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和产能压制,预计2025-2028年航空供给年均增速 3.1%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关税与产能限制对中国航空业供给端的压制作用,预计2025-2028年航空客机年均增速仅约2.8%,航空供给年均增速约3.1%,远低于2010-2019年的15.4%。波音和空客的交付延迟率高达25%,租赁飞机占比下降,飞机退出高峰持续,飞机利用率恢复缓慢,且飞机小型化趋势显著,为航空产业周期启动提供坚实基础 [page::0][page::3][page::18]

速读内容


航空供给增速受关税影响显著压制 [page::0][page::1][page::2]


  • 预计2025-2028年中国航空客运供给年均增速仅3.1%,远低于2009-2019年15.4%的高增速。

- 关税使波音飞机引进成本增加10%,加剧产能恢复缓慢,降低航空公司新飞机引进意愿。
  • 租赁飞机引进比例下降,航空公司更倾向自购飞机。


波音与空客产能恢复慢,交付延迟严重 [page::3][page::4][page::5]




  • 2025-2027年飞机延迟交付率预计约25%,波音延迟交付率高达40%,空客约15%。

- 2023-2024年中国三大航实际飞机引进数量仅达计划的56%-70%。
  • 空客2026年为交付高峰,预计交付81、124、86、60架;波音交付高峰为2027年,预计交付41、61、89、45架。


中国商飞交付量增长温和,受产能及关税限制 [page::9][page::10][page::11]



  • C909累计交付157架,C919累计16架,2025年前4个月交付同比有所下降。

- 2025-2028年预测中国商飞飞机年均交付47架,其中C909约27架,C919约20架。

飞机退出高峰来临,飞机老龄化加速更新需求 [page::14][page::15]



  • 2024年飞机退出比例达到2.6%,预计2025-2028年维持在2.5%左右。

- 三大航飞机退出量占全行业退出量68%,且该占比预计未来有所下降。

飞机利用率恢复缓慢,单机座位数持续下降 [page::15][page::16][page::17]



  • 2024年飞机日均利用率为8.9小时,较2019年仅低4.9%,预计2028年恢复至2019年水平。

- 单机座位数逐年减少,2025-2028年预测分别为179、177、176、175座,基于飞机小型化趋势。

飞机租赁占比下降,航空公司更倾向自购飞机 [page::12][page::13]



  • 2024年经营租赁飞机引进量占比约20%,较历史经营租赁占机队比例36%大幅降低。

- 租赁飞机引进趋势受制造产能及高租金影响显著下降,航空公司更偏向购机。

结论:航空供给低增速奠定稳健周期基础,需求驱动利润周期高度 [page::18][page::19]


  • 供给端受关税、产能和飞机退役等多重因素制约,长期低增速奠定航空周期坚实基础。

- 近期油价下降助力航空公司成本下降,需求回暖将进一步拉动利润弹性。
  • 风险包括产能提速导致供应增加、油价上涨、人民币贬值及政策变动。


深度阅读

中金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报告标题:《关税和产能压制,预计2025-2028年航空供给年均增速3.1%》
作者:郑学建、冯启斌等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
发布日期:2025年5月28日
研究主题:聚焦中国民航客运航空供给的未来趋势、影响因素及周期展望,涵盖飞机引进、生产产能、关税影响、飞机退出、租赁影响等多个维度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该报告系统分析了未来四年(2025-2028年)中国民航业的客运供给(以可用座公里ASK计量)年均增长率预期为3.1%,远低于2009-2019年15.4%的高速增长期,航空行业由高速扩张转向较温和增长态势。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图表,论证了关税和制造产能限制对航空供给的压制作用,阐释了当前及未来波音、空客、中国商飞飞机订单交付的复杂情况,并结合飞机退出、飞机利用率及租赁因素,构筑了一个全面的行业供给预测体系。作者主张航空供给低速增长为航空周期打开坚实、长久的基础,而乘机需求的恢复与周期强度息息相关,同时提示了油价、汇率及政策风险。

核心观点包括:
  • 关税与全球供应链压力导致波音、空客交付延迟,飞机供给大幅放缓。[page::0,1,3]

- 中国商飞订单巨大,但实际交付受产能和关税影响较大,短期内增长温和。[page::9,10,11]
  • 飞机退出步入高峰期,老龄机和租赁返还成为结构性供给压制因素。[page::14,15]

- 飞机租赁在未来四年对供给的贡献有限,航空公司更偏向自购。[page::12,13]
  • 飞机利用率快速修复,2028年或恢复至2019年水平;单机座位数因飞机小型化呈逐年下降趋势。[page::15,16,17]

- 综上,未来航空供给年均增长锁定于约3.1%,形成周期低增速常态框架。[page::18]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摘要与核心投资逻辑



报告开篇即指出加征关税虽有所降低但依旧影响波音飞机引进成本,导致订单取消和引进延迟,叠加供应链紧张,限制飞机制造商产能恢复速度。同时,国产飞机交付节奏受限,租赁市场成本高涨、比例下降。机队退出加速,供给扩张温和。预计2025-2028年ASK复合增速仅约3.1%,为航空周期提供稳固但低速基础。油价下跌改善成本弹性,为利润周期提供动力。[page::0,1]

2. 关税与供应链影响(第1-3页)


  • 关税提高波音引进成本约500万至1500万美元,加重航空公司财务负担,降低波音飞机引进和租赁需求。租赁市场受累,租赁飞机价格高企,租赁成本转嫁机制明显。[page::1]

- 波音、空客及中国商飞产能均受多国互加关税影响,组件进口成本提高。美国占中国飞机零部件进口价值逾50%(图表1),造成供给链成本扩大和零部件短缺,维修周期延长,严重拖累飞机利用率提升。[page::2]
  • 图表2显示即使航空供给长期积累叠加疫情恢复,2025年航空供给年增速骤降至3.8%,并在2026-28年继续下滑,显著低于历史15.4%的高增长水平。[page::2]


3. 产能恢复与飞机引进延迟(第3-5页)


  • 机型产能对比图显示,B737MAX和A320NEO产能尚未回复至疫情前水平,尤其B737MAX产能极低(22架/月),且2023年产能进一步下降,反映坠机事件长期影响和产能恢复乏力。[page::3]

- 空客2024年交付目标未达标(766架,低于计划770架),波音交付更波动,2023-24年中国三大航引进飞机仅完成年初计划56%-70%,延迟交付率高达约25%。[page::3,4]
  • 预计2025-27年波音延迟率高达40%,空客延迟15%,波音交付高峰预期为2027年,空客2026年交付高峰(图表6、7)。[page::5,6]


4. 订单结构及未来交付规划(第6-9页)


  • 空客订单351架,三大航占92%,机型以A320NEO系列为主,2025-28年预计引进波动明显,以2026年高峰为代表(124架)。[page::6,7]

- 波音订单236架,机型B737Max和B787为主要,占订单构成。航司对波音需求因关税和产能限制有所缩减,延迟和取消风险存在,波音峰值交付2027年。[page::7,8,9]
  • 商飞订单以C909支线飞机和C919干线飞机为主。2024年前四个月C909和C919交付同比下降,表明产能和市场需求同时受压。预计未来四年平均年供给47架,交付增长较温和。[page::9,10,11]


5. 飞机租赁趋势(第12-13页)


  • 经营租赁飞机比例阶段性下降,2024年四家上市航司引进飞机中仅21%为租赁机,租赁受制造产能延迟和高租金压力影响。全球租赁订单存在交付严重滞后问题。[page::12,13]

- 预计未来四年租赁飞机占新机引进比例不超过20%,航空公司更偏好自购,租赁影响未来将进一步减弱。[page::13]

6. 飞机退出高峰及结构影响(第14-15页)


  • 飞机老龄化和租赁返还带来退出高峰,飞机退出占机队比例由2021年的2%升至2024年2.6%,未来四年维持约2.5%。[page::14]

- 退出主要由三大航主导,占比近七成,但未来占比将逐渐下降,因其他公司机龄提升。[page::14,15]
  • 退出高峰对下一阶段供给规模形成压制,驱动供给节奏放缓。


7. 飞机利用率及机型结构变化(第15-17页)


  • 2024年飞机日利用率8.9小时,距2019年仅差4.9%,预计未来四年维持恢复态势,2028年有望达到或超2019年水平,主要受国际长线恢复以及发动机维修瓶颈问题缓解推动。[page::15,16]

- 单机座位数逐年减少,反映飞机小型化趋势及支线航空增长,宽体机比重下降,2025-2028年单机座位数预计由179降至175座,负增长率约-0.7%至-0.9%。[page::16,17]

8. 未来供给增速综合预测(第17-18页)


  • 结合机队增速(2.8%)、飞机利用率恢复及座位数变动,综合推算2025-28年ASK增长3.1%,显著放缓,形成供给低速增长常态。[page::17,18]

- 图表24显示ASK增速趋势明显下降,预示行业进入缓慢积累和理性扩张阶段。

9. 行业周期展望与风险提示(第18-19页)


  • 报告强调周期高度和利润弹性主要由需求决定,供给低增速为周期提供稳固且持久的基础。油价大幅下跌利好航空成本结构,有利于潜在利润爆发。[page::18,19]

- 风险包括:飞机制造商产能加速复苏可能带来供给放量压价;国际油价上涨侵蚀利润;人民币贬值带来汇兑压力;关税政策变动带来不确定性影响盈利和供给节奏。[page::19]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美国是中国飞机零部件进口第一大来源国(第2页)


  • 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飞机零部件中51%来自美国,绝对占比最大。

- 说明供应链高度依赖对美进口,一旦关税加征,成本即大幅提升,影响维修及生产。[page::2]
  • 图表语义清晰支持文本论断。


图表2:2025-2028年中国民航客运供给增速大幅降低(第2页)


  • 供给增速从09-19年15.4%大跌至2025年3.8%左右,后续保持3%-2%。

- 反映高速增长阶段已终结,市场进入增速换挡期。
  • 为报告基调提供坚实定量依据。[page::2]


图表3:波音、空客主力机型产能未恢复(第3页)


  • B737MAX产能从2018年52/月跌至22/月;A320NEO自63降至50/月。

- 指示制造商产能受事故、供应链影响恢复缓慢。
  • 约束2025-27年飞机交付量。[page::3]


图表4:波音、空客飞机交付量(第4页)


  • 波音和空客交付量疫情以来波动大,空客交付量回升较快,波音2022-2024年波动大且落后目标。

- 中航三大航飞机引进完成率仅56%-70%,说明供给实际低于需求预期。
  • 进一步佐证供给受限。[page::4]


图表5、6、7(第4-7页)


  • 三大航飞机引进完成度图显示各航司延迟交付仍普遍且延迟率高达25%。

- 空客订单结构集中在少数核心机型,三大航订单占比达92%。
  • 反映行业集中度高及交付压力大。[page::4,5,6]


图表9-10、12、13(第7-9页)


  • 空客、波音未来四年交付量波动大,交付高峰错开(2026空客、2027波音)。

- 波音飞机额外关税成本达数百万美元,抬升采购门槛。
  • 订单分布和引进计划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预计飞机引进逐年波动明显,反映不确定性结构。[page::7-9]

图表14-15(第10-11页)


  • 中国商飞累计交付157架C909和16架C919,2025年初期交付量同比大幅下滑。

- 未来4年预计对中国航空公司新增交付约47架/年,增速温和。
  • 商飞受市场和政策双重压力,交付不及预期,体现国产飞机成长阶段不确定性。[page::10,11]


图表16-18(第12-13页)


  • 经营租赁飞机占比自2017年以来稳步下降,2024年引进量占比仅21%。

- 未来租赁飞机占比继续减少,购机以自有或融资租赁为主。
  • 全球租赁交付存在严重拖延问题,影响供给结构。[page::12,13]


图表19-20(第14-15页)


  • 飞机退出量逐年攀升,2024年达2.6%,维持高位,未来退出高峰仍持续。

- 三大航退出量占比68%,但未来占比逐渐减小。
  • 退出高峰对供给产生压力,限制机队快速扩张。[page::14,15]


图表21-22(第15-17页)


  • 2024年飞机利用率恢复至8.9小时,距2019年仅低4.9%,预计2028年完全恢复。

- 单机座位数从2020年顶峰逐步下降,反映小机型占比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
  • 飞机小型化趋势代表市场需求细分及灵活度要求提升。[page::15-17]


图表23-24(第17-18页)


  • 机队规模年均增长2.8%,ASK增长3.1%,均低于过去十年高速扩张。

- 供给增速放缓是多因素叠加结果。
  • 行业进入低速扩张与理性增长并存新阶段。[page::17,18]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中未直接涉及具体估值模型或目标价,重点聚焦行业供给规律及周期判断,未涉及DCF、市盈率等具体估值方法的解析,更多为行业供给定量预测及趋势解读。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敏锐指出以下风险:
  • 飞机制造商产能提速:若波音和空客产能提升,供给骤增,可能导致票价和单位收益下滑,进而压缩航空公司盈利空间。

-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油价对航空公司成本敏感,显著上涨会侵蚀利润弹性。
  • 人民币大幅贬值:外币负债导致汇兑损失提升,财报压力增大。

- 关税政策反复:政策不确定性对引进成本及供给节奏产生波动风险。

风险描述结合行业及国际政策环境,全面而具体。[page::19]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供给增长的压制,尤其加征关税和产能恢复缓慢的论断建立在当前关税政策基础,未来政策变动可能快速改变供给格局,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即为重大变量。

- 交付延迟率估计较为保守,40%波音与15%空客延迟率反映了极大不确定性,实际或因地缘及产业调整加剧波动。
  • 报告强调需求为周期核心,但对需求端深层次结构性变化(如消费模式、航空替代品竞争)未深入探讨,潜在影响未充分体现。

- 商飞产能及交付未来预判多依赖现有交付数据,面对技术和供应链瓶颈,预测可能偏乐观。
  • 飛机利用率恢复的速度设定较快,短期内国际航线恢复缓慢与维修瓶颈若持续,将限制预期达成。


整体上,报告保持谨慎基调,但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未来实际发展路径依赖外部政策、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动态。

---

七、结论性综合



该中金研究报告以详实数据和严密逻辑,全面剖析了未来四年中国民航客运航空供给面临的主要矛盾:飞机制造产能不足和加征关税双重压制,导致飞机交付普遍延迟并抑制新增引进,国产飞机虽订单规模庞大但交付增速温和,飞机退出高峰持续,租赁市场重要性下降。飞机利用率逐步恢复、机型结构趋向小型化,综合作用下,2025-2028年供给年均增长率大幅下滑至约3.1%,远低于历史平均15.4%。这为航空行业周期开启构筑了坚实且持久的基础,但周期高度主要视乘机需求的恢复和宏观经济环境。

分析表明,未来供给结构与增长动力底色理性、谨慎且缓慢,A320NEO、B737MAX为交付主力机型,但产能恢复和供应链瓶颈制约仍在。关税提高波音引进成本,形成实质性门槛,国产商飞飞机供应的进展则尚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在飞机退出和座位数结构调整背景下,航空机队整体增长面临历史罕见的多重压制因素。油价下跌有助改善航空公司成本结构和盈利弹性,而汇率风险、产能提速和关税政策变化构成潜在波动风险。

综合图表见解:
  • 供应链高度依赖美国零部件(图1),受关税冲击大;

- 供给增速骤降(图2)、飞机产能未恢复(图3)、交付延迟显著(图4-6)为行业制约核心;
  • 订单交付分布具有年际波动和机型差异(图7-13);

- 飞机退出迎来高峰形成供给抵消(图19-20);
  • 利用率与座位数变化矛盾并存,综合影响供给总量(图21-22);

- 机队与ASK增速大幅放缓、行业进入新周期(图23-24)。

此报告为航空行业中长期发展提供关键供给侧视角,为投资者量化预期、合理判断行业周期和风险提供了宝贵指引。[page::0-19]

---

注释:本分析依托报告页码系统标注,确保结论的溯源和引用准确。

报告