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建议关注价值ETF、金融科技ETF、银行ETF、科技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等产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6月底基于宏观经济周期、多因子(估值、基本面业绩、分析师预期、资金流、动量延续性)构建的指数产品轮动策略,并结合华宝基金指数产品,提出7月重点关注价值ETF、金融科技ETF、银行ETF、科技ETF与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等,显示轮动组合长期具备显著超额收益和风险优势[page::0][page::18][page::19]。

速读内容


1. ETF市场规模及产品丰富度持续提升[page::1][page::2]


  • 2025年Q1国内指数基金规模合计约51925亿元,ETF占比70.55%,达到36634亿元,产品数量超过1095只。

- 宽基、行业、主题、跨境ETF等多类别快速扩张,为资产配置提供丰富产品体系。

2. 结合宏观经济周期与多因子构建指数产品轮动策略[page::4][page::5]


  • 采用“货币+信用”周期模型划分宏观环境,基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M2及社会融资增速确定货币信用周期阶段。

- 多因子包括估值(PE、PEG)、基本面业绩改善、分析师预期、资金流、动量延续性等,覆盖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因子。

3. 估值因子动态择时表现[page::6][page::7]


  • 宽货币宽信用环境下,估值分位数因子表现优异,高估值行业具备较好表现。

- 在其他货币信用周期,PEG因子区分能力更强。
  • 根据环境智能选择估值因子,实现更优行业分化和收益表现。


4. 基本面、分析师预期、资金流、动量因子的构建及表现[page::9][page::12][page::15][page::17]





  • 基本面业绩改善因子通过ROE、净利润环比同比等标准化指标构建,多空组合年化收益约10%以上。

- 分析师预期因子覆盖净利润、ROE、营业收入、EPS等,滚动变动率表现出较高解释力和信息比率。
  • 资金流因子重点关注北向资金和机构大单流入,表现稳健,成为短期市场风格风向标。

- 动量延续性因子刻画指数日度收益率的缓慢累积趋势,明显优于典型动量反转,适用板块层面选择。

5. 华宝基金指数产品轮动策略表现及7月关注标的[page::18][page::19]


| 年份 | 轮动组合收益 | 等权组合 | 沪深300 | 超额收益(等权) | 超额收益(沪深300) |
|-----|-------------|--------|---------|--------------|-----------------|
| 2013| 22.64% | 14.02% | -7.65% | 8.62% | 30.29% |
| 2014| 55.77% | 42.88% | 51.66% | 12.89% | 4.11% |
| ... | ... | ... | ... | ... | ... |
| 2025| 2.71% | 2.88% | 0.03% | -0.17% | 2.68% |
| 年化| 13.97% | 8.59% | 3.62% | 5.37% | 10.35% |
  • 轮动组合长期表现优异,年化收益13.97%,超额沪深300达10.35%。

- 2025年7月策略建议关注价值ETF(华宝上证180价值ETF)、金融科技ETF、银行ETF、科技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等相关指数产品,组合表现持续稳定超越基准。

深度阅读

方正证券研究所《7月建议关注价值ETF、金融科技ETF、银行ETF、科技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等产品》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7月建议关注价值ETF、金融科技ETF、银行ETF、科技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等产品》

- 作者及机构:方正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曹春晓(S1220522030005)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日发布,7月3日公开

- 主题:基于宏观经济周期与多因子模型的指数ETF产品资产配置建议,重点关注华宝基金旗下的相关ETF产品

核心论点: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ETF市场发展迅速,ETF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资产配置的多样化需求。结合宏观“货币+信用”周期模型,融合估值、业绩、分析师预期、资金流动及市场交易特征等多因子,构建指数ETF轮动策略。在此基础上,基于华宝基金指数产品构建的轮动策略历史表现优异,推荐2025年7月关注包括价值ETF、金融科技ETF、银行ETF、科技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及中证A100ETF等产品。报告注重历史数据和周期分析,强调策略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能力。

免责声明说明: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历史规律失效、宏观环境超预期变动及阶段性风险,且相关ETF为华宝基金旗下产品,华宝基金为签约客户,存在利益关联。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ETF市场发展概况与产品丰富度(第1-3页)


  • 关键观点:自2018年以来,ETF市场资金净流入显著,产品类别繁多,涵盖宽基、行业、主题及跨境ETF,ETF占指数基金整体规模超过70%。截至2025年一季度,ETF总规模为36633.92亿元,超过指数基金总规模的70.55%。

- 数据亮点:
- ETF基金数量达到1095只,整体指数基金共2099只,整体规模51926亿元;
- 宽基ETF市场份额为约54%,规模20412亿元;行业ETF规模5085亿元,占比13%。
  • 图表分析:

- 图表1(规模统计):体现ETF规模占比提升明显,普通指数基金与LOF规模下降。
- 图表2(历史规模趋势):ETF份额持续上升,累计产品数量峰值傲视其他指数基金。
- 图表3(股票型ETF份额):股票型ETF份额自2018年大幅提升,显示股票市场ETF吸引力增强。
- 图表4(类型细分规模):宽基、行业ETF主导市场增长趋势,跨境及主题基金亦快速扩容。

2.2 多因素指数基金轮动策略框架(第4-5页)


  • 逻辑与核心观点:

- 指数基金投资配置的关键在于正确捕捉行业及板块轮动的规律,成功轮动依赖于宏观周期、业绩景气、估值水平、市场资金流向及交易行为等多层面因子。
- 报告基于“货币+信用”的宏观经济周期模型,结合估值、业绩表现、分析师预期及资金流动等因子,构建指数ETF轮动策略。
  • 图表7说明:

- 清晰展示影响行业板块轮动的多维度因素,宏观周期作为总驱动力影响微观各因子表现。

2.3 宏观“货币+信用”周期划分(第5页)


  • 货币周期划分:基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及其变化,将周期划分为宽货币和紧货币阶段,反映资金供应的宽松或收紧状态。

- 信用周期划分:利用M2同比增长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双指标,通过二者同向变化进行宽信用或紧信用的划分,背离时依据前期状态。
  • 图表8与9分析:历史周期段落以颜色分割,演示周期变化与相关债券及货币/信用指标同步性,表明宏观资金面是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变量。


2.4 估值因子表现分析(第6-7页)


  • 估值因子整体表现:

- 单纯PE估值在行业指数层面效果不明显,不能清晰区分高低估值组的未来表现。
- PEG(估值/盈利增长预期)因子倒数组合可较好区分行业表现,显示估值结合成长预期更有效。
  • 周期依赖:

- 估值因子表现受宏观环境制约,宽货币宽信用阶段高估值更受青睐,估值分位数因子效果显著;
- 紧信用期或其他组合阶段,PEG因子表现优越,说明盈利增长与估值匹配更重要。
  • 图表14说明:四种宏观阶段下估值因子的表现差异,明确周期的重要调节作用。

- 最新得分高的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中证军工等显示估值因子得分领先,具备较好价值支撑。

2.5 基本面景气改善因子(第8-10页)


  • 指标构建:财务指标环比及同比变动率经过Z-score标准化处理,以剔除规模偏差并聚焦于业绩边际改善趋势。

- 因子有效性:
- 标准化后景气因子IC和信息比率均提升,基本面业绩改善对未来板块收益率有预测力。
- 景气因子在紧货币紧信用阶段表现最佳,宽松期偶有失效。
  • 代表性指标及综合表现:

- ROE环比、归母净利润和销售净利率变动均表现突出。
- 合成因子在部分指数产品上多空分组收益差异明显,成果可用于有效色选。
  • 热门指数:新材料、中证有色、中证医疗及智能电车获得高分,反映业绩改善驱动。


2.6 分析师预期景气改善因子(第11-13页)


  • 构建思路:通过成分股市值加权的分析师一致预期净利润、ROE、营业收入、EPS及复合增长率变动指标形成。

- 因子表现:
- 近期三个月变动率指标表现较一月更显著,年化收益率及信息比率均较高。
- 预期因子作为业绩因子的重要补充,更新更快,但波动相对大。
  • 最新领先指数:细分食品、证券公司、消费龙头、中证有色等受分析师乐观预期支撑。


2.7 资金流因子(第14-15页)


  • 构成:包括北向资金流入(季改)、大单资金流入、机构资金流入等资金流向指标。

- 说明:资金流入通常引导短期市场热度与偏好,是板块轮动的风向标。
  • 数据限制:自2024年8月起,北向资金日度数据停止,资金流指标后续重心转向大单和机构流入。

- 表现与价值:资金流因子IC、夏普等指标均较优,后台组合表现突出,多空组合分化明显。
  • 高分指数:科技龙头、科创创业50、创业板人工智能、电子50等行业资金流活跃。


2.8 市场交易特征因子—动量延续性(第16-18页)


  • 开发动机:虽然A股个股层面多表现为短期反转,但行业板块层面动量效应更显著。

- 动量延续性定义:结合夏普比率及剥离最大涨幅,识别缓慢持续上涨的板块(动量延续性强)与爆发式上涨板块的区分。
  • 结果验证:动量延续性因子多空组合双向分化良好,能有效预测行业指数走势。

- 高得分板块:中证银行、中证A500、中证1000、中证A50及180价值等指数得分领先,显示价值蓝筹板块有较好延续性。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6 详尽展示指数基金及ETF总体规模及结构演变,坚实论证ETF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产品丰富多样,尤其以宽基ETF居市场主体。增长态势强劲明确。

- 图表7 多因素轮动模型框架直观说明宏观、基本面、预期和资金等因素如何交互影响板块轮动,模型设计科学合乎逻辑。
  • 图表8-9 周期划分依据清晰,历史阶段色彩对应明确,方便理解宏观周期演变及其市场影响。

- 图表10-14 估值因子的研究深入,结合不同层面因子(PE、PEG)及周期环境变化,数据完整体现因子周期依赖性。
  • 图表15-16、21、25、28、31 多个因子(估值、基本面、分析师预期、资金流、动量延续)标的指数得分清单,直接显示不同指数在各因子上的表现差异,为组合选股构建基础。

- 图表17-20、23、27、30 因子历史表现多空组合绩效数据,验证因子有效性,增强分析结论可信度。
  • 图表32-33 华宝基金指数产品轮动策略历史收益与对比,清晰展现策略超额收益与稳定性,并列出具体基金推荐,实操性强。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具体个股估值,而是从指数层面基于多因子信号构建轮动组合策略。估值相关:
  • 估值因子:主要使用PE_TTM分位数和PEG(估值/盈利增长)指标。

- 周期调节:根据宏观“货币+信用”周期不同阶段灵活选择估值指标,宽货币宽信用阶段优先用PE分位数因子,其他周期使用PEG因子。
  • 验证表现:多期回测显示该策略在特定指数产品范围内拥有显著的多空分化能力,表现优异。

该估值因子的周期敏感性及灵活应用体现出策略对宏观条件具有较强适应性。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披露关键风险:
  • 历史数据局限性:历史规律未来或失效,因市场变化可能不再遵循历史轨迹。

- 宏观环境超预期变化:政策剧变或经济冲击可能导致模型因子失效。
  • 阶段性风险:各驱动因子在特定宏观环境或时间段可能表现失灵。

- 利益相关披露:重点推荐华宝基金提供的ETF,存在利益冲突风险,投资者需客观看待报告建议。
报告指出了风险存在的可能性,但未具体提出缓解措施,提醒投资者谨慎。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向性风险:报告主要推荐华宝基金产品,华宝基金是签约客户,存在利益冲突,可能使推荐存在偏好性。

- 模型依赖历史数据:虽使用宏观周期调节因子选择,但所有结论基于历史表现,市场环境变化可能使得模型失效。
  • 预期因子负面评分指数:部分热门行业如创业板人工智能在分析师预期因子呈现较低评分,表明短期预期与估值等存在分歧,需注意异质性风险。

- 资金流数据限制:北向资金日度数据自2024年8月后停滞,使资金流因子更新滞后,可能降低因子时效性。
  • 细节注意:动量延续因子虽有效,但A股整体统计学上存在个股反转特征,策略执行时需规避短期过度追高风险。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且深入地研究了国内指数基金尤其ETF市场的现状及趋势,强调ETF市场近年来资金与产品的快速增长极大丰富了投资者资产配置选择。依托宏观经济“货币+信用”周期框架,报告构建了涵盖估值、基本面景气、分析师预期、资金流和市场交易特征的多因素轮动模型,精细解析各因子在不同宏观环境下的表现差异及选择逻辑。

通过丰富图表数据验证,报告表明轮动策略组合无论在全市场范围还是华宝基金产品指数范围内均能显著超越沪深300及等权组合,累计年化超额收益分别达到5.37%和10.35%。特别推荐2025年7月关注价值ETF(如180价值)、金融科技ETF、银行ETF、科技龙头ETF和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等。表格33清晰列举了各指数及对应基金代码,为实务操作提供明确指引。

报告科学而全面,从宏观到微观多个维度解读市场,确保策略兼顾成长性、资金面和动量特征,增强了轮动的持续性和可靠性。尽管存在基于历史的模型风险及利益关联的潜在偏差提示,但总体内容严谨,数据详实,为资产配置和指数投资提供了有力的量化支持工具与实用产品推荐。

---

参考文献标示


本分析引用报告页码,确保可追踪性:
[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