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跟踪(20221121-20221125)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逐笔成交数据构建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与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两大指标,跟踪了个股、宽基指数、行业及ETF的大额买入和资金流向。结果显示,部分个股如高乐股份、农业银行等在近五日内体现出明显大额买入信号,行业方面银行、综合金融和房地产等板块资金流动活跃,ETF也呈现资金集中趋势。报告通过详实数据揭示短期资金偏好,为微观投资行为捕捉提供参考,提示需关注因子失效及市场风险。[page::0][page::3][page::4][page::5]

速读内容


个股大额买入与净主动买入监测 [page::0][page::3]


| 排序 | WIND代码 | 股票名称 |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 | 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 |
|------|------------|------------|--------------------|--------------------|
| 1 | 002348.SZ | 高乐股份 | 92.3% | - |
| 2 | 601288.SH | 农业银行 | - | 30.5% |
| 3 | 601988.SH | 中国银行 | - | 24.4% |
| 4 | 002795.SZ | 永和智控 | 89.5% | - |
| 5 | 601000.SH | 唐山港 | - | 23.8% |
  • 高乐股份和永和智控等个股在近5日的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处于市场前列,表明短期内资金显著流入。

-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个股显示出净主动买入显著,反映机构投资者偏好。[page::3]

宽基指数及行业资金流向特征 [page::4]


  • 上证50与沪深300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及净主动买入占比较高,指数资金流动较为积极。

- 行业资金流入集中于银行(大买单82.0%,净主动30.4%)、综合金融、房地产及建筑行业,显示资金重视金融及地产板块。
  • 某些行业如电子、通信、计算机呈现净主动买入为负,可能短期内资金流出。[page::4]


ETF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表现 [page::5]


| 排序 | WIND代码 | ETF名称 |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 | 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 |
|-------|------------|----------------------|--------------------|--------------------|
| 1 | 159629.SZ | 富国中证1000ETF | 95.1% | - |
| 2 | 510880.SH | 华泰柏瑞红利ETF | 88.0% | 15.9% |
| 3 | 512800.SH | 华宝中证银行ETF | 88.5% | 14.6% |
| 4 | 159922.SZ | 嘉实中证500ETF | 89.7% | 8.9% |
| 5 | 510330.SH | 华夏沪深300ETF | - | 7.7% |
  • 中证1000系列ETF及银行、红利主题ETF活跃度高,说明资金青睐中小盘及金融红利相关标的。

- 净主动买入较高的ETF多数为银行和红利主题,反映机构较为积极介入此类标的。[page::5]

重要风险提示 [page::0][page::5]

  • 因子失效风险:历史指标在未来可能失效。

- 模型误设风险:指标构建过程存在假设不准确风险。
  • 市场系统性风险:市场整体波动带来的风险不可忽视。


深度阅读

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跟踪报告详解分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跟踪(20221121-20221125)》
发布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TI)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下旬(具体跟踪期限为2022年11月21日至11月25日)
主题:该报告围绕证券市场的大额买入行为及资金流向,利用交易逐笔成交数据,构建了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与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两类指标,对个股、宽基指数、行业以及ETF进行监测和分析。
作者:海通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分析师署名包含袁林青、张耿宇等。

核心论点与目标信息
报告基于此前研究验证:大额买入或资金净流入较高的证券在后续表现通常优于其他证券。因此,通过交易数据微观结构的解码,构建反映资金动向的指标,用以捕捉市场资金流向和投资者行为,从而辅助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报告分别列出了过去五日内(20221121-20221125)个股、宽基指数、行业和ETF的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及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排行,揭示资金倾向和热点板块。风险提示中强调了因子失效、模型误设和市场系统性风险。[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跟踪指标计算说明(第1节)



关键论点与内容
本节明确报告监控的两个核心指标:
  •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以逐笔成交中挂单的买卖序号还原为买卖单,筛选“单量较大”的大单,然后计算这些大买单的成交总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的比例。此指标代表了市场或机构大额买入力度,反映大资金的买入行为。

- 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基于逐笔成交的“买卖标志”判断每笔成交是主动买入还是主动卖出,计算两者差额得到净主动买入额,再与总成交额作比。该指标衡量投资者净买入力量,是一个反映投资者积极买入意愿的信号。

逻辑与假设
两指标分别从大资金(机构主导)与投资者主动行为两个维度,对资金流向进行量化。指标以5日均值统计,体现趋势持续性。报告假设大买单和净主动买入本质上影响股价中长期表现,且通过时序分位数(百分比等级)辅助判断当前买入强弱在历史区间中的位置。

---

2.2 个股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跟踪(第2节)



数据与信息
  • 表1(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前10个股)显示“高乐股份”以92.3%的大买单成交占比位列第一,后续“永和智控”、“正元地信”等紧随其后,指标均高达88%以上,时序分位数均大于98%,说明这些股票近五天的大买单买入力极其显著,处于历史高位。

- 表2(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前10个股)则以“农业银行”(30.5%)领跑,紧接着“中国银行”、“唐山港”等金融及资源类股,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均超过20%,且时序分位数均在98%以上,证明这些股票近期获得了强烈的投资者主动买入力度。

含义与推断
两表反映资金关注的个股存在一定差异:大买单偏向高买入力的“小市值或成长股”(如高乐股份),净主动买入偏向金融、基建、资源类蓝筹股(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体现机构与散户行为的差异。高时序分位数表明当前资金流输入强,在投资选股上具备较高参考价值。

---

2.3 宽基指数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跟踪(第3节)



表3数据及解读

| 指数 |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 5日均值 |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分位数 | 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 5日均值 | 净主动买入金额分位数 |
|--------------|----------------------------|--------------------------|----------------------------|----------------------|
| 上证指数 | 74.2% | 43.4% | -0.1% | 54.1% |
| 上证50 | 74.6% | 79.9% | 9.6% | 75.0% |
| 沪深300 | 73.0% | 89.3% | 4.2% | 84.0% |
| 中证500 | 73.4% | 27.9% | -2.5% | 31.1% |
| 创业板指 | 68.4% | 59.0% | -5.2% | 81.6% |

解读
  • 上证50和沪深300呈现较高的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分位数(80%以上),且净主动买入均为正且处于高位分位,显示大资金及主动买方均对权重蓝筹存在较强兴趣。

- 然而,上证指数净主动买入轻微为负,可能受中小盘股和非权重成分拖累。
  • 创业板、小盘指数(中证500、创业板指)大买单占比虽不低,但净主动买入金额为负,反映短期市值较小板块资金主动买入动力不足。


这一数据揭示当前市场资金倾向更青睐大型蓝筹股,符合市场风险偏好相对谨慎的环境。[page::3][page::4]

---

2.4 行业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跟踪(第4节)



表4主要数据段摘要

| 行业 |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5日均) | 大买单成交金额分位数 | 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5日均) | 净主动买入金额分位数 |
|------------------|-----------------------------|-----------------------|------------------------------|-----------------------|
| 银行 | 82.0% | 88.1% | 30.4% | 73.4% |
| 综合金融 | 82.4% | 55.3% | 6.3% | 52.0% |
| 房地产 | 80.9% | 22.1% | 9.6% | 13.9% |
| 建筑 | 80.2% | 86.1% | 9.2% | 88.5% |
| 石油石化 | 79.9% | 17.6% | 8.3% | 37.3% |
| 煤炭 | 79.4% | 32.0% | 12.3% | 40.6% |

解读
  • 银行业显示大买单占比与净主动买入均处于高位,资金持续买入力度强,符合当前资金青睐金融蓝筹大趋势。

- 综合金融、房地产、建筑行业大买单偏强,但净主动买入分位数较低或中等,显示资金介入程度不一。
  • 资源与周期板块(石油石化、煤炭)大买单高,但净主动买入略微偏弱,或暗示短线获利了结或波动性较大。

- 部分制造业及成长行业如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净主动买入普遍为负,尽管部分有较高的大买单占比,显示部分行业资金偏离,可能反映投资者选择性差异。

总体表现为银行和建筑等传统蓝筹及周期行业资金活跃,而高科技和成长板块资金流入偏弱,反映市场偏好风险偏好降低的现象。[page::4]

---

2.5 ETF 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跟踪(第5节)



表5(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前10 ETF)
榜单前列ETF多为中证1000指数相关产品,如“富国中证1000ETF”(95.1%)、“华夏中证1000ETF”(92.5%)等均显示极高大买单比例,标明投资者偏好小盘及中盘成长标的。50ETF中的“南方中证500ETF”与“南方中证1000ETF”也名列前茅。部分ETF因上市时间较短,其时序分位数未充分量化。

表6(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前10 ETF)
“华泰柏瑞红利ETF”(15.9%)及“华宝中证银行ETF”(14.6%)净主动买入明显领跑,说明该类红利及银行主题ETF近期资金流入显著,体现为市场资金追求稳定收益和金融板块投资。嘉实中证500ETF、华夏沪深300ETF等宽基ETF也在榜单中,反映市场对于核心指数的认可。

联动解读
ETF大买单与净主动买入表明不同投资者群体的行为及偏好:
  • 大买单贵在小中盘指数ETF受关注,可能涉及机构布局未来成长板块。

- 净主动买入偏好金融红利与大盘指数ETF,显示投资者对稳健蓝筹的持续需求。

此种分化显示市场投资策略存在明显分层,资金流向表现复杂。[page::5]

---

2.6 风险提示(第6节)



报告简洁提出三大风险:
  • 因子失效风险:基于历史回测建立的跟踪指标可能在未来失效,无法持续反映资金行为。

- 模型误设风险:模型算法或者数据采集方式可能存在设计缺陷,导致资金流向判断偏误。
  • 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可控的宏观或政策冲击可能导致整体市场波动,资金流向指标的参考价值降低。


整体风险提示简明但覆盖了数据及应用两个层面的核心风险,提醒用户理性使用指标,不应过度依赖单一模型判断。[page::0][page::5]

---

3. 图表深度解读



表1: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前10股票列表


  • 该表列出了2022年11月21日至25日期间,全市场大买单成交金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例最高的10只股票,最高达到92.3%(高乐股份),最低87.5%(茂业商业)。

- "时序分位数"显示当前指标值在历史区间的百分位排名,均保持在约98%以上,说明该时间段的资金买入力度远超历史大部分时期。

故事线:资金高度集中的股票明确,表明大资金选择这些标的作为重点布局对象,提示投资者关注这些个股近期潜力或热点。

表2: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前10股票列表


  • 列出净主动买入金额(主动买入成交额减去主动卖出成交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的比例及分位数。

- 农业银行以30.5%的净买入比例领先,且分位数为99.6%,表现极其抢眼,反映制度性资金偏好和投资者主动买入力度强烈。
  • 其后以中国银行、唐山港等稳健蓝筹和资源股占比高,象征资金对防御与价值行业偏好增强。


表3:宽基指数资金流向


  • 上证50与沪深300的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和净主动买入均居前,表示大资金对蓝筹权重股的买入力较强。
  • 创业板和中证500尽管大买单占比处于一定水平,净主动买入为负,资金买入力受限。展示市场对成长板块谨慎心态。


表4:中信一级行业资金流向


  • 银行业资金流输入明显,净主动买入达30.4%,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显示资金青睐银行股。
  • 建筑、房地产行业大买单占比高,资金买入力较强,反映行业受到关注。
  • 高端制造及新经济板块如计算机、通信、电子普遍净主动买入指标为负,投资者短期观望态度明显。


表5&6:ETF资金流向


  • 表5显示中证1000等小盘指数ETF受大资金追捧,表6显示金融红利ETF及中证银行ETF净主动买入力最大,反映机构和散户资金关注点不完全重合。
  • 部分ETF因上市时间短,数据时序分位数不能量化,需综合解读。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具体的股票估值或指数估值模型,如DCF或市盈率倍数法等,也未给出目标价或评级提示。报告聚焦于资金流向的指标监测和排名分析,属于量化交易信号或资金面分析范畴,不包含传统估值方法论述。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仅简要列出风险点:
  • 因子失效风险:提示大买单及净主动买入等指标基于历史表现,未来可能失效,提醒投资者和用户不得完全逻辑依赖。
  • 模型误设风险:可能包括逐笔成交数据还原买卖单过程中识别误差,或指标计算逻辑的不完善。
  • 市场系统性风险:如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等非模型可控因素可能影响市场整体流动性和资金行为。


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策略,仅提示风险存在,提示投资者需结合多维因素理性判断。[page::0][page::5]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的指标设计侧重于“成交金额占比”和“净主动买入”,但对买卖双方的行为动机、资金主体(机构或散户)和资金来源并无区分,存在隐性假设市场参与者行为同质。
  • 部分指标“时序分位数”反映历史极端情况,但对于新上市ETF的“上市时间过短”导致分位数缺失,反映指标在样本覆盖上的局限。
  • 行业与个股数据中存在大买单占比与净主动买入分布不一致的情况,比如部分成长性行业大买单高但净主动买入为负,提示资金流向的解读需要结合多指标和市场环境,单一指标推断存在偏误可能。
  • 缺乏估值及价格走势结合分析,指标提供的是资金行为维度的观察,需结合技术面及基本面进一步验证。
  • 报告数据均基于Wind及HTI数据,未对数据质量及潜在遗漏风险作深入披露。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借助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及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两指标,详尽追踪了2022年11月21日至25日期间的资金流向特征。主要发现包括:
  • 个股层面,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高排名股票多为成长及小市值股,净主动买入排名则多为金融及资源类蓝筹,显示资金在机构与散户偏好上的明显差异。

- 宽基指数资金流向显示大资金对蓝筹权重指数持积极买入态度,创业板和中小盘指数的资金买入力度相对弱,反映市场整体偏好稳健资产。
  • 行业层面,银行业及建筑行业资金介入力度强,资源周期股资金流出入不一,成长板块资金呈现净主动卖出状态,表明市场短期风险偏好转向周期防御类资产。

- ETF层面,小盘指数ETF受机构大买单青睐,金融红利及银行ETF净主动买入力度突出,反映不同资金的策略分化。
  • 报告风险提示明确,指明因子可能失效及模型不完善风险,提醒使用者谨慎审视指标信号。


整体来看,报告明确表明近期市场资金偏好仍聚焦于金融蓝筹及防御类资产,成长股资金活跃度显著下降。大买单与净主动买入的双重指标为捕捉资金趋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微观视角,投资者可据此调整持仓策略,但仍需结合多维度分析避开指标失效风险。

---

参考图片


  • 表1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前10股票列表(20221121-20221125)


  • 表2 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前10股票列表(20221121-20221125)


  • 表3 宽基指数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20221121-20221125)


  • 表4 中信一级行业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20221121-20221125)


  • 表5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前10 ETF 列表(20221121-20221125)


  • 表6 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前10 ETF 列表(20221121-20221125)



---

(全文基于报告全文内容逐段分析,引用页码标注于末尾)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