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ORIAL EXCLUSION CRITERIA IN THE MARXIST ANALYSIS OF THE AVERAGE RATE OF PROFIT: THE UNITED STATES CASE (1960-2020)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了美国经济部门纳入平均利润率计算的排除准则,强调区分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劳动、资本循环中的部门位置及其剩余价值产出关系。通过多种先进时序滤波方法与17种单位根检验,验证了该准则的理论内部一致性,显示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平均利润率呈长期下降趋势。进一步运用主成分分析、广义线性回归、动态因子自回归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验证了准则的客观一致性,结果表明排除准则有效去除非生产性劳动部门,实现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 [page::0][page::1][page::2][page::8][page::10][page::15][page::19][page::20][page::24][page::29]
速读内容
- 研究目标与基础理论 [page::0][page::1]:
- 明确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哪些经济活动应纳入美国1960-2020年平均利润率(ARoP)计算。
- 强调理论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部门(如金融、政府、贸易等)应排除,保障方法论统一性。

- 传统计算中未作此严格区分,导致利润率高估或低估,影响资本积累动力学的准确反映。
- 排除标准构建及部门分类 [page::2][page::3][page::4][page::8][page::9]:
- 排除纯流通领域(商业、金融)、政府及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活动。
- 对服务行业进行详细划分,考虑其在资本循环中的地位及对剩余价值的贡献。
- 表1详列美国各产业部门的纳入(1)与排除(0)决策:
| Industry | Include (1) or Exclude (0) |
|-------------------------------|----------------------------|
| Farms | 1 |
| Forestry, fishing | 1 |
| Oil and gas extraction | 1 |
| ... | ... |
| Wholesale trade | 0 |
| Retail trade | 0 |
| Transportation | 0 |
| Warehousing and storage | 1 |
| Finance and insurance | 0 |
| Real estate | 0 |
|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ervices | 1 |
| Health c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 | 0 |
| Federal general government | 0 |
- 长期ARoP趋势滤波分析 [page::7][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 采用Daubechies小波、经验模态分解(EMD)、隐状态Hodrick-Prescott滤波等方法剥离时间序列噪声,实现净ARoP趋势提取。




- 多滤波方法均显示长期下降趋势,非参数EMD滤波下降趋势最明显,HP滤波受参数设定影响较大。
- 统计单位根检验 [page::19]:
- 17种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表明时间序列非平稳,证明ARoP变量存在显著长期趋势。
- 部分平稳性检测性能较差的检验结果不影响整体结论。
- 计量经济统计检验 [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page::25][page::26][page::27]:
- 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主要因素解释70%-90%方差,剔除的部门对整体波动贡献低。



- 广义线性回归(GLM)结合后退法剔除非重点部门,结果与理论标准一致,验证模型拟合优异。
- 动态因子自回归模型(DFM)的拟合优度高,提供时间序列及因子估计,支持所提排除标准。



- 研究结论 [page::28][page::29]:
- 提出并验证了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门排除准则,有效识别出生产性部门,体现了内部理论一致性和外部解释力。
- 结果揭示美国1960至2020年净平均利润率呈长期下降趋势,符合马克思理论预期。
- 此准则对其他资本主义经济体及剩余价值相关经济分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SECTORIAL EXCLUSION CRITERIA IN THE MARXIST ANALYSIS OF THE AVERAGE RATE OF PROFIT: THE UNITED STATES CASE (1960-2020)
- 作者:José Mauricio Gómez Julián
- 发布机构:无明确指示,推测为学术研究论文
- 发布时间:不详,但至少含有2023年文献引用,内容涵盖1960-2020年美国经济数据分析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美国经济部门在平均利润率计算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不同部门在利润率动态中的作用,采用先进统计与计量方法对1960-2020年美国部门性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
核心论点与目标:
作者提出,长期估算马克思主义平均利润率(ARoP)时,缺乏理论上统一规范来决定应包含或排除的经济部门,这种方法学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利润率的高估或低估,从而扭曲资本积累动态的反映。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中“生产性劳动”的定义、资本循环位置和剩余价值生产关系,构建了一套明确的部门纳入排除判据,并通过多种时序分解滤波器及统计分析方法验证其理论内在一致性和外在客观一致性,以美国1960-2020年部门数据为实证对象,检验并支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平均利润率长期趋势的核心理论假设。
总体目标是解决当前文献普遍忽视的选择性纳入标准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利润率及资本主义经济分析建立标准化和科学的方法学基础,以促进利润率研究的可比性、准确性与理论深度。报告没有针对单一公司的投资评级或目标价,而是在宏观经济和理论分析框架下提供重要方法论贡献。 [page::0,1,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引言
- 关键内容:
报告从1984年Shaikh和Ochoa的先驱研究谈起,指出现有关于平均利润率及生产价格的研究基本采用未经细化的“简单马克思主义计算法”(nMc),即直接将全部部门利润(包括固定资产和中间消费)与全部劳动报酬相加计算利润率,未对生产性与非生产性部门做理论区分。作者强调,这一做法导致纳入部门间差异不明,进而引发利润率估计的偏误,致使长期利润率曲线缺乏内在理论支撑和方法学统一。通过回顾不同计算方式呈现的利润率走势(见图1),强调缺乏理论性标准导致不同研究结果之间显著差异。
- 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通过技术竞争与跨部门资本流动生成趋同的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理论也与之相关联。剖析利润率需要排除那些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即非生产性劳动部门或非资本主义生产部门。
- 数据与图表:
图1展示了美国总经济体及非金融企业部门在1960-2020年期间采用不同加权与不加权净毛利润率测算的长期趋势。图中多条曲线显示总体利润率无明显长期下降趋势,反映不同计算方法未能体现马克思理论预期的利润率下降,暗示部门选择的重要性。
- 总结:
引言明确了研究缺口和切入点——构建科学合理的部门纳入/排除准则以减少利润率估计偏差,并为后续分析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page::0,1]
---
2. 理论与方法论构建(Section II)
II.I 一般性原则
- 内容:
研究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部门纳入排除的标准,依托部门与剩余价值生成及资本循环的关系;其次验证这些标准的理论内在一致性,确认剔除非生产部门后计算得到的利润率是否呈现长期下降趋势。
- 方法选择:
使用三种最新经济时间序列分解滤波器(Daubechies小波变换、经验模态分解、Hodrick-Prescott内嵌模型),以及多种单位根检验确认数据性质,确保趋势提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预测平均利润率长期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的实证体现将验证方法论的内在一致性。
- 小结:
作者强调理论创新与严格统计检验结合,系统构建部门排除标准和利润率趋势提取框架。[page::2-3,7]
II.II 建立排除标准
- 内容摘要: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性劳动”与“剩余价值生产”定义,区分生产性资本主义部门、非资本主义部门(无资本积累目的)和非生产性部门(只进行剩余价值再分配如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政府)。
- 排除原因详述:(主要基于Marx《资本论》)
1) 商业和金融部门属于流通部门,仅仅负责价值的转移、实现,没有创造新价值。
2) 政府部门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不对应资本主义竞争逻辑。
3) 服务部门多样,有生产价值的,也有仅为生产提供辅助的,还有不在资本循环体系中的,应分别对待。
- 对服务业的深入解析:
由于现代统计中“服务业”广泛聚合,经济活动差异大,需从资本循环位置及是否直接或间接参与剩余价值生产判断其是否生产性劳动。比如运输的纯粹运输不创造新价值,而专业技术服务和教育的某些成分则支持剩余价值生成。
- 生产与非生产性消费:
形象地定义了生产性消费用于资本再生产(资本循环中的手段),非生产性消费则为个人享用(资本循环外),强调消费形式对应的劳动性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劳动)。
- 资本周转与有机构成的考虑:
通过利润率差异可隐含考虑资本周转周期和有机构成差异,支持整体利润率趋同。
- 本节结论:
阐明排除商业、金融、房地产、政府及某些服务的理论理由,强调以剩余价值生成的直接或辅助角色作为部门 纳入标准。[page::3-6]
II.III 统计滤波器的必要性
- 问题阐述:
经济时间序列中的噪声、季节性波动等干扰,需要科学滤波技术去除噪声,提取长期趋势。
- 所用滤波方法简述:
1) Daubechies小波变换(弱非对称,适合多尺度趋势分解)
2) 经验模态分解(非参数,适合非线性非平稳数据)
3) Hodrick-Prescott滤波内嵌于未观测分量模型(参数化平滑趋势提取)
- 季节性检查与滤波类型:
基于波动周期(Juglar周期约9-10年)分割样本进行季节性稳定性分析,证实时间序列季节波动基本稳定,为使用加法型滤波器提供统计学依据。
- 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现象与本质,强调经济本质被复杂周期与随机扰动掩盖,滤波揭示趋势是必要的认识论方法。
- 小结:
综合理论与统计方法阐明采用先进滤波提取意义重大且必要。[page::7-8]
---
3. 结果部分(Section III)
III.I 排除标准应用与部门分类
- 数据来源:
美国经济分析局(BEA)1960-2020年部门数据,在不同时间段部门划分存在变动,故需统一标准化分类以第一周期(1960)为基准。
- 部门分类表(表1,续表):
列举约47个部门,标记是否包含进计算(1表示包含,0表示排除)。主要生产性部门包括农林牧渔、采矿(含石油和其他)、制造业各细分领域、公共事业(电力、燃气、水务)、部分服务业(仓储、信息、专业科学技术、管理、行政、教育、艺术娱乐、住宿餐饮等)。被排除的典型为批发零售、运输(纯流通)、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医疗、政府部门。
- 混合部门处理:
对于涉及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混合成分的部门,采取实质性判据并结合部门细分内容决定是否计入。
- 图2(利润率走势):
图示严格按照上述计入标准计算的美国1960-2020年马克思主义平均利润率,显示净利润率在长期出现下降趋势,明显低于无差别计算的利润率水平,表明严格排除非生产性部门后的利润率动态更符合马克思理论。该图支持排除标准的应用价值。
- 部门分析说明:
对容易产生争议的部门如公共事业、仓储、专业科学服务、教育及行政废物管理等,结合美国官方经济分类(OMB 2022)详细论述其业务性质及剩余价值生产角色,确认符合纳入的原则。
- 小结:
报告通过深入经济统计分类,合理筛选部门,建立了符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利润率部门构成体系。[page::8-12]
III.II 季节性分析(Table 2 & Figure 3)
- 目的:
验证时间序列季节性成分是否稳定,以支持加法滤波方法的合理性。
- 方法:
利用傅里叶变换及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9年窗的周期性特征。
- 结果:
季节性主要集中在5年和10年周期,变化平稳无明显趋势变异,支持滤波方法中趋势与波动分离的基础假设。
- 结论:
综上季节性恒定与滤波适用性的统计支持明确。[page::12-14]
III.III 计量经济学分析
III.III.I 平均利润率计算方法论
- 利润率定义为部门盈余与资本投入总额比率的加权平均。
- 资本存量和中间投入缺乏部门细化数据,假设资本参与比例于总资本一致,与投资组合变化缓慢假设对应。
- 权重基于生产性部门资本总量,资本及中间消费依赖总经济数据。
III.III.II~IV 滤波趋势分析
- 三种滤波方法应用于利润率数据提取趋势,分别是:
- Daubechies小波(图4),显示利润率净值趋势具周期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 经验模态分解(图6),确认趋势波动幅度和周期,公益明确下降通道。
- Hodrick-Prescott内嵌模型(图7-8),趋势大致相符,具有噪声平滑功能,趋势下滑迹象明显。
- 各滤波结果互为验证,增强了趋势结论可信性。
III.III.V 单位根检验(Table 3)
- 使用ADF、ERS、KPSS、Phillips-Perron多种单位根检验,整体结果显示净利润率序列非平稳,意味存在长期趋势。
- 非平稳性支持利润率长期变动的趋势假设,同时符合理论预期。
III.III.VI PCA与SVD分析(图9-11,表4)
- 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奇异值分解(SVD)降维,确定主要变量维度及其贡献。
- 47个部门中部分被排除的部门在主要主成分中贡献较低,验证了排除标准的合理性。
- 统计分布拟合显示奇异值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表明主要利润动态由少数成分主导。
III.III.VIII 回归及动态因子模型(表5-6,图12-13)
- 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结合AIC标准进行变量自动剔除,筛除不显著部门与变量。
- 动态因子模型(DFM)进一步刻画数据结构与时间动态,拟合度高,残差分析显示模型稳健。
- 排除部门在多个模型中均贡献低,强化了先前基于理论所做的统一标准。
综合滤波趋势比较(图14)
- 综合比较PCA、回归、DFM所得利润率趋势滤波结果,大多呈现长期下降趋势,唯HP滤波在少数组合下结果偏差,说明算法及参数敏感性。
- 经验模态分解(EMD)作为非参数滤波显示最显著的下降趋势,理论和统计双重验证。
综上,排除非生产性部门的利润率序列在统计意义上显示符合马克思理论的下降趋势,论证了排除标准的科学性和理论标度上的一致性。[page::14-2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美国总经济体及非金融企业平均利润率变动(1960-2020)[page::1]
- 显示多条基于不同计算方法(净/毛利加权或不加权)利润率曲线,均未表现明显的长期利润率下降,特别是整体经济体与企业非金融部门的利润率差异明显。
- 说明无差别计算下利润率动态复杂,标准不统一导致结论差异。
图2:基于马克思主义部门纳入标准计算的美国利润率走势(1960-2020)[page::10]
- 应用理论排除标准后净利润率趋势显示出明显下滑,股权披露更为平稳且实际。
- 指示合理部门拆分对利润率分析的重要性。
表1:详细部门纳入(1)与排除(0)列表[page::8-9]
- 精确列举47部门的归属分类,表格数据详细而有说服力。
- 绝大多数工业制造、基础材料、公用事业、专业技术服务等纳入,批发零售及金融、房地产、公务员及医疗社保明显排除。
表3:多种单位根检验结果[page::19]
- 多数检验未拒绝序列含单位根假设,确认利润率序列非平稳、存在趋势成分。
图4、6、7:三种滤波趋势图示[page::15,16,17]
- 不同方法趋势形态类似,均呈现波动中趋降态势。
- EMD与DW方法趋势波动较大而敏锐,HP平滑趋势更为稳健。
图9-11:PCA分析 scree plot 及主成分相关性热图[page::20-21]
- 第一主成分解释超过50%方差,后续主成分递减,整体维数可控。
- 主成分之间相关性接近零,表明较好线性独立性。
- 主成分贡献较好的部门得以保留,排除部门对主成分贡献较少。
图12-13:动态因子模型DFM拟合图及$\boldsymbol{R}^2$拟合结果[page::25-26]
- 多达20个因子拟合,指标中位数与均值接近,说明模型拟合合理。
- $\boldsymbol{R}^2$分布接近正态,滤除未解释随机扰动。
图14:不同方法滤波后利润率趋势对比[page::27]
- 绝大多数滤波方法趋势证实利润率长期下降,唯HP滤波少数情况存在差异。
- 各方法相互印证理论趋势的稳健性。
---
四、估值分析
该报告属于宏观理论与计量方法研究,非企业个股估值报告,故无传统财务估值模型的使用描述,例如DCF、P/E或EV/EBITDA等。其核心估值方式即为 Marx主义平均利润率(ARoP)计算,理论地反映资本总体盈利能力及剩余价值率。
- ARoP估算基于分部门利润与资本投入比值计算,再通过权重汇总。
- 观察其长期动态趋势作为资本主义盈利率的“估值”指标。
- 应用多滤波技术剖析趋势,辅助统计学方法(单位根检验、PCA、GLM回归、动态因子模型)评估结果韧性与内外一致性。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并未专门设立风险章节,但隐含风险因素解析包括:
- 部门分类风险:由于经济部门融合性增强,混合部门判定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利润率计算精度。
- 数据质量与假设风险:资本存量和中间投入数据缺乏细分,依赖比例假设,存在误差传播风险。
- 统计模型局限性:滤波模型和单位根测试受小样本、参数设置敏感,可能影响趋势推断。
- 理论假设风险:马克思主义基本假设如剩余价值生产定义、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普适性在现实经济复杂性中可能不是绝对适用。
- 时间跨度风险:1960-2020年经济结构变迁复杂,外部冲击(如金融危机、全球化)未在模型中充分体现。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本报告坚守马克思主义框架,侧重理论一致性验证,但或存在以下潜在局限:
- 纯理论导向可能忽视非传统资本循环和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对剩余价值分配的新影响。
- 部门划分高度依赖官方分类,实际经济活动多样,难以确保排除与纳入的绝对准确。
- 滤波方法参数与模型选择主观性稍显,特别是HP滤波对参数敏感,对趋势估计带来不确定。
- 计量方法众多但核心资本形成与利润率动态的因果机制未进一步揭示,重点是统计趋势呈现而非机制解构。
- 报告数据与论证基本自洽,内部没有明显矛盾,但对某些混合型部门的处理略显简化。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针对长期估计美国平均利润率中部门选择问题进行了系统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通过对1960-2020年美国经济部门数据的统一标准归类,明确将商业、金融、房地产、政府及部分服务业排除在计算之外,仅采纳直接生产剩余价值及其必备辅助部门,确保利润率计算的理论纯粹性和方法科学性。
借助三种当前先进的趋势滤波技术及17种单位根测试,作者发现按以上排除标准计算的马克思主义平均利润率(net)呈现长期显著下降趋势,与马克思理论中利润率趋降的假设高度吻合,从理论和计量学层面体现了方法的内在一致性。多重统计检验(PCA、GLM回归与动态因子模型)确认了排除部门对整体利润率动态影响有限,进一步验证其客观有效性。
关键图表体现:
- 图1与图2对比突出未分类与精准排除部门后利润率走势的显著差异,验证部门划分对利润率测算结果重要性。
- 多滤波趋势图(图4、6、7、14)显示趋势降幅明显且稳定,特别是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效果最佳,非参数特质提升趋势发现可靠性。
- 单位根结果支持利润率非平稳存在趋势的性质基础。
- PCA与动态因子模型揭示主要的利润率驱动部门及其相互关系,排除标准得到统计学支持。
本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也为资本主义国家利润率研究提供了可复制概念框架,建议今后对其他资本主义经济体进行类似标准化分析以验证方法普适性。此外,对于混合或新兴服务部门的划分还需深化研究,以提高对现代经济复杂性的处理能力。
综上,作者成功构建并验证了一个具备较高理论深度、统计效能及现实可应用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部门纳入排除标准,为资本主义长期利润率研究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page::28-29,27,14-18]
---
综述
本报告在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经济理论框架下,针对美国1960-2020年经济部门的划分,科学地界定了哪些部门应纳入利润率计算,以期消除当前实证研究中因部门选择不统一带来的估计偏误。通过高水平的计量经济学工具和信号滤波技术,实证展示了纳入标准下利润率的长期下降趋势,与马克思关于利润率趋降的基本理论假设相符。主成分分析及动态因子模型进一步印证了所排除部门对整体趋势无显著贡献,彰显指标设计的合理性。该研究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利润率测算方法上的重要空白,提升了相关研究的科学性与解释力。
以上结果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计量方法,也为未来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利润率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了方法论范式,具备广泛学术及实际应用价值。
---
(本文严格基于所提供报告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所有结论及分析均有据可依并标明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