港通资金流动


  • 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288.62亿元,南向资金也净流入130.36亿元。

- 北向资金流入行业集中于非银行金融、银行、医药、地产及新能源等。
  • 资金流向分布显示外资支持大金融板块及部分成长行业。[page::14,15]


4.4 ETF资金流向


  • 本周ETF整体净流出324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出123亿元,但环比有所改善。

- 货币型及商品型ETF均净流出,表现相对弱势。[page::15,16]

4.5 新基金发行


  • 本周发行新基金23只,份额239亿份,股票型基金占近70亿份。

- 新发行基金数量及规模均呈现活跃,显示市场资金活跃度提升。[page::16]

5. 博弈存量指标


  • 市场博弈存量指标持续攀升,现处正常上升区间,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 反映市场参与度提高和分歧加大,未来有望继续上升,看好后市走势。[page::17]

6. 扩散指标择时



6.1 ROC扩散指标


  • ROC指标于7月3日收盘发出金叉,多头信号确认,宣布长达4个月死叉周期结束。

- 近年来该指标发出的信号均具有较高跟随准确性,是中长期行情的重要判断依据。
  • 支撑当前牛市行情进一步发展。[page::18]


6.2 估值扩散指标


  • 估值扩散指标于5月21日翻多,信号预计持续至8月底,显示估值修复空间尚大。

- 历史上该指标发出的买卖信号均显示较好收益率和稳定性。
  • 当前两大扩散指标信号形成共振,增强短期牛市行情的信心。[page::19]


6.3 扩散指标介绍


  • 指标基于沪深300成分股特征比例构成,用于捕捉市场趋势及转折点。

- 回测显示,指标胜率达到82%,年化收益19.18%,最大回撤25.26%,表现优异。
  • 是市场择时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工具。[page::19,20]


7. 指数与风格分析



7.1 市值与风格表现


  • 中证100指数本周涨7.4%,累计涨幅4.15%,领先中证200、500和1000指数。

- 大盘价值风格表现占优,周涨幅均超过6%,明显强于成长风格。
  • 巨潮风格指数数据显示,大盘价值板块本周表现优于成长板块。[page::21]


7.2 四大板块成交额变化


  • 消费和金融板块成交占比上升,周期和成长板块成交占比下降。

- 消费分位上涨至65.64%、金融上升至86.86%,显示市场对大金融及消费关注度增强。
  • 周期和成长分位明显下降,反映资金配置偏向价值板块。[page::21,22]


7.3 申万行业成交额分析


  • 化工、通信、公用事业、纺织服装和机械设备行业成交较低(10%以下分位)。

- 非银金融和休闲服务行业成交活跃,处于80%以上历史高位分位。[page::22]

7.4 布林带技术指标


  • 沪深300、中证500与创业板指数布林带显示价格均明显高于20周均线,且成交量显著增加。

- 20日历史波动率分别在15.08%、10.49%和15.36%水平,波动适中。
  • 技术指标支持当前上涨趋势。[page::23,24]


8. 新股收益率监测



8.1 普通新股(不含科创板)


  • 6月平均新股开板收益率276.9%,较5月上涨78个百分点,表现强劲。

- 各账户打新年化收益率普遍低于3%,规模越大年化收益率越低,反映打新收益率逐步回落。
  • 7月打新收益率降至较低水平,提示打新市场可能趋于理性。[page::25,26]


8.2 科创板打新


  • 科创板企业数量有限,打新收益率整体较低,7月A类账户打新收益率仅0.06%。

- 各账户打新收益率逐月下降,显示科创板打新已趋向低收益状态。[page::26,27]

9. 风险提示


  • 海外市场波动风险: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可能传导至A股。

- 宏观数据及政策变化风险: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政策调整均可能影响市场表现。
  • 模型失效风险:依赖模型信号投资存在模型本身失效的可能。

报告强调需密切关注上述风险因素。[page::28]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大中小盘净值曲线与行业涨幅(图表页0)


  • 图示沪深300、中证100/200/500/1000等指数的历史净值走势,显示大盘股(沪深300、中证100)走势强于中小盘股。

- 本周及2020年以来累计涨幅均明显以大盘股居前,彰显大盘价值风格优异。
  • 表格数据对应本周大盘指数平均涨幅7.40%,中盘5.61%,小盘4.53%,反映风格偏好。[page::0]


2. 2014年上下半年行业涨跌幅对比(图表页7)


  • 2014年上半年高估值科技类表现强劲,低估值金融地产表现弱,而下半年风格逆转,低估值顺周期板块暴涨。

- 该图用于对比当前市场风格切换的可能性,展示2014年风格切换背后受政策面催化的特殊性。
  • 报告借此佐证认为当前市场缺乏类似政策催化,不足以支撑长期风格切换。[page::7]


3. 本周行业涨跌幅与估值(图表页8)


  • 横向对比各行业本周涨跌幅及对应市盈率。

- 低估值行业(银行、地产、采掘等)本周涨幅较高,且估值处于较低位置,符合价值回归逻辑。
  • 高估值行业(休闲服务、医药等)涨幅较低且估值较高,显示资金更多流向低估值风格。[page::8]


4. 金融地产行业估值处于20%分位数下(图表页9)


  • 图示申万行业PE的历史分位数,金融地产均低于20%分位,估值极低,存在明显修复空间。

- 沪深300估值扩散指标(图5)显示5月21日之后发出明确估值底部买入信号,且正处于加速阶段。
  • 预测估值修复行情将持续至8月底,验证板块强势合理性。[page::9]


5. 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变化(图7页)


  • 交易结算金额日均增至700亿左右,较牛市高峰(超过1000亿)仍有差距。

- 显示市场成交活跃但散户参与度有限,市场情绪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page::7]

6. 资金流向相关图表(北向资金、ETF资金等,图片页12-16)


  • 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且偏好金融、医药、新能源等板块。

- ETF资金整体净流出但局部资金仍追逐热点。
  • 杠杆资金(两融余额及交易额)显著提升,反映融资资金参与度上升。

- 新基金发行活跃,支持市场流动性环境宽松。[page::14-16]

7. 博弈存量指标(图19页)


  • 红线(博弈/存量)指标近期突破0.4上轨,显示市场博弈活跃度升高。

- 紫线代表上证综指,与博弈指标走势同步。
  • 该指标历史上与市场短中期走势相关性强,呈现活跃市场状态。[page::17]


8. 扩散指标及ROC指标(图20-23页)


  • 指标快速上涨,显示市场趋势向好。

- 历史回顾表明两指标发出买入信号后市场表现显著优于平均。
  • 共振信号增强了市场对中短期行情看多预期。[page::18-20]


9. 风格指数与成交占比(图24-26页)


  • 大盘价值指数本周涨幅最强,且成交占比继续提升。

- 申万一级行业成交额表明,资金热度分化,金融与休闲服务成交占比高,周期成长相对偏弱。
  • 布林带技术指标显示三大指数价格上行且成交稳定扩张,有技术上涨动能。[page::21-22]


10. 新股打新收益率(图30-36页)


  • 新股开板收益率大幅提升,显示首次上市表现强劲。

- 普通打新收益率存在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收益率越低。
  • 科创板打新收益率显著回落,7月份收益大幅下降至0.06%。

- 反映市场打新收益趋于理性,套利空间减小。[page::25-27]

四、估值分析



报告核心使用的估值方法是估值扩散指标模型,结合沪深300指数构成及行业估值分布计算:
  • 估值扩散指标基于市场和行业估值分布进行统计,捕捉估值是否处于底部或高位,通过信号判断买卖点。

- ROC模型反映涨跌幅扩散情况,辅助判断市场趋势反转。
  • 估值底部买入信号发出后,历史中8成以上胜率,年化收益近20%,最大回撤合理(25%)。

- 通过历史反复验证,模型发出的信号具备较高可靠性和时效性。
  • 敏感性分析间接体现为历史多次买卖信号的收益率波动,投资者可据此调整投资节奏和仓位管理。[page::19,20]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识别的风险:
  • 海外市场波动风险:全球疫情、地缘政治及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波动,对A股产生影响。

- 宏观经济和政策风险:经济数据不达预期或政策调整(货币、财政或监管)可能改变市场流动性和估值环境。
  • 模型失效风险:估值扩散指标及ROC模型为历史经验总结,未来市场结构变化可能使模型失效。

报告并未详细给出风险缓解方案,提示投资者需持续关注相关风险并谨慎配置资金。[page::28]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重点强调了大金融板块估值修复的合理性和短期强势,提醒长期来看成长板块依然占优,观点较为平衡,避免过度押注单一板块。

- 资金面分析较为详尽,但ETF流出、散户成交不足等信号显示市场参与度尚未完全释放,提示风险仍存。
  • 利用2014年作为风格切换的历史对比具有示范价值,但2020年宏观背景和政策环境仍有差异,复制历史的准确性有限。

- 报告较少提及全球疫情及中美关系对市场潜在冲击,可能存在信息不全面的隐忧。
  • 新股打新收益率持续降低,反映市场套利空间减少,投资者需要更多关注内生成长和收益质量。

- 风险部分简略,未深究政策转向的可能性及其对估值修复的冲击,投资者需自我补充此类风险考虑。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多维度数据与模型分析,确认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估值修复阶段,尤其是低估值金融地产板块表现强劲,估值分位处于历史低位,具有较大修复空间。资金面数据显示,虽然大金融板块反弹显著,但增量资金流入不足,市场参与度提升仍在过程中。

两大核心技术指标——估值扩散指标与ROC扩散指标——近期共振发出买入信号,提示市场已进入“小牛市”行情,估值修复动力将持续至8月底。历史数据和经验表明,指标胜率较高,投资者可据此增强信心。

行业配置上,报告建议阶段性重点关注大金融板块的复苏行情,同时不忽视成长和消费板块的持续强势,兼顾短中长期投资机会。大盘价值风格明显占优,资金流向和成交活跃度的变化亦印证此趋势。

基金发行活跃和杠杆资金增长体现市场资金面整体改善,但ETF净流出和散户参与不足提示尚需警惕市场转向的潜在风险。新股打新表现已趋于理性,套利收益有限,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和估值的有效结合。

总之,报告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当前非长期风格切换阶段,而是估值修复驱动的小牛市行情,投资者应顺势而为,重点关注大金融板块估值修复和成长消费板块的持续强势,同时严控政策及外部风险。

---

附:部分关键图表展示



大中小盘净值曲线与本周涨幅示意




2014年上下半年行业涨跌幅对比




本周各行业涨跌幅及估值




金融地产行业估值历史分位数及估值扩散指标





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变化




ROC扩散指标及估值扩散指标走势图





大盘价值风格净值曲线




四大板块成交占比变化




新股开板收益率统计




---

以上为东北证券双重信号叠加小牛市强化报告的详细全面分析,涵盖了全部关键数据、论点、模型运用及风险提示,力求为投资者提供专业且深入的市场判断依据。[page::0-29]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